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考试直言命题指导
公务员行测考试直言命题指导(篇1)
知识点链接 所谓的知果求因,指的是已知一个事实A,由此分析B是导致A的原因。比如,小明早起拉肚子了,妈妈认为他拉肚子是由于昨晚着凉导致的。这就是一个标准的知果求因论证。那么我们再来分析,此类论证该如何削弱与加强。如果想削弱,就需要证明A与B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比如,我们可以说小明昨晚没有着凉(否定此因),或者小明拉肚子是因为吃小龙虾导致的(另有他因)。而反过来,如果要加强,则需要证明A与B之间的确存在因果关系,比如我们可以肯定小明昨晚的确是着凉了,而着凉又会导致拉肚子(肯定此因)。
【例题精讲】被誉为中华民族文化符号的杨柳青年画,诞生于千年古镇杨柳青。杨柳青年画取材广泛,世俗生活无所不包,仕女、娃娃、戏曲、风俗、山水花鸟、吉祥图样、神话故事、历史典故皆能入画,深刻影响了国内的近百种年画。杨柳青年画作为民族民间艺术走向世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名片。有人说,杨柳青年画历来被人推崇是因为其雕刻的形象异常生动,也因此被认为是中国木版年画之首。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够反驳上述观点?( )
A. 杨柳青年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清代康雍乾至嘉庆时期达到鼎盛
B. 杨柳青年画主题中所蕴含的神韵是其生动形象的生命力
C. 杨柳青年画从发轫之初就流动着典雅和雍容气质,烙上浓重的宫廷画印记
D. 杨柳青年画因色彩艳丽,表现力夸张,画面热闹喜庆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解析】答案:D。题干首先介绍了杨柳青年画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很受推崇,再说明其受推崇的原因是由于雕刻形象生动。题干是知果求因的论证模型,分析选项,A项“杨柳青年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清代康雍乾至嘉庆时期达到鼎盛”是在说明杨柳青年画历史悠久,未谈及原因,无关项。B项“杨柳青年画主题中所蕴含的神韵是其生动形象的生命力”介绍了杨柳青年画生动形象也未涉及到原因。C项“杨柳青年画从发轫之初就流动着典雅和雍容气质,烙上浓重的宫廷画印记”说明了杨柳青年画有宫廷印记,也未涉及到原因。D项“杨柳青年画因色彩艳丽,表现力夸张,画面热闹喜庆而深受人们的喜爱”说明杨柳青年画受欢迎是由于色彩艳丽,表现力夸张。指出了另有其他原因导致这一结果,可以削弱,答案为D。
公务员行测考试直言命题指导(篇2)
直言命题的反对关系
(一)上反对关系含义:上反对关系是指对于同一事物的描述,除了A、B之外,还存在其他情况,且A、B是不相交的,此时A、B为上反对关系。
【例】一个班里有50个人,对于班里同学的性别判断,有以下几种情况:这个班全是男生,这个班全是女生,这个班既有男生又有女生。这时候,大家就会发现,当这个班全是男生为真的时候,这个班全是女生必然为假;当这个班全班是女生为真的时候,这个班全是男生必然为假;当这个班有男有女为真时,那全班是男生和全班是女生都是假的。所以,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全班是男生和全班是女生中,必然会有一个是假的,并且当这个班既有男生又有女生时,全班是男生和全班是女生都会为假。
推理规则:必有一假,可以同假
直言命题上反对关系:所有...是与所有...非为一组上反对关系
【实战演练】
英国驻深圳某银行共126名职员国籍情况的信息如下:
(1)所有职员都是英国国籍。
(2)所有职员都不是英国国籍。
(3)行长或助理是英国国籍。
上述断定只有一个是假的,则以下哪项一定是真的?
