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荡教学反思 芦花荡课后反思
芦花荡教学反思篇一
2、各学习小组自主交流预习成果,教师巡回指导。
3、各小组代表及小组成员发言,说出自己对“老头子”这一主要人物的认识,师加以评点。
4、师对学生发言加以点拨、引导和评价,归纳出老头子的主要性格特点,板书在黑板上。
对于小说分析人物形象,我们一直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这节课,巧妙的过渡语,智慧的点拨,学生也时有精彩的回答。可是今天我们上课主要看学生的行为、学习的效果,我发现这堂的课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学生对人物分析往往是局限于某一处,某一方面的性格,所以对人物的形象分析总是零碎的。我说是自信自尊,你说是智勇双全,他说是老当益壮。学生的困难在如何全面认识、客观评价小说中的人物,而我恰恰在这一点上处理得略而在前一阶段处理得详。
其次,课上也只是少部分人的成果展示。因为课堂有限,那么大部分的同学在这堂课中就是倾听。倾听同学的发言,倾听老师的总结。几十分钟一直在倾听。他们 有的同学走了神,有的同学做了小动作。
第三,这堂课的前提是学生课前自己充分的预习、思考。那么有没有人没充分预习呢?从观察来看,答案是肯定的。为什么呢?因为上课老师总要说,总要总结的。自己既不发言,也无须思考,只要听就行了。长此以往,不愿预习、不愿思考、不愿举手的人就多了。从课堂来看,学生发言的面并不大。
总之,从本节课看来,一堂课的目标设定、重点难点的确定都不应只是老师依据教材来定,而应依据学生认知教材的情况来定。一由此得来的教学效果也不应只看课堂上那精彩的回答,而应看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他们原有的基础上最终有了多少新的收获。
芦花荡教学反思篇二
对英雄,我一向是除了崇拜外,还有诸多困惑。因为我们的青少年时代,是在仰视“英雄们”仰视得都喘不过气来的压抑中度过的。我一直弄不明白:为什么英雄都很高大英武,为什么英雄们无一例外地都会说差不多的豪言壮语,为什么英雄们连想的东西都八九不离十地催人泪下。我觉得我自己离英雄的境界实在是太远太远了,所以我很沮丧。
但《芦花荡》中似乎不一样。那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老人很让我们觉得亲切:
首先是老人外貌不像英雄。
这个老头子似乎和英雄的形象相距甚远,他不年轻,不英俊,不高大,不健壮。没有英雄应该有的“挺拔的身材”,和“炯炯有神的眼睛”。他“干瘦”,“干黑”,眼睛是“深陷”的,穿的更是“破旧短裤”。咋一看,这样子更像一个在水上长年累月操劳,有些“水上能耐”,精力旺盛的老头子。当然事实上也是。
当然主要还是性格距离英雄的境界太远。
一是自负。你看他说的“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好大的口气!你看他平日里做的,在敌人的炮火下,“像一个没事的人一样”,他的心情是“悠闲”的,做事情的标准是“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他完全不把敌人放在眼里,大敌当前,视斗争如游戏,思想境界确实不能算太高。
二是欠谨慎。小女孩儿要在敌人的枪口下洗头洗脸,连大菱都觉察到了危险连忙“轻声吆喝”,老头子却大大咧咧地鼓励“不怕,洗一洗吧”,这很可能就已经使目标暴露,后来直接导致大菱受伤。大菱已经挂花,他还在自信“不怕,他打不着我们”。这哪里像一个成熟的革命者的行事哟!
