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散文教学设计的思考范文3篇
散文教学是中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以下是学习啦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关于散文教学设计的思考范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散文教学设计的思考范文一
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试卷散文文本中的妙处,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2、从各个方面学会迁移,事半功倍
【教学重点】
1、从散文的赏读,向写作的迁移
2、能力的生成与巩固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8’)
永定一中的学生曾经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去年,我到永定一中听过你们的“亮亮”老师的课,那届的学生,朗朗读书声,伴随的甚至是身体谐和的震颤——据音乐老师说,唱歌的时候,如果一个人全心投入,身体会有很细微的谐振。
上课需要激情和合作。看看今天大家是不是也像那一届同学一样积极投入。表现最出色的同学,最后将获赠神秘礼物!
下面,我们先来读一篇散文,《落叶是疲倦的蝴蝶》。(6-7’)
落叶是疲倦的蝴蝶
朱成玉
夕阳老去,西风渐紧。
叶落了,秋就乘着落叶来了。秋来了,人就随着秋瘦了,随着秋愁了。
但金黄的落叶没有哀愁,它懂得如何在秋风中安慰自己,它知道,自己的沉睡是为了新的醒来。
落叶有落叶的好处,可以不再陷入爱情的纠葛了;落叶有落叶的美,它是疲倦了的蝴蝶。我甚至能感觉到落下来的叶子们轻轻的叫喊。
那一刻,我的心微微一颤,仿佛众多纷纷下落的叶子中的一枚。
我看到了故乡,看到了老家门前那棵生生不息的老树,看到了炊烟因为游子的归来而晃动。对于远走他乡的脚,对于飞上天空的翅膀,炊烟是永不能扯断的绳子。就像路口的大树,它的枝干指着许多的路,而起点只有一个,终点也只有一个,每个离开村庄的人,都带走了一片绿叶,却留下一条根。
我看到了故乡的山崖,看到石头在山崖上,和花朵一起争着绽放;看到羊在山崖上,和云一起争着飘荡。
我看到了我的屋檐,冬天时结满冰凌,夏天时蓄满鸟鸣,一串红辣椒常常被看作是穷日子里的火种。守着屋檐上下翻飞的麻雀,总是那么和谐地与庄户人家好好地过着日子。时时刻刻缠绕着那颗在路上的心的,就是这个屋檐。
我看到了母亲,为了不让我们在冬天里挨冻,她拾起一节节枯枝,犹如把那些破碎的日子一一点缀,然后,把温暖交到我们手上。柴垛越码越高,母亲却越来越矮。我看到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母亲在灶坑里点燃的红色的昏暗的火焰,成了那些夜里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肩膀,唯一可以握住的暖暖的手。
叶落归根,是我老了吗?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争取财富,却很少有时间享受;我们有越来越大的房子,但却越来越少地住在家里;到月球然后回来,却发现到楼下邻居家都很困难;征服了外面的世界,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却一无所知。
远行的人,是什么声音使你隐姓埋名?是什么风将你吹往他乡?秋天就是这样,把叶子纷纷抖落,把人的思念纷纷挂上枝头。是该回去了,去看看那棵生下我、让我因成长而绿又让我因成熟而黄的大树,还有落叶里沉睡着的母亲。母亲,我匆匆的脚步就是你密密缝合的针脚。母亲,背着破烂行李的我要归来,找到了天堂的我也要归来。
一层层落叶铺在回家的路上,我要踩着温暖的地毯去看望母亲。母亲也像这落叶,从灿烂的枝头缓缓地落下来,只是,她没有再醒来。
这个世界,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岁月无法伸出一只手,替你抓住过往的云。如果一切还能重新拾捡回来,母亲,我要去拾取你的笑容、脚步和风,用你的爱做灯油,用你的善良做捻儿,我要点燃它,放到心里,一辈子不忘回家的路。
天冷了,树的叶子落下来,树离我很近。我似乎听见了它们在缓缓凝固。
天冷了,它们一排一排地站着,心中坚守着的秘密一阵阵地疼痛起来。但叶子落下来,掩盖了一切。
母亲去了,心灵没有了依靠,一下子就有了那种到处漏风的感觉。可是大风一直在刮,把故乡周围的尘土刮了个干净。我小小的故乡正在被秋天所包裹。
母亲的坟上有一棵树,那是我写给母亲的诗。每到秋天,叶子纷纷落下,把母亲的坟头遮盖得严严实实。那些在风中微微呻吟着的落叶,远远望去,像一群疲倦了的蝴蝶,静静地收拢着它们一生的美丽瞬间:一朵红晕,一个誓言,或者是简单的一声叹息。
二、假设(15’)
大家说说,你读这篇散文的感受。
㈠预测:感动!优美!
