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教学设计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教学设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以及革命党人前仆后继、浴血奋斗的史实,树立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和与时俱进、追求真理、百折不饶的奋斗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同盟会成立过程及其纲领,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性质。掌握中华民国建立前前后后的斗争历程,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 “三民主义”的含义;辛亥革命既然己“打倒”了皇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却为什么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述法 讨论法
【教学准备】课件 课本 练习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请学生说出生活中用“中山”命名的地名街道或物品。中山市、中山路、中山装、中山公园、中山大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孙中山以及他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
【新课探究】
一、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1、孙中山简介
孙中山,名文,号逸仙,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人。1892年,他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但中国日趋衰弱的现实使他不久就放弃了医生的职业,走上了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后来,他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化名中山樵。孙中山名字由此而来。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遗嘱。因孙中山生前十分重视植树造林,后来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把每年3月12日定为植树节。识人物像(八上P37)
2、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孙中山是我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其主要革命活动:
1894年,孙中山成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1895年准备广州起义,失败后致力于宣传革命和发展革命组织。
1905年成立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提出了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1911年,武昌起义后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
1912年在南京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就任临时大总统,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推翻了帝制。
1913年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1924年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创建了黄埔军校。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遗嘱。
【孙中山毕生致力于民族复兴事业,追求国家独立富强、民主和自由,受到后人的尊重和缅怀;今天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应共同追随孙中山先生的脚步,共谋祖国和平统一、繁荣富强大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孙中山早期创立的革命组织
4、同盟会成立的意义P38
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使中国革命运动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核心,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辛亥革命的组织准备)
5、“三民主义”
内容: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具体内容参见教材P38小字部分。
民族主义就是以暴力革命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民权主义就是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的核心是“平均地权”。
评价:三民主义是当时中国最完整、最进步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帝任务。
【总结巩固】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要树立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和与时俱进、追求真理、百折不饶的奋斗精神。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说课稿
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清帝退位。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思想目标:要求学生认识:(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2)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只有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
3、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讨论辛亥革命的功绩与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2)通过分析归纳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是承接前面两课(16、17课),继续介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与结局,是前两课内容的延续,具有重要地位。本课不仅要完成高潮与结局的讲授,而且要让学生对辛亥革命及其意义及教训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与评价。
本课重点是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即辛亥革命的高潮)及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难点是如何分析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原因和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为了突出重点,在武昌起义这一目中,我从背景、经过、结果、影响等各方面引导学生学习,先让学生阅读课本P106-108第二段小字,利用地图、录像等手段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中华民国的成立一目用一电影节选来让学生真实体验历史,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用一表格来归纳,在分析时从性质、功绩两方面进行。
为突破难点,我通过旧知识的回忆及教材的大小字内容的指导自学来达到目的。
[板书设计]第18课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一、武昌起义
1、起义的历史背景 2、起义的经过 3、结果:湖北军政府的成立 4、影响:各省响应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1、中华民国的成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三、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四、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1、性质 2、功绩[教学模式程序] 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启、读、练、知、结"相结合,具体程序如下:导入:引导学生回忆有关保路运动的问题导入新课。(大约1分钟)
看了“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