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高效课堂”理论之问
导语:生本高效课堂是在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以教代学的基础上,强调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互动合作探究学习、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行为,从而提高课堂效果、效率、效益的教学方式。
“生本高效课堂”理论
什么是生本课堂?
“生本课堂”是一种新提出的教学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生本课堂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生本课堂以学生是否学得积极、学得高效、学得快乐为主要评价标准。一堂成功的生本课,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自学、小组讨论、班级发言等,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的舞台,一个个未来的作家、数学家、物理学家正在课堂上成长!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课。教师以不见自我的方式,成就了学生潜能迸发的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方式的背后,是高超的教学智慧:以最少的语言开启学生的智慧闸门,以适时的引导提升学生的潜能发展,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生长。
生本课堂改变了对学生评价的传统方式,建立了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同时也有效地解决了学生的厌学问题。生本教育采用评研式的评价模式,使学生在自评、互评、全班评的过程中优化了学习效果,深化了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同时还避免了习惯性评价所带来的各种负面效应,如惧考、低分造成的自卑沮丧,为应付考试而学习的不良心态等。生本的评研不同于以往的评价模式之处还在于,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特点,遵循学生的自主发展规律,不采用“揠苗助长”式的破坏性评价,而是“静待花开”,花期一到,自然百花齐放,姹紫嫣红!
“生本课堂发展性”评价指标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是否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生本课堂”要求教师在对教材的进行二次开发的基础上,设置问题情景,引发认知冲突,建立起智慧上的挑战,激发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兴趣,从而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判断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不仅要看学生积累知识的量,更要看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中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有多少知识是通过自己探究建构的。因而学生有无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判断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衡量是否是“生本课堂”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
教师是否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学生参与的方式:个别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不是形式上的大合唱,而是实质性的思考、表达、讨论与交流。(2)学生参与的广度与深度:包括学生自主活动和学习的时间,学生回答问题和动手操作的人次等。(3)参与的效果: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思维能力的开发程度及情感态度的提升效果。
2.是否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本课堂”应把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放在一个显著的位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探究情景,搭建探究平台,问题让学生自主发现,知识让学生自主生成,规律让学生自主归纳,最后通过旧知衍生出新知。
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教师是否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一节课中,教师提出了多少个开放性问题?教师是否尊重学生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教师对学生的独特见解是否有意识地加以表扬和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时间有多少?学生主动提问的次数有多少?学生能否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多少人次?学生回答问题是否有新意和灵活性?
3.是否使课堂教学保持有效的互动
生本课堂的教学过程是认知建构、师生互动、情感体验多向交流过程,评价一堂课是不是高质量的课,是不是“生本课堂”,教师能否使课堂保持有效和深层互动是一条重要指标。
评价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判断:是教师拥有“言语霸权”还是“民主协商”?是“先教后学”还是“先学后教”?是“示范模仿、讲解接受”还是“自主探究、参与体验”?是教师的“包办代替”还是学生的“自主建构”?是仅重视“知识结果”还是“过程与结果”并重?
4.是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生本课堂”追求三维目标的整合,即以知识和能力为主线,分层落实,面向全体学生;以过程和方法为核心,启发学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以情感和态度为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发展。而积极的情感体验只能建立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上,建立在学生不断的成功和进步之上,因此教师能否营造民主、和谐、宽松课堂环境是学生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前提条件。
考察教师是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判断:(1)教师创设宽松和谐课堂情景的程度:教师是否有激情,精神是否饱满;是否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授课过程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共鸣;是否善于表扬激励学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是否善于体察学生的变化,恰当调控教学;是否善待、宽容和欣赏学生。(2)学生情感投入的程度: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有无高涨的学习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能否保持内在的学习兴趣和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