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考生热点 >

2023中伏天是什么时候

时间: 晓慈 考生热点

2023中伏天是什么时候

2023中伏天是7月21日,中伏,“三伏”之第二伏,即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始,至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这段时间。中伏的天数有长有短,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20天,这取决于每年夏至节气后第3个庚日(初伏)出现日期的迟早。

中伏天期间注意事项

1、忌猛吃冷饮:冷饮适当吃解署,大量吃会伤身。长期过量的冷食物进入胃,会使胃黏膜下血管收缩,黏膜层变薄,或出现黏膜水肿甚至糜烂。且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快,血管处在扩张状态,突然食用冷饮,会造成血管迅速收缩,引起血压波动,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2、忌不开窗通风:三伏天不少人怕热,长时间闭窗室内吹空调。其实,潮湿闷热、通风差的室内易引发中暑,而且使用空调不开窗换气,空气质量会变差,反而更容易致病。

3、忌冷风直吹:高温天气让不少人开启了全天候的空调模式,猛吹空调特别容易使原本就很疲劳的须椎肌肉雪上加霜,甚至“罢工”。

4、忌只吃果蔬:伏天天气闷热,不少人天天以青菜瓜果为食。这种做法并不健康,其中三餐以水果为主更是不可取。若只注重蔬菜水果,难以满足人体碳水化合物、矿物质、蛋白质等多种基本营养需求。夏季气温高,人体代谢速度加快,蛋白质消耗量大增。如不及时补充蛋白质,将对人体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产生不利影响会导致体质大幅下降。

5、忌不出汗:汗黏黏的、有异味,还会弄脏衣服,出汗的时候人也不舒服。所以很多人都想方设法不出汗少出汗,吹空调、不运动、用止汗露·.....其实,三伏天出汗是人体最好的“补品”。

6、忌过度锻炼: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不少人大汗淋淋仍坚持锻炼。殊不知大汗会耗伤人体阳气和津液,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不要在盛夏过度运动。因为,出汗多会导致血液黏稠,容易引起心胜病、脑使等。

中伏天就是二伏天吗

中伏是二伏。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三伏天多出现在每年阳历的7月中旬到8月中旬之间,这时气温最高,日照时间最长,地面的热能也最多。三伏天的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

根据日历查询,2022年入伏是在7月16日,中伏有20天,末伏则是8月15日,共持续40天。在二十四节气中,中伏在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开始,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结束。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气候和农事特点,所以中伏的具体日期可能略有不同。

中伏吃什么食物好排湿气

1、苦味菜:苦味菜具有健脾、退热、提神、消暑、去湿的作用,含有丰富的生物碱、苦味素、矿物质、氨基酸和维生素等多种微量元素,有利于改善因夏季过高温度而引起的食欲不振、乏力等不适症状。

2、姜枣茶:生姜性质温和,属于阳性药物,红枣则具有补气养血的功效,将生姜红枣熬煮食用,能够用于改善女性痛经、腹痛等不适感,同时有利于体内除湿,顾护人体阳气。

3、酵素:伏天给身体补充酵素,可有利于排除肠道、肝脏堆积毒素,增强肝脏排毒能力,且还具有调理肠胃、改善便秘、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等肠胃症状。

4、食醋:夏季天气炎热,人体排汗量过多,三伏天食醋,能够提高肠胃酸浓度,帮助消化、吸收、促进肠道消化和抑制细菌滋生,具有防治伤寒、痢疾等效果。

5、冬瓜、黄瓜、苦瓜、山药、芹菜等都是清热祛湿佳品,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选择食用。

三伏天初伏中伏末伏有什么区别

三伏天中的初伏、中伏和末伏主要在时间长度和气温变化上有显著的区别。

1、时间长度:初伏,也称头伏,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通常是7月16日至7月25日。中伏,也称二伏,是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通常是7月26日至8月14日。末伏,也称三伏,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通常是8月15日至8月24日。

2、气温变化:初伏期间,气温逐渐升高,天气变得更加炎热。中伏期间,气候气温达到最高点,天气最为炎热。到了末伏,气温逐渐降温,天气转为凉爽。

9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