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材料解析题回答攻略
高考历史学科的改革表现在不同方面,如有题型的变动,从客观题为主到主观题为主的变化;也有内容的增加,如对政治史、经济史的考查增加到对文化史、教育史、生态史等的考查。作为高考历史三大题型之一的材料解析题,经过二十多年的变化与发展,成为高考历史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由于其以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姿态出现,改变了以往的试题形式,更好地测量了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成为关注的焦点。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些历史材料解析题的回答攻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材料解析题回答攻略如下:材料解析题通常是由材料和设问两大部分构成。一道题中有一个或多个材料作为设问和答题的依据。材料来源非常广泛,只要是能反映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相关内容,都可以作为试题的材料;同时材料形式多样,有文字材料、图片材料等。设问灵活,一般从不同角度设置几个问题,也有的设置成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考生对某一历史现象进行分析、归纳。
由于材料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所以同学们在平时学习时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要养成阅读原始史料的习惯,要把有关材料同教材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理解。
2.要全面地理解、提炼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特别是对于一些内容较多的材料题,同学们要按照试题的有关要求仔细阅读,认真分析。
3.要学会处理多种形式的材料,如对有关图片的分析理解、对地图的分析、对图表数据的处理、对一些文学作品的处理等。4.要注意将材料中的有关信息升华为规律性内容,揭示其本质。
材料解析题具有多种测试功能,特别是对考生的能力测试作用明显。主要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
一、可以考查考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的能力。这是材料题关于能力要求的最基本方面,要求考生通过阅读史料,结合相关历史知识,不仅要透彻地理解史料,而且能够分清哪些材料反映的是客观事实,哪些是主观见解,同时对材料能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发掘信息、提炼信息、归纳信息、辨别信息。
二、可以考查考生整理资料的能力。在近几年的高考材料解析题中,多采用原始资料,共中包含许多无效信息和干扰信息,所以要求考生具有较高的对资料的分析、整理和概括能力。
三、可以考查考生在特定历史情境中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试题中经常选用一些教材上没有涉及到的材料,甚至同教材相关内容相左的材料,让考生完全通过阅读材料对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进行分析、评价,考查考生实事求是、客观准确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可以考查考生利用材料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证的能力,要求考生在充分获取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后,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分析某一历史现象或对某一历史观点进行论证。
五、可以考查考生史论结合的能力。近年来的高考题较多地要求考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分析理解历史材料,或用从历史材料中所获取的有效信息去分析说明历史现象,或论证特定的历史结论,所有这些都是考查考生史论结合的能力。
一、组合型材料解析题
组合型材料解析题即命题时围绕一个中心内容,选取几个相对独立但同命题内容有联系的材料,然后再根据这些材料设置问题。此类题有如下几个特点:1.所选材料从不同的方面或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阐释,各材料间的关系有相互补充的,也有相互对立的。2.命题较多的是将不同材料内容进行归纳或对比,也有的是分析各个材料间的逻辑关系。3.此类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灵活掌握和运用能力,以及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能力。
同学们在做此类题时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一、要认真阅读材料,明白各个材料间的差异和联系,对各个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归纳,并且进行比较,明确它们的具体含义。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对材料逐句阅读,且要总结出每句的大意,这样再归纳每层、每段的大意。同时要注意层与层之间、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二、要根据试题设问的内容对材料进行分析,这样能做到有的放矢,有些试题是针对不同的材料设计一个个小问题,结合问题来分析材料可以缩小阅读范围,提高做题的针对性。
三、可以直接依据材料中的有关内容或概括材料的要点来回答问题,也要注意在概括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或某一观点背后的实质性内容。
历史材料解析题例题:【例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702年到777年,(日本)曾派使节到唐朝达6次之多。使节的船队大体为四艘,每次都有大批留学生随行,大使以下留学生和水手多达四五百人。
--(日)井上清《日本历史》
材料二奈良的贵族……举凡学术、技术、文艺、音乐以及佛教和佛教庙宇的建筑、雕刻、绘画、以及有关服饰、器皿、生活方式都在学唐朝。
他们的头脑一刻也不忘记"在唐国"。他们醉心于此,只要是唐朝的东西,无论什么都要尽快地引进来--这是企图让人们看到,日本也是不亚于唐朝的国家。
--周一良《中日文化关系史论集》
材料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日友好交往最主要的内容是,大批中国留学生到日本学习。1896年清政府第一次派赴日留学生13名。此后中国留学生逐年增加,1903年增至1000人,1905年后半年骤增至8000人,是留学日本最盛时期。
这次高潮与隋唐时期第一次高潮的不同点是因为日本学习西方有成效,所以中国人到日本去,学习当时先进的资产阶级文化艺术,来挽救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临瓜分危机的中国。
--周一良《中日文化关系史论集》
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唐朝时中日交往的主要特点。分析导致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
(2)比较材料一、二和三,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日交往的主要特点。分析导致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
【解题思路】题中的材料一、二属于一方面的内容,主要阐述隋唐时日本同中国的交往特别是日本留学生到中国学习的情况。材料三属于另一方面的内容,主要阐述清末派留学生到日本学习的有关情况及其原因。
【答案】(1)特点:交往频繁;以日本学习中国先进技术成果为主,日本来华以留学生居多。原因:唐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外交通发达,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日本尽力学习唐文化,改变落后状况。(2)特点:中国向日本学习资产阶级文化,中国留学生到日本的人数逐年增加。原因: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而学习,日本通过学习西方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逐渐成为亚洲强国。
【点拨】此题是材料题中比较简单的一类,主要考查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所设的问题都可以从材料中分析出来,所以做此类题的关键在于仔细地阅读材料,然后根据各问的要求进行分析归纳即可。
【例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材料二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材料三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请回答:
(1)陈亮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了什么?
