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申论考试综合分析题要点
在申论考试中,综合分析这类题型可以说是困扰很多同学的难题。其实本质上,综合分析还是建立在归纳概括材料的基础上,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申论考试综合分析题要点,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务员申论考试综合分析题要点(精选篇1)
整体理解,把握方向所谓综合分析,由“综合”和“分析”两个词组成。综合,即从整体上看待事物;分析,即从具体某个角度看待事物。也就是说,作答该类题目,在呈现上既要有整体认知,又要有具体的展开,简言之,要形成总分的作答结构。
细分类型,梳理逻辑在综合分析考察中,常见有解释型、评价型、启示型、关系型、比较型五大细分类型。就整体逻辑而言,遵循总分总的作答逻辑:给出观点—分析观点—总结观点或提出对策(启示分析为总分逻辑)。给出观点是综合部分的展现:解释分析更多体现为对给定词语下定义或对给定句子进行翻译;评价分析更多体现为表明态度、给予评判;启示分析可考虑有无总启示并优先加以呈现;关系分析更多体现为指明关系;比较分析则体现为梳理对象之间的相同之处或分别进行整体概括。
考情引领,精准出击不同的考试对综合分析题目类型考察的侧重也不相同,高效的备考必然要以考情为指引,以国考综合分析为例,解释分析、启示分析、评价分析均有所涉及,其中又以解释分析为重中之重,必须加大练习的比重;就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而言,则偏爱关系分析的测查,且具体关系一般会在材料中直接体现,无需过多纠结,只需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试题练就发现“关系”的慧眼。
从容应对,游刃有余综合分析作为申论考试中的区别度题型,近年来从出题角度有增加难度的趋势,比如国考中的“想象力经济”、“作为精神资源的乡村文化”等,往往让考生摸不着头脑。
公务员申论考试综合分析题要点(精选篇2)
一、何为解释型综合分析解释型综合分析在题干中的表现常常是让考生围绕一句话、一个词的理解进行作答,“请谈谈你对……的理解”。如果题干出现这样的内容,那么就可以判断这是一道解释型综合分析,解释型综合分析也有其独特的答题思路。
二、怎么答解释型综合分析
1、审题判断关键词。对于解释型综合分析,很多同学困惑的一点就是我要找什么?在这一部分,题干中给定的句子和词语是会给出提示的,给定句子和词语一般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基本不需要我们进行解释的内容,一部分是含义模糊需要重点解释的。我们就需要提炼出含义清晰的词,这就是我们找点时要围绕的关键词。
2、找点围绕关键词。找点部分需要关注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对句子或词语的含义解释,另一个部分是对要点梳理。一、含义解释。一般情况,先去找到出处段,在出处段上下文找到能够对句子或词语进行解释的内容,当然还需要判断解释的内容是否完整,不完整还需要梳理全文。二、要点梳理。通过题干中的关键词,去材料中梳理与它相关的所有的内容,这里的要点虽然包含归纳概括的常规要素,比如问题、原因、影响、对策,但又不仅限于这些,在材料中还会出现对关键词的解释、背景介绍、特点等等,这些也是需要作为要点出现的,所以,在找点部分,需要做到围绕关键词仔细梳理,避免漏点。
3、重视逻辑加工。要点整合可以说是解释型综合分析的又一难点,虽然综合分析不同题型有其不同的答题思路,但是基本还是围绕“总-分-总”的逻辑进行加工。一、题干中要求对……进行解释,第一个“总”就需要我们先对含义进行解释,这里要注意是对整个句子或词语进行解释,而不是单一对含义模糊内容进行解释。二、“分”的部分,是对材料梳理的要点的罗列,按照常规逻辑:问题-影响-原因,进行排列即可。三、第二个“总”,是总结的意思,也就是在要点罗列结束后,要谈一谈怎么做或者是进行总结,如果要点梳理中有问题、对策,对策可以直接用,问题需要用到提出对策能力推导对策,作为结尾。如果没有问题、对策,则需要借助材料内容,进行总结。
4、书写重逻辑。在加工阶段,已经对要点进行了分类处理,在书写阶段,记得按照“总-分-总”的结构进行书写,在“分”的部分,用好逻辑词,比如“一、问题,二、原因”,或者是用关联词,比如“但是、由于”,让各部分内容连接起来,清晰明了。最后的“总”,总结之前,用“因此”进行连接,表示总结之意。
公务员申论考试综合分析题要点(精选篇3)
一、贯彻执行能力类试题的总体要求应遵循以下四个方面:
1.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
2.遵循依法行政原则
3.结合客观实际
4.及时有效完成任务
二、基本要求
专家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类型题都有必需的要求与原则所在,贯彻执行类试题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答的身份要求,二是作答的内容要求。
1.身份要求
贯彻执行类试题作答时需要注意的身份要求有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身份定位,二是执行相对方的身份定位。
【示例一】假定你是某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请参考给定资料,为当地居民社区的宣传栏拟一份节水宣传材料。
【示例二】请你结合给定资料,以市政府工作人员的身份,草拟一份宣传纲要。
【分析】示例一的题目将考生设定为“某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执行的相对方为“当地居民社区”的居民。示例二的题目将考生设定为“市政府工作人员”,执行的相对方应当是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
不同的自身定位决定了不同的权责,不同的相对方则决定了不同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
2.内容要求
贯彻执行类试题要求提纲挈领地进行陈述。提纲挈领,简单来讲就是抓住问题的关键。这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国家政策文件或相关精神的简要概述,二是内容覆盖要全面。
简言之,“提纲挈领”,就是要抓重点、说关键,要浓缩,不展开。
【示例一】加大投入。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控制近海陆源污染物排放。
【示例二】一是加大资金和建设投入。市政府等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高度重视海洋污染处理问题,完善我市渔业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以适应海洋渔业发展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高度重视海洋污染的预防与治理,严格控制近海陆源污染物排放。
【分析】示例一和示例二都提出了对“加大投入”这一项近海水域污染整治的措施,但是可以明显看出示例一语言精炼,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凸显了“提纲挈领”的特点;而示例二论述充分,对策全面,结构完整,可以作为对策题中的单条对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