㈡预设问题,随机使用:
1、最感动的是什么?
2、最优美的有哪些?
3、你会抽空再回头去读这篇文章吗?
预估:部分说会。因为感动,因为美。部分说不会,因为没时间。
4、你还记得你暑假以来考过的散文或小说的篇名或大致的印象吗?为什么?
高三半期考选考题文学类文本:《杏花春雨江南》(王清铭);
高三第二次月考考题文学类文本:《遗璞》(贾平凹)。
预估:大部分说忘记了。因为没想到,没有感受到感动或者启迪或者美。
建议:可以回头去看看,读读,也许会有不一般的收获。
㈢如果你是一个老师,要以这篇散文为阅读试题文本,你会从哪些方面出题?
提示:不必严密精细,只要思考大致角度和理由。
学生思考。
学生交流展示。
预估:学生的思路开阔,角度丰富。
学生试命题,题目涉及的内容,包括语言形式、思想感情、篇章结构、写作特色等诸多方面。
如果只把这些被选作阅读试题的文本当做答题的材料,而不是可做滋润心灵的美文,那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评价:随机。
三、对比转换(10’)
这是福建高考第五大题,散文阅读题,分值为17分。
1、展示高考试题:
12、请指出“我看到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13、阅读文中画横线的“这个世界,……,一辈子不忘回家的路。”一段文字,回答问题。(5分)
(1)为什么说“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
(2)文中说“如果一切还能重新拾捡回来……一辈子不忘回家的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4、联系全文,指出“落叶”的含义和它在结构上的作用。(6分)
比较高考试题,哪位同学的构想和它最接近?
预估:学生的角度更丰富,有的很接近。
说明学生对文章的阅读有一定的积累,对散文阅读的考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2、可不可以换一个思路,这篇散文,如果把其精妙之处迁移到自己的写作去?谈谈你的看法,你觉得如果要从中学习写作,哪些东西是可以借鉴的呢?
学生谈,要求有具体的例子。
归纳学生回答内容。
标题的确定:新颖,直击人心
开头的特色:简洁,含蓄扣题
结构的特色:呼应,抒情饱满
语言的风格:诗意,魅力无痕
技巧的应用:修辞,生动形象
细节的选用:真实,饱含深情
感情的表达:细节,触动情怀
议论的内涵:哲思,意味深长
……
3、以上几点,其实是阅读与写作共有的。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写作知识来解决阅读的问题,同样也可以从阅读的散文中去不断地感受具体的思想情感之美、篇章布局之美、细节描摹之美,以及语言修辞之美,收获感动,收获滋润。
四、迁移:(10’)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不妨来学学迁移。即把这篇文章的好处,吸收消化,成为我们作文的一个亮点。刚才大家读本篇的第一感觉,是美,美的标题,美的语言,美的文思,美的情感,美的结构;是动人,动人的真挚情感,动人的细节回眸,是对母亲的无限依恋和赞美。这些都是可以学习借鉴的。但因为时间所限,我们今天先做两个迁移练习,一是拟题,二是仿句。
1、拟题
以高考作文《季节》为话题,自拟一个标题。
可以借鉴“落叶是疲倦的蝴蝶”的句式,要求新颖,或一定的诗意。
2、以《季节》为话题,选择《落叶是疲倦的蝴蝶》中自己特别有感受的语句,做仿写训练。
可以从下面任选两类来练习。
①环境描写句、②人物描写句、③诗意抒情句、④理性阐发句。
例如:
⑴叶落了,秋就乘着落叶来了。秋来了,人就随着秋瘦了,随着秋愁了。
⑵我看到了我的屋檐,冬天时结满冰凌,夏天时蓄满鸟鸣,一串红辣椒常常被看作是穷日子里的火种。
⑶这个世界,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
⑷如果一切还能重新拾捡回来,母亲,我要去拾取你的笑容、脚步和风,用你的爱做灯油,用你的善良做捻儿,我要点燃它,放到心里,一辈子不忘回家的路。
⑸那些在风中微微呻吟着的落叶,远远望去,像一群疲倦了的蝴蝶,静静地收拢着它们一生的美丽瞬间:一朵红晕,一个誓言,或者是简单的一声叹息。
……
3、学生交流,推荐最佳,展示共享。
提示:今天的练习,在课后还可以继续,可以在各个方面。
4、迁移不是生硬的,而是要通过练习,达到表达技巧与思想情感的提升,以及自己写作时的融会贯通。
五、小结(2’)
我们习惯的做法是,对于考试或练习中的阅读类散文,我们只是把它们作为阅读的文本、答题的材料,很少考虑到,它们也同时是学习写作的范本。因此,我认为,这是一种浪费;如果有了这样的意识,那么又是一种别样的收获。
阅读与写作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可以从练习题或考试题中去结合,去迁移。特别是把阅读文本中的特别优秀的、特别有感受的东西借鉴到我们的作文中来,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今后,大家可以注意到这一点,去借鉴和吸收,你肯定会有很大的收获。以下几个做法,供大家参考:
1、收集最有感觉的标题。
2、摘抄最精彩深刻的语句。可以分为描写类、议论类、抒情类。
3、学习最感精美的结构。
4、收集最精美的开头结尾。
5、感悟最深刻的思想情怀。
……
今天我们思考的是关于试卷中从散文文本到写作的借鉴融合与迁移。如果做好,节时高效。而且,除了这个迁移,还可以有其他的迁移,比如默写题,文言文,名著题,经典题等等。希望大家课后多加思考,有所收获。
谢谢!