(2)从材料二、三中分别归纳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
(3)简要评价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
(4)有一种观点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之间的关系?
【解题思路】材料一中的关键词是"藉……立"和"赖……行",体现了农商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材料二中的关键词是"妄议抑之"和"盖皆本也"。材料三中的关键词是"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只要找准了这些关键词,他们的观点就非常清楚了。第四小问是联系现实的题,主要考查同学们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答案】(1)陈亮的观点是正确的,说明了农业商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
(2)黄宗羲的观点是农工商皆本;雍正帝的观点是农为本,工商为末,重农抑商。
(3)黄宗羲的观点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并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顺应了历史潮流,是历史的进步。雍正帝的观点代表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不利于社会发展,是落后的。
(4)在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工商业,只有坚持国民经济各部门综合平衡,按比例协调发展,才是国家富强之本。
【点拨】解此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材料,找出每个材料中的关键词和中心点。对历史观点的归纳和总结要做到准确、精练,同时还要处理好同材料的关系,既不能完全照搬材料中的内容,又不能脱离材料。
【例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约从16世纪开始,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这一转变称为现代化。可以认为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世界近现代史即20世纪的世界现代化进程经历了三个历程。20世纪初到1945年是第一个时期,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转型期的不适应以及由它引发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加剧,造成了剧烈的动荡、战争、革命和危机。1945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是第二个时期,与20世纪上半期的动荡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化进入稳定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是第三个时期。70年代发达国家经济形势发生逆转,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滞胀现象,表明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失灵。同时滞胀也是结构性危机,曾经处于主导地位的汽车、电器等产业市场饱和,已有科技成果基本普及,新技术尚待开发。发达国家纷纷寻找解决滞胀的对策,大力推进高新技术的开发,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历史学习精要》
材料二在经济发达的国家,20世纪以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靠科技进步因素的比重,在本世纪初仅占5%-20%,而50-60年代,上升为50%左右,到80年代则高达60%-80%,有些生产部门,如电子工业则高达90%以上。
--《新华文摘》
材料三新加坡、韩国等,70年代,他们的经济就以年增长率超过10%的速度高速发展,不仅超过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且成为美国、西欧和日本的竞争对手,令世界瞩目,被称为"70年代的奇迹"。
材料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没有四个现代化,中国在世界上就没有应有的地位。
--邓小平《振兴中华民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自16世纪以来的现代化进程中,人类在生产力方面有过哪三次重大突破?
