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学科学习方法 > 历史学习方法 >

匈奴的兴起和汉朝的战与和教学设计

时间: 子文2 历史学习方法

  《匈奴的兴起和汉朝的战与和》教学设计

  七年级的学生刚步入初园,对于初中的生活一切都觉得新鲜,同样对于初中的历史也存在着诸多疑问与期待,充满了好奇。由于七年级的学生历史知识贮备不是很多,尤其是对于古代少数民族的历史,更是觉得陌生,所以在授课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课堂气氛,采用大量的图片资料和影音资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加强学生的直接感官感受。同时设计课堂讨论环节,通过层层提问与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匈奴的兴起,匈奴与两汉的关系,包括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理解匈奴族在我国历史上的发展过程中所作出的贡献,卫青、霍去病能大败匈奴的原因及其作用,昭君出塞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作用。为初步掌握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和正确认识古代民族关系打下基础。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思考与探究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和昭君出塞所起的历史作用,培养正确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思考“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的不同政策及原因”,培养比较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中国的历史,民族友好发展是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一个主流。昭君出塞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受到后人的称赞。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2、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战与和,应该对此表现形式作出一个正确的认识,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与交流是历史发展的一个主流方向。

  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确定课文的中心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其教学重难点,收集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图片与影音资料,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

  学生准备:

  收集与本课内容的相关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与授课内容有关的相册视频,配以古筝曲《王昭君》(创设一个历史情景,由视觉感官和听觉感官上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在观看这个相册视频的同时也听到了一首旋律优美的古筝曲子,曲子幽怨动人,仿佛在向人们述说着一种情怀,一个动人的故事,一种惆怅的感觉。这首优美的古筝曲是以一个人的的名字的命名的,曲子的名字叫《王昭君》。曲子讲述了中国民族交往史上的一段佳话——昭君出塞,昭君出塞的真实情景如何?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历史事件?它在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上及现代民族关系史上的地位如何?学完这一课,相信同学们会找到你们自己心目中的答案。

  讲授新课

  师:说到《昭君出塞》,就不能不提到一个少数民族——匈奴族,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匈奴族这支古老的民族的基本情况(展示与匈奴族相关的图片资料并进行提问,最后总结概括。)

  (预期效果:学生根据图片的提示,可得出匈奴族生活于蒙古草原,过着游牧生活,逐水草迁徙。)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 是谁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

  2、 他为什么能够统一蒙古草原?

  3、 蒙古草原统一之后,匈奴族的社会发展情况是怎么样的?

  (预期效果: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看课本可找出问题的答案)

  教师过渡:在匈奴强大的同时,西汉此时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呢?他与匈奴的关系如何?

  (预期效果:学生会回答:“西汉初期,国力有限,不得不对匈奴实行“和亲”,并且要送给匈奴大量的谷物和纺织品,并开放边境市场“等等内容)

  教师提问:这种和亲换来了西汉边境的长治久安了吗?

  (预期效果:学生会回答:“没有”)

  教师提问:到什么时候西汉政府才具备了反击匈奴的能力?为什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手头上的资料和之前学过的内容,分组讨论一下,概括出西汉政府能反击匈奴的原因,使西汉政府强大的措施是什么?

  (预期效果:教师展示相关知识点的幻灯片,通过层层切入的提问和引导,把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引到更为深入的地方,培养学生分工合作能力及其概括能力,同时也把前后的课文知识点串接起来。)

  教师过渡:西汉政府在汉武帝时期强大起来后,对于匈奴族,不再是之前的那种妥协求和态度,而是迎面反击,在这个反击过程中,涌现出许多著名将领,接下来我们将提到两位著名的西汉将领,他们是谁呢?

