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设计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设计
2.识记汉至元朝地方政治制度演变中的重要制度(如汉郡国并行与王国问题解决,唐节度使与藩镇割据,宋收地方军事、行政、司法和财政权,元朝建立行省制度、宣政院和宣慰司等),认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3.识记汉至元朝的选官制度的演变(如汉代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科举制),认识封建君主通过控制人才的选拔与任用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4.通过对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汉元政治制度演变过程,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3.引导学生运用图表法加强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形成本课的知识框架与结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做出过自己的贡献。
重点难点
1.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2.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与自己制作的本课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感悟,互动创新”教学模式、图表法等。
教学过程设计
【有机引入】
问题:秦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
引导: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它虽然时间短暂、二世而亡,但它又在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极具开创性,尤其是秦始皇创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更是为后来历代统治者所沿袭。那么,在秦朝之后,作为封建社会最重要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又是如何发展的?其发展趋势又是怎样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一起来探讨的问题——“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自主学习】
1.中国从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后,一直存在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想解决这两对矛盾。那么,你能根据教材所提供的史实说明从汉至元的历代统治者是怎样解决这两对矛盾的?收到了怎样的成效?
2.你能透过“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发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哪些重要规律?
【知识梳理】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1.汉朝郡国并行,封国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等,加强了中央集权
2.唐朝中央在地方设置节度使,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3.北宋把军权、行政权、财权收归中央,并设通判监督地方
4.元朝创立行省制度,宣政院与宣慰司分x藏和边远少数民族区,便利中央管理地方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君主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1.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和行政权,汉武帝削弱相权
2.魏晋南北朝逐渐形成三省体制,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权,加强了君主专制
3.宋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割相权,由皇帝总揽
4.元设中书省取代三省为最高行政机关,长官行使宰相权,后可左右皇帝继承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中央不断加强对选官与用官的控制
1.汉行察举制,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中央与地方各行其权
2.魏晋南北朝行九品中正制,选官与用官为世家大族垄断
3.隋唐至明清行科举制,选官与用官为中央政府控制
【探索攻关】
探索攻关一:汉丞相与秦丞相的职权有何不同?这种变化有何影响?
[答案提示]职权:秦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受御史大夫牵制;汉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影响:君权受到严重削弱。
探索攻关二:面对汉丞相位高权重,汉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目的何在?
[答案提示]措施:①用布衣为相;②任用身边作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为尚书令、侍中等,让他们参与郡国大事,形成“中朝”——决策机构;③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形成“外朝”——执行机构;④剥夺三公的权限,扩大尚书的权力,使它成为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尚书台,大权由皇帝总揽。得出结论:两汉中央主要政治制度——形成“中朝”、“外朝”
目的: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探索攻关三:阅读教材,三省六部制是怎样形成的?有何意义?
[答案提示]形成:①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制度(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后又有中书省、门下省)②隋朝——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政府最高统治机构。③唐朝——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④隋唐——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结论: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中央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都受制于皇帝,最终权力都集中到皇帝手中。
三省六部制意义:①相权一分为三,强化了君权;②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③后来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探索攻关四:宋初加强皇权的背景、措施、结果如何?
[答案提示]背景:唐后期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
措施:①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②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长官为枢密使,地位略低于宰相;③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④三司史——管理财政,分割宰相财权;结果:分割、削弱了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了皇权。结论:北宋中央政治制度——(“一参”“二府”“三司”)
探索攻关五:结合教材,元朝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提示]①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统领六部,行宰相职权;②枢密院——最高军事机构;③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x藏;得出结论:元朝中央政治制度——(“一省”“二院“)
探索攻关六: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有何影响?
①中国政治制度屡经变化,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权力;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和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以来,行政效率低下;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
【本课小结】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后来历代统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诞生之时就存在着相权与君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从汉至元的历代统治者从自己统治的实际需要,对秦朝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行了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其特点是相权不断削弱,地方的独立性不断削弱,地方权力更多地收归中央,而最终的受益者是皇帝,皇权得到了不断的强化。但是,在这段时期内,丞相的权力虽然不断受到削弱,地位不断下降,但毕竟还是存在的,对皇权而言仍是一个影响的因素。到了明清,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皇帝们会如何对待影响自己大权独揽的一些因素?这便是第4课学习的内容“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智能训练】
1.学过本课,你认为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解题关键:政治制度的内涵和各朝代发展特点。
思路引领:从发展过程看其发展轨迹和趋势,从各朝代发展概况总结出相应特点。
答案提示:从汉至元中国政治制度屡经变化,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长期稳定,人身控制严厉,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以实施有效治理。
2.尝试查一查,你的家乡在元朝时属于哪个行政区划?