关于散文教学设计的思考范文二
思考:
许多老师认为作文是无效劳动,教也那样不教也那样,于是许多教师作文教学极为随意,想起来了写一篇,想不起来就算了。本人坚决反对这种思想和做法,并坚定地认为,作文是个富矿区,作文可以教出来,也是可以写出来的,只要师生努力,高三作文是大有可为的。基于这一思考,本人最新一届高三作文教学就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和改进,效果相当明显。本人所教十班,三十八人参加考试,一百二十分以上的十五人之多,作文教学有效性功不可没。
实践:
作文教学重在有效,修改体验、针对性指导、建立模型至为关键。哪怕天天写,写的都是半成品,写的都是废品,作文需要的正向感觉建立不起来,效果自然大打折扣。有鉴于此,我采用一写三改的设计,减轻学生重复无效劳动,强调学生写一篇成一篇,以有效确立正确的文体概念和写作自信心。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一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个设计是对路的高效的。
高三作文教学案构思设计及具体操作案例
一、高三一学年作文总体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鲜明的文体意识,写什么文章就要像什么文章;
2、养成规范构思,规范设计文章结构习惯;
3、锤炼语言,美化卷面,力争拿到一类卷,发挥作文优势。
高三按十个月计划,设十道作文题目,每个月一写三改,全年写成十篇不同文体不同题材的作文,从写作技巧能力提升、文章体裁特征把握、写作素材储备积累诸方面兼顾作文备考。
十篇文章写完,写成十篇学生自己满意的作文,他会坦然踏实胸有成竹地迈进考场,摘取属于自己的作文硕果。
二、高三作文教学每月具体操作步骤设计:
1、 一月一篇,一写三改,力争改成自己的标杆作文;
2、 第一周周二连排课上写,50分钟限时训练,要求审题构思列提纲,力争写出最高水平;
3、 教师在周五之前粗阅发下去,学生开始一改,一改在下周二之前交修改稿;要求:一改达标(42分以上),达标标准:语言文从字顺,无病句错别字;内容清楚具体无误;结构完整;立意无误;
4、 一改作文在周五前粗阅发还学生,学生开始二改,二改在下周二之前交修改稿;要求:二改较好(45分以上),较好标准:语言较流畅优美,内容充实较生动形象;结构设计较巧妙;立意正确较为鲜明;
5、 二改作文在周五前批阅发还学生,学生开始三改,三改在下周二之前交修改稿;要求:三改相当好(50分以上)。相当好标准:语言优美有文采,内容充实生动形象,结构设计精致,立意正确鲜明深刻;
6、 展示优秀习作,55分以上者,激励作者,激发大家写作热情。三、高三一年十道作文训练题目覆盖范围之设计构思
三篇应试记叙文:
1、 家族亲人成功失败之喜悦感伤;
2、 家长老师同学朋友之感动温暖冷酷;
3、 自己心灵震颤灵魂洗礼之事件经历。
三篇应试议论文:
1、 社会现实学校学习生涯之思考论述;
2、 个人身心修养之思考;
3、 民族历史文化个人家庭命运之思考。
四篇应试散文:
1、 托物言志寓理于物:用自己最熟悉最有感觉的事物寓含一种哲理;
2、 融情于景写景抒情:写自己最有感觉的一种景物抒发自己的某种情感;
3、 托物言志寓理于物:用自己熟悉有感觉的多种事物寓含一种哲理;
4、 融情于景写景抒情:写自己熟悉有感觉的多种景物抒发自己的某种情感。
四、写作技能训练点设计
记叙文:
开头、结尾、要素交代、结构设计、叙述顺序、表达方式运用(叙述描写与修辞手法的使用);
议论文:
论点、论据、论证设计、论证方法、分析论据的方法;
应试散文:
内容:物的描写、景的描写;中心主旨:理的确立、情感的选择;语言的运用:
修辞手法、语言风格形成;结构设计:开头展开结束等。
五、高三一学年十道作文题目
题目一(记叙文)
1、光棍树,生在热带沙漠地区,为了保水抗旱,它们的叶子逐渐变小直至消失,碧绿的树干和枝桠都光溜溜的。落羽杉,长于亚热带温暖地区,能在沼泽地存活为耐水湿,树根周围长有几百根密密麻麻的“呼吸根”。为了生存和树种的延续,前者在进化中运用了减法,减去叶子;后者选择了加法,长出数量众多的地表根。
不同的生长环境需要不同的智慧。请选取恰当的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1)不得脱离材料内容的范围;(2)题目自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得抄袭套作。
