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污染水含有什么物质元素
核污水中64种放射性元素超7成超标
中国海洋法学会会长、国际海洋法法庭前法官 高之国:从2011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事故,到2021年日本决定排海时,核污染水大概已经累积了138万吨,并且每天递增约100吨,它的1100多个储水罐大概到今年就没有储存空间了。因为日本从未披露真实数据,现在大概已经有150万吨核污染水了,排放时间可能长达30到50年。现在国际社会,包括周边国家和利益攸关国,最大的担心就是这些核放射性元素和物质进入海洋环境中。日本一直在做出“问题只在于氚元素”的误导,但世界上很多科学家都有一个共识,就是核污染水里含高达64种核放射性元素,并且七成以上都是超标的,而且是多核素设备难以完全处理掉的。
这些放射性元素进入海洋生态环境以后,氚可能还不是最危险的,对人类、对海洋生物影响危害最大的是碳-14和碘-129,碳-14的半衰期约5370年,碘-129的半衰期更长,约1570万年。碳-14会在海洋生物,也就是鱼类的体内聚集,碳-14聚集的丰度或浓度可能是氚的50倍。
日本工程技术专家后藤政志,从事核反应堆安全壳设计,一直关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的动态。他认为,经多核素去除设备处理的所谓“处理水”,不仅含有无法清除的氚,还含有多种其他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后对人体的危害不可小觑。
日本核污染水什么时候排放?
自日本政府2021年宣布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水排入大海的决议后,“核废水排海”成为这两年来国际上激烈讨论的话题。
日本政府8月22日正式决定,从8月24日开始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处理水用海水稀释后排入大海。截至6月末,污染水总量达到134万吨,按东京电力公司的计划,排放时间将长达30年!
日本核污染水是怎么产生的?
日本核污染水产生的主要来源有三个:1. 反应堆原有的冷却剂;
2. 事故后为冷却堆芯新注入的水;
3. 大量渗入反应堆的地下水。这些废水在冷却过程中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成为了核废水的来源之一。在福岛核事故后,向其中注入了大量的水,这些水在冷却过程中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成为了核废水的主要来源之一。”
日本核污染水对中国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看日本排放核废水对我们有哪些可能的影响。从科学角度上来说,这可以分为两部分:海洋生态影响和食品安全影响。
一是海洋生态影响:海洋是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维持着地球上许多生命的生存。核废水如果不经处理或处理不彻底就排入海洋会对海洋生态造成污染。然而,现阶段日本声称会对核废水进行处理再排放,以降低放射性物质对海洋生态的影响,但这个处理结果是不是真实有效所能达到的目标,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和考察。
二是食品安全影响:另一方面是通过海洋生态链,放射性物质可能会影响到人类食品链。比如,人们吃到的鱼等海产品可能会积累这些放射性物质,造成健康危害。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怎么应对?
在应对上,从国家层面,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要做:
1、科研方面:国家级和地方级科研机构需要做好监控和研究工作,督促日本依据公约规定执行,并及时获取和发布准确的信息,以确认日本的核废水处理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政策防范:政府需要出台相应政策防范,如加强海产品的放射性检测,严格把控从可能受到污染的海域进口的海产品。同时,也要做好食品安全的公共宣传,引导公众科学合理的饮食。
3、国际力量:利用国际公约等手段,向日本施加压力,要求其负责任地处理这一问题。比如,可以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提出审查请求,要求日本提供详细的废水处理和排放计划,并接受国际社会的监督。
面对日本将核废水排入大海的决定,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防范措施:
1、健康风险评估:加强与相关部门合作,开展对进口海产品的放射性监测和评估工作。确保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以保护公众健康。
2、加强监测和检测:加强海产品的检测工作,确保核辐射等有害物质不超过国际标准,对可能受到污染的海域进行更加频繁和全面的监测。
3、提高公众科学素养:通过开展科学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食品安全意识,引导公众选择安全可靠的食品,并正确理解和应对潜在的风险。
4、加强国际合作:积极与国际组织和邻国合作,共同监测海洋环境和食品安全,交流信息和经验,形成合力应对可能的风险。
5、强化法律法规: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更加严格的核辐射和食品安全防控体系,提高违法行为的成本和监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