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历史考研知识中国古代史
2016历史考研知识(中国古代史)如下: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发展
(1)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概念,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专制主义即专制君主制,是前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封建国家和东方国家一种主要的政体形式,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重在解决君臣关系。一般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帝位终身制与皇位世袭制,即帝王一旦登基,终身即为皇帝,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性;第二、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第三、君主通过一套对他负责的、庞大的政治军事官僚机器统辖全国;第四、宣扬“君权神授”,实行思想文化专制。这是由东方国家的自然条件、生产方式、政治状况、文化心理和历史传统等原因形成的。
中央集权是就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言的,是一种单一的国家结构形式。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这一政治制度的出现是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因为封建的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
(2)演变:
初步实践:战国
确立:秦朝
巩固:两汉
完善:隋唐
加强:北宋
发展:元朝
强化并渐趋衰落:明清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无论哪个王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不外乎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调整中央和地方的行政制度(革新机构,设官分职,集地方军权、财权、行政权、司法权于中央);注重选官与监督;改革地方组织制度;控制思想,文化专制;重视法治。 中央官制: 秦朝:三公九卿制
隋唐:三省六部制
宋朝:参知政事、枢密院 (君相矛盾)
元朝:中书省、枢密院、御使台
明朝: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清朝:设军机处
三公九卿制:(1)形成和演变:秦灭六国后,在确立皇权至高无上的基础上,建立三公九卿制度,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官职。其中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他们都由皇帝任免,都必须绝对服从和执行皇帝的命令。汉承秦制,汉朝继续沿用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只是某些官职在名称上有所变化,职权范围变化不大。 (2)特点:与前代相比,中央行政管理的分工更为清晰,职权也较分明;但只是适应中央集权的初级行政管理模式,有待发展和完善。 (3)影响:秦汉时期三公九卿制的确立和完善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开创了新局面,对以后历代王朝
的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省六部制:(1)形成和演变:三省六部制制是隋朝在继承魏晋以来中央行政制度的基础上创立的,唐朝时继续沿用。唐朝时三省有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六部有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直属于尚书省。其中尚书省掌管行政,中书省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门下省掌管国家政令的审批。三官都是宰相,他们相互牵制和制约,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宋、元、明、清在沿袭隋唐官制格局的基础上稍有变化,但变化也只是局限于形式。 (2)特点:三省六部制体现了承上启下的特点;由于三官都是宰相,各有职掌,
却又相互牵制,这就使得相权进一步削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大大加强了。
(3)影响: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中央行政机构的建立,表明我同古代封建国家的官僚制度趋于成熟;该制度有效地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步完善;三省六部制使中央政权更趋巩固,并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安定繁荣,成为唐朝强盛的政泊保障;三省六部制对后世影响巨大,唐以后的中央行政机构的格局一直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两种制度的主要差别:
(1)确立和盛行的时代不同:三公九卿制确立于秦,盛行于汉;三省六部制确立于隋,盛行于唐。 (2)内部结构不同:三公九卿制是综合性的中央行政机构,其中行政、军事、监察等权力融为一体,皇帝的家政、国政混为一谈;三省六部制则是集决策、审议、行政为一体的中央行政机构。(3)丞相的组成和地位不同:前者中的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后者由于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使相权一分为三,从而加强了皇权。(4)作用和地位不同:三公九卿制的确立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并趋向巩固;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则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地方官制: 秦朝:郡县制
西汉:郡国制
元朝:行省制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明朝:三司制
②目的都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③结果在一定时期内都产生了积极作用;④对后世各期都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点:①盛行的时代不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西周;郡县制和行省制度是封建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度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行省制度确立并盛行于元朝。②和中央政府的关系不同。被分封的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并且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郡县则是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行省只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③在一定时期内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不同。分封制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的残余势力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郡县制和行省制度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选官制度: 察举制:(西汉,方法、标准、发展、作用)
