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贴秋膘”有什么讲究
立秋“贴秋膘”有什么讲究
立秋润燥为主,慎贴秋膘。秋天,天气渐渐转凉,人们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口、鼻、皮肤等部位的干燥感,故应吃些有生津养阴滋润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
秋季宜食清润甘酸和寒凉的食物,寒凉能清热,甘味食物的性质滋腻,有缓急、和中、补益作用,酸味食物有收敛、生津、止渴等作用。
同时,中医认为,肺与秋气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应多吃有润肺生津作用的食品,例如百合、莲子、山药、藕、平菇、番茄等等。如此看来,立秋之后,我们在饮食方面应该特别注意定时定量、润燥强体。
立秋是什么节气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瑟成熟。
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立秋还处在暑热时段,尚未出暑,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才出暑,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所谓“热在三伏”,又有“秋后一伏”之说,立秋后还有至少“一伏”的酷热天气。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这天往
往还处在中伏期间,也就是说,酷暑并没有过完,真正有凉意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酷热与凉爽的分水岭并不是在立秋节气。
进入秋季后,由夏季的多雨湿热过渡向秋季少雨干燥气候。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随阳气下沉而逐渐萧落。秋季最明显的变化草木的叶子从繁茂的绿色到发黄,并开始落叶,庄稼则开始成熟。立秋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还有“贴秋膘”“咬秋”等习俗。
立秋不等于入秋
立秋分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此时节,人们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凉风至”。宋代诗人刘翰在《立秋》中就写道“乱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形象表达了立秋天气转凉的特点。
中国天气网通过盘点1991年至2020年气象大数据发现,立秋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全国平均气温开始从逐步升高转为下降。从我国常年夏秋季各节气平均气温演变图上可以看到,立夏到大暑气温一路升高,大暑达到顶峰,大暑达到顶峰,立秋时节的全国平均气温迅速从大暑的22.4℃降到21.2℃,跌到夏至前的水平,之后,全国大部日渐凉爽。
不过,立秋并不等于入秋,立秋是揪着三伏尾巴到来的节气,暑气仍存。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张娟介绍,常年立秋期间,仅有西北、东北的部分地区开启夏秋转换,其他大部地区还处在夏季,尤其是南方地区高温仍盛。统计显示,江南、华南以及川渝地区常年立秋期间高温日数在4天以上,重庆、江西、福建、浙江、湖北等地的部分地区可达7天以上。
立秋分三候
一候:凉风至
凉风至未必是指一到立秋便疾风大作,转瞬清凉,所谓凉风,只是西风的代称而已。
二候:白露生
“白露”并不是指白露节气的露水,而是初秋时节的薄雾蒙蒙。此时的雾气,常被称为颇具诗意的“霭”。
三候:寒蝉鸣
金风始至,初酿其寒。寒蝉鸣,仿佛是关于暑气消退的预告。那若断若续的寒蝉之鸣,乃秋之凄美,令人恻隐和怜惜。
立秋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全国平均气温开始从逐步升高转为下降。
从我国常年夏秋季各节气平均气温演变图上可以看到,立夏到大暑气温一路升高,大暑达到顶峰,大暑达到顶峰,立秋时节的全国平均气温迅速从大暑的22.4℃降到21.2℃,跌到夏至前的水平,之后,全国大部日渐凉爽。
不过,立秋并不等于入秋,立秋是揪着三伏尾巴到来的节气,暑气仍存。常年立秋期间,仅有西北、东北的部分地区开启夏秋转换,其他大部地区还处在夏季,尤其是南方地区高温仍盛。统计显示,江南、华南以及川渝地区常年立秋期间高温日数在4天以上,重庆、江西、福建、浙江、湖北等地的部分地区可达7天以上。
立秋下雨有啥说法
“立秋有雨丘丘收,立秋无雨人人忧”
这里说的是在立秋节当天出现降雨与晴天之间的不同结果,农民们当然希望立秋节当天降雨。具体来说:
“立秋有雨丘丘收”
这里说的是在立秋节当天。今天是8月7号,就是今年进入到立秋节的日子。“有雨”就是指的出现降雨下雨的天气,说明在今天立秋这样的日子出现了降雨,降雨天气有什么说法呢?“丘丘收”指的是就连山丘上贫瘠的土地都是丰收年景,这也说明立秋下雨就是好年景。
“立秋无雨人人忧”
这里说的是在立秋时节出现晴好太阳天,“无雨”就是指的晴好天气,这样的是预兆高温干旱少雨的,这样的天气对于是歉收或减产的,所以人人都担忧。
还有农谚说“立了秋,哪里下雨哪里收”等等,这说明立秋下雨是非常好的预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