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教学反思 蜡烛课后反思
蜡烛教学反思篇一
一、导入紧扣了文章内容和教学目标,为下一教学环节作了用效的铺垫。首先,有关蜡烛的诗句和诗歌的回顾不仅是温故知新,也是一次知识的积累,更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回到了课堂;其次,“各有什么寓意?”的思考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地深入,接下来,老师所说的导入语“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蜡烛”为题,有什么深意呢? ”也就水到渠成了 。蜡烛的寓意就是这节课所要教学的重点之一。
二、三个问题贯穿了整个课堂教学环节。这三问题是①这是一对什么样的蜡烛?②老妇人怎样点这对蜡烛?③她为什么要点这对蜡烛?这三个问题让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让学生思维不断深入。第一个问题很简单,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快速地找到答案,这样也就激起了全体学生的阅读兴趣。问题虽然简单,但却是教学面向全体的需要。学生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果然不出我课前所料,很快的答出了老妇人点蜡烛的过程,而忽略了前面老妇人埋烈士的很多文字,这时,我很及时地提醒学生:老妇人一开始就点上了蜡烛吗?有了这个问题的铺垫,学生能更细致地,更深入地再次阅读。那么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学生就了解了这篇叙事性作品的故事情节了。第三个问题是:她为什么要点这对蜡烛?这个问题更为深入,学生一时还不能全面完整地答出来。主要是因为这涉及到作品的主题,这个班的学生是临时抽来的,课前没有作过相关预习,所以此时我适时地提醒学生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来理解,并且补充地讲解一下,这也是一种课前不知道学生学情,不能进行有效预习指导的一种临时的变通吧。
三、整堂课我情绪饱满,声音宏亮,语调抑扬顿挫,教学用语简洁明了,教学思路清晰。
不足之处
一、准备工作不细致。课前教学设计中有一个环节是听读课文,结果这个阶梯教室的多媒体硬件坏了,不能从网上直接听课文录音了,事先又没有准备第二套方案,比如说准备一台录音机和磁带,结果我临时决定让学生单个轮流读, 这篇课文有44段,就有44个学生轮流着读,虽然说这样做体现了教学面向大多数的原则,可是效果一点也不好,也许由于是公开课,学生胆子太小,大半学生的读书声音非常小,小得我站在他的面前才能勉强听得到,也许是由于教室太大,很多学生的声音即使不很小,但离得远的学生还是听不到,更别说坐在后排的听课老师和评委了。因此,10多分钟的学生读书时间,课堂气氛十分的沉闷和冷清。
对此,我想,如果下次碰到类似的情况,我一定要作好充分的准备,比如说事先到教学场地去了解情况,提前到学生中去了解学情,准备好多种教学方案,准备好替代的教学设备等,中心学校的胡中良校长也给我提了一个很好的建议:改学生的个体读为小组读或齐读或轮读,那样,多人的声音就会大些,课堂气氛会显得热闹些,效果也会好些。
二、教学设计不科学,没有合理安排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导致“品读最感人的句子”这一环节用时不够,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激情,此时学生的激情刚被我调动起来,结果因为时间仓促,我草草了事,硬是让学生跟着我转入另一个环节的学习。我想时间之所以“不够”可能是因为朗读课文的时间太长了,如果把朗读变成默读用的时间会少些,但课堂气氛会更冷清更沉闷,有条件的话让学生提前预习来完成熟悉课文这一环节也许会更好吧。
蜡烛教学反思篇二
《蜡烛》是一篇极富感染力的战地通讯。在八年级的第一单元,这是一单元以战争为题材的文章。俄国作家西蒙诺夫通过对惨烈的背景、细腻的动作、崇高的情感的极力渲染,热情的赞美了南斯拉夫的一位老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的深沉的爱,尽情的讴歌了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建立的崇高的情谊。
在设计教学时,我将本文的阅读重点定为“寻找感动”上,我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去寻找文章的感动点,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展现自己的个性阅读能力。我要求学生用“我被┅┅所感动,原因是┅┅”的句式说话。以引导他们从内容上去感知文章的美。没想到,学生们的富有深情的理解深深地感动了我。
生1:我被苏联红军的献身精神所感动,原因是那位牺牲的红军战士是那么的年轻,但是为了南斯拉夫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他却无私的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生2:我被老妇人无畏的精神所感动,原因是在那么一个炮火连天的环境下,人们想躲避还来不及,可是老夫人却毫不畏惧的走向了炮弹横飞的战场,她走的那样坚定,完全不怕被炮火击中。
生4:我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的无私的爱所感动,原因是为了表达对红军烈士契柯拉耶夫的爱戴和敬意,老夫人把自己珍藏了45年的心爱的结婚蜡烛点在烈士的坟前,并且在烈士的坟前守侯了一夜。
