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学科学习方法 > 历史学习方法 >

大一统的汉朝教学设计

时间: 子文2 历史学习方法

  《大一统的汉朝》教学设计

  重点难点

  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编排历史小品“洛阳庆功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收集汉武帝的历史人物资料

  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

  西汉初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治理天下,实现西汉王朝的长治久安?——(联系旧课)那么首先要吸取秦朝灭亡的经验教训——(回忆)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秦的暴政——(思考)秦的暴政和秦末长期的战乱造成怎样的后果?

  一、文景之治

  (课件展示)“民失作业,而大饥谨。……人相食,死者过半。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羊。”——《汉书·食货志》

  (学生概括)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势?——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课件展示)“海内安宁,家给人足。——《资治通鉴》

  “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汉书·食货志》

  (对比思考)汉初统治者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巩固政权,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所采取的恢复经济的措施还是行之有效的?那么这些措施有哪些呢?

  (补充介绍)汉高祖刘邦恢复经济的措施:相比秦徭役、兵役繁重,赋税沉重,刑法严酷,汉高祖让士兵复员生产,免除若干年徭役。让战时逃亡在外的人回乡,发还原有的田宅;释放一些奴婢为平民;把田租定为十五税一。

  (阅读归纳)汉文帝、景帝(前180—前141)时的主要措施(找出关键词)

  1、奖励农桑轻徭薄赋

  (补充介绍)田租三十税一;算赋由每人每年一百二十钱减至四十钱;徭役则减至每三年服役一次

  2、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补充介绍)退还千里马,下令:“朕不受献,其令四方勿来献。”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物。

  (对比分析)秦始皇修阿房宫,骊山陵与汉文帝预修陵墓要求从简、停建露台(P62动脑筋)——“成于勤俭败于奢”

  3、以德化民约法省禁

  (补充介绍)改革刑法,下诏废除黥、劓、刖,改用笞刑代替(缇萦救父);对周边少数族也不轻易动兵,尽力维持相安的关系。

  (小结过渡)文景两代采取了上述一系列措施的结果,使当时社会经济获得显著的发展,封建统治秩序也日臻巩固(结合书本介绍由于国内政治安定,经济发展,只要不遇水旱之灾,百姓总是人给家足/粮食/串钱的绳子),史称“文景之治”。

  而汉初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带来的经济繁荣,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也为汉武帝得以实现大一统提供了客观条件。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思考)那么,汉武帝能够完成大一统的主观因素是什么呢?——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结合小字部分介绍:董仲舒/下马陵、主父偃、卫青)

  (说明)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叫“大一统”,这是古人的说法。汉武帝的“大一统”是借用“春秋大一统”的观念,来表现当时加强集权的措施

  (思考)那么,汉武帝从哪些方面巩固统一的封建国家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呢?——政治、(经济、军事、)思想

  1、政治:削弱诸侯国割据势力

  (简介)诸侯国问题的由来:(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汉高祖:郡国并行矫枉过正→汉文帝→汉景帝平“七国之乱”→汉武帝推恩削藩、酹金夺侯

  (课件展示)汉高祖认为“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而大封同姓,使之成为中央的屏藩,巩固刘姓的天下

  主父偃认为,诸侯王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而为淫乱,急则合纵以反抗朝廷,对加强中央政令的推行不利。因此他向武帝建议,令诸侯得推恩分封子弟为侯,这样王国自析,诸侯王的权力也随之削弱

  (评价)进一步削弱诸侯国割据势力,诸侯国再也无力与中央政权对抗,巩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政治上的统一。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

  (课件展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天人三策》

  (思考)1、“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是指哪家的学说?——儒家学说,即儒术

  2、与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是不是一回事?

  (课件展示)“霸(法家)王(儒家)道(道家)杂之”

  (分析)不是。董仲舒所推崇的“儒术”是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发挥,吸收了法家、道家学派的一些思想。

  3、为什么汉武帝会接受董仲舒的建议——要实现政治上的一统,就需要实行思想上的统一。汉初,诸子百家学说仍很活跃,不利于中央集权,不适应汉武帝时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

  4、我们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指把儒家学说提升到“独尊”的地位,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那么汉武帝又是如何推行儒家思想的呢?

  (课件展示)“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

  (说明)设太学,以“五经”为主要教材,大力推行儒家教育。

  (评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大力推行儒家教育,使儒家思想成为法定的封建统治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思考)大一统的历史意义: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他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业布置)就你所了解关于汉武帝的事例,也可以通过查找资料,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谈谈你对汉武帝的看法。

  本课小结(课件展示)大一统的的形成过程:原因、措施、意义

  《大一统的汉朝》说课稿

  说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光武中兴、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等基本史实。

  通过思考和探究“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说目标

  ◆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大一统的基本史实。

  2. 通过学习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形成的原因,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通过对汉武帝具体史实的讲解,学会评价历史人物。

  ◆过程与方法

  1. 讲解“文景之治”时,可先引导学生阅读“导入框”的内容,带入西汉建立庆功宴喜庆氛围,然后,提出问题:“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势?”

  2. 讲述“汉武帝的大一统”时,可先提问“你所知道的汉武帝的事情”,引导学生发言、议论,然后用“雄才大略”作结,再让学生阅读小字内容,提问“这段小字内容说明了什么问题”,从而引出汉武帝重视选拔人才、善于选用人才的结论。

  3. 西汉灭亡,东汉建立,只要做简单交待即可,不必展开讲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经过人民的辛勤劳动,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使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6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