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高效课堂的具体实施方案(2)
第二步:以教学设计为主。
基本要求:本阶段要求教师规范备课、有效备课。教师在掌握课标、吃透教材、把握学情、了解环境、把握学科特点的基础上,依据新课程教学设计的两个基本思路(即:要以学科课程内容的结构特点来设计和组织教学;要以解决问题过程的活动线索和学生心理发展过程、活动训练为线索来设计教学),高质量落实我校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媒体、备程序、备作业的常规要求,做到规范备课和定期集体备课。在此基础上,要鼓励教师不断超越自我,创造性地开展有效备课,逐步让每一节备课都能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线索清晰、方法得当、结构分明、内容精当、富有内涵,形成有个性、有创意的教学设计,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主要措施:学校要通过加强常规管理,落实备课检查、指导、考核、讲评分析制度,建立集体备课机制(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修改、课后反思),开展优秀教学设计展览和评比,开展备课案例评析研究等举措,全面提高教师备课质量。
教务处要通过加强过程性的备课检查、指导和服务,为教师有效备课提供充足的课件、课例等资源,及时推荐名师备课案例,组织教学设计竞赛、课件制作(说教材)和开展优秀教案评比活动等措施,促进全校教师备课水平的提高。
工作成效:所有教师能够规范备课,部分教师能够创造性地进行有效备课。
第三步:以构建高效课堂为主。
基本要求:本阶段要求教师努力提高教学有效性,构建高效课堂。努力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是充分研究学生,要清楚学生“现有发展区”,找准“最近发展区”,以此作为教学的起点,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提升教学层次,使教学能够真正促进学生发展。
二是明确教学目标,要树立三维目标整合意识,为每一节课制定适切的课程目标,做到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
三是创新教与学方式,牢固树立“为学而教”、“以学定教”的思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意义学习过程中,全身心投入,积极动脑、动口、动手,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是优化教学策略,恰当灵活地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精讲精练,及时反馈、有效调控,切实提高教学活动实效。
五是坚持教学反思和行动研究,形成自觉审视、反思自己教学的习惯,不断总结提炼成功的经验,寻找教学中低效或无效的问题进行研究,提高教学反思的能力,从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
主要措施:学校要在巩固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各学科、各学段、各学科高效课堂达标和各种课型的课堂教学观摩、展示、研讨活动。组织骨干教师上引路课、示范课,开展全员性的高效课堂教学评比、青年教师创优课、中年教师献艺课等活动,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坚持开展高质量的校本研修活动和微型课题研究活动,加强教师间的对话交流,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促进教师自觉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行为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教务处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组织高效课堂专题研究活动;组织研究课、引路课、示范课;组织部分教师和兄弟学校进行同课异构等活动,为教师提供实践高效课堂教学的专业支持和服务。努力构建与高效课堂教学相配套的目标考核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探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等措施,引领实践研究活动的深入开展。
工作成效:建立起各学科高效课堂评价标准和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全校教师牢固树立起追求高效课堂教学的理念,促进我校课堂教学水平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第四步:以优化作业设计为主。
基本要求:本阶段要求教师精心设计作业、创新作业批改方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教师明确作业的巩固和检查功能、深化和提高功能、体验和发展功能,精心地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选择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作业,创新作业批改形式,发挥作业批改中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师生心灵交流的激励性作用,作业及时评价促进学生不断改进和发展的作用。
主要措施:各学科要通过采取完善常规作业设计要求和评价细则,加强对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教师布置和批改作业情况的检查和讲评,组织作业设计研讨,开展教师现场作业设计竞赛、优秀作业设计案例评选、优秀班级作业展评、学生家长评教等措施,推进作业设计的优化,使教师形成自主设计高质量作业并及时批改评价的良好习惯。
教务处要通过开展教师作业设计评比活动,组织作业改革经验推广,组织各学科优秀作业展评等措施,推进优化作业设计。
主要成效:使全体教师形成自主设计高质量作业并及时批改的良好习惯,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第五步:以考试与评价改革为主。
基本要求:本阶段要求在全校建立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考试与评价制度。建立校级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究课题和学生发展性考试与评价研究课题,有可行性研究方案、有课题研究的组织和制度,有扎实的研究过程和阶段性成果,有便于操作的日常评价工具和管理要求。
主要措施:通过开展发展性评价理论培训,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建立激励机制,推进课题研究,及时进行工作总结和交流,在学校建立起高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和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为构建高效课堂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保障。
学校教务处和各相关部门一方面要为教师开展教学评价实践研究提供及时的指导和支持,一方面要通过完善各学科高效课堂评价标准、改革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考试组织形式,建立教学成果奖励机制等措施,为学校、教师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力导向。
工作成效:在全校建立起科学的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和高效课堂评价体系。
2、明确职责、齐抓共管
建立校级领导合教务处、办公室、政教处等部门合力推进工作的机制。在学校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在充分发挥各自职能的基础上,形成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1)教务处具体负责活动组织、督促检查、调研、工作推动、经验交流和推广和对学校常态课堂教学过程督查等工作,表彰先进教研组和优秀个人,不断推进实践研究活动深入开展。
(2)实施小组要以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为科研重点,组织好课题立项、研究、指导、服务和成果推广工作并组织开展高效课堂学术交流研讨活动,为学校提供具体的研究策略和学术支持。
(3)教研部门要以教材和课堂研究、指导为重点,推进教学方法、手段和策略优化的深度研究,为全校课堂教学水平整体提高提供高质量专业服务。
(4)学校领导小组要加强对“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实践研究活动的专项督导,以此促进学校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课堂。
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实践研究活动,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科室和全体教师要以此为契机,创新管理制度,创新工作方式,以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为重点,为我市基础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