  (预期效果:学生回答:“卫青、霍去病”)

  教师展示卫青、霍去病图片,让学生把手头上收集的资料对两个人进行一番简单的介绍。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幻灯片上出示的《西汉和匈奴战争示意图》,和手头上事先收集好的资料,说说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的过程及其影响。

  (预期效果:学生可以自主回答)

  教师过渡:在西汉政府反击匈奴取得成功之后,西汉的边境进入到一段和平时期,匈奴内部也发生了变化,此时的汉匈关系如何呢?

  (预期效果:学生会提到“昭君出塞”)

  由学生的回答引入到“昭君出塞”这一目的学习,教师提问:

  1、 谁能说说昭君出塞的故事

  2、 昭君出塞的故事为什么能够流传千古,得到人们的赞扬与肯定?

  课堂小结:

  汉匈之间的和战关系是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的一个缩影,它代表了中华民族关系发展的一个趋势,和平发展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相信我们的国家在56个民族的共同努力下会越来越好,下面用一首歌谣来概括本课的内容:

  冒顿统一北边疆

  迫使汉初和亲忙。

  大将卫青、霍去病,

  北击匈奴震四方。

  汉匈和同为一家,

  昭君出塞美名扬。

  《匈奴的兴起和汉朝的战与和》说课稿

  对于本节课的设计,我的核心思想是如何科学地艺术地处理好学生、教师与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将课堂真正的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乐学;让自己与学生共同学习、探究;让教材成为我和学生沟通的桥梁,合作的依托。

  桥梁(教材):

  本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1、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2、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3、昭君出塞。

  匈奴族自战国时期兴起,历经秦、两汉,随着本民族的统一、强大、分裂,与中原地区的关系和战变迁;两汉时期因国力的变化,对匈奴的政策不断调整。“战”与“和”两种方式都促进着中华民族的融合,各民族之间的友好来往和合作构成历史的主流。其间变化,前承汉朝的大一统与两汉经济的发展,后启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在本单元中地位重要。

  根据新课改的理念和学习的需要,我对教学内容做了一些调整和拓展,以三个“一”为教学主线:

  一个民族——匈奴族的兴起;

  一个主题——两汉时期民族关系的演变;

  一条线索——“战”与“和”

  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总结历史规律,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二、主体(学生):

  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的学生第一次系统的学习历史,对历史有一定的陌生感。但对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感兴趣,并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因此在教学中既要注意科学性,更要注重趣味性。特别是外校的学生,自我表现欲强、思维活跃,通过创设情境能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技能。但因年龄特点,对事物的认识,还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对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有一定难度,这也是课堂设计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三、本课目标

  根据以上情况和大纲要求,对本课我设定如下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匈奴的兴起及其历史渊源,匈奴与两汉关系的历史变迁,包括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昭君出塞,使学生从中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为正确认识我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奠定基础;

  2)了解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的内容及其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做出的重大贡献,认识到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观和浓厚的民族感情;

  2、能力目标:

  1)通过地图对比“冒顿统一蒙古草原”与“汉武帝对匈奴战争示意图”,让学生学会并初步运用地图剖析历史现象及历史变化;

  2)围绕汉朝与匈奴的和战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汉初对匈奴的和亲政策与汉元帝时期的和亲政策有何不同”、“两汉时期对匈奴政策转变的原因”,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分析、比较能力,总结历史规律的能力。

  3、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各民族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战争与和平都是民族融合的一种方式。

  三个目标在整堂课中始终是一个整体,有机结合,在教法、学法中我会进一步谈到。

  四、本课重点:

  本课重点有两个

  1)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匈奴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战国时建立奴隶制政权,秦汉时期日渐强大,进入鼎盛。对北方的统一和经济开发做出了贡献。学习这段历史,有助于学生理解两汉的民族关系。

  2)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经济的繁荣、国力的强盛为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准备了条件。有助于学生理解两汉对匈奴政策的调整的根本原因。

  五、本课难点:

  由于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累积程度的限度,对理性的知识较难理解。因此本课的难点是如何通过对史实的分析、教学手段的合理设计让学生正确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

