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考生热点 >

中元节2023几月几日具体日期

时间: 文凤 考生热点

中元节2023几月几日具体日期

2023年中元节时间:公历8月30日,七月十五,星期三。中元节是有着很多称呼的,比如说地官节、盂兰盆节,以及七月半等等。作为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直到东汉后,道教才将其改名为中元。到了唐朝的时候,中元节开始兴盛,逐渐成为官方认证的节日,而且一直延续到现今。值得一提的是,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均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在海内外的影响都十分深远。

中元节的节日意义

从有关中元节的传说,以及中元节的文化中,可以体会到中元节的意义,在于阐述怀念祖先的孝道,令人们慎终追远,传扬正确的孝道。中元节是一个异彩纷呈,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它不仅拥有佛教的宗教信仰,还有着我国道教的本土文化。中元节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它反映了人们的鬼神观念和宗教信仰,同时还有我国文化的精髓——孝道文化。

按照佛教的说法,中元节的来源是目连救母的故事,目连不忍母亲在地狱受苦,广施十方僧人,替母亲赎罪,最终将母亲解脱出来。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故事的本身就是孝道文化的一种表现,它所宣扬的便是报答父母、生前为善的信念。

此外,中元节的习俗是祭祀先祖。祭祀活动在商周时期已经有文献记载,《诗经》的40篇《颂》即是祭祀乐歌,它所反映的是人们最原始的一种祖先崇拜。另外,祭祀活动在我国几千年文化的演变之中,和后来儒家所倡导的孝道文化融为一体,密不可分。

中元节戴什么辟邪

1、玉石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中,玉能辟邪、镇宅,玉能消灾,玉能带来福气和吉祥,这种传统观念的形成是历代实践经历、经验的结晶。所谓人养玉玉养人,戴的越久越有灵性,可以替人挡灾。

我国古代就以翠玉作为护身符,驱灾避险,自古以来玉都被视为祥瑞之物。在百姓中,常有自己多年佩戴的。玉器出现裂纹,或者断裂,就有了“玉碎挡灾”的说法。所以,戴玉镯、玉坠、玉牌、玉项链等,就有用玉来挡灾的含义。

2、琥珀

琥珀是佛教七宝之一,被认为具有强大的辟邪化煞的能量,佩戴琥珀饰物能辟邪和消除强大负面能量。琥珀可使人头脑清晰,恢复能量。在中医理论里,琥珀一直有安神定气的功用。

3、桃木

“插桃枝于户,连灰其下,童子不畏,而鬼畏之。”桃木被称为仙木,也称“降妖木”或“鬼怵木”,顾名思义,就是鬼害怕的木。古人说:居不可无桃。古时人们家中辟邪就用桃符,用以驱鬼压邪。

4、切片核桃(又叫辟邪)

辟邪由核桃加工而成,就是切片核桃,由于核桃内部的结构特殊,中间保留下来的部分、自然形成的镂空花纹很特别,形状像一对鞋,称之为“辟邪”。辟邪多为楸子所做而成,它美丽的花纹,其边缘的部分有的很像人脸、兽面,人称“鬼脸”,可以做不错的挂件。

5、小叶紫檀

小叶紫檀散发出来的香味有助于睡眠和安心宁神的功效,还能促进人的血液循环,对人们的心脏有很好的调节保养功能。更重要的是,长期佩戴小叶紫檀还有避邪保平安,消灾解难的作用。

6、朱砂

朱砂的颜色鲜红,古人认为可以辟邪,并且还会渗入玉质里,造成沁色,使朱砂沁的说法在坊间广为流传。文玩配饰里经常会用到朱砂,像圆珠、桶珠、平安扣、佛头等,其实这些制品都是朱砂粉加明胶的混合物,并不是纯朱砂。

7、金刚菩提佛珠

金刚菩提在所有菩提中法力最高,相传是当年佛祖释迦牟尼所用之物,佩戴身上,驱魔避祸之力强,可增吉祥。金刚还有坚硬无比、无坚不摧之意,辟邪能力强。

8、玺

碧玺谐音“辟邪”,是慈禧太后的最爱,在我国清代的皇宫中,就有较多的碧玺饰物。科学上说,碧玺因其表面始终流动着与人体生物电基本吻合的微电流,对畅通血气,对气血虚、身体弱、手脚冰凉者非常适用。黑色、绿色、茶色、红色碧玺都有扬正抑禾邪驱浊气的作用,从而使人无畏无惧,充满阳刚正能量,使邪气“望而却步”。