科举制:演变:创立(隋朝)、完善(唐朝)、改革发展(北宋)、强化与僵
化(明清)、废除(1905年)。方法:考试。标准:成绩。考试范围与形式。影响。
科举制度产生的原因及评价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是考试科目;举是举荐,由地方分科举人,参加考试选拔。
南北朝末年,士族已日趋没落,庶族地主势力日益上升;北周时,官员升迁已不再全凭家世门第,九晶中正制逐渐失去作用。隋朝统一全国后,随着统一封建中央集权国家重建的需要,隋文帝以分科举人取代了魏晋以来的九品官人法,将选官之权收归中央。
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1)它确立的选官形式和程序,改变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抑制门阀的作用。(2)使大批庶族地主知识分子通过科考试参加政权,扩大了官吏来源和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3)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
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促进了文化教育发展。(4)科举制把选拔人才、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方豪门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稳定。因此,科举制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在贞观年间立进士、明经两科,逐渐成为主要考试科目;玄宗时,诗赋又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因此士人把主要精力应付诗赋、经义考试,忽视了实用性学问。又由于科举制在实行中逐渐被权贵把持,唐中期后,权贵干扰主考官、考生奔走权门私托败坏了考试的公平性。北宋进一步严格考试程序,考试又实行糊名法,才使考官舞弊现象受到节制。明朝“八股取士”,科举制遂成为专制主义政权钳制思想、培养奴仆的工具了。
监察制度: 秦朝:御使大夫
宋朝:通判
元朝:御使台
明朝:按察司、厂卫特务机构
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评价:
在中国古代社会,监察官在打击贪官污吏,澄清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方面发挥丁积极作用。历史上出现的封建盛世大都与帝王 加强监察有关,如:汉武帝时创立刺史制度,助其实现“大一统”;唐太宗大力提高谏官地位,对谏官之言,“虚己纳之”从而实现贞观之治。而元世祖非常重视御史台的作用,他说“中书朕左手,枢密朕右手,御吏台是朕医两手的”,多次支持监察官对权臣不法行为的纠举,实现了“大一统”。
但是,古代监察官的作用也有局限性,特别是当一个封建王朝出现不正常的情况或一个王朝进入中后期,出现统治危机时,监察官就难以发挥正常作用,甚至会催化吏治的腐败。如明朝的宦官就利用厂卫特务机构专权,导致政治黑暗。
地方组织制度:连坐制、编户齐民、保甲制度、八旗制
思想控制:燔诗书、焚书坑儒、罢绌百家,独尊儒术、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推行科举制,八股取士制、大兴文字狱
(3)规律:在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两大基本矛盾,即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在这个过程中,A、国家政权机构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再到行省制度,说明中国古代社会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成和演变,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
B、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不断趋向解决;C、君主的权力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愈益强化:皇权加强,相权削弱;君尊臣卑(皇权愈来愈尊,臣民愈来愈卑);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强化皇帝对中央和地方官吏,中央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思想文化专制不断加强。
(4)评价:对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要注意把它放到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作具体分析。具体地说,在封建社会前期(明清以前)主要起进步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主要起消极甚至反动的作用。其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①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②有利于维护国内政局的稳定,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③有利于政府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文化建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如生产工具和农作物品种的推广等。其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经济上,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②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宦官和外戚专权的根源,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③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的进步。
二、近现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1、 政治民主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中国的现代化是相对于传统农业社会而言,也称为近
代化。其过程就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的变迁过程,它将引起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的变化,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信息化和政治的民主化。政治民主化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要求,是中国走出传统社会,实现现代化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它不仅来自同专制主义政治的对立,也是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必然要提出的目标。?
