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素写字教学反思 怀素写字课后反思
怀素写字教学反思篇一
让学生用多种阅读方法来理解课文。如轻声读、自由读、齐读、体验性的读等方式,在大量阅读中理解文章内容;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子反复朗读,促使学生读懂、读会课文,并读出感受。
课堂上我采取引导、情景模拟、精读多练的教学方式授课。
1、在处理“认真”这一切入点时,我觉得从字面理解非常抽象,所以我先让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认真”的意思,(他总是先看清字的形状,记住字的笔顺,再一笔一画照着写)。再采用师生模仿学习怀素认真写字这一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加深理解,读起来就更有感情。
2、在处理“刻苦”这一切入点时,我采用了引读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看课文插图,并让学生摸一摸柔软的毛笔,再结合想象在具体语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二)重读说结合
新课标指出:“在读的过程中学习写作……”针对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不会写的问题,我让学生“以说代写”,通过指导学生用一定句式说一句话等方式,借助文本中规范的语言逐步训练学生达到积累、内化语言,规范语言的目的,以便让孩子们在以后写作文时有序表达。课堂上我设计了多处说话练习:1、( )是个好学上进的孩子。2、早晨起来,我先( ),再( )。放学回家,我先 ( ) ,再( ) 。( ),我先( ),再 ( ) 。3、因为( ) ,所以怀素的字进步很快。怀素的字进步很快,是因为 ( )。
40分钟下来,自己感觉这节课有许多不足之处,最为突出的几点是:1、在课文中有这样一句非常重要的话:“他总是先看清字的形状,记住字的笔顺,再一笔一画照着写。”明明是三个步骤,作者用的却是“先……,再……”这样一组关联词。这很容易对学生造成一种误导,尤其是对事物缺乏本质认识的一年级学生而言。所以在“怎么教”的问题上我处理得过于草率了。课堂上导致了学生无法一下子找出怀素写字的三个步骤;2、在时间的处理上没有把握好。对于一年级学生,5-10分钟的写字教学时间是必须保证的。但由于前面部分时间用的过多,学习生字时只剩下了2-3分钟的时间;3、课堂上,我过于关注了师生的互动,再加上这是一节公开课,真的有点紧张了,设计好的板书只写了一个课题,其他的都忘记写了。4、课堂上,有时对学生的回答不能更好地加以引导,缺少教学的灵动和机智。这些都是让我遗憾的地方,但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尽量使其完善,使遗憾的地方越来越少!
怀素写字教学反思篇二
《怀素写字》是一篇介绍唐代大书法家怀素小时候勤奋练字故事的课文,对于激励学生发愤学习,刻苦练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有着积极的影响,符合一年级学生初学写字的具体情况。现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本课的教学反思。很多大教育家都倡导在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我看来,师生之间良好的心理氛围是实现师生有效对话的重要条件,因此我也在教学中努力地实践这一点。首先我尽量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如微笑、点头以及在学生答错时善意的夸张表情等。其次对于学生的回答我尽量用激励性的评价语,如“真不错!”“太厉害了!”“(字)真漂亮!”“来,老师和你握个手。”等。对于学生不太好的回答,我也能给予肯定,同时加以正确的导向,如“能说得更生动些吗?”“能说得更具体些吗?”再次能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同一水平处,话语中常用“我们”,如“让我们一起来一遍!”“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我来当大家的开头炮!”
如果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有效对话的第一个重要,还有两个条件也不容忽视的。一是教师对教材、教学设了然于心。只有超脱了文本以及设计对你的束缚,教师才会听清学生的话,才可以与学生对话。二是教师应具备相当的教学应变机智。在这一点上我还是比较缺乏关系程度上讲,有些担心学生的回答出差、出错,害怕课堂上出现我应付不了的局面。因此在教学中几次出现了“递词”现象,如理解“好学上进”一词时。想象当年自己当学生时就非常害怕教师这一招,因为它会让自己手足无措,自己想说的不敢说,而老师提醒的又不会说那种紧张和局促犹在心头。
课上我让学生说说有哪些书法家,但我发现学生根本就没有书法家这个概念,也不知道有哪些书法家。应该要扩充学生的知识面,不要只限于书本上的内容。我简单介绍了王羲之等大书法家,并要求学生回家也多了解一些。
怀素写字教学反思篇三
《怀素写字》是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本文介绍了唐代大书法家怀素小时候勤奋练字的故事,对激励学生发愤学习,刻苦练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有着积极的影响,符合了一年级学生初学写字的具体情况。本文言简意赅,寓意深远,具有很强的情感发掘因素。一些句式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语言特点,对积累和运用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本课设计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关键还在于要激发学生喜爱读书写字的情感,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读、识字”的能力和理解课文、运用语言的能力。但是,文章时代遥远,内容枯燥、陌生,缺乏童话类课文的情趣因素,学生很难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到怀素认真写字、好学上进的精神,并受到感染。如何发挥文本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消化不利因素呢?心理学中的“优势”法则认为:主体的需要、兴趣,情景中的某些要素,具有引起反应的优势,能促使各种反应与它联结,从而达成高效。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进行设计,意在突破难点,更有效地提高学生“识读、识字”的能力。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情感,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遵循这一要求,在初读课文时让学生借助拼音大声读课文,争取读通、读顺。本课有不少长句子,如:他总是先看清字的形状,记住字的笔顺,再一笔一画照着写;他写呀写呀,日子一长,木板竟被写穿了……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这绝对是学习的难点。在一块的处理上,我坚持重点指导句间停顿,只要求学生把长句读通顺。学生一有进步,绝不吝啬我的表扬,让每个孩子感受到我对他进步的肯定。教学中设计多种形式的读,如:男女生赛读、小组读、同桌读、齐读等,让孩子在读中领悟文意、在读中积累语汇、在读中质疑思辨、在读中陶冶情操。。
积极情感的内需,还需要外界施加影响。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持久性差,兴趣容易转移,更需要教师以评价为“调节器”,不断刺激学生。在指导“好学上进”这个词时,我提问:“怎样的孩子才能称的上好学上进呢?我们班上有吗?”引导学生理解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就是一名好学上进的孩子。由学生再回到文本,“我们班还有很多好学上进的孩子,怀素小时候就是和你们一样好学上进,你们说该不该表扬他呀?那我们一起来夸一夸他吧!”这时候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当然能够带着情感来读,他也能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
最后留下十五分钟写字,我是按部就班先认读,然后请学生说说该怎么记,之后书空,看清位置描红。课后觉得学生学的很没趣。孩子是善于模仿与想象的,有想象才有创造。我觉得可以设计一些动手的游戏,比如说让学生制作字卡,或者制作卡通人物画;尝试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有关内容用上生字编成简短易记的句段或顺口溜辅助记忆。运用说写迁移训练,巩固识字效果,加强说写训练至关重要。首先,强化课堂说写训练,引导学生运用生字词进行说写训练,使之达到会读、会写、会用的程度。其次,引导学生自我训练,即要求学生学过单的生字、新词后,自己练习用词造句,并在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加以运用。最后,应重视每次的说写训练,要求学生用上学过的字词,丰富语言积累,帮助学生形成新的语言体系。
看了“怀素写字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