9、水晶

水晶的能量能改善运势,招财旺夫,不同种类、不同颜色的水晶都有它独特的意义与作用。他们有的可以招桃花、有的可以辟邪保平安,甚至还有的可以美容养颜。

10、鸡血藤

鸡血藤是一种非常著名的中药材料,长期佩戴有祛风除湿的疗效。不仅具有医疗功效而且还有避邪功能。在我国民间一直流传用鸡血除邪清浊,避祸转运的说法,并延用到现在。

中元节有什么禁忌

祭祖时间要注意

祭祖的时间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我们尽量选在阳气比较旺的时候,一般是上午十点至下午三点之间通常为祭祖最佳时段,不能在天未亮或傍晚时分,这样是不吉利的。另外,身体虚弱的人,尽量避免祭祀扫墓,如果一定要去,可携带开光护身物品,以作化解。

做一桌菜祭拜祖先

祭拜祖先,贡品是不能少的,我们这里是要做一桌菜,一般是8个菜,分别是红烧肉、鱼,蛋饺,油片,炒鸡块,豆芽,韭菜炒百叶,肉骨头汤,它们分别有着不同的寓意。

中元节吃哪些传统食物

1、吃鸭

中元节这天,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吃鸭子。那么是为什么呢?

“鸭”取“压”的谐音,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鬼魂。

中元节吃鸭还有一个传说故事。在古代,去世的祖先会在中元节这一天回家探亲,要过奈何桥,但没有船过不了。于是,活着的人要送些鸭子下去,好让鸭子游泳载他们回来,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传统,一到鬼节就吃鸭子。

2、吃濑粉

在中元节当天,东莞有吃濑粉的习俗。濑粉,是东莞人寿宴的传统食品,寓意长长久久,多福多寿。

3、吃粗茶淡饭

在山东等地,中元节又称“掐嘴节”,有吃粗茶淡饭的习俗。

4、吃扁食

在江苏省的东县乡,很多乡民在中元节当天都会吃扁食(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

现在也有人把扁食叫做饺子,其实扁食和饺子大不相同。扁食和饺子的区别,首先在皮,其次在馅。

在皮方面,饺子皮较厚,而扁食皮薄如蝉翼。而在馅方面,饺子馅少,因此饺子的个头也比较小,并且饺子的馅较为单一,多为肉馅配素菜。而扁食就大不一样了,不仅肉类、菜类均可入馅,连鸡、鸭、鱼、蟹等等都可入馅,且特别讲究搭配。

5、吃“饺饼”

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天台,中元节会有吃“饺饼”的习俗,“饺饼”是一种类似于春卷的食物。相传,饺饼筒是济公所留下来的。济公在国清寺为僧时,见每一餐都剩下许多菜,觉得很浪费,就把这些菜裹在糊拉汰皮里供下一餐再食用,这种做法受到了众僧的喜爱,便流传至民间。

6、吃花馍

农历七月十五之前,民间妇女盛行面塑活动,晋北地区最为强烈。一家蒸花馍,街访四邻来帮忙。将花馍要捏成平型,称为面羊,送给小辈,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将花馍要捏成人型,称为面人,送给长辈,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将花馍捏成鱼型,称为面鱼,送给平辈,意喻连年有余。

7、蒸面羊

在华北地区,民间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给小外甥送活羊的习俗。传说这个风俗与沉香劈山救母的传说有关。沉香劈山救母后,要追杀虐待其母的舅舅二郎神,二郎神为重修兄妹之好和舅甥之谊,每年的七月十五都要给沉香送一对活羊,据说这是取二郎神和沉香之母“杨”姓的谐音,以重结两家之好。从此民间留下了舅舅送活羊的习俗,后来逐渐演变为送一对面羊。

这一习俗的另外一个说法是,母亲为出嫁的闺女用白面塑一双羊,当然还要蒸熟,而且羊头还要缠挂上红布条。娘家要组成一支小型送羊队伍到新姑爷家,由新姑爷动手切开面羊,并将切下的第一块用红绳拴挂在客厅中,这块“面羊肉”等到第二年的七月十五送来新面羊时才能取下来。这其中的讲究是“陈羊见新羊,年年有余粮。”新姑爷切完羊后,要吃羊头,出嫁的闺女则吃羊脚,其他的分送男方长辈邻里,以表和和美美,共享喜庆吉祥。


10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