(2)据材料一、二说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新加坡、韩国实现现代化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举措。
【解题思路】第(1)小题以材料为依托命题,但要求回答的内容是教材上的,同学们在回答时注意题目中的提示:"生产力""三次重大突破"。这就提示了同学们要回答的是三次工业革命方面的内容。第(2)小题要通过阅读材料得出答案,如"大力推进高新技术的开发,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靠科技进步因素的比重"等已经明确提示了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途径是依靠科技。第(3)小题要求分析韩国、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这需要联系教材。第 (4)小题主要联系现实,提出自己的见解,是灵活性较强的一道题。
【答案】
(1)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原子等技术的兴起。
(2)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3)抓住机遇,引进外资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
(4)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科教兴国",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点拨】此题的材料内容多,信息量大,时空跨度大,所以同学们在做题时不仅要认真阅读材料,而且要根据有关问题对材料进行分析,筛选有效信息。此题从多方面考查了同学们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归纳综合能力,利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等。此类题具有明显的学科内综合的特点,同学们在复习时要注意。
历史材料解析题模拟试题:1.从18世纪到20世纪,中国在对外开放方面存在着各种观念和主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793年乾隆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巾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梁廷楠《粤海关志》卷23
材料二1898年买办官僚盛宣怀提出:"各国窃保护之名,分占边疆海口,渐入腹地。……处今日而欲散其瓜分之局,惟有照土耳其请各国共同保护。凡天下险要精华之地,皆为各国通商码头;特立铁路矿务衙门,统招中国及各国股份,聘请总铁路司、总矿务司,职分权力悉如总税务司。"
--《愚斋存稿》卷30
材料三中华国民军……对于友邦各国益敦睦谊……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
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
二、偿还外债照旧担任,……如数摊还。……
……
五、所有清政府与各国所立条约、所许各国权利及与各国所借国债,其事件成立于此宣言之后者,军政府概不承认。
--孙中山《同盟会成立方略》(1906年)
材料四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伍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指出乾隆皇帝在对外贸易问题上持什么看法。这一时期,清政府在对外贸易方面采取了什么政策?产生了什么后果?
(2)材料二中的主张是在什么社会背景下提出的?这种主张不应肯定,为什么?
[1][2]下一页
(3)材料三反映了同盟会在对待国际条约和外债方面的立场,它为什么会采取这种立场?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当代中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及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立足点。
(5)用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材料四进行分析论证。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观大地诸国,皆以变而强,守旧而亡。然则守旧开新之效,已断可睹矣。以皇上之明,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强,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我们推倒清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说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四***也曾对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福尔曼说过:"我们信仰与实行民主政治……限制任何——的可能性。"
--笑蜀《历史的先声--半个世纪前的庄严承诺》
根据材料,联系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以上几位历史人物所代表的政治派别对实现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所作的主要努力。并据此概括指出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主要特点。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宗,有明算,……此岁举之常选也。其天子自诏者曰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才焉。
--《新唐书•选举制》
材料二(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三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材料四康有为说:"今日之患,在吾民智不开,……民智不开之故,皆在于八股取士为之。学八股者,不读秦汉之后之书,更不考地球各国之事,然可以通籍,累至大官。"
--王道成《科举史话》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回答,唐太宗为什么会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2)结合史实简要说明顾炎武的观点。
(3)康有为为什么抨击科举制度?
(4)从以上唐太宗、顾炎武、康有为对科举制度的不同看法,你得出什么认识?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2年初"工业建设会"发表成立旨趣:政治革命,丕(大)焕新猷(计划),自必首重民生,为更始之要义,尤必首重工业,为经(治理)国之宏图。……往者忧世之士,亦尝鼓吹工业主义以挽救时难而无效也,则以专制之政毒未除,障害我工业之发达……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形容众人归向)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
--1912年2月28日《民声日报》
材料二今革命之事毕矣,而革命之目的尚未全达,是何也?不良之政府虽倒,而良善政治建设未尝有也。故民国成立已届年余,而政治之纷扰,无一定策划如故也;政治之污秽,无扫荡方法如故也。以若斯之政府,而欲求得良善之政治,既不可能,亦不可望也。
--宋教仁1913年3月《代草国民党之政见》
材料三现在看透孙黄,除捣乱外无本领,……若彼等能力能代我,我亦未尝不愿,然今日诚未敢多让。彼等若敢另行组织政府,我即敢举兵伐之!国民党诚非尽是莠人,然其莠者,吾力未尝不平之。
--袁世凯1913年5月《传语国民党人谈话》
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社会思潮?这种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理由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良善政治"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民国成立已届年余,而政治之纷扰……如故"?
