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通用学习方法 > 课堂学习 >

和同为一家教学反思

时间: 子文2 课堂学习

  和同为一家教学反思篇一

  针对新课程背景下试题较为灵活这一特点,我在今后的历史教学工作中有如下设想:

  1、平时抓好培优转差,对学困生应多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情况,多鼓励,帮助他们理清知识点,让他们看到希望;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2、多学习、多钻研。取他人之长,多听课,包括其它学科的,学习他们的长处,好的教学方法;吃透教材,把握重难点,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切实可行的教案。

  3、在自己平时读书过程中,有意识的收集资料,积累命题素材。这样,每次作业可以布置可供选作的自主命题。此题较为灵活,应多让学生见之,熟悉题型增强能力。

  4、积极接受学生意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例如有学生提出多总结,多讲解题的思路。只有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是好的教学方法。课改,不是等改只能是努力的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扎扎实实的去努力,去尝试,去探索!

  和同为一家教学反思篇二

  七年级历史新教材中《和同为一家》是一节意义重大的课,通过对其的学习,认识民族之间的友好,互助是发展的主流。民族之间团结,促进边疆地区的稳定,开发和进步,从而缔造国家的稳定和繁荣,从而激发学生的热爱民族的情怀。本课的重点是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而难点则是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倡导,我创设的教学环节,着重突出“学生为主体,突出研究性学习,突出信息技术在学生课程学习上的重要”。这一课内容不算多,时间好安排,重点容易突出.但教材内容比较散,需要教师对已有的材料进行整合并找出一条主线贯穿教学内容."和同为一家"是唐朝民族关系最突出的特点,也是贯穿本课的一条主线。对于一些小字内容,我留给学生自学。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播放视频用情境导入新课,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尽量让学生多想象多说话,给他们发挥才能的机会.比如,在讲到唐太宗打败东突厥时,我话峰一转问学生:"如果是你会怎么处置他们"学生的答案各式各样,这时正是引导学生的最佳时机。我因势利导,引出了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的好处.讲文成公主之前先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故事,然后再深入介绍。讲《步辇图》时,根据美术课和小学已有的知识,也是先让学生介绍,不对内容进行限制,可以从神情心理活动等各个角度去讲,主要是锻炼语言表达和学习历史的兴趣。

  本课的主要教学方法:A、图示教学法:利用《唐初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讲解民族关系等;B、课堂讨论法:让学生阅读教材,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分组讨论,相互解决。C、讲练结合:每个环节设计相应的练习。

  通过本节课堂教学,基本达到课前备课时设计的要求。不足之处是课堂讨论时未能较好地顾及学困生,个别问题的讨论略显简单,未能深入。另外是要注意课堂时间的安排,各个环节的安排要合理,提高课堂的应变能力。

  和同为一家教学反思篇三

  在课堂教学中,我首先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创设情景,渲染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随后,针对课文内容,提出系列问题,通过让学生阅读,讨论得出答案,体现历史新课程中学生的主动学习的主体地位;在“了解唐与吐蕃民族交往”史实,则由学生自编自演一则有关文成公主的历史短剧,使学生有兴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讨论“试用一句话来评价文成公主”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这节课第二个亮点就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巧妙把信息技术与本课内容融合起来。

  反思此课,我感觉最大的遗憾是"学生学习的情绪由高涨走向平静最后陷于低落。一开课我出示了"我国有多少民族等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兴致很高,争先恐后地回答:55个,56个。但是接下来我就让学生阅读教材回答教师的问题,学生马上开始平静的看书,用书上的话来回答问题,没有了兴高采烈的神情,没有了争论、没有了问题、没有了质疑,空气好像凝固了一样。静静地思考,我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组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出现了偏差:只考虑了"我应该怎样教",而忽略了"学生想怎样学",课堂上完全按照备课时预设的进行,虽然备课时也考虑了学生的因素,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没有给学生留出自主活动的空间,只是把学生当成了我事先编好的程序中的对讲器,师生象"打乒乓球"一样,你来我往,我问你答,虽然答出了所有的问题,但实际上学生只是掌握了教师安排好的知识。

  问题的症结找到了,在设计对外交往这一课时,通过鉴真东渡,玄奘西游创设情境,之后我让学生讲一讲有关鉴真和玄奘的故事,学生们很高兴地介绍自己所了解的知识熟知的知识,同时也提出了疑问:盲人怎么能设计建筑物?日本从中国学习了那么多东西,怎么反而侵略中国等问题,接下来很自然地进入了探究解决问题环节,学生们通过查阅教材和教师提供的其他资料在互相讨论、争辩中解决了疑问,同时也理解了本课的难点问题"为什么唐朝的对外交往如此频繁”。

  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后把"球"抛给了学生,通过学生的讲述、提问、争辩来完成学习目标,学生在此种开放、宽松的环境中思维也很活跃,思考也很深刻,提出的一些问题是我的教学设计外的收获。也使学生了解到善于学习的重要性。


  看了“和同为一家教学反思”

6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