2、所谓政治民主化,就是由专制的政治体系向民主的政治体系演变和发展。在中国,这一演变、发展过程是从19世纪60年代提出仿行西方君主立宪制开始的,由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别领导,主要是实现由封建专制到民主政治:以斗争争取民主;以法治取代“人治”;建立起一整套新型的政治制度,如在国家政体方面,主要有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及社会主义的人民代表大会制等。
3、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1)起步阶段(1840-1895年)
主要表现: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未将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提上议事日程。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早期维新思想产生,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阶段特征: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但主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政治民主化起步。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19年)
主要表现: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君主立宪制);立宪派领导了立宪运动和保路运动;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制)。 阶段特征:中坚力量是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成为时代的焦点;成果是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3)曲折前进与新发展阶段(1919-1949年)
主要表现: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政治民主化艰难地进行,同时,增加了新的内涵。①曲折前进: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的妥协退让,对共产党、工农群众的屠杀影响了民主制度的正常发展;实行保甲制度和特务统治;制定"伪宪法"确认以蒋介石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②新发展:首先,体现在无产阶级成为近代化重要角色。其次,近代化的政治内容由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转变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再次,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政治民主化的新发展提供科学理论。
阶段特征:本阶段说明了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领导中国政治民主化的任务,中国政治民主化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分析、总结以上三个阶段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可以得出:
A。影响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因素:①三大政治障碍:即资本帝国主义阻挠、破坏,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②儒家传统思想的束缚。③客观环境的制约:近代史上,战争、革命不断,社会动荡不安,不利于政治民主化的发展。
B。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命运:
(1)20世纪初,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纲领中,提出了“创立民国”的主张。就是要进行政
(2)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接着成立了临时参议院,南京临时政府诞生。
(3)1912年春,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还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4)1912年,宋教仁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希望通过国会选举。重组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5)1914年,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将民主制度破坏殆尽,中华民国名存实亡。
(6)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基本统一全国后,国民党实行“训政”,就是国民党一党专
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我国的民主党派同欧美各国的资产阶级政党不同,在历史上是同中国共产党长期团结合作的,是爱国的、进步的政党。他们为新中国政权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过渡时期,他们在政治上接受共产党的领导,采取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各民主党派已经成为劳动者的政治同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它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新时期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我国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提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强调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伴随着思想解放的巨大潮流,在全国全面展开了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同时,党和政府还认真调整和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中共十三大的召开,第一次系统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并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其政治纲领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发展,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健康发展轨道。但由于我国现实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在比较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建立的时间不长,发展过程中又经历了很大的曲折,所以,它的发展还不充分,在具体形式、具体制度上也很不完备,需要大力建设。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影响多,民主法制意识少;此外,还有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影响,这一切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严重阻碍,要完全清除它们需要一个过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只有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增强法制观念,才能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阶段特征:本阶段说明中国开始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之路。
4.近现代的宪法文件