提示:①教师应提供元朝疆域图,引导学生从掌握元朝的行省划分入手,宏观把握行省制度的建立及作用,进而以自己家乡为轴心,更深入地了解元朝行省制度的细节,加深对这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重大变革的认识,从中更深刻地理解行省制度给中国历史带来的深远影响。②鼓励学生运用电脑网络资源,查找有关资料,汇集、展示、交流,互相观摩学习。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说课稿
一、 说教材
1、 本课地位
本课属于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分为夏商周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和秦朝至清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和周边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汉至元又是该制度的发展完善时期。我们知道,制度创新是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制度保障,是这一时期我国封建文明长期领先世界的制度原因。学习本课对于全面准确把握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脉络有重大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识记推恩令、藩镇割据、北宋中央集权的措施、元朝行省制度;丞相、三省六部制度、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中书省;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通过对古代中央集权发展及其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总结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资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图表法加强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形成本课的知识框架与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与完善是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最突出的特点。这一制度虽然也有较大的缺陷,但在当时促进了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同学们容易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古希腊民主政治对比,认为前者先进后者落后。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强调文明多样性的观点,这两种制度并无孰优孰劣之分,后者更适合中国国情。
3、教学重难点
重点:汉元时期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演变的史实
难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 说教法
根据高一学生情感丰富、好奇心强,但理性分析能力有限的特点,本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角色体验法等。教具:课本、地图册、粉板等。
三、 说学法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由此,我制定的学法是课前预习加分组探究。我预先制作一个导学案让学生在课前完成基础知识的填空。然后,根据四个思考探究活动,将全班学生分为四个小组。
四、 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由毛泽东《沁园春·雪》诗句导入,“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五位人物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如果说秦始皇是开创者的话,那么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则是继承者。这个导入设计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同时点出从汉至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完善时期。
【讲授新课】:
【第一目】中央集权的发展(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这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第一对矛盾。首先引导同学们归纳发展总趋势是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西汉王国以及唐朝藩镇设置的初衷都是加强中央集权,但效果却适得其反。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汉初以及唐朝地方割据的原因以及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得出史论的方法,我设计了思考探究一:汉初王国以及唐朝藩镇为什么会发展成为割据势力?
首先引导第一小组同学观察地图册第6页《两汉郡国交叉局部形势图》以及《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形势图》。然后出示
材料一:参加七国之乱的吴王刘濞宣称“敝国(吴国)虽狭,地方三千里;人民虽少,精兵可具五十万”
材料二:(藩镇)大者十余州,小者三四州,职位往往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或由部下拥立,朝廷只能事后追认。(节度使)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引导第一组同学联系西周分封制下诸侯的权力大小(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该组学生能够想到关键在地方权力过大(政军财)。所以,北宋彻底解决地方威胁中央就从权力的三方面着手。北宋彻底解决了地方割据,但又导致了“三冗”问题。
元朝创造的行省制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又一次变革。有同学可能对行省制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不解,或者他们会问元朝如果实行郡县制是否也能起到相同的效果?为此,我设计了思考探究二:秦朝的郡县制是否适合元朝?
具体思路是,引导第二组学生对比观察课本第8页和第13页《秦朝疆域图》和《元朝行省图》,然后出示材料三:秦朝版图面积约340 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500到1800万;元朝版图面积约1372万平方公里,元初人口约7500万。面积约4倍,人口近5倍。秦朝一级政区郡的数量约四十个。
教学实践表面,第二组学生会想到若元朝实行郡县制,郡的数量会设置过多,显然容易加重中央政令负担。由此得出,行省制的好处在于既不加重中央政务负担,又能使中央政令逐级(行省-路-府-州-县)下达,从而实现中央集权的目的。
【第二目】君主专制的演进(君(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这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集中体现的第二对矛盾。关于本目内容,我首先引导学生归纳发展趋势,即君进相退。然后,让学生归纳出古代削弱相权的两个途径,即分割事权(唐、宋);另起炉灶(汉)。三省六部制是一个重点内容,我设计了一个讨论活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魏征的作法是否合法?设计意图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省六部制度的运行程式,同时达到强化论从史出的意识,以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出示材料四:按唐制,中男(男丁16岁以上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供职于门下省的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
生甲:不合法。因为皇帝独尊臣下必须无条件服从君主。
生乙:合法。因为门下省主管封驳,可以对中书省的决策提出异议,甚至可以对皇帝的做法提出不同意见。
师:按照三省的运行程式,魏征的作法是合法的。这反映出,虽然古代政治总趋势是君权不断强化,但是君权也会受到某种程度的制约,学思之窗的例子同样说明了这个问题。
【第三目】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选官用官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服务的。我国选官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世袭阶段:世卿世禄制;荐举阶段: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考试阶段:科举制。
为了让学生归纳出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趋势。我设计了一个角色体验活动。活动设计:假如你生活在西周要成为鲁国国君以及在西汉、东晋和唐朝,如果要成为一名国家公务员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从第三小组中通过自荐挑选出四名同学。他们是这样展示的:
生A:如果我要成为鲁国国君,必须出生在国君之家,而且必须是大老婆的大儿子。才干并不重要,哪怕弱智也行。
生B:如果我想做官,必须品学兼优,才能被地方官向上级推荐。
生C:如果我想做官,得依靠点评官评定等级,最好是高干子弟“官二代”,这样评定等级会高些。
生D:如果我想做官,可以参加国家组织的进士或者明经等科目的考试,成绩优异就有机会。
由此,学生归纳出选拔的标准逐渐由血缘门第发展为真才实学,选拔的方式逐渐由推选发展为公开考试。这个活动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科举制是古代选官制度渐趋成熟的体现。科举制的作用是本目的重点内容。为了激发同学们的探究兴趣,打开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辩证全面看问题的能力。我设计了一个辩论活动,即谈谈科举制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关于这个辩题,我将第四组同学分为正反两方。然后提示学生根据文学作品的描述探讨。比如,范进中举、孔乙己。以及俗语,如“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
看了“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