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通用学习方法 > 课堂学习 >

哪吒闹海教学反思 哪吒闹海课后反思

时间: 子文2 课堂学习

  《哪吒闹海》教学反思篇一

  《哪吒闹海》教学反思篇二

  《哪吒闹海》节选自《封神演义》,动画片之类的影视作品估计孩子们已看了不少,读懂是没有什么难度的。

  课文的第二部分是重点,有三个自然段,分别写哪吒大闹东海、打死夜叉、制服三太子,这三个自然段语言简洁,对于打斗的描写却很精彩,也有一两句人物语言。哪吒闹东海和与他人搏斗的描写,课文使用了不少动词,以哪吒与夜叉的打斗为例,文中这样描述:

  夜叉从水底钻出来,只见一个娃娃在洗澡,举起斧头便砍。小哪吒可机灵啦,身子一闪,躲过了这一斧头,随即取下乾坤圈,向夜叉扔去。可别小看这小小的乾坤圈,它比一座大山还重,一下就把夜叉给打死了。

  “钻、举、砍”是夜叉的动作,“闪、躲、取、扔”是哪吒的动作,表示动作的词语使用密集,打斗场面描写紧张激烈。其他两个自然段亦是如此。教学时我主要让学生读一读句子,划一划表示动作的词语,结合插图想象画面《哪吒闹海》教学反思《哪吒闹海》教学反思。朗读的指导意在让孩子们用声音表现人物形象,如本段中夜叉出来什么样子?该怎么读?哪吒呢?从夜叉见到娃娃洗澡就用斧头砍,足见他不是好人,孩子们争相读第一句,表现夜叉的凶神恶煞。读哪吒则表现他的机灵。为了更好的比较二人的形象差别,本段朗读我也采用了比较读,请两个孩子分别读描写夜叉和哪吒的句子,请男女生分别读,一比较,声音的变化就体现出来了。

  站在以读助写的角度思考,本课的动词使用可以训练学习,于是临时起意,设计了一道写话题:回忆你与别人打架或赛跑、骑车、玩游戏等场景,模仿课文《哪吒闹海》写一段话,用上至少五个表示动作的词语。

  《哪吒闹海》教学反思篇三

  《哪吒闹海》是一篇神话故事,讲了哪吒为民着想,不为强暴,大闹东海,制服龙王父子,使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故事。由于这是一篇神话故事,小朋友们比较喜欢这一类文章,因此上课时情绪比较兴奋。

  这节课,首先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圈画重点词语来说说自己的体会,然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表演来感受哪吒的机智勇敢,为民着想的品质。其次就是能抓住文本的语言文字展开想象,感悟人物的心情。比如在教学第3自然段,在让学生默读时,我就让学生想想当夜叉从水底钻出来时,看到一个小孩子在洗澡,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小朋友们都回答得很好,能够说出夜叉瞧不起哪吒,不把哪吒放在眼里,从而让孩子通过反面来体会哪吒的机灵、勇敢。

  但是,整堂课上下来,我暴露的缺点很多。首先,学生自主阅读的有效性没有得到体现。整节课,我都是通过抛出许多零零碎碎的小问题来带领学生学习体会,实质就是牵着学生的鼻子在走,没有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来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比如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本来是想让学生自己通过圈画表示哪吒的动作的词,来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可是发现学生根本说不到位。于是我就追加小问题:“大海是什么样的啊?”“哪吒想也没想就直接跳入东海,从中你可以看出什么啊?”学生终于把“勇敢”答出来了。答案虽然出来了,可是这样做就等于剥夺了学生的自主阅读。那么要怎么样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来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要表达的思想,这是我在接下去的教学中所要寻找的。其次,学生的表演缺乏引导。在第三段即将教学完毕时,我加入了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演一演哪吒大战夜叉的场面,可以加入自己的动作。可第一个学生只演了夜叉被乾坤圈砸死的场面,没有把哪吒躲避夜叉进攻的场面绘声绘色地表演出来,这与我的设计意图相背了,而且我没有即时引导,因此导致下面的演的同学都偏差了,因此这一环节等于没有达到目的。最后,板书设计过于抽象,且不能与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复述课文相衔接起来。板书设计不但要简洁明了,体现文章的重难点,还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可我设计的板书不适合三年级的学生,过于抽象。与此同时,我在教学的最后设计了一个环节,就是想让学生通过我给出的词语来进行课文的复述,因此我就投影出了很多词语,可其实这是不需要的,我只要把板书运用好,在板书中体现出一些重点词语,就能更好的达到这一目的了,且效果要好得多。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时刻注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放手让学生去读,去体会,这比教师提出许多小问题来达到目的而有效得多。


  看了“哪吒闹海教学反思”

6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