2、光棍树,生在热带沙漠地区,为了保水抗旱,它们的叶子逐渐变小直至消失,碧绿的树干和枝桠都光溜溜的。落羽杉,长于亚热带温暖地区,能在沼泽地存活为耐水湿,树根周围长有几百根密密麻麻的“呼吸根”。为了生存和树种的延续,前者在进化中运用了减法,减去叶子;后者选择了加法,长出数量众多的地表根。
不同的生长环境需要不同的智慧。请选取恰当的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1)不得脱离材料内容的范围;(2)题目自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得抄袭套作。
写好十篇实战作文 高考作文拿50分以上。
题目二(记叙文)
高三第二次作文(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杭州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儿”、“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杭州人。
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
“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题目三(记叙文)
以下题目见每月具体操作案例中。
六、高三上学期五个月作文教学实战实录
关于散文教学设计的思考范文三
一、成功之处:
1、寻找一个全新的角度。
本次授课,是应市普教室之邀,在市高中教学开放周上开的一节名师示范课,对象是永定一中高三理科实验班的学生。因为学生素质较高,又是高三学生,所以,我在备课时做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在教学内容上作出全新的选择。本次授课的课题是《读散文,学作文》,副题是“高考复习考试事半功倍的一个例子”,就是力图避开熟路,开辟新路,不去做旧饭重炒的无用功。对于他们来说,散文阅读和作文这两个必考的考点,都不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但如果从实际的应试能力,以及从复习应试的有限时间来说,把二者结合起来,并且能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则是最为理想的。我的设计意图是,在学生有限的时间里,既完成了散文的阅读,又获得了作文的思想、方法积累,以图一举两得。从授课情况看,基本达到了预设的目的。
2、调动一种全体的热情。体现一种和谐的氛围。
学习应该是快乐的。这种快乐,建立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是求索新知之乐,是思考交流之乐,是发现提高之乐。同时,也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所产生的集体学习才有的快乐。这是“与人乐乐”,远胜于“独得之乐”。作为老师,对课堂的驾驭,就是要促成这样的其乐融融的氛围,让知识与能力都得到进步。从本节课看,我特别注意做到三点。一是“拉关系”,二是“重激励”,三是“真表扬”。
高三学生,因为学业负担沉重,加上高考压力巨大,所以听课往往会比较沉闷。尤其是语文课。因此,在上课过程中,我有意设置“试一试”“比一比”这两个环节,让学生改变角色,站在命题老师的角度,来尝试命题,并和高考原题加以比较。这个尝试,学生的表现相当不错,我给予大力的激励,大家都觉得很高兴,而我更高兴的是,这一尝试,也帮助学生破除了被动“应试”的茫然,尝到了主动出击的甜头。
至于真表扬,我可以说,在本节课中,对学生的表扬都是发自内心的,学生们都体会到了。表扬,有的是“滥褒”,不管回答如何,一律都是“太好了,你真棒”之类,很不值钱。我的表扬,是真的,一是学生的表现真的出色,思考真的独特,真的值得表扬;二是,我的表扬发自内心,由衷赞美他们的学习思考的价值。真表扬,才能真正起到激励的作用。
二、不足之处:
1、参照评课老师提出的意见,感觉“前半部分品材料方面品得不够深入”。这也是因为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不是常规的散文阅读教学,而是从阅读向作文的迁移,因此不能全面深入。但如果备课更充分些,应该可以避免这样的感觉。
2、还有老师认为,“个别精彩段落由学生个别朗读,应该效果比齐读更好”。确实是如此。我个人比较偏爱学生集体朗读,感觉书声琅琅,有时候就忽视了学生个性朗读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