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勠力同心、接续奋斗助力定点帮扶县乡村振兴
坚持科技赋能,提升产业发展动能。一是完善科技帮扶体系。设立乡村振兴自主创新基金项目,围绕清洁能源、数字乡村建设与发展、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与提升、现代农业、设施农业等选题“揭榜挂帅”,推动实现相关科研方向与宕昌县实际需求精准对接。成立“海棠科技工作站”,打造专家科技服务基地,助力当地修复农业环境、提升饮用水水质等。组建专家服务团、优秀青年教师暑期实践营、师生实践队等,持续深入宕昌县开展各类科技服务,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着力构建“项目牵引—平台支撑—团队协同”科技帮扶工作体系。二是加快创新成果转化。积极开展多学科联合科研攻关,研发“边修复、边增产”功能有机肥技术、大棚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振兴号”饮水净化系统等,安装屋顶光伏发电系统,不断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供给、推广能力,着力以技术创新产出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培育本土工作力量。依托建筑、建工、药学等学科专业力量,帮助当地规划建设“拉路梁万亩中药材综合展示园”,提供土壤监测、成分检测、品质评价、深加工指导等服务,助推宕昌县中草药支柱产业发展。实施“科技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行动,选派相关专家主动对接当地农业技术人员,传授农作物种植、农产品培育技术,并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育苗中心,着力为宕昌县培养一批“田秀才”“土专家”。
坚持教育启智,夯实人才振兴根基。一是多渠道加大资源供给。积极探索“数字支教”模式,建设59间“梦想教室”,面向当地中小学生开设“电子线路”“音乐感悟”“乡土绘卷”等140余门在线“云课堂”,并组织1640名志愿者为当地5000余名学生提供线上课业和心理辅导。连续9年选派研究生支教志愿者赴宕昌县开展支教,举办科学营、科普宣讲、素质拓展等特色帮扶活动,助力乡村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积极开展捐资助学、援建捐赠,实施“百万资助计划”,投入100万元资助1000名宕昌县困难教师和困难学生、孤残儿童等;成立“兴学之路”教育扶贫基金,直接投入500万元,并引进价值1100余万元的相关教育资源,帮助当地提升学校硬件条件和教育教学水平。二是多层次强化共建共享。学校教育学院与宕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结对共建,协助建设特色专业、实训基地,接收同等学力人员申请教育学硕士;学校附属小学、附属幼儿园与宕昌县基础教育系统开展资源共享、课程共建。面向不同学科、不同学段教师,围绕学前教育、中学理科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音体教育等方面,累计举办4期“宕昌县中小学班主任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帮助300余名教师强化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辐射带动宕昌县学校教育质量整体提升。三是多形式强化培训服务。设立教育培训帮扶资金,以“请过来”“送出去”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持续为宕昌县党政干部、乡村振兴带头人、专业技术人才等提供产业发展、旅游开发、城乡建设、电子商务等方面的远程研修、交流研讨服务,努力为宕昌县乡村全面振兴夯实人才基础。自2017年以来,累计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69期,培训1.8万余人次。
坚持文化润心,营造宜居宜游环境。一是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参与制定宕昌县全域旅游规划,帮助设计官鹅沟天池游客中心、哈达铺红色小镇等建设方案,建设何家堡乡“花海”等旅游项目,积极打造“红色”“绿色”“古色”等旅游品牌,促进农文旅有机融合,推动实现以文促旅、以旅兴农。探索推进数字文旅建设,联合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共同打造纪念馆全景VR,以新技术新手段让红色资源“活”起来、“用”起来、“亮”起来。二是助力非遗保护传承。发挥学校文学艺术研究院学科专业优势,帮助宕昌县深入挖掘区域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助力“宕昌羌傩舞”“羌陶制作技艺”“藏羌服饰制作技艺”等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发展创新。组织人文艺术学院教师赴宕昌县开展非遗资源调研、艺术教育培训、艺术采风等活动,围绕古建筑遗产、节俗活动、馆藏文物等进行历史溯源,开展系统研究、凝练文化特色,进一步讲好宕昌人文故事。《天津大学“非遗扶贫”工作思路》获评教育部直属高校“非遗扶贫”示范创建项目。三是服务乡村文化建设。设计建设大寨村“海棠广场”,撰写《海棠广场记》,组织师生围绕“乡村振兴”主题绘制文化墙850余平方米,共同描绘新时代美丽乡村的新气象、新风貌。联合相关企业连续3年向宕昌县捐赠价值3150万元的电子书平台、借阅机系统等,组织生活美学与美育浸润、中国传统绘画史等文化讲座、“笔墨同叙脱贫巨变,师生共写家乡小康”书法比赛等,不断丰富乡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着力打造乡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以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推动加快实现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