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不意味着入秋吗
8月8日,我们正式迎来“立秋”节气,这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是天气由夏转凉的过渡性季节。
但需要注意的是,立秋并不等于入秋,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各地进入秋天的时间差别较大,此时仅有西北、东北一些地方完成了夏秋转换,其他大部地区还处在炎炎夏日中。
据悉,立秋甚至还是二十四节气中,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热节气。
“烦暑郁未退,凉飙潜已起”,立秋预示着秋天的脚步即将到来,但此时我国大多数地区的气温仍然较高。
现代气候意义上的季节是用气温来划分的。根据气象行业标准《气候季节划分》,当某地连续5天的滑动平均气温都低于22摄氏度,就认为入秋了。按照这一标准,从全国立秋期间30年平均气温的分布来看,除了大兴安岭和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全国大部地区平均气温都高于22摄氏度,华北东南部、黄淮及以南的大部地区、新疆南部等地都超过25摄氏度,所以立秋并不意味着秋天已经来到,大部分地区的暑气仍很重,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真正进入秋季。
我国各地入秋时间相差很大,常年情况大致是:东北大部、华北北部和西北部、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中东部、新疆中北部等地8月入秋;华北中南部、黄淮大部、江淮大部、江汉北部、西南地区东部、新疆南部等地9月入秋;江南大部、华南中北部等地10月入秋;华南南部11月入秋。青藏高原大部和大兴安岭北部等地常年夏季凉爽气温低,没有气候意义上的夏天,春秋相连,如拉萨、西宁、昆明等。
立秋含义是什么意思
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度时为立秋。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是一个反映季节的节气。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此时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农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
今日立秋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
2023立秋公历时间:8月8日02:22:41,2023年立秋属于早上,因此是早立秋。
早立秋和晚立秋有两种方式定义,一种是一天之中的早晚,一种是农历历法上的早晚。
早立秋和晚立秋的区别是什么
早立秋和晚立秋最直接的辨别方法就是时间,早立秋节气开始的时间在0~12点,晚立秋开始的时间在12点~24点。
俗语有句话说“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也就是说早立秋天气会比较凉爽一些,晚立秋天气就会比较炎热
立秋之后天气有什么变化
要知道立秋主要是根据气候平均温度划分的,一般要连续5天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是秋天,我国江淮地区一般是在9月中下旬才进入秋天。
其次就是立秋后虽然但时间之内天气不会转凉,具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体天气趋势会逐渐凉爽
立秋之后天气的日较差逐渐明显,主要表现为白天很热,晚上很凉,其次就是秋天也代表着万物成熟的季节,是庄家收割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