(3)材料三中袁世凯发表谈话的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综合三段材料评价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为积极公民,必需:生为法国人或后来变为法国人;已满25岁;在城市或区内具有为法律所指定的一定时期的住所;在一国内任何一个地方至少已缴纳相当于三个工作日价值的直接税,并须提交纳税收据;不处于奴仆的地位,亦不处于被雇佣的奴役地位。
--法国《1791年宪法》
材料二宜剥夺许多微不足道的选区产生议院的权利,将该项权授予人口密集的、资料丰富之城市。宜扩充有权参加议院之人数,城市选区居留之成年男子--拥有或租有住宅、仓房、账房、商店,得有权选举该城市或城镇选区一名或数名国会代表。
--1832年英国《改革法案》
回答:
(1)材料一关于选举人资格的规定有哪些与《人权宣言》的规定相抵触?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客观评价上述两法律文件。
【解析】
1.本题以我国不同时期的对外政策为依托进行命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历史阶段特征的把握和对这些政策的分析。同时此题又将历史知识同政治学科知识进行联系,是一道典型的跨学科综合题。第(1)问中乾隆帝的看法可以从材料一中得出,"不愿意同外国进行贸易",这样就可以总结出此时清政府对外实行"闭关政策"。其后果就是造成了中国的落后(要注意这里问的是后果,不是影响,如果是影响要从正反两方面分析)。第(2)问由"1898年"这个时间就可以分析其背景,同时从材料中也可以看出盛宣怀的主张实际上是适应了帝国主义侵略,所以其主张不能肯定。第(3)问要将材料内容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特点相结合进行分析。第(4)问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进行分析。第(5)问要注意内因(我国自身的发展)和外因(对外开放,引进先进技术和资金)的统一,主要属于哲学方面的内容。
【答案】(1)中国物产丰富,不需要进行对外贸易,中国进行对外贸易是对外国的恩赐。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拉大了与西方国家的差距。
(2)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因为它出卖了国家主权。
(3)为了得到列强的支持,反映了同盟会对帝国主义的妥协。
(4)原因:闭关自守导致中国经济长期停滞落后,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离不开世界。内容:吸收外国资金,引进先进技术。立足点:对外开放须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
(5)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首先应建立在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方针。
2.此题中的四则材料列举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四个阶段,即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一问问的是各个政治派别所作的努力,答此问时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概括性,要体现出各派努力的特点;二是要将各派的主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努力不仅包括其主张、纲领,更包括其斗争实践。第二问要注意全局性,即根据各派斗争的基本情况,从整体上总结出中国近代政治民主进程的规律和特点,不是各个阶段的特点。
【答案】努力:康有为等维新派为实行君主立宪掀起戊戌变法运动;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建立民主共和制度进行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陈独秀等具有激进的民主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提倡民主与科学发起了新文化运动;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民主政治推翻了蒋介石独裁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特点:各派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并且付诸行动,都与挽救民族危亡相结合,对民主制度的理解不断深化,从追求资产阶级民主到追求人民民主专政。
3.此题围绕科举制的发展及不同时期对科举制的评价来命题,跨度较大,在做题时要注意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第四小问不是考查对科举制的认识,而是让同学们对唐太宗等人对科举制这同一事物却产生这么多不同看法发表评论,是对这种现象的认识。
【答案】(1)唐朝实行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将各方面的人才选拔到统治阶级中来,为唐王朝所用,扩大了统治基础,所以唐太宗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2)明朝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推行八股取士,以"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人才,所以顾炎武提出了"八股之害,等于焚书"的观点。
(3)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倡导西学,主张资产阶级改良,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所以从思想上抨击封建的科举制。
(4)对同一问题,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任何事物,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会对社会产生不同的作用。
4.此题围绕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特点,材料一要求发展工业,即产业革命,这是实业救国思想。材料二是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民主革命派要求继续进行民主革命,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材料三反映了袁世凯反对民主、镇压革命的本质。此题三段材料反差较大,比较容易区别,所以做此题的关键是要依据材料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
【答案】(1)实业救国的思想。背景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君主专制政体,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理由是辛亥革命已经推翻了封建帝制,政治革命任务已经完成,产业革命是"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的主要途径。
(2)"良善政治"指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政治。因为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反对民主共和,实行专制独裁统治。
(3)袁世凯谈话的背景是孙中山、黄兴掀起了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说明了袁世凯坚持独裁、镇压革命党人的反动本质。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体现了辛亥革命后的"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两大社会思潮,具有进步意义,但由于辛亥革命后,中国仍处于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压迫之下,所以"实业救国"不可能实现;而民主共和仍是坚持旧三民主义,要求恢复《临时约法》,没有新的内容和要求,因此也不可能成功。
5.此题材料涉及到的内容同教材联系不太紧密,所以做此题的首要任务是将材料中的有关内容同教材上的有关知识进行联系,第一小题涉及到同《人权宣言》进行比较,《人权宣言》的核心是"天赋人权",而材料中的"积极公民"是有条件限制的,特别是财产限制,说明了它的资本主义性质。做第二小题时要注意文件出台的时间(1832年),此时英国的工业革命即将完成,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所以增加城市中的选民数量,实际上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
【答案】(1)关于财产的规定与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相抵触。
(2)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伴随着工业资产阶级的兴起和发展,他们要求扩大政治权力。1832年《改革法案》对议院人数、选区的调整,以及对选民资格的规定都有利于扩大工业资产阶级。
(3)以上两国法律都具有资产阶级性质,以财产作为享有选举人资格的标准,分别代表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和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