  六、教学方法设计:

  教学方法的设计,依托于面对哪些学生、处理哪段教材。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材,实施的教学方法截然不同。针对外校学生自主、独立、大胆、思维活跃、爱表现的特点,本节课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体验等教学方法,我不是以传统教师“教”的身份,而是和学生一起以“学”的身份,师生同堂,解读《两汉的民族的关系》。

  七、教学目标的实现(结合课件)

  下面我就具体教学过程说明一下教学目标的实现。

  (1)渲染气氛 吸引注意

  关键词:音乐、图片

  一堂课成功与否,开头抓住学生的心,吊起学生的胃口很关键。所以上课前我用《昭君出塞》曲渲染气氛,营造历史课堂独特的感觉。

  导入我采用了学生熟悉的《长城》图片,提问:古代长城什么时候开始修建,其目的何在?学生很容易就想到——抵御匈奴。那么从战国、秦到两汉,匈奴与中原的关系如何?由此进入新课,轻松、自如、学生很容易接受,而且能够在一开始就紧紧地抓住学生,提起学习兴趣。

  (2)启发思维 培养能力

  关键词:小组学习 图说历史 总结规律

  地图是本节课我很重要的一个工具。通过《秦疆域图》、《鸣镝骑射图》、《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图》,学生很轻松地分析出匈奴族的渊源,政权性质以及它的强大,从而在有效的视觉冲击下,于不知不觉、轻松的状态中突破本节课的第一个重点内容——匈奴的兴起。使学生了解匈奴族对我国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理解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外校的学生有小组学习的优良传统,而且学习的自主性较强,表现欲也很强,因此为突破本课另一重点:两汉时期对匈奴政策调整的原因,我采用了小组自主学习的方法,通过导读题:

  汉武帝时期西汉与匈奴的关系如何?有何表现?

  同汉初相比,汉武帝时为什么能反击匈奴?

  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对当时西汉与匈奴的关系有什么影响?

  培养学生自学、合作、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将知识、情感、能力三个目标有机结合,形成一个整体,同时也突破了教学重点。课堂效果非常好。

  (3)激发兴趣 活跃课堂

  关键词:历史剧表演、谜语、诗歌

  历史剧场一直是外校的传统,以外校传统为依托,我设计了本课的一个兴奋点、一个兴趣点:历史剧表演《昭君出塞》,来进一步突破本课的难点:如何理解两汉的民族关系。学生对昭君的故事很感兴趣,所以课前主动做了大量资料的收集。从台词设计到演员的选定,剧目的编排,到课堂上的表演,完全是学生。一个历史剧表演,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胆量、综合协调能力、并极大地延伸了课堂教学,将知识、能力、情感目标紧密结合,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并在课程进半时制造兴奋点,提高学习兴趣。

  诗歌是我安排的另一个兴趣点。文史不分家,利用诗歌再次激发学习兴趣,帮助理解、帮助学生学会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加强学科融合,用诗歌给学生带来文学美感。

  谜语是我给学生的课后点心。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历史谜语。用谜语作为课后基础知识的巩固,学生不会厌烦,记忆也会很深刻。

  八、课堂反思:

  关键词:学生主体 快乐课堂

  一切的课堂设计围绕一个主体:学生,一个原则:课堂轻松、充满未知,一个效果:不知不觉、意犹未尽。总体来看,课堂效果比较好,达到了预期目的。但如何根据教材的变化、学生的不同,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堂内外的活动,更科学的教学方法,来辅助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让历史课堂生动、有趣,历史学习延伸到课堂内外,是我今后思考和努力的方向。比如:历史剧的编演可否采用多个演出组竞赛的方式,扩大学生参与范围,或者更大胆些,让学生穿上古装;诗歌的运用能否更巧妙,贯穿于课堂始终等。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分析和安排,请各位老师指教。谢谢!


  看了“匈奴的兴起和汉朝的战与和教学设计”

6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