A.有些职员是中国国籍 B.所有职员都不是英国国籍
C.有些职员不是英国国籍 D.有些职员是英国国籍
【解析】答案:D。(1)和(2)是上反对关系,必有一假。已知结论只有一个是假的,所以(3)一定为真,进而可以推知(2)为假,(1)为真,通过所有职员是英国国籍,可推知D项的有些职员是英国国籍为真。
(二)下反对关系含义:下反对关系是指对于同一事物的描述,只分A、B两种情况,且A、B有交集,此时A、B为下反对关系。
【例】现在一个班里有100个人进行公考测试,并且这次考试没有并列名次。这时候,对于班长的考试名次有两种猜测:1、班长是前60名;2、班长是后60名。
我们分析后就知道,前60名是1到60名,后60名是41名到100名,中间是有重合部分,即41名到60名。这时候,如果班长考了34名,则前60名为真;如果班长考了77名,则后60名为真;如果班长考的名次是在41到60之间,比如班长考了43名,那么,前60名和后60名都是真的。
在这里前60名和后60名,互为下反对关系,无论在哪种假设中,它们都会有一个是真命题,而当它们重合部分成立的时候,它们二者皆为真命题,简而言之,互为下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必有一真,也可以同时为真。
推理规则:必有一真,可以同真
直言命题下反对关系:有些……是与有些……非是一组下反对关系
【实战演练】
某公司新员工培训结束后,三个培训主管在讨论有多少学员不能通过培训考核,对话如下:
甲:有的学员是能通过考核的。
乙:有的学员是不能通过考核的。
丙:有一个学员不能通过考核。
如果他们三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的话是真的,则:
A.所有的学员都没有通过考核 B.有一个学员没有通过考核
C.所有的学员都通过了考核 D.只有一部分学员通过了考核
【解析】答案:C。题干甲和乙的话是下反对关系,必有一真,且三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真话,则丙的话必为假,则推出有学员能通过考核,进而可知甲为真、乙为假,从乙的矛盾可知真实信息是:所有学员都能通过考核,故答案选 C。
公务员行测考试直言命题指导(篇3)
阮咸(生卒年不详),字仲容。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尉氏县)人。三国至西晋时期文学家、音乐家、官员。与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并称“竹林七贤”。阮咸是阮籍之侄,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之孙。与阮籍并称为“大小阮”。历官散骑侍郎,补始平太守,生平放浪不羁。阮咸也是著名的音乐家,精通音律,有一种古代琵琶即以“阮咸”为名。作有《三峡流泉》一曲。
阮咸是阮籍的侄儿,性情放达不受拘束,阮咸的趣闻也一抓一大把,比之阮籍丝毫不逊色。这个侄子在这方面比之阮籍可谓是青出于蓝。他很崇拜叔父阮籍,时常跟着叔父一块儿游山玩水。
轶事典故
阮咸曝裈
《晋书·阮咸传》中,就有一个“阮咸曝裈”的故事。说是阮家是个大家族,其中也有富有贫。于是一条大道的北面,就形成了高级住宅区,住的全是阮姓中的富人,而道南是棚户区,住的全是穷人。阮咸属于穷人这一类的,住在道南。每到七月七日晴的时候,就把家中的衣服拿出来晒。夏天阴雨比较多,而七月七日左右基本上雨季过去了,古人住的屋子一般不是楼房,也没有水泥地面,防潮性能很差,衣服如果不晾晒一下,会发霉的。所以“北阮”富人们纷纷晾晒衣服,一时间花团锦绣,粲然耀眼。这既是晒衣服,也是一种变相的比富大赛。就像有些同学会就如比富会一样,到聚会时也不免比一下谁的职位高,谁开的车档次高。 面对“北阮”那边的声势,“南阮”的穷人们都自惭形秽,不敢把自家的破衣服拿出来晒,而阮咸却不管那一套,拿了个竹竿,把自己的粗布破裤头子拿了一件挑了起来,也晒在路边。人们看了,纷纷惊怪,阮咸却不以为然地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不能免俗,姑且这样吧)”说来阮咸所为,好生令人佩服。
与猪共饮
阮咸与猪共醉是这样一回事:阮咸自命为不守礼法的超脱人士,因此,他请族人喝酒,不耐烦用小杯小碗斟来斟去的,大家围在酒缸旁,有的随便用容器,有的直接用手掬起来便喝。魏晋时代,是没有现在这样的高床高椅的,一般是在地上铺一张席,跪坐在席上喝酒吃饭。
有位族人把头伸进酒缸里喝个痛快,其他人跟着效法。脸上、头发上,全沾满了酒,酒缸中也沾了不少人的污垢、头发、汗水,大伙也不以为忤,喝喝笑笑,手舞足蹈,快乐似神仙。
有一群猪过来了,“嗯,嗯”,猪也闻到了酒香,拖着笨重的身躯,蹒跚地爬了过来,靠近了酒缸。“砰”的一声,猪也学着阮咸,把脑袋浸入了酒缸,“呼噜”、“呼噜”大口地吸溜着。闻到阮咸盆里的酒味还挺香的(那时的酒,由于人们还不会蒸馏技术,度数都比较低,相当于啤酒的度数),于是就跑过去也“呱唧呱唧”地喝起来,而阮咸不知是醉得迷糊了还是怎么着,也不嫌猪臭,也不赶这些猪,就在猪中间挤过头去,把嘴伸到盆里,和猪共饮。众人大笑,传为奇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