生5:我被老妇人行动所感动,原因是老夫人默默安葬好了契柯拉耶夫烈士以后,又默默地在他的坟前守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当苏联红军发现她时,她仍然没有说一句话,只是默默地向这些红军们鞠了个躬,并点燃了最后一只蜡烛,然后就默默地离开了。此时此刻,语言似乎已是多余的了,老夫人和红军的心是相通的。
生6:我被文中的德军所感动。
(我愕然,其他同学哗然)我们都以为他说错了。
生6:我没有说错,大家注意到没有,文中出现过四次这样的语言,当老妇人在广场时,炮火都没有在她近旁爆炸。试想连匍匐前进的年轻士兵都难逃的炮弹为什么没有炸死老妇人,是德军看不到她吗?不是,我认为这德军的人性善的一面。一个老妇人在掩埋自己敌军的尸体,他们没有向无辜开枪,这让我想起一篇文章,讲的是二战中在圣诞夜德军和美军的和平相处。
真没有想到孩子们能如此深入的思考问题,刚才找到的这些感动点都能让我们进入到文章中,既感受到了文章主要的写作内容,又感受到了南斯拉夫老妇人对苏联红军烈士崇高而深厚爱。文章的主题就这样在感动和思考中得到理解和掌握。
蜡烛教学反思篇三
一、授课重点突出
初中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课《蜡烛》是一篇极富感染力的战地通讯。作者通过对惨烈的背景、细腻的动作、崇高的情感的极力渲染,热情的赞美了南斯拉夫的一位老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的深沉的爱,尽情的讴歌了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建立的崇高的情谊。文章中值得分析学习的东西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学生每节课都忙忙叨叨但却学不到东西。对于学生会的我们应该一掠而过,在授课时要突出重点。所谓突出重点,就是采取切实措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并运用它去分析和认识实际问题。本文故事情节虽然简单,可是要求学生准确地解读其主题思想却并非易事。教师选取准确解读主题思想作为突破点,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做到一点教师必须对学情准确把握。品析课文时重点放在如何让文章更感人上,一节课两个目标清清楚楚。
二、恰当的问题设计
在处理感人之处时候,我着重思考如果只停留在哪里感人,为什么感人上,始终纠结在思想的探究上不涉及语言的斟酌品味,是不是合适?阅读课该教什么,“内容人人看得见,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个秘密。”这是歌德的一句。“语文就是教给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2011的课标明确到语文的言语功能,“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我们不能再荒了自家的田,去种别人的地了。所以在备课的时候就确定一定要在感人方法上引导学生归纳,让学生学到方法。
最开始设计这个环节的时候我引入了“意象”这个概念,我觉得这个概念是最能体现文章中这些细节的作用的而且对帮助学生写作有很大的作用。但是这个概念对学生来说需要解释的太多了。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不应该人为地设置出许多难以解答的问题来限制学生的思维。经过反复思考我把问题设置为“你觉得文章哪里打动了你,说说打动你的原因。”“想一想:要想让一篇文章感人我们可以怎么做?”问题难度较低,通过分析问题学生可以从中探究到对实际运用有帮助的东西。
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依据自身的知识积淀和生活体验等进行整体性的阅读或个性解读,这样便于学生充分发挥思维的空间,用自己的情感和知识积淀去激活知识,去感受情感,以心灵去振奋心灵。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就能实现“交流”与“互惠”,就会迸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就会使学生的思想飞扬、阅读能力得到提升,难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三、课堂缺憾
课堂教学直接走进学生的心灵,要追求整体效应,这种整体效应的获得,不在于说话的多少,也不在于辞藻的华丽与否,而在于能否抓住关键处,抓住问题的实质,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师课堂语言简洁干脆,不拖沓,目标明确,但是教师有时有口头语。最关键是课堂评价语言鼓励性不强。学生总是特别重视教师的评价,课堂中教师一句无意性的“评语”,都可能会左右学生的听课情绪,甚至影响一生的命运,这就是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作用。表扬的措辞变化不够。不同的表扬角度、不同的表扬对象都应该有不同的措辞。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与众不同的,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课堂时间安排不是很合理,在交流老妇人的心理活动的时候由于学生的表现没有达到老师的预期,所以老师拖拉了较多的时间,实际上这部分内容进行没有达到预期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这部分生活体验又没有和整个大背景很好的联系。到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时间是教师在这里有些急了,于是这些作用全部自己代劳分析,学生只是随声附和了。似乎变成了填鸭式的课堂。语文的实践性全部由教师体现了。
看了“蜡烛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