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散文教案
优秀的散文作品中涌动着作家对生活和人生的深层感悟和对社会现象、生活态度、人生真谛的注释。教师应重视散文主体性特征的把握;抓住不同品类散文的特点;理清散文的思路;启发学生联想感受意情;引导学生朗读成诵,增加积累,通过这些途径,才能有效进行散文教学。那你知道中学语文散文教案吗?今天学习啦小编就与大家分享:中学语文散文教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
中学语文散文教案一
一、说教材
《木兰诗》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首古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可以说妇孺皆知,学生应该有所了解。本单元的选文都是爱国注意题材,旨在使学生了解战争的残酷,英雄们的壮举,增强正义感,珍惜幸福生活。所以,本课在设计时,也将围绕这一单元目标展开。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1单元目标: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
2、围绕阶段目标和单元目标,本节课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①感受花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②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体会其效果。
③初步了解民歌的特点。了解“互文”等修辞的作用。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本诗详略相宜的写法
三、教学方法
①诵读法。②复述法。③品读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鉴赏本文丰满的人物形象。④点拨法,学习详略得当的结构安排及对本诗主题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拟用2课时完成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第一环节:导入
由豫剧《花木兰》选段,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花木兰的图片、资料,谈一下对木兰这一人物及其故事的了解。然后导入新课。
第二环节: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美
首先师示范朗读,要求听准字音,读完之后纠正字音。初步感知诗意。(投影显示易读错字)机杼可汗燕山鞍鞯鸣溅溅扑朔迷离金柝
接着,让学生齐读诗歌。这一环节主要通过朗读课文体会诗歌节奏明快的语言特点,并初步感悟花木兰的英雄气概。
教师点名朗读或学生自荐,要求其余学生注意体会朗读的语气、语调、语速、节奏。比如用较慢的语速读出开篇的忧愁,欢快的节奏读出归家喜悦。
第三环节:扫清文字障碍,理解诗意。
学生小组合作,疏通文意。教师带领学生掌握几个重点词的解释,培养学生自学简易文言文的能力。需要砸实的重点语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第四环节:复述诗歌,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首诗情节具有传奇性,用“讲故事”的方式再现,比较符合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
先小组内讲讲,让学生有点准备时间,再小组推荐选同学复述本诗的故事情节。其余同学或补充或评点。这个过程的最低要求是流畅、完整;我们期待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放飞想象力,加上合理的想象。
第五环节:赏析人物形象
请同学用一句话“我从——中看出木兰是一个﹍﹍的人”来概括木兰的形象,并且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依据。这一环节采用集体讨论的方法,然后举手发言。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而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依据,主要是培养学生深入文本、感悟文本的能力和习惯。
学生可能分析木兰的形象:勤劳、智慧、勇敢、坚强、不贪图利禄、爱国爱家等。用学生分析的词语生成板书。
可以在学生说不出的时候给个示例导一下,不在一开始就示范。学生回答程度好的话,不必提。
示例:我从“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中看出木兰是一个勇敢、孝顺的人,她不怕战场上的凶险环境,这也是她爱国精神的体现。她也很体贴父亲,否则不会承担父亲的责任。
赏析之后请学生试读。比如示例就应读得果敢坚决,体现出木兰的勇敢。
总之这一环节,引导学生讨论、赏析、品读结合,在读中深入理解人物形象,有效解决教学重点。
第六环节:竞背。选择你喜欢的段落,在3分钟内看谁背的最快最准。
第七环节:布置作业-----背诵《木兰诗》。
第二课时:
第一环节:复习齐背这首诗,回忆: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木兰在你心中的形象?
意在复习人物形象与锻炼概括能力。
第二环节:学习本诗中结构安排的详略、繁简,运用点拨法,使学生在无疑处生疑,并能理解这样安排的用意
看一段赵薇版的《花木兰》的视频,一分钟。其中多是宏大战争场面的渲染。这个视频承接上节课的形象分析,又可由此生发出详略的安排问题。
①《木兰诗》里有没有刀光剑影的战争场景?写的是什么?
