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3篇
教案是指教师以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师自己的教学经验,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的实施方案。以下是学习啦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5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
5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一
1、通过学习,帮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及特点,学会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决相遇求路程的问题。
2、培养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发展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1、学会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决相遇求路程的问题。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发展思维。
教学难点:理解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
第一节课课堂实录:
(一):从生活事例引入:在路上有没不碰到过熟人?当时你从哪里来?你的朋友从哪里来?能说“你相遇了吗?”(板书:两个人或物体、两地、相遇)
师:小强和小丽住在同一条街上,星期天上午同时出门,猜一猜,他们俩会相遇吗?(演示课件)
李业伟:当他们两人一个人往右,一个往左走,就会相遇了。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个人或物体、从两地同时出发、最后相遇的行程问题,相遇问题。
自我点评:感觉到不是很自然,问题在于没有呈现出相遇问题的多种情况,指明是研究哪一种情况。
(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教学目的:理解相对而行过程中两个物体间的距离变化,掌握相遇求路程的方法,理解速度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问题意识。)
出示例题:小强和小丽同时从家里出发,向学校走去。小强每分钟走60米,小丽每分钟表走70米。4分钟后两个人在学校相遇,小强和小丽两个家相距多少米?
师:请位同学读读题。
师:你能用手势表示出小强和小丽相遇的过程吗?第一分钟怎样?第二分钟呢?第三、第四分钟呢?
学生用手势表示,指一个学生上台演示。
师: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演示第一、二、。。。。分钟两个人的位置和最后相遇的过程)
师:求的是两家的距离,你会解答吗?
学生自己解答,教师下台巡视,并提出:做好的同学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还有不明白的地方,等会提出来。
师:谁来说说?
郭泽浩:70×4 60×4 (师板书)是这样做法的同学请举手示意一下。(全班绝大多数同学举手了)
师:还有不同的做法吗?
燕楠:(60 70)×4 (师板书)是这样做法的同学请举手示意一下。(约有一半的同学举手了)
师:谁有问题?想提问题吗?
李彦慷:70×4表示什么意思?
张宁:表示小丽所走的路程
师:还有问题吗?
上紫薇:为什么中间有加法?
张程程:因为把小强走的路程和小丽走的路程加起来,就是他们两个家的距离。60×4就是小强走的路程,70×4就是小丽走的路程,所以用加法。
王雨宁:60 70表示什么?
张鑫钰:60 70表示1分钟小强和小丽一共走的路程。
师:还可以怎样理解?
师:两种做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又有什么联系?
王丽红:第一种是先求出小强和小丽走的路程,再相加;第二种是先求出小强和小丽1分钟一共走的,再乘以时间。
上慧芳:第一种和第二种之间有简便的关系。
燕慧芳:是乘法分配律。
师:观察得很仔细。并且和前面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了。
师:第二种方法中60又可以说成是小强的速度,70又可以说成是小丽的速度,60 70就又可以说成是他们两人的速度和。因此,两家的距离又等于他们两个人的速度和乘以时间。
自我点评:课件的演示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行走情况,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的同时,学生自己的思考显得不足。速度和的出现显得急了一些,可以先让学生再做一两题,在应用中充分感知后再给出速度和的概念,或者在应用题中再让学生说说对54 42,65 70等的自己的理解。
(三)应用巩固(教学目的:以四个层次的练习:模仿、背向、不同时出发,还没有相遇进行巩固)
1、书上做一做,与例题相基本类似的练习题:
2、背向求相距的问题:
3、不同时出发,求相距的问题
4、思考题:相遇求时间的问题。
自我点评:四个层次的练习应该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如第1题让学生自己独立解答,第2题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再一起讨论,第3题则应放手让学生小组里合作,交流多种做法,在一个开放的时间空间里让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散开去。
(四)总结评价
学了什么?表现怎样?