三是孩子气。先看他的语言,知道出事之后,“叹一口气,停了半天”说出的第一句话是“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注意,这句话用的不是感叹号,这更是一句不可能去实现的话,事实上老头子后来也二话没说就把两孩子送进去了。一个“老战士”在那样紧急的情况下,对着两个孩子,居然说出这样不负责的话来,这真是颇耐人寻味。这里与其说是一种自责,还不如说是一种发泄,一种颇带孩子气的发泄,甚至还有点儿是因为不服气而委屈撒娇呢!老小老小老人变小嘛!你再看他的心里活动:“平日里自己夸下海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呀?这老脸啊!”噢,他最关注的不是别的什么,而是自己的“老脸”呢!还有一处也颇传神,结尾处老头子在敲打着敌人的时候,“向着苇塘望了一眼”,他望什么,想什么?孩子们说,他一定是在炫耀,一定是在得意:看吧,看我说到做到了吧,看我给大菱报了仇吧,看我多厉害吧。就这一眼,老头子的孩子气历历在目。
嘿,没有成熟和刚健,没有崇高和伟大,没有豪言和壮语,这就是孙犁笔下的英雄:喝的是白洋淀的水,吃的是白洋淀的饭,长着老百姓的样子,说的是老百姓的话,想的是老百姓的事。一脚的泥土气息,一身的鱼腥味儿。洗尽了的“英雄气”之后,反叛了“高大全”之后,我和孩子们都觉得这个英雄真实极了,可爱极了。我们恍然大悟:噢,原来英雄也可以有缺点,原来英雄也可以像普通人一样思想和表达啊!
这使我想起了《木兰诗》中那位可爱的花木兰:十年征战的描写只有短短一节,木兰的孝顺木兰的思亲木兰的调皮木兰的娇俏却是浓墨重彩。巾帼英雄先是人家小儿女,每每读到这个地方,我都会莞而一笑,心中充满了对作者神来之笔心领神会的快乐。
白杨淀的这位老人让我恍然大悟:黄继光堵枪眼的时候可能也会想到父母亲人,烈火中的邱少云也会感到疼痛难忍或许也会有小小的挣扎不至于“一动不动”,顶天立地可能只是邱少云的精神未必就是他的形象。所谓英雄,不必先成神成圣,而首先应该“成人”。
所以,我和孩子们走进《芦花荡》中的老头子的时候,我们很愉快,很轻松,很自信,我们更对“血肉丰满”这个词语第一次有了很会心的领悟。
是的,回归生活的英雄,更受生活的欢迎啊!而最有魅力的语文,不就是生活中的语文吗?
芦花荡教学反思篇三
《芦花荡》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一个老头子撑着一只小船,在白洋淀无数次地穿过敌人的封锁线,为游击队运输粮食、护送干部、他不带一支强,只靠那只灵巧的篙和鱼鹰似的游水本领,在万亩水塘里穿梭,从未发生意外,靠了他,游击队才维系了淀里淀外的交通联络。但又一次他护送两个女孩在夜间穿越封锁线时,撞上了敌人的小火轮,一个女孩负了伤。这个打击差一点使他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力量,但他发誓要为女孩报仇。这篇小说很有传奇色彩,人物形象鲜明,环境描写也别具一格。
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遵循了语文的学习规律,突出了对学生人文精神和语文素养的培养。在人文精神方面,注重把人物的思想感情转化成学生的自身体验,以人物心理的揣摩为主要方式,让学生的感情得以升华。在这一方面我设计了“想象体验”环节,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老鱼鹰”因没有圆满完成任务而产生的复杂心理时,学生讨论得很积极,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高。在语文素养方面,我抓住了本文是叙事性作品的特点,重在叙述故事情节和分析人物形象,将“老鱼鹰”的英雄事迹和鲜明的个性表露无遗。
在阅读方面,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提高默读的速度和默读的质量,更重视培养默读的技能。阅读的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在从局部到整体,从感性到理性,从阅读教材到自我体验,启发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实现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过程,在进行局部的精读,先从一般性的简单内容开始,再到深层次的思想内涵类的深度阅读,最终能够抛开教材进行课外阅读,自我体验,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我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体验性、创造性的阅读,深入贯彻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学法指导上,注重引导学生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力求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在教本课的景物描写时,让学生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品味评析,尊重学生的独特的体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拓展延伸环节设置的问题“课外阅读《芦花荡》的姊妹篇《荷花淀》比较两篇文章有何异同?”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体现语文广泛的外延,体现大语文的观念。
看了“芦花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