高分网 > 职业资格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行测考试法制与法治概念

时间: 小龙 公务员考试

第二:产生时间。法制产生于阶级社会,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法制既可以与民主、人权相联系,也可以与专制和独裁相联系,例如我国古代的法律制度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而建立的,而现代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是为了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建立的;而法治是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物,1999年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第三:性质区别。法治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强调用法律的思维去治理国家,往往与民主和人权相联系,摆脱“人治”的思维,使国家的治理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改变而改变;而法制属于社会制度范畴,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规范体系,目的是让国家事务的制度化、规范化、确定化和稳定化。

第四:形态区别。法治是动态的,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而法律制度是静态的,国家的法律制度已经建立起来了。因此法律制度建立起来了并不意味着依法治国就已经实现了。法律制度的建立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而依照依法治国是建立国家法律制度的目标和追求。

例题:下列关于法治和法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法治的产生时间早于法制

B.法治和民主、人权相联系,而法制并不一定与民主相联系,也可以与专制和独裁相联系

C.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D.社会主义法治已经实现了

【答案】BC。解析:A选项,法制和国家一起产生,法治是近代以来才有的,法制的产生时间早于法治,错误;B选项,法制既可以与民主、人权相联系,也可以与专制和独裁相联系,例如我国古代的法律制度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而建立的,而现代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是为了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建立的,而法治是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物,与民主和人权有关,正确;C,法治原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正确;D选项,法治是动态的,社会主义法治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法治的进程永不停止,错误。故本题答案为BC。

通过此题我们发现,对于“法治”和“法制”的题目,我们一定要从基本概念出发,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就能够做对相应的题目,拿到相应的分数。

公务员行测考试法制与法治概念篇2

一、地貌的成因:

地貌的成因主要由内力和外力作用共同形成:

(一)内力作用:

内力作用主要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将地表岩石圈变得凹凸不平。

(二)外力作用:

1、风力作用

风力作用分为两种:风力侵蚀作用,通过风力的侵蚀,将一些大的石块、土块侵蚀成不同的形状,就形成了风力侵蚀地貌,如风蚀蘑菇、戈壁等;风力堆积作用,通过风力搬运一些碎石砂砾然后堆积在一些地区就形成了风力堆积地貌,比如沙丘等。

2、流水作用

流水作用分为两种:流水侵蚀作用,由于地转偏向力和重力等作用,使得河流水、雨水、海水等将流经地区的岩石、土壤侵蚀搬运后形成特殊的流水侵蚀地貌,如黄土高原等;流水堆积作用,流水携带大量泥沙在流速减缓的地区沉积下来,形成流水堆积地貌,如河口三角洲等。

二、主要的地貌特征特点及其分布:

地貌特征多种多样,分类也比较多,现就几种典型地貌进行分析:

1.雅丹地貌

成因:典型的风蚀地貌,有风力侵蚀和雨水冲刷共同形成。

特点:地面凹凸不平,有风蚀沟壑和堆积土墩,特征以西北戈壁、黄土高原为主。

主要分布地区: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宁夏等地。

2.丹霞地貌

成因:由堆积作用形成,包含矿物质的岩石呈红色、橙色、黄色等分层叠加,经过地质作用和外力作用,显露于地表。

特点:颜色以红、橙、黄等色为主,一层一层像霞光一般,故名丹霞地貌。

主要分布地区:西南地区、四川地区、甘肃等地。

3.喀斯特地貌

成因:由于特殊地质石灰岩构成,与水产生化学反应,形成喀斯特地貌。

特点:化学反应后会形成溶洞、钟乳石、石笋、石柱等特殊的地表或地下特征。

主要分布地区:云贵高原等地。

4.河流地貌

成因:由于河流中水的堆积和侵蚀作用形成。

特点:不同地区河流的地貌特征均有区别。

主要分布地区:从河流的上游源头开始受到溯源侵蚀的作用,会形成大峡谷;河流的出山口由于流速减缓会在山口形成冲积扇平原;河流的中游地区地势落差较小,河流流速缓慢且受到地转偏向力影响会经常改道,形成河漫滩平原;河流出海口水流速度会迅速下降,泥沙大量沉积,最终形成河口三角洲。

公务员行测考试法制与法治概念篇3

(一)汉朝时期的外交

西汉建国时,北方即面临匈奴威胁。汉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任使者,于建元三年出陇西,历经磨难抵达大月氏。这次出使虽然没有达到原来的目的,但对于西域的地理、物产、风俗习惯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为汉朝开辟通往中亚的交通要道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开凿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而在西汉末年,随着中原势力衰败,在面对强大的匈奴,我们只能和亲来维护本国势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昭君出塞。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约定“汉与匈奴为一家,毋得相诈相攻”。并三次进长安入朝,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她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阏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

在后来的东汉时期,我们历史上还有一个著名的人物再走丝绸之路,这就是班超。汉明帝初年,北匈奴一再胁迫西域各国出兵,寇掠东汉的河西等地。永平十六年(73年),明帝派遣班超出使西域,镇抚西域各国,西域与汉断绝65年的关系至此恢复。班超在西域30年,对巩固我国西部疆域,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时,东汉恢复对西域的统治,保卫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和中西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二)唐朝时期的外交

唐朝时期,佛教文化慢慢盛行,这得益于一个人就是玄奘。他是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贞观元年玄奘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后玄奘一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为我们唐朝的佛教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唐太宗时期,出现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还得益于我们其他的外交,如文成公主,和亲吐蕃。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在唐送亲使江夏王太宗族弟李道宗和吐蕃迎亲专使禄东赞的伴随下,出长安前往吐蕃。松赞干布在柏海(今青海玛多)亲自迎接,谒见李道宗,行子婿之礼。之后,携文成公主同返逻些(今拉萨)。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40年,一直备受尊崇。

当然,在唐朝我们还需要把中国的文化介绍到国外,对于发扬文化起到重要的要数鉴真和尚。鉴真和尚先后五次东渡,均未成功。753年,已双目失明的鉴真带着弟子第六次东渡,到达日本。他带去佛教经典以及建筑.雕刻和医学等知识,对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和日本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鉴真在日本十年,深受日本人民的崇敬,死后葬在日本的唐招提寺。

13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