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春,孙中山在南京颁布。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是为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而制定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进步意义。②《中华民国约法》:1914年,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规定总统拥有皇帝一样的权力。③《中华民国宪法》:1946年蒋介石下令召开国民党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制定了《中华民国宪法》,它确认了以蒋介石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这部“宪法”公布以后,立即遭到全国人民的一致谴责.蒋介石在政治上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④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制定的宪法大纲,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⑤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还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代表了人民的意志。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经验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5.对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认识
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是资产阶级对国家政治民主化进行探索的两种理论模式,既对立又统一,是在同一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种新的政治模式,其主张和要求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近代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要求。他们同时以“救亡图存”为己任,爱国是二者的共同起点。虽然他们对帝国主义都缺乏本质的认识,对帝国主义斗争存在一定的软弱性,
但都希望中国从帝国主义的枷锁下解放出来,实现民族独立。他们都取法于西方,向西方学习。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作为革新中国与打击旧学的思想武器,最初取自西方的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说、进化论和以实验科学为基础的归纳方法等。他们都把中国的出路寄托于实现资本主义.因此反封建又是二者共同的目标。在政治行为上直接表现为资产阶级立宪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它们构成了晚清反对专制政治的两条阵线。革命派怀着由革命而共和的信念,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从正面有力地冲击了清朝专制统治。维新派、立宪派则怀着由改革求立宪的信念,从实业、教育、启蒙等多方面为民主大厦在中国的建成添砖加瓦,赢得了多数工商业资本家和开明绅士的支持。他们利用合法手段从事反专制的斗争,掀起了戊戌变法、请愿运动、抵制美货运动、收回利权运动和保路运动,使清政府陷于困境,进退两难。
戊戌变法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并由此开始了资产阶级参与国家政治的时代,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一次重要尝试。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这是中国政治近代化历程中制度建设上取得的伟大成果。
【高考预测】
本考点是近年高考命题的重点之一,从考查内容看,主要涉及
: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及独裁统治,如:秦朝郡的监御史的职责(2000年上海);秦朝御史大夫职权相似的明朝中央机构(2000年上海);北宋统治体制变革的内容(2001年上海);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精壮十兵编人禁军的目的(2002年全国);推恩令的实施者(2002年广东);明太祖废丞相、撤中书省的目的(2002年上海);明初加强专制统治与后来宦官专权有关的措施(2002年全国)等。
②地方行政制度,如:周初实行分封制的目的(1996年全国);宣政院的设立(2001年春季);辽的南北双轨制(2000年全国);郡县制(2004年湖北);削弱地方权力的危害(2004年湖北);明朝五军都督府的职权(2004年天津)等。
③古代兵制,如:府兵制创立的时间(2000年天津);府兵制、猛安谋克制和八旗制的特点(2001年江西)等。
④选官制度与用人的得失。2000年:洋务运动中新学堂的特点(全国);涉及人才选拔的变法改革(上海);隋唐实行科举制的进步意义、科举制在1905年被废除的主要原因(吉林、江苏、浙江)。2001年:东晋南朝、隋唐、明清时期选官制度的变化、原因及影响(春季);武则天重视人才(全国);体现大族特权的选官制度(江西);察举制与九晶中正制的共同点(山西)。2003年: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明清实行八股取士的主要后果(春季);北宋创立糊名法(江苏);从“人力”方面分析“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广东)。⑤近代政治与制度建设,如: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立宪”(2000年春季);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定宪法的原因(2000年全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并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作用开始的时间(2000年全国);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提出维新变法的根本措施(2000年广东);
民国初年两次帝制复辟失败的共同原因(2000年广东);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独裁统治的特征(2001年春季);我国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为根本政治制度的时间(2002年广东);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发布诏令的内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双十协定的内容、20世纪50年代我国推动国家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举措、全国人大会的职能(2003年新课程);维新思想的核心(2003年江苏);维新运动的内容(2003年天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2003年天津);新文化运动(2004年上海);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内容(2003年全国);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提出的原因(2004年北京);孙中山对民主革命的贡献(2003年江苏);抗日民主政权的原则(2003年全国);〈双十协定〉的内容(2003年天津);20世纪50年代民主政治建设成就(2003年春季全国、天津)等。
从题型看,以选择题为主。从能力考查的角度看,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和分析理解能力,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思想教育功能,考查学生的史鉴意识。从命题趋势看,选择题仍然是本考点考查的主要形式,仍然以问题为中心,将古代与近现代历史知识结合,考查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和史鉴能力。因此,复习本考点知识时,要注意加强古代与近现代知识的联系,以
问题为中心,形成知识线条,抓住历史现象的突出特点,分析原因,得出认识。重点掌握专制主义集权制度中的地方官制、组织制度、思想控制措施以及对科举制的理解;掌握近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的“法治”、政体、争取民主斗争方面的内容。
【模拟演练】一、选择题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它形成于秦朝;汉、唐、宋、元、明、清都采取措施不断加强这一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根据相关历史知识,回答1-7题:
1.战国时期主张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并在实践中予以实施的诸子百家是( )
A.墨家 B.法家 C。道家 D。儒家
2.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本质特征是 ( )
A.皇权至高无上 B。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C.地方实行郡县制度 D.中央政府设“三公”“九卿”
3.对“汉承秦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汉沿袭秦的三公九卿制,并有发展
B.汉实行严密的监察制度,发展为刺史制度
C.汉继承秦的选官制度,形成一套察举制度
D.汉初推行秦的郡县制度,兼设封国制
4.唐朝完善了隋的三省六部制,其作用不包括 ( )
A.加强皇权,把相权一分为三 B.标志着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C.提高行政效率,职权分工合作 D.三省之间相互牵制监督
