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的泥土教学反思 甜甜的泥土课后反思
《甜甜的泥土》教学反思篇一
《甜甜的泥土》这篇课文是现代作家黄飞所写的一篇小小说,篇幅短小,但是故事感人至深,意味深长,让人读后回味无穷。报课前之所以选择这篇文章也是看中了它的短小和情节简单易懂。
在讲解这节课时,我秉着由浅入深的原则,先选择了一些由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再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到最后理解文章的中心主旨。整节课下来,还是觉得效果不太理想。自我分析一下有以下几点原因:
1、本课为一课时内容,内容较多,时间较紧,整堂课节奏较快,对于四班的学生,会有个别人思维跟不上。
2、对学生估计过高,但实际上学生预习读课文时,并没有对文章进行深入思考。
3、课堂后半程时间较紧张,导致文章结尾深化不足,没有点明大地实际就象征着母亲。
4、鼓励学生的语言不够丰富,自身情感不够饱满。
同时也明显觉得四班的学生没有上学期讲课时反应那么热烈了,课后也在班级进行了了解,很多学生觉得听课的人很多,而自己的回答又不一定是正确的,怕在这么多老师面前答错了,会觉得丢人;也有一些人觉得与其做个参与者,不如做个听众。确实,这学期回来后,就觉得初二的学生明显不爱发言了,进入了青春期,学生都会产生这种心理,而怎样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心理,也是每一位初中教师应该深入研究的问题。
从最初的备课,到讲课,再到后来的评课,我得到了领导的关心,组里其他人的帮助,班主任的大力支持,也许这节课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有了大家的关心,心里满是幸福。要继续努力啦!
《甜甜的泥土》教学反思篇二
表现母爱的文章有很多,这个话题也比较老套,无论是名家还是学生,都写过这类文章。这篇文章在这个单元中并非名家名篇,为何还深受大家喜爱?为此,我在教学方面作了如下尝试:
一、从题目入手,找准切入点
课前让学生查找泥土在很多作品中有何寓意,在此基础上,让大家看这篇文章的题目,思考:泥土为什么是甜甜的?为什么会去品尝泥土的味道的?带着这个问题,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从而熟悉故事情节,了解小说主要人物。
二、几个人物的对比分析
文中提到很多人物,有褒有贬。我先让学生对这两类人物进行分类,然后结合文中语句,先分析作者褒扬的人物形象,再和贬的人物做比较,尝试对作者批评的人物,以王小亮同学或老师的身份进行劝说。这样既对作品人物性格形象有了一个较好的把握,而且进行了口语交际,让学生将知识与能力相结合,适时提高学生表达和理解的能力。
三、主题的深入挖掘
本单元都是表现亲情、歌颂亲情的文章,为什么课文不以《母爱无价》或《母爱如糖》作为课文标题,而是用《甜甜的泥土》作为标题?你觉得哪个比较好?因为之前学生已经在课前查过资料,了解到在文学作品中,泥土并不仅仅是泥土的象征,它有着丰富的内涵,所以在比较课文标题优劣中,学生就能有针对性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更好理解作品的主题,也懂得了这样命题的妙处所在。
上完这篇课文,可以说对于泥土这一物体学生有了更多领悟,这是本课成功之处,但也有不足,比如人物分析似乎太过面面俱到,有些人物比如亲妈的内心分析似乎学生词汇量太少,感受也不是很深,以后在这方面还要做进一步的尝试和探索。
《甜甜的泥土》教学反思篇三
《甜甜的泥土》这一课的教学构思和教学过程,我是本着“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尊重学生,教学民主,关注生活与现实,关注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这一教学理念来设计的。
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第一,体会文章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母子情深;第二,借访谈的形式帮助、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并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第三,加深学生对亲情的理解,让他们能体会出身边亲人对自己的至爱亲情。
初一学生好动,爱说,好奇心强,容易被曲折生动的故事吸引,想象力丰富,他们的思维积极性容易被激发出来,生动加入到朗读、评论、质疑、求异等学习活动中来。
针对学生的特点,围绕学习的目标,本堂课作了以下对应教学设计:
第一,导入环节的设计我采用讲述唐山地震中一个真实的母爱的故事以及聆听歌曲《世界上只有妈妈好》,这种创设情境的方法,使学生容易走入情境,从而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
第二,整体感知环节分五步进行:提出问题——认识生字——阅读课文,解决问题——理清情节——对比分析,提炼中心。这一环节主要体现的是“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特色,学生从“感知先行”过渡到“归纳、理解”阶段。
第三,朗读体验。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手段,通过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感染学生。在此环节我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然后进行师生的朗读竞赛,学生作为评委进行点评,使教学气氛民主和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模拟采访。我让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初训,然后选出主持人,其余学生都作为被采访者进行模拟采访。这样将所学知识融入情景演练中,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借访谈形式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第五,探索求异。此环节主要让学生谈自己对“后母”的认识,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求异”纠正片面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亲情的理解。
最后一环节为布置作业和小结。作业设计让学生为亲人做一件事,来增进彼此的亲情,让他们体会出亲人对自己的至爱,进一步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总之,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主干知识突出并得以拓展,学生多元智能得到开发,课堂氛围民主和谐,愉快融洽等是其成功之处。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在口头表达的训练上有个别学生没有得到锻炼的机会,因此需要长期的训练。
看了“甜甜的泥土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