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学科学习方法 > 历史学习方法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教学设计

时间: 子文2 历史学习方法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教学设计

  1、通过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感。

  2、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一项基本国策,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说明它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培养学生在党的领导下为祖国振兴奋斗的决心。

  能力训练目标

  1、通过总结在农村和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所采取的措施,培养学生归纳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2、通过改革开放实践和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分析当前一些重大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

  重点: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难点: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当今对外开放与旧中国被动开放的区别。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迅速发展,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节的内容。

  讲授过程:

  一、经济体制改革

  1、经济体制改革的含义

  经济体制是指在一定所有制基础上的组织管理国民经济的体系和制度。

  经济体制改革的含义如下:

  (1)、改革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改革内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3)、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改革的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5)、改革的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

  (1)、必要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实行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都起过积极作用,但这种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必须改革原来的经济体制,才能使社会主义保持旺盛的生产力。

  (2)、可能性:“-”被粉碎,真理标准讨论的进行,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使经济体制改革成为可能。

  3、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

  新中国成立以后,首先在新解放区进行土改,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合作化的道路,逐步把小农经济改造成社会主义的集体经济。建国以后就陆续开始了,在农村实行农业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但在改造的的过程中出现了急躁冒进倾向,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1958年中共提出了社会主义总路线,毛泽东和党的一些劳动日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次又轻率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农村人民公社的体制,经营管理过于集中,分配上平均主义严重,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至1978年全国还有一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所以以上三种生产关系的变革都不利于现阶段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在农村我们又进行了一次生产关系的变革,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样,在农村共经历了4次生产关系的变革——土地改革、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迄今为止大致经历了两步。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是这一伟大变革的基础和中心环节。农村多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广起来,其中发展最快的是家庭联缠承包责任制,即包干到户。这种管理形式的特点,分散经营和统一经营相结合,责、权、利相结合,它适合现阶段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农民收入迅速增加。

  B、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这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措施。

  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也推动了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A、必要性: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缺乏自主权,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致使企业失去活力,从而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只有对城市经济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才能建立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B、中心环节:扩大企业自主权

  C、主要内容:一是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二是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D、作用,城市经济生活出现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二、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1、对外开放的含义:

  (1)、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平等互利、互守信用为前提和基础;

  (2)、以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为内容;

  (3)、以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目标。

  2、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第一步,1980年正式确定设置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第二步,1984年国家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等14个沿海城市;

  第三步,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第四步,开放内地和边境城市。

  这样我国逐渐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对外开放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着十分重要的的作用。

  请思考,当今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被动开放有哪些区别呢?

  A、背景不同。当今的开放是在我国主权独立、国力增强的情况下主动进行的,旧中国的开放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下的被动开放;B、基础不同。旧中国开放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而今天的开放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C、当今的开放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一前提,在旧中国这一点是无从谈起的。

  三、改革开放的成就:

  改革开放取得了哪些成就?

  1、农业经济全面振兴

  2、工业迅速发展

  3、对外贸易与技术交流打开新局面

  4、科学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5、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小结

  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科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成就。与此同时,我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推动了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说课稿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从知识体系和内容的承接来看,它客观反映了我党历史上第三次工作重心转移,将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定的改革开放的政治路线具体付诸于实践,同时这种实际探索也为下节“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习本课,对于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方针、政策的理解与认识,具有很强的历史和现实教育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其依据

  1.重点: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改革开放的成就

  2.难点:经济体制改革含义、必要性及必要性理解

  (三)教材处理

  1.整体把握:为了让学生能够对本课有个完整的知识认知结构,更好地突破重、难点,拟将本课归纳为三大块: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与改革开放的成就,使知识本身更具系统化、条理化。

  2.多渠道搜集整理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资料和素材,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以培养学生课内外学习相结合,学习与生活相结合,历史联系现实的基本素养。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

  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要求,确定四维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经济体制改革概念、进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经济特区;改革开放成就概况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际的学习,学生能具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及观察当前的一些重大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对《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1978-1999年工业建设部分重要工程示意图》的解读,学生在结合地图及地理学科知识了解历史的基本能力上得以提高。

  3.通过区别人民公社化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近代对外开放与1978年改革开放的不同,学生形成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一次基本国策,是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