明确: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写木兰奔赴战场,速度极快,像飞一样的。用了夸张的修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写的是边疆的夜景。这里有很大想象空间。
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写的是战争的残酷,征人归来。
思考②为什么刻画一个战斗英雄,却没有战场上的详细描写,详写的是什么内容呢?学生讨论
学生可能提到的有:跟父母的对话、出发前的准备、木兰归来的情形。
总之,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
点拨:繁简详略跟作品要表现的形象,表现的主题有关。
给学生时间思考讨论发言。
师总结:这首诗不是要塑造一个雄赳赳的武夫形象,而是要突出她身上种种优秀品质。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板书)
女儿情怀英雄形象
(详)↓(略)
热爱和平的杰出巾帼英雄
学习写作手法,不仅是为了研究本诗的布局谋篇,也是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
第三环节:了解本诗作为民歌的语言特色。
我设计的过渡是:这首诗能流传千古一方面是因为木兰这个形象惹人喜爱,另一个原因也不容忽视就是它的语言特色。
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喻来收束全诗。问答、排比、重叠等形式的运用,都与民歌大致相同。语言丰富多彩,有口语,有整齐的律句,句型有长有短,读起来节奏明快,声韵铿锵,富有音乐感。教师适时举例说明。
然后完成课后题“互文”“排比”“顶针”的用法
第四环节:比较阅读
提供一段同题材的散文,初步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少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①《木兰诗》中与上文“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意思大致相同的几句是:
②文中表明主旨的句子是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1以木兰的口吻给父母写家书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感受文本后木兰细腻的女儿情感。
2默写《木兰诗》
总之,我认为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情,采取诵读、讨论、品析、写作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走入文本,走入木兰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的概括、想象、赏析、写作等多种能力。
中学语文散文教案二
散文是我国文学史上源远流长而又成就卓著的一种文体。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许多作品,气势恢宏,曲尽其意,为后世散文提供了可贵的借鉴。“唐宋八大家”的不少作品,寓意深远,委婉多姿,至今依然闪烁着迷人的光彩。——不过,这里所说的散文,指的是与韵文和骈文相对而言的散形文字,也就是凡不押韵,不重排偶,行文比较自由的文章,皆是散文。这与我现在谈的散文是不完全相同的。我这时谈的散文是特指现当代散文。
现当代散文作为与小说、诗歌、戏剧、影视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在现当代文学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然而,对于现代散文的概念却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现代汉语词典对散文一词是这样解释的:“散文”①指不讲究韵律的文章(区别于‘韵文’)。②指除诗歌、戏剧、小说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随笔、特写等。对于这样的解释,不仅学生,就连我这样一个中文系毕业的语文教师来说,都无法形成一个明确的散文概念。根据这样的解释,只能把散文理解为除诗歌、戏剧、小说外的文学作品,这样一来散文这一定义的外延显然就比它的内涵大得多了。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在接受了近十年的语文教育之后,对散文的了解也隐约只是“形散而神不散”这一模糊的特征。
究竟什么是散文?散文是什么?这似乎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盲区。几乎没有一个老师会去正面触及它。讲到散文也只是把头脑里“隐约”的“形散而神不散”那一套搬出来搪塞一番。至于学生问起什么是散文之类的话来,大概就只能用现代汉语词典做一下挡箭牌了。此外,中学语文教材的编者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尽管中学语文当中,有众多的课文皆属散文,但编者总会尽可能地避免它们直接以散文的形态出现。比如: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前三个单元都是散文,而编者给第一单元冠之以“叙事性的记叙文”,第二单元则称之为“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只有第三单元写景的文章编者才称之为“散文”!同样的,七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则是称为“状物类记叙文”。
诚然,编者以记事、写人、状物来给记叙文分类,确实能让学生对记叙文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但这样的编排方式给学生造成的错误认识却是不可挽救的。学生会认为“只有写景的文章才是散文”。当然,细心的同学还会发现:第一课《风筝》选自鲁迅散文集《野草》;其他课文也大多选自散文集。如此一来,学生就迷惑了:这些课文是记叙文还是散文?到底什么才是散文?这一个问题学生恐怕直到八年下仍旧无法解开,因为这时候又有了朱自清的《背影》等记叙性散文。此时的学生恐怕只有更迷惑了:到底什么是散文?散文与记叙文有什么不同?