5.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清朝大兴“文字狱”,其本质目的是( )
A.防止人民反抗 B.巩固专制统治
C.压制知识分子 D.加强思想控制
6.“自贡举法行,学者知以摘经拟题为志„„余者漫不加省。”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 )
A.九品中正制 B.察举制 C.隋唐科举制 D.明清八股取士
7.科举制的实行,从本质上反映了
A.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 B.统治者注重选拔人才
C.封建制度日趋衰落 D.选拔人才标准日趋完善
8.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的关系是
A.政治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
B.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C.其学说适应了实现政治统一的需要
D.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居于统治地位的思想
9.隋唐时期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这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下列关于该制度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
A.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严密的体系 B.有利于减少中央政令的失误
C.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D.该制度一直被历朝所沿袭
10.关于三省六部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这一制度开始于隋朝 ②它是西汉以来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产物 ③
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走向衰落 ④这一制度对隋唐以后各朝影响深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
11.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作机制是 ( )
A.尚书——中书——门下 B.尚书——门下——中书
C.门下——中书——尚书 D.中书——门下——尚书
12.关于汉初地方制度,错误的表达是 ( )
A.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 B.封国的级别都是侯国
C.王国的实质是割据 D。侯国不受郡管辖
13.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最突出的特点 ( )
A.极力提高皇权 B.竭力削弱相权
C.削夺将帅权力 D。削减地方权力
14.明太祖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最相似的是 ( )
A.改变选拔官员的办法 B.改变和分散地方机构及权力
C.废除原有的全国行政区划 D。组建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
15.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主义空前加强,其表现包括 ( )
①废除丞相制度 ②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③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 ④设立军机处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6.自秦朝历汉唐至明清(公元前221年至公元1840年)的两干余年间,中国古代国家的特征是 ( )
①皇帝“家天下”制度②中央集权制度③官僚制度④“多民族”与“大—统”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7.元朝行省制度实施所产生的作用不包括 ( )
A.扩大了元朝的疆域 B.奠定了后代行政区划的基础
C.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D.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18.明太祖为加强君权而采取的最重要的一项措施是 ( )
A.废除丞相 B.设厂卫特务机构 C.八股取士 D。地方设三司
19.对军机处这一机构职能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相当于唐代的三省合一机构 B.主要职能是军事指挥调动的机构
C.是替代宰相职能的工作班子 D。是皇帝的机要秘书班子
据史料记载:明大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们:“天下谁人最快活?”有的人说“金榜题名”;有的人说“功成名就者快活”;有的人说“富甲天下者快活”。朱元璋听了都不以为然。当听到一位叫万钢的大臣回答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地点了点头,随后并委以重任。据此回答20-21题。
20.朱元璋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 )
A.其他大臣的回答相互矛盾 B.万钢的回答强调了法制建设
C.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活的源泉 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
21.我们今天仍需要万钢提倡的那种“畏法度”,因为 ( )
①宪法和法律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②法律是公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行为准则 ③“畏法度”可以杜绝各种违法犯罪 ④“畏法度”有利于建立法律的权威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从秦朝开始就有了颁行全国的法律,各朝代律令集中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据此回答22—23题:
22.秦律①参照六国律令而制订颁布②其中有《田律》《徭律》 ③对后世封建律令的制订很有影响 ④规定的刑法极为残酷,其中有劓(割鼻子)、鋈(断足)等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23.下列对《大明律》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内容集中,条理分明 B.增加了经济立法
C.立法充分体现了君主专制意志 D。对贪污贿赂不定罪
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加强思想控制,据此回答24-25题:
24.秦始皇下令“焚书”反映出的实质是 ( )
A.君主专制扩展到思想文化领域 B.秦朝统治严酷残暴
C.秦始皇个性暴虐 D.秦始皇视传统文化为统治障碍
25.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 )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局面形成 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26.八股取士最主要的弊端是 ( )
A.限定考试命题的范围 B.严格规定答卷的文体
C.答卷不许发挥个人见解 D.考试科目单一
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加强中央集权,以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为此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据所学知识回答27-29题。
27.秦始皇统—度量衡和货币的政治作用是 ( )
A.促进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B.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C.巩固了国家统一 D.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8.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对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
A.保证了中央的财政供给 B.免除了中央的财政危机
C.使地方丧失了割据的物质基础 D。使中央有足够的“岁币”议和
29.清朝前期,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开始于 ( )
A.顺治帝时 B.康熙帝时 C。雍正帝时 D.乾隆帝时
官员的选拔和任用.关系到王朝的兴衰。据所学知识回答30-31题。
30.两汉时自上而下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是 ( )
A.察举 B.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举 C.大臣举荐 D.考试