  2.通过对农村和城经济体制改革原因及结果的教学,学生认识到经济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是阻碍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因素。

  3.通过改革开放辉煌成就的学习,学生坚定其社会主义信念,激发爱国和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信息素养]

  学生获取信息技术的能力得以提高,具有更高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及方法。

  ※第三部分:教学策略

  (一)教法运用

  鉴于本课中内容抽象,理论性强、理解难度大的特点,拟采用启发性与互动性相结合的发现式教学模式,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概念为突破口,以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问题为主线,层层递进,引导学生亲自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具体教学中表现为“引导-探究-启发-发现”。

  (二)学法指导

  1.为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参与者,拟采用阅读归纳、分组讨论、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和高度统一。

  2.研究性学习法: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联系身边的变化,组织社会调查等活动,加深学生对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认识。

  ※第四部分: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演示视频资料《三次国庆阅兵》,进行情境导入新课,依据在于抓住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观察思考,帮助学生得出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得益于改革开放,这样紧承上节“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即做到了承上启下,又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新课教学

  1.“对内改革”部分

  ⑴ 由于本部分理论概念理解难度较大,教师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采用阅读归纳的教法,引导学生研读教材,通过剖析概念,让学生全面掌握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前提、目标、根本目的和实质,同时在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联系,并结合教师自己的所见所闻,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从而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依据:培养学生从相关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⑵ 首先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人民公社化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间的不同,然后进一步采用分组讨论、主体参与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所见所闻,并谈谈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家乡的变化,帮助学生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及意义。

  [依据:培养学生联系现实理解和学习历史的能力。]

  ⑶ 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农民领取承包合同”,“凤阳农民喜获丰收”以及相关数字比例图示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得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正确性,是合乎民意的。

  [依据: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

  ⑷ 结合东海、徐闻、雷州等湛江各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以及国家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免除农业税等“三农”问题政策的时事焦点,介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以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适应性和完善性,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放眼社会,关注生活,把学习历史和社会热点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归纳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进程以及主要内容,并结合具体事实,由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理解。这样即显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2.“对外开放”部分

  (1)PPT展示近代对外开放与1978年改革开放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思考两者的不同,从中导出对外开放的原则与内容,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读图归纳、知识迁移的能力。

  (2) 通过利用《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电脑软件,在教学中层层展示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过程,为学生深入探究理解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特点搭设一个时空平台,指导学生注重学习历史过程中的时空结合。

  (3) 通过分组讨论,积极引导的方式,组织学生讨论比较“经济特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中“特”字的不同含义,注重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等方面的能力。

  3.“改革开放辉煌成就”部分

  (1) 由于改革的进程仍然在不断深化,经济建设新成就也在不断呈现,但近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并未编入教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在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归纳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时事图片资料适当加以补充,让学生真切、直观地感受到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2)以“湛江新旧汽车站之变迁”为切入点,结合大量的湛江城市发展变化图片,介绍我市在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辉煌业绩,加深学生对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感触,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奉献家乡的情感。

  (三)巩固总结

  多媒体显示本节知识结构,教师概述本节内容,对本节所学内容加以巩固。目的在于学生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强化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四)课堂延伸

  研究性学习:即组织学生进行家庭走访、网上搜索或社会实践调查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并要求就这五方面的发展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结果将通过举办展览会、演示、讲演等形式进行评价。

  (活动说明:组织社会实践调查和收集历史资料,对不同时期的历史状况进行比较,是历史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这一变化,组织社会实践调查,能够直观地感受历史,获得第一手历史资料,有助于学生清楚地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巨变的原因,深刻体会改革开放政策的意义,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家乡建设的热情。同时,通过新的历史评价体系,进行情境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当代历史,探究身边历史的兴趣。)

  ※第五部分:教学反思

  本节课隐性知识较多,采用发现式的教学模式能够挖掘出问题的实质,但由于时间关系,不能把所有的问题在课堂上全部解决,因而教师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上还应深入思考。同时纵观本节课,主要呈现出两大特色:一是时代性,即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二是地方性,即注重开发利用湛江地方发展资源进行教学。

  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教学设计”

61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