此外,中学语教材中不管是单元说明还是教师用书似乎都在有意地避免提及散文。其他诸如记叙文、说明文,编者都会对文体概念、特征作详细的介绍;而提到散文时,尽管是第一次提及,也只是简单地说,“这是散文”。
教材的忽视,老师的回避,就演变出中学散文教学的盲区。缺乏对文体的认识,老师当然就不敢再做散文写作方面的训练,而散文在我看来就如朱自清所说的,“是那些‘懒惰’和‘欲速’的作者,‘较为相宜的体制’”,是最适于学生练笔的一种文体,而如今散文写作教学却变成了空白。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并不在于老师或教材,而在于散文本身的独特性。中国现代散文从建构伊始,就没有很明确的界说。一些先者也只是以一些“小品文”、“随笔”、“写在纸上的谈话”之类的话来解说散文,没有明确的概念。直到现在似乎不是如此。陈家生先生在《高等教肓写作教材》中提到:“真正作为文学体裁之一的散文概念,是“五四”以后才出现的。它指的是与小说、诗歌、戏剧、影视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六十年代后,散文的概念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散文包括报告文学、杂文、小品、回忆录等。狭义的散文指取材广泛,篇幅短小,能灵活地记叙见闻、自由地抒发情感的一种文章体裁。这种狭义的散文又可以分为记叙散文和抒情散文。”
如果以广义的散文来组织教学,容易与记叙文产生矛盾。因为陈家生先生在记叙文当中提到:“记叙文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人物传记、回忆录、速写、小说、故事、童话、游记、记叙散文等等”。这里对记叙文的界定又有大小概念矛盾之嫌。似乎应该把报告文学、回忆录等归入散文当中。当然这个问题也不是就无法解决。我们只要用狭义的散文概念来编写教材组织教学,就可以避免以上的种种问题的出现。
首先,明确文体。可以分为记叙文体、抒情文体、议论文体、说明文体和应用文体。同样的,散文也可以分为叙事性(叙事散文)、抒情性(抒情散文)、议论性(杂文、随笔)三种。如此来组织教学,学生就对散文就能形成比较系统的认识。而且能兼顾记叙等文体的权威性与散文的独立性。比如在教授《风筝》这一课时,首先应该明确,这是一篇叙事性的记叙文,它具有记叙文的六要素;其次,它又是一篇带有很强的抒情性的记叙散文。如此一来,学生就明白了,记叙散文是记叙文的一种。
当然,要扭转当前这种忽视散文的独立性的教学现状,除了要老师付出相当的努力,教材的编著者也应该改变观念之外,理论界也应该为散文正名,不要再让中学的散文教学走进只有“形散而神不散”这一模糊概念的盲区了。
中学语文散文教案三
一、情景交融,美不胜收
作者写文章,胸中有一定的情境,才能用生花妙笔勾画出一幅幅鲜明的生活图景,由景入情,优秀的散文往往意境优美,情景交融,美不胜收。教学这类散文,教师要善于把握作品的内在的思想感情,由景入情,以情观景,启发学生发挥自己的联想、想象,步入作者描写的美妙境界,《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的著名散文。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大致有这样几种写法:一是直接抒发情感。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的“温晴”,显得情真意切,结尾一句蕴含着“我爱济南的冬天,我爱冬天的济南”的情意。二是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把济南比作“小摇篮”,把山坡上小村庄的雪景比作“小水墨画”,把济南老城说成是“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的赞美真情。三是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如“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的看护妇”,不但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饱含喜爱之情。要让读者感动,首先要作者情真意挚,娓娓道来,情恳辞切,犹如与不见面的读者促膝谈心一般,不是在进行招感情上的交流。
二、追根溯源,理解内涵
阅读散文的核心是理解,最基本的要求是通过词句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而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学时要注意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而要理解,可以在识别、再现、探疑等方面下工夫。如《风筝》是鲁迅先生的一篇优美散文,文章一开始由北京的寂寞的春天、灰暗的天空写起。然后、便是故乡“春二月”的回忆,是“一片春日的温和”。风筝是故乡春日的象征,是美好青春的象征,它引导读者进入“久经逝去的春天”。《风筝》很亲切地表现着春天,对青春的怀念,对美好事物的醉心和探求。他要求健康的、幸福的生活同春天的美景共存;无疑损害了健康而幸福的生活,是令人无比遗憾的。如本文篇末写到:“我倒不如躲到萧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这是作者的悲愤,也是人民的悲愤。由此可见,对于“春”的渴望和对于“冬”的抗议,也正是《风筝》的又一个重要的思想内容。捉住矛盾促使学生思考是培养学生理解散文的一种有效方法。积极思考,追根求源。教散文时,积极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探究疑难,学生就能体会到纸的背后的内容,加强对写作意图的理解。
三、倾情铸言,言语意浓
一篇好的散文不仅具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和充沛的感情,而且语言也很有特色,人们常把最精炼、最有感情色彩的语言称为诗的语言,散文的语言在音乐性、节奏感等方面虽不如诗强烈,但同样讲究和谐悦耳,讲究准确、生动、精炼、优美。教学时,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意境美、形象美的同时,应特别注意语言的咀嚼,推敲它怎样来表现丰富的内容,抒发浓厚的感情。如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篇散文以记叙为主,但其中不少语言含有诗意,字词凝练,句式整齐,音调铿锵,感情浓烈,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如“目不窥园,组不下楼,兀兀穷年,历尽心血”。十六个字内容丰富,一个“沥”字深刻地表现了闻先生用心血一滴一滴的浇灌学术研究花朵的钻研精神,精确凝练。在教学时,带领学生含英咀华,学生可体会到:散文中运用诗意的语言能增添文章的浓度,能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能更为深刻地表达主题,能以文中包孕的感情激流给人以激励、鼓舞和感染。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感情的外衣,形象、生动、优美的语言能给作品添翅加翼。祖国语言宝库中有无尽的宝藏,佳作多如天上璀璨的明星,深入进去,乐趣无穷。总之,教学散文必须把握散文的灵秀之美,通过朗读、吟诵、分析、咀嚼,引导学生进入艺术的神圣的殿堂。感受文中美好形象,高尚思想的陶冶,与作者的感情的细流或波涛发生碰撞,从而在语言文字的运用技巧上学习借鉴感受散文无处不在的灵秀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