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通用学习方法 > 课堂学习 >

郭沫若诗两首教学反思

时间: 子文2 课堂学习

  郭沫若诗两首教学反思篇一

  当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诗歌的创作背景与学生所处的时代有较大的差异,使得真正能领悟诗歌内涵并和作者有相同感受的学生为数不多。学生的积累不多,知识面不广,在课堂知识的迁移和能力训练中,学生的表现仍显肤浅,以后应多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拓宽视野。

  诗歌教学重在意境的把握。《郭沫若诗两首》重在联想和想象的独特与合理。在教学时,如果能够指导一首自学另一首,我们的教学或许会更轻松一些。教学前对联想和想象的介绍必不可少,是学习的先导。用联想和想象的知识指导对《天上的街市》的整体把握,学生领会快捷。在创造新形象中,注意联想到想象的过渡,重在为什么创造出牛郎织女的新形象。再结合第一节迷人的夜景和写作背景把握诗歌的主题也就不难了。《静夜》的学习放手让学生自学,特别是鲛人泣珠更应是探究的高潮。

  郭沫若诗两首教学反思篇二

  《郭沫若诗两首》原想轻轻带过,不过在备课过程中,发现要将这两首诗真正讲明白,还是要花一些功夫的。首先导入,请同学讲下自己所知的“牛郎织女”的故事,本不想用这个导入,可其他还真找不到一个对胃口的导入,所以暂且只能将就一下。本意想通过古时牛郎织女与郭沫若诗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的对比,从而引出写作背景,最后再来点明诗歌的中心思想。不过有些环节的设置稍有紊乱,导致整个课堂思路不清。这是我一个一直在犯的毛病,归根结底还是自己对于教材的认识不清。想改,却总是力不从心,得在某个时段好好的把握一下。这节课,第一首诗歌花费时间太长,导致第二首诗歌因为时间原因而没有深入探讨。在第一首诗中,首先解决了“联想”和“想象”的学习与区分,而后再对诗中牛郎织女的生活进行了简单的描绘,最后加入了背景,从而导出中心思想。设想没错,过程做的很不好,课堂节奏的把握欠缺火候,缺少时间概念,这些在备课之时就应认真设计。第二首诗,因有了第一首诗歌写作背景的铺垫,所以理解起来比较轻松。不过也有一个很大的失败之处,就是在讨论诗人那浓浓的乡愁还是淡淡的乡愁时延伸的太开,没有顾好整个课堂的节奏。这是一个不必要花大精力解决的问题,最后由于整个课堂的导向,导致一部分的同学逐步走向弯路,死顶牛角尖,这确实是这首诗中我的失败之处,没有将其进行有效调控。

  总的来说,这节课我想训练我自己对于文章的剖析能力,所以一板一眼的对于许多赏析性的语句都进行涉及。在思维锻炼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都做的非常不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将诗歌尤其是牛郎织女与鲛人对月流珠一段进行散文式的描绘,这该是一个对于学生联想与想象能力,写作能力提高的多么好的机会。不过自己没有好好的抓住,确实,现在终于体会到一线教师在考试的压力之下对于课文处理的一些矛盾了。

  在教学方面,要走的路还很长,自知不足很多,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个心,有没有这个实力去解决了。

  郭沫若诗两首教学反思篇三

  我在这一节课教学设计上,能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节课重视学生诵读,让学生在诵读实践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语感,通过朗读加深体验与领悟,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通过联想、想象的训练,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我注意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但对话并不是让学生自发的讨论,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经验、情感去钻研诗歌,进而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也就是李镇西老师所说的“把自己的心摆进去”,或者说“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教师应该参与其中,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让每位学生都能做到感情融汇感情,思想碰撞思想,同时,教师的感情和思想也应该参与到学生的感情和思想之中,分享学生的收获。为此,我设计了五个环节来体现我的教学思想:

  一是发给学生相关材料,让学生自己去筛选感兴趣的材料。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初步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是重视让学生联系社会背景,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通过朗读作出自己的评价。

  三是通过诵读、品味、感悟三环节,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诗歌,独立阅读诗歌。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人体验,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作出自己的判断。提倡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

  四是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诗歌要求学生多诵读,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让学生多诵读,让学生在反复、比较的诵读实践中增加语感,发展语感,加深领悟。

  五是设计联想、想象训练。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语言的积累 、感悟和运用,还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这篇文章的教学让我懂得了:在学生的情况和自己预想的不一样时,要随机应变,灵活地改变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保证好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效率。


  看了“郭沫若诗两首教学反思”

63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