自我点评:在总结之后还应让学生说说“你还有什么问题?”,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课堂内向课堂外延伸。
1、培养问题意识方面:在课中有强调“你有什么感觉?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问题?”,在教学例题时也有提出:谁想问?谁有问题?但最后没有时间,最后的总结质疑没有。
2、关注全体学生方面:我在巡视时片偏小了,应有针对性地看几个学困生,或看一个大组了解学生的情况
3、放手还很不够:例题可以让学生先自己去尝试解决;最后一道先出发一小时的题可以多给点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解决,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4、重难点还不是很透彻,直观方面很充分,但抽象性不够,如60 70(速度和)的理解不够火侯。可以让学生说出他的独特感受:60 70表示两个人每一分钟接近130米,60 70表示两个人1分钟走的路程的和。总结出速度和乘时间等于总路程也稍微急了一些,学生还不能说出来的时侯,显得这个是老师说出来,塞给学生的。速度和乘时间等于总路程适用的还有好几种情况,应在练习时给点出来。多做几道题让学生充分体验后再总结出速度和的概念。
第二节课实录:
第一个环节:基本上和第一节课相同
第二个环节:(教学目的:唤起学生更多生活经验,理解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时可能的多种情况,理解相遇时两个物体的距离为0)
师:小强和小丽住在同一条街上,星期天上午同时出门,猜一猜,他们俩会相遇吗?
张宁:我猜会相遇,
上紫薇:我猜不会相遇
郭泽浩:可能会相遇,也有不会相遇,面对面走时会相遇,背过来走不会相遇,
王雨宁:有可能小强和小丽走到中间就不走了,不会相遇
燕楠:背过来也可能相遇,小强这样转一圈(比手势)就会碰到小丽了。
刘宁波:也有可能小强小丽同一个方向走,小强在后面追,最后追上了小丽
师:看来两个人或物体同时出发,运动时会有很多种不同的情况,有面对面走的,有背对背走的,有相遇的,还没相遇的,有绕一圈又相遇的,(出课件,)你能用手势来表示一下吗?
师:你有什么感觉?
张鑫钰:我觉得面对面走两个人越来越靠近了,
(学生说得不多)
师:面对面走,两个人越来越靠近,也就是说两个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
师:那最后相遇时两个人的距离是多少?(是0)教师板书
教师逐一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了:两个人或物体、同时、不同时、相向、同向、背向、相遇、不相遇、追上等
师: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这么多情况中的一种,就是两个人或物体、从两地同时出发、面对面相向而行、最后相遇的问题。
第三个环节:课件出示例题:小强和小丽同时从家里出发,向学校走去。小强每分钟走60米,小丽每分钟表走70米。4分钟后两个人在学校相遇,小强和小丽两个家相距多少米?(教学目的:理解相对而行过程中两个物体间的距离变化,掌握相遇求路程的方法,理解速度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问题意识。)
师:谁愿意来读题?
师:你能用手势表示出来第一分钟他们俩的位置吗?第二分钟第三分钟第四分钟又会在哪里呢?
何碧莹比划得第一分钟走了很长,第二三四分钟较短,再让林贤成来。
师:你能在脑海里想象一下小强和小丽走的情景吗?(让学生闭眼想象了4、5秒)你能画出线段图来吗?(我巡视时看了几个学困生和优生的。)
刘宁波:画出了速度、并用数字1、2、3、4和小格子表示出了每一分钟的路程,但每个格子长短不一。
郑紫薇:画出了相遇的地方,用两条大弧线表示出两个人走的,但没有用小格子表示每一分钟
郭泽浩:一条线,不会画
王雨宁:标出了4个60、4个70
上紫薇:标出了两个起点,用省略号表示出中间有好几分钟
师在投影上展示出了林贤成和朱华芳,让学生说一说你认为怎样画好?你喜欢哪一种?