31.宋代科举制比唐代有所发展表现为 ( )
A.开始施行殿试和武举
B.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
C.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
D.八股取士,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中国古代各封建王朝注重政治制度的调整,以维护封建统治。据所学知识回答32-34题。
32.隋唐时期.三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
A.完善中央集权 B。防止宰相权重难制
C.扩大民主权利 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33.为对辽阔的地域实行有效的控制和管治,元政府决定 ( )
A.推行行省制度 B。确立册封制度
C.设立三司、六部 D.设置理藩院
34.明清两朝实施的“改土归流”,其正确的含义是 ( )
A.开垦土地,兴修水利
B.对地方官员实行“三岁—易”的流动制度
C.由中央政府委派官员代替土司长官
D.设宣慰司、土知府等各级政府机关
35.马克思说过,亚洲的大河流域需要中央集权的政府来执行公共工程的职能。下列最能反映马克思观点的历史现象是 ( )
A.自然经济和封建专制主义的强化
B.水利事业的发达和封建专制主义的强化
C.闭关自守和封建专制主义的强化
D.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专制主义的强化
36.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主要在于
A。激化了阶级矛盾 B.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斗争激烈
C.出现了宦官专权的局面 D.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37.辽采取“蕃汉分治”制度的目的是 ( )
A.加强辽的中央集权 B.适应契丹封建化的进程
C.适应辽统治区域内的不同情况 D.维护本民族落后的社会制度
秦始皇在中央政府设置丞相。此后直至明初,这一职位直沿用(有些王朝称之为“宰相”
等),明大祖时废除。回答38-40题。
38.丞相职位长期沿用主要是适应
A.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B.发展农工商业生产的需要
C.加强民族交流和对外交往的需要 D.管理官吏,治理人民的需要
39.明太祖废除丞相,主要是由于
A.元朝的丞相贪婪暴戾,扰乱朝纲
B.过去的丞相大多平庸无能,败坏风气
C.厂卫特务机构设置后,丞相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D.丞相的权力过于集中,经常威胁君权
40.许多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也设置丞相这一职位,反映了少数民族
A.以设丞相加强中央集权 B.以设丞相巩固国家统一
C.以设丞相完成封建化 D.接受汉族先进政治制度
制度变革与法制建设是中国近现代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据此回答题。
41、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签订《双十协定》内容涉及国家政治建设,其要点不包括 ( )
A.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B.国民党结束“训政”
C.保障人民享有民主自由权利 D.改组国民政府
42.20世纪50年代我国推动国家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举措是 ( )
A.在工矿企业实行民主改革 B.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发动群众参加共产党的整风运动 D.成立全国政协
建国以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有深刻的经验教训。回答43-45题。
43.与《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显著特点是 ( )
①中国国体有了根本性的变动②确立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首次提出一切权利属于人民④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4.建国初期,人民政府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措施有( )
①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确立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③开展“三反”“五反”运动④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下列具体体现这一成就的是 ( )
A.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 B。十三大提出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
反帝反封建是中国近代两大政治任务,先进的中国人对民主政治进行了不懈追求。回答46-50题。
46.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成为一场运动,关键是维新派 ( )
A.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B。争取到光绪帝的支持
C.拥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D。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47.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递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实际上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因为它( )
A.提出了各方面具体的变法建议 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
C.系统论证了维新变法的理论 D。明确指出变法是救亡图存的惟一出路
48.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定宪法,是因为他们 ( )
A.不敢触动封建制度 B。认为这一政治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
C.认为中国“民智未开”,难以实行立宪制度 D。对封建势力作了妥协
49.中国近代史上,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 ( )
A.湖北军政府成立 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C.清帝退位 D。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
50.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巨变的是 ( )
A.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B。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
C.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D。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制度变革与法制建设是中国近现代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据此回答51-53题。
51.《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在于 ( )
A.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B.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确立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 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52.重庆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一些有利于人民的协议的本质意义是 ( )
A.再次确立了和平建国的方针 B.人民得到了一些民主权利
C.改组国民政府 D.否定了国民党_的内战政策
53.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
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②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 ③体现了
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④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