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洪涝发生后健康防护要点
暴雨洪涝发生后健康防护要点要牢记!
皮肤病
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长时间浸泡在洪水中,加之气候温暖湿润,细菌滋生,蚊虫肆虐,卫生条件差,皮肤瘙痒、红疹、水疱,局部感染和溃疡等情形多发,因此洪灾过后应谨防皮肤病。
预防皮肤病,专家提示,应尽量减少手足在水中浸泡的时间,涉水时,尽可能穿防水长筒靴。蹚过洪水后,一定要及时清洗涉水部位,避免感染真菌,双手、双脚都要冲洗干净后擦干,保持皮肤干净、干燥和卫生。及时更换干净的内衣、鞋袜。若有条件,可使用蚊帐,户外作业时穿戴好防护衣帽,避免蚊虫叮咬。
1.外出归来须洗手。
外出回来第一件事是洗手,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并且使用流动水正确洗手。
2.饮水卫生且安全。
饮用开水、瓶装水,养成不喝生水的好习惯,禁饮带有颜色、异味(余氯或臭氧等消毒剂味道除外)、呈现浑浊的水。
3.食品注意防污染。
气候温度高、湿度大,细菌、霉菌易繁殖,食品极易受到微生物污染,饭菜尽量当日清,剩饭、剩菜要冷藏,吃之前加热要彻底。
4.建议食用包装食品。
切勿用雨水或被雨水污染的水清洗蔬果,如果暂时不能保证新鲜的食材供应,建议食用合格的包装食品。
雷暴雨期间防护
(1)学生留在课室内学习,班主任或科任老师到班管理纪律,值日教师加强检查。
(2)如果学生处于往返学校的途中,应立即就近找安全地方避雨,电话通知家长接回家中,并致电班主任履行请假手续。
(3)如果学生留在家中,并且当时情况不适宜上学,可致电班主任履行请假手续。
(4)班主任加强学生考勤的管理,对不在学校的学生要与家长联系,明确其去向。
总务处组织好建筑物、设施设备的保护工作。
暴雨天气的降雨量影响
世界上最大的暴雨出现在南印度洋上的留尼汪岛,24小时降水量为1870毫米。我国最大暴雨出现在台湾省新寮,24小时降水量为1672毫米,均是热带气旋活动引起的。
我国是多暴雨国家之一,几乎各省均有出现,主要集中在下半年。暴雨日数的地域分布呈明显的南方多,北方少;沿海多,内陆少;迎风坡侧多,背风坡侧少的特征。台湾山地的年暴雨日达16天以上,华南沿海的东兴、阳江、汕尾及江淮流域一些地区在10天以上,而西北地区平均每年不到1天。
暴雨预警信号类型及地区特点
全国各地预警管理方案总体相同;但不同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对于同一或不同的预警类型也有不同的标准:当一气象要素在某地构成了气象灾害时,在另一地却不一定是气象灾害,这可能是预警规定的种类、时间等不同造成的。寒潮、霜冻、低温预警标准地方差异较大。
暴雨橙色预警防御: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工作;
2、切断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
3、处于危险地带的单位应当停课、停业,采取专门措施保护已到校学生、幼儿和其他上班人员的安全;
4、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