师用课件演示出第1分钟。。。。。每一分钟表两个人的位置和最后相遇的情景。
(自我点评:第一节课我是先在课件上直观演示两个人走的每一分钟的位置情况,再让学生画线段图,而这是一个完全放开的环节。短短的几分钟学生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的情况,让我发现了在前一节课所没有发现的丰富差异。这样做也有利于学生让学生把直观的图象转为较抽象的线段图;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去画,可以让学生先体验先感受,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发现不同学生的思维的不同层次,如学困生的思维障碍在哪里,优生优在什么地方,如上面黄晓容同学画的显示出她的理解脱离了直观形象的演示,抽象化的程度更加深刻一些。在学生思考之后再演示课件,直观形象的演示和学生的抽象思考相互印证,能更好发挥课件的优势,而不是让课件成为发展学生思维的一个阻碍。在今天多媒体的信息技术优势下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2、学生自主解答:
这一环节基本上和第一节课相同。唯一不同的是速度和的概念没有急于出现。
1、速度和的概念出现得比第一节课迟一些,在做完书上做一做的模仿练习和背向而行求距离3道题以后,再问学生:52 44表示什么?60 70表示什么?54 44表示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你能给这个式子取一个名字吗?从而出现速度和的概念,再总结出:路程=速度和×时间。相比第一节课,学生在做了3道题之中对速度和的体验更清晰更深刻了,说怎么理解52 44、60 70、54 44的答案也非常个性化,学生能较好地理解是表示两个人或两辆车1分钟一共走的路程,比较自然和更加水到渠成。不像第一节课中由于给出得太快,理解的学生不多,(由于时间关系,第一节课也没有提问很多学生)
2、练习做先出发1小时再求两车距离的题时,我放开让学生先自己做再让同桌两人互相看一看,说说你怎么想?与平时相比,绝大多数学生完全参与进来,沉浸其中了。如卢洪光、邹健军、余虹莹、曾程祥、江丽等一些同学。
3、最后让学生谈了收获和对自己的评价,并且向学生提出了“还有什么问题?”但由于时间不够仍说得不多。
5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二
1 .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 .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第一课时:众数
内容:教材第122 、123 页的内容及第124 、125 页二十四的第1-3题。
1 .使理解众数的含义,学确定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 .使初步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联系与区别,能初步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统计量。
3 .能够运用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和分析,做出决定。
4、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的兴趣。
教学: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教学: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
教学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计算器。
提问:在统计中,我们已学习过哪些统计量?(学生回忆)
师:我们已经对平均数、中位数这两个统计量,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种新的统计量——众数。(板书:众数)看到课题,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
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众数,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二、创设问题情境,认识众数
1、出示教材第122 页的例1 。
提问:我们选出的队员身高比较均匀才合适,你认为参赛队员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进行汇报。
学生会出现以下几种结论:
( l )算出平均数是1 . 475 ,认为身高接近1 . 475m 的比较合适。
( 2 )算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 . 485 ,身高接近1 . 485m 比较合适。
( 3 )身高是1 . 52m 的人最多,所以身高是1 . 52m 左右比较合适。
指出:用平均数、中位数描述,不能很好地反应身高的集中趋势,所以我们今天就要学习一个新的概念,就是众数。上面这组数据中,1 . 52 出现的次数最多,是这组数的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提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学生比较,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交流。
并指出:我们所学的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能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但平均数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是一组数据的中间数起分水岭的作用。今天我们学习的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最多的数据,一般反映集中水平。它们描述的角度和范围有所不同,在具体问题中,究竟采用哪种统计量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及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来确定。
4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23 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此题中位数是5.0, 从数是5.1,在这里用众数表示全班同学的平均视力水平比较合适。
1、完成教材第124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 、2 、3 题。
学生独立计算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集体交流。
2完成教材第125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4 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指出:五(1 )班参赛选手的成绩有两个众数,88 和87 ,意味着在这次竞赛中得88 分和87 分的人同样多。而五(2 )班没有众数,则表示这次竞赛中没有集中的分数。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3完成教材第125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5 题。
学生先独立计算出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然后说一说用哪个数代表公司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为什么?
由于平均数是2600,中位数和众数都是2000,所以用众数代表这个公司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因为它反映的是大多数人的工资水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众数这一统计量,并且通过练习理解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个统计量的联系与区别,根据我们分析数据的不同需要,可以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量。
五、作业:完成教材第125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6 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先在课前调查本班学生所穿鞋子号码,然后填在统计表中,再进行分析。
众数是《课标》教材新增内容,由于以往关注研究得较少,致使今天的教学举步为艰,对个别习题结果的评价更是模棱两可。唯一让我安心的是学生们都掌握了求一组数据众数的方法,会正确地确定众数。而开学初教研员所作报告中已提早告知,中位数和众数已经在新修改版《课标》中删除,所以考试中练习的难度不超过例题。是什么问题困扰着我与学生呢?
