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考生热点 >

火把节2023年几月几号

时间: 文凤 考生热点

火把节2023年几月几号

2023年火把节是公历2023年8月10日,星期四,农历六月二十四。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具有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间举行火把节,大多是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比赛等。在新时期,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6月24日举行,白族在6月25日,拉祜族在6月20日,为期两三天。彝族人认为火把节后长出的谷穗和火把一样粗。后人以此为祭品,驱赶家中的鬼怪邪灵,以保人畜平安。现在,人们也利用聚会的机会进行社交或会见恋人,并在节日开展商业活动。

“火把节”也是白族人民的盛大节日。每年夏历6月25日,白族人民都会举行活动,祝愿人和动物丰收繁荣。

火把节的活动有几天

彝族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分为祭火、玩火、送火三个阶段。火把节的三天三夜,都各具特色,每个晚上吃过晚饭,由某一家开始点燃火把,然后就争先恐后地燃起火把往村外走,人们唱起火把歌,歌声随着火把的漫延响彻山谷。

随后按约定俗成的方向又形成一条火龙来到公共娱乐场地,他们将火把集中起来燃成一堆大火,全寨人围着火堆,快乐地跳舞游戏。火把节也是少男少女点燃爱苗、传达情意的好时机,姑娘们穿着自己缝制的衣裳展示灵巧的手艺,小伙子在种种比赛和表演中博得姑娘们的芳心及微笑。到了此时此刻,他们都找到意属的心上人,根据习俗男方可以抢夺女方身上的信物,作为定情之物;他们也借着通宵欢歌狂舞,互相表达爱意。

火把节的民俗

1、祭祀鸡:火把节的祭祀鸡是挑选精心饲养的鸡,须是金黄色的还不能下蛋的子母鸡,一般是一斤左右重。在农历六月二十四前七天或前三天,人们用倒扣的竹背篓把这只祭祀鸡关起来饲养。

2、枯蒿芝杆编制的火把:火把节的三天晚上都要点火把。所点的火把主要是枯蒿芝杆编制的火把,以及松树上砍来的松明子火把。不过要注意的是,送火的晚上点的火把只能是枯蒿芝杆制作的火把。

这些火把都要提前数天,早则一两个月前就开始准备,尤其是枯蒿枝杆编制的火把是要精心制作的,通常是一家之主或懂事的孩子去筹备制作。在离过火把节还有一两个月的时候,人们每天在上山放牛羊时,或专门去山林中寻找枯蒿芝杆,找到后折断成捆带回家放着,当积累到足够用的时候就开始编制。

点火、玩火和送火:火把节第一天晚上要点火。点的一般是松明子火把,有时也点一把枯蒿芝杆编制的约一米左右长的火把。一般在祭祀完毕吃过晚饭天擦黑的时候开始点。火种从屋里燃烧着的火塘里取出后,点燃一把火把后走向门外,分成一把(堆)或若干把(堆)点着,但一般都是点单数,如一把(堆)或三把(堆)或七把(堆)等。

关于火把节介绍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天神子劳阿普嫉妒人间的幸福生活,派一位年老的天将到人间,要他把人间烧成一片火海。老天将来到人间,看到一个男子将年纪稍大的孩子背在身上,年小的孩子反倒牵着走,他感到奇怪,细一问方知背着的孩子是侄子,牵着的孩子是儿子,因哥嫂已死,男子认为应该好好照料侄子。老天将为这样的人间美德深受感动,想着人们的心地是如此善良,怎忍加害于他们,便将天神烧毁人间的消息告诉给那男子,要他告诉人们于六月二十五那天事先在门口点燃火把,以此免去灾难。于是千家万户都在这天晚上点起了火把,天神以为人们早已在火海中灭亡,便沉沉地睡去,再也没有醒来。后来,纳西族人民就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火把节习俗是怎么样的?

火把节习俗是怎么样的?火把节习俗一般分为祭火、玩火、送火三个阶段,内容包括祭祀仪式和娱乐活动,历时三天三夜。

彝族,白族、佤族、纳西族、拉祜族、傈僳族都有火把节,不过彝族的火把节最为出名。火把节(彝族火把节)是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06年5月20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申报的火把节(彝族火把节)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6月9日,贵州省赫章县申报的火把节(彝族火把节)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

彝族火把节的起源,追溯其根源就是来自于彝族先民对火的原始崇拜。

一方面彝族居住在高寒山区,无论生活或生产上对火的依赖更强,因此火对彝族的影响更大。另一方面彝族原始宗教活动都是以在屋内或门外燃火堆,借以呼唤火神为开始,火在彝族人的意识中非常重要,由此强化了其敬火意识。另外从彝族的社会生活习俗中也可见一斑,凉山彝族谚语就有“所吃的都要见火”。

最早记录彝族火把节的是元代的《云南志略》:“相烧为戏,谓之驱禳”。六月二十四日那天,人们会整晚用竹竿举着火把、火炬照明,小孩也持小火把满地乱跑直到天明。清代编撰的《开化府志》记载:六月二十四日,夷人“村寨田宅,悉燃火炬”,故曰火把节,

虽然火把节是彝族的共同节日,但不同地区彝族的火把节也不尽相同。昆明彝族的火把节据说是为了纪念一个名叫阿南的美丽妇人。她丈夫被仇人杀害,仇人要占有她,她至死不从,在六月二十四日自焚而死,族人就以火把节纪念她。

石林彝族的火把节据说是为了纪念推翻土司暴政而设立的。过去有个土司经常欺压乡里,百姓苦不堪言,一个叫扎卡的牧羊人见义勇为,将火把绑在羊角上,用锣鼓催促羊群冲入土司府,赶走土司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为了纪念推翻土司暴政,彝族就在农历六月二十四那天举办火把节。石林彝族的火把节更加注重火把的形式,包括竖火把、点火把和烧火把,之后会开展喊魂仪式。

红河彝族的火把节据说是为了纪念消灭虫害而设立的。过去蝗虫肆虐,庄稼颗粒绝收导致民不聊生,为了驱逐虫害,彝族人就用火烧稻草来烟熏害虫,保护了粮食和村寨。为了纪念消灭虫害,人们就把农历五月五到五月十五这10天定为火把节。红河彝族火把节一般以鞭打老牛开场,主题是祭祖,人们手持火把绕着祠堂、住宅和田间奔跑,最后举行篝火晚会。

总体来说,彝族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分为祭火、玩火、送火三个阶段。

祭火阶段人们宰牛杀羊共同分享,并备酒肉祭祖。晚上,人们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彝族民间祭司毕摩诵经祭火。然后,大家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以火驱虫的传说。

玩火阶段大家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小伙们赛马、摔跤、唱歌、斗牛。姑娘们则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跳起朵洛荷、达体舞。这天还会举办彝家的选美活动,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

送火阶段是整个火把节的高潮,人人手持火把竞相奔走。最后将手中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大家汇聚在篝火四周载歌载舞尽情欢乐。


10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