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考生热点 >

手机玩太久可导致抑郁症

时间: 晓慈 考生热点

手机玩太久可导致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常常与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和喜悦感、消极思维以及身体疲倦等症状相关。长期间玩手机可导致抑郁症。

首先,长时间使用手机可能导致人们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疏远。沉迷于手机屏幕也让人感到孤立和无助。这种孤单和孤立可能会促进心理不适和抑郁情绪的形成。

其次,社交媒体的使用也是导致抑郁症的罪魁祸首之一。社交媒体通常是宣传完美物质生活、讲究外表的方式。当人们看到完美的照片和非常时尚、成功的朋友的生活时,会让人们感到自卑、不满足,从而导致心理问题。

其次,手机使用会干扰睡眠。均衡的睡眠是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关键环节。人们在使用手机时通常会浏览社交媒体和电子邮件,这会延长手机使用的时间,不利于健康的睡眠,从而增加抑郁症的形成风险。

另外,使用手机还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例如,眼部疲劳、颈部疼痛和头痛等不适感,这些不适感可能与情绪低落等因素相关。

为了避免手机使用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努力控制手机使用的时间。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参加户外活动和运动、调整和改善睡眠质量以及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是非常必要的。当出现长期的消极情绪和抑郁症状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健康帮助是十分必要的。

如何与抑郁症患者相处

 第一,先照顾好自己。人人都承受着一定的压力,在面对抑郁症患者时,我们除了给予包容与照顾,也要关注自己的情绪。建议每天或每周通过写日记、倾诉、运动、冥想、听音乐等方式,宣泄、排解不良情绪,保持心态平衡。抑郁症患者最容易在亲密的人面前爆发情绪,但他们并不是厌恶亲友,而是生理上很难控制负面情绪。因此,与抑郁症患者相处要时刻告诫自己,尽量不要“较真儿”。

第二,别盲目鼓励。“坚强一点”“你可以的”“没有过不去的坎”“一定会好起来”……这些话在普通人听起来没有错,但抑郁症患者听起来可能会很难受。他们也想努力走出来,但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是意志力减退,如果经过一番艰难的挣扎仍难以缓解抑郁情绪,就更难做到积极主动。“喊口号式”的鼓励只会加重他们的无用感与自责。如果想用积极的语言影响他们,不要空谈加油,可以聊聊最近发生的趣事;或者有针对性地指出患者做得好的地方,使其找到价值感和希望;还可以尝试增加肢体接触,一个握手,一个拥抱,都可以带来温暖,让他们感到没有被嫌弃。有时,默默陪伴也是一种有力量的支持。

第三,积极督促治疗。在我国,90%以上的抑郁症患者没有得到有效诊断和治疗,选择独自忍受或与亲友倾诉,最终就容易造成悲剧。亲友除了要警惕抑郁症患者是否有轻生欲望或其他危险想法外,平时还要主动鼓励患者去看心理医生、接受科学治疗。抑郁症患者很难自己走出来,目前治疗抑郁症的方式主要是药物和心理疏导相配合。部分患者讳疾忌医,可能是因为抑郁导致的消极疲惫,也可能是出于病耻感。这时,亲友的作用是巨大的,一是要温柔、耐心地做思想工作,告诉患者抑郁就像感冒一样,性质与其他疾病没有区别,并不是什么“丢人”的疾病,积极治疗后有很大几率恢复正常;二是要告诉患者,他不是一个人在面对,你会陪在他身边。如果患者依然十分抗拒看心理医生,建议家人带其做全身体检,这样不仅可以排除躯体疾病导致的抑郁症,还方便转诊到心理科,很多时候,医生的建议更有说服力,也更能让患者直面心理问题。

第四,不必事事保护。很多人不了解抑郁症,误认为患者“玻璃心”“脆弱”“矫情”,常常抱着“任由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心态,导致很多患者“因病获益”。例如“以前父母对我要求严格,得病后他们就不敢提要求了”“之前不给我买手机,现在啥都给我买了”,或者“过去缺乏关心,如今病后关怀备至”,这些感受会促使患者在生活和情感上过度依赖亲友,无形中阻碍了他们的治疗意愿。因此,只要患者不处于严重的发作期,可以完成日常生活,亲友就不必事事都“让着”,应该鼓励他们参与家中的事情,鼓励其逐渐恢复社会功能,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与康复。

 抑郁症好了以后和正常人一样吗

 抑郁症治愈后和正常人一样。

1、抑郁症是一种精神心理类疾病,其发病常与个人性格、应激事件刺激、滥用药物及某些疾病有关。患者常会出现心理和躯体症候群,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注意力下降、兴趣减退、思考能力减退、记忆力下降、头晕头痛、睡眠质量差、食欲不佳、汗多等症状;

2、抑郁症经过积极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及心理疏导干预后通常可以治愈,治愈后和正常人表现无异。患者抑郁症治愈后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注意心理调节。但是抑郁症容易反复发作,如果在急性发作期没有积极治疗,在巩固期和维持期不坚持规律服药,定期复查,则容易反复发病,还有可能加重。

98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