困扰一:根据数据特点,确定采用哪个统计量比较合适。
[案例1]教材123页做一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5.0, 众数是5.1。第二问是“你认为用哪一个数据代表全班同学视力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虽然《教参》中给出了正确结果“在这里用众数表示全班同学的平均视力水平比较合适。”可许多学生认为中位数与众数数据相差不大, 用中位数表示一样合适。甚至有学生用计算器算出了它的平均数是4.9675,认为用5.0代表一般水平更合适。
[案例2]教材124页第2题,这两位射击队员成绩的平均数都是9.5,而众数甲是9.5、乙是10。题目问“你认为谁去参加比赛更合适?为什么”。学生有的认为选甲比较合适,因为他的成绩比较稳定,最低成绩都在9环以上,而且10次中有5次都打出了9.5环。也有的学生认为应该选乙,因为在甲乙两名选手成绩的平均数相同的情况下,乙的众数是10高于甲,这也就说明他打靶时正中靶心的次数多一些,获胜的可能性要大一些。但到底选谁更合适呢?
[分析]以上两个案例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实质是相同的,就是要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它们在统计学上各有什么意义。
通过学习,下面谈谈自己的心得与对上述两个问题的个人意见。
平均数、中位数及众数都是能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但描述的角度和适用范围有所不同。
平均数应用最为广泛,用它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可靠和稳定,它与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有关系,能够最为充分地反映这组数据所包含的信息,在进行统计推断时有重要的作用;但容易受到极端数据的影响。
中位数在一组数据的数值排序中处于中间的位置,故其在统计学分析中也常常扮演着“分水岭”的角色,人们由中位数可以对事物的大体趋势进行判断和掌控。中位数则仅与数值排序后中间一个或两个数据有关,当一组数据中有个别偏大或偏小时,可以用它来描述其大体趋势.
众数着眼于对各数据出现频数的考察,其大小仅与一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当一组数据中有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它的众数往往是我们关心的一种统计量,用众数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比较合适。
下面谈谈自己对上述两道练习题的个人意见。
123页的做一做,我认为用众数代表全班同学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因为这组数据中5.1出现的次数明显高于其它结果,全班有超过1/4的同学左眼视力是5.1。
124页第2题,我会选甲参加比赛。虽然甲乙的平均数相同,且乙的众数高于甲,但射击需要的是稳定发挥,在这方面乙10次射击中有两次成绩都在9环以下,而甲的成绩则明显稳定得多,所以综合考虑实际情况,我选甲。
困扰二:中国语文博大精深,给我们造成的文字理解上的困扰。
[案例3]教材124页第1题,题目问“如果成绩在31——37为良好,有多少人的成绩在良好以上”有的学生认为良好以上包括良好,如生活中常说“60分以上为及格,全班及格的有xx人,”这时的及格人数就包括了60人,所以“以下”、“以下”就包括这个数;也有的学生认为良好以上不包括良好,因为从教材120页第4题的提问“海拔在1001为以下的面积共占多少” ,而不是海拔在“1000米以下的面积共占多少”可以看出“以下”不包括1001。还可以从教材124页第3题的表述“在100及100以下良或优”中看出“100以下”应该不包括100。到底“以上”和“以下”该如何界定呢?
5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三
课题:欣赏与设计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8~1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图案,小组交流,感受图案的美,并为自己以后创作图案提供借鉴。
2.通过欣赏图案,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空间观念。
3.自己经历创作实践的整个过程,感受创作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
1.进一步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2.加深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
课件、方格纸、正方形白板纸、手工纸三张及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展览导入
课前让学生收集图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思考: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它有什么特点?
指名介绍本组中最美的图案,并结合思考说一说它的特点。
二、学习新课
(一)尝试创造:
让学生做第8页第1、2题。
1、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图形设计图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2、交流时,教师对有创意、绘图美观的同学给予表扬和激励。
(二)设计图案:
做第10页“实践活动”7题。
1、 提出三个步骤:
(1)先选择一个喜欢的图形;
(2)再确定你选用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
(3)动手绘制图案。
2、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后,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
(一)反馈练习:
1、制作“雪花”:
取一张正方形纸,按书上所示的方法对折和剪裁。可以经过多次练习,直到会剪一朵美丽的“雪花”。
2.作品展示。
3、独立观察并尝试做第9页第5题。
四、全课总结
全班交流各自的作品,选出好的作品互相评价,全班展览。
板书设计:
欣赏和设计练习课
图片1 图片2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