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学科学习方法 > 物理学习方法 >

高一物理必修知识点学习提纲(2)

时间: 燕妮2 物理学习方法

  13.弹力

  (1)定义: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2)产生弹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两物体直接接触;

  2)两物体的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物体之间的正压力一定垂直于它们的接触面。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在分析拉力方向时应先确定受力物体。

  (4)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弹簧弹力: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

  (4)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存在弹力的判断方法:如果物体间存在微小形变,不易觉察,这时可用假设法进行判定。

  14.摩擦力

  (1) 滑动摩擦力:

  说明:a. F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 u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N无关。

  (2 ) 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O

  说明:

  a.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15.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分力。

  (2)共点力的合成

  1)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共点力。

  2)力的合成方法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及方向,这是矢量合成的普遍法则。

  注意:

  (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3) 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分力成直角时,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数。

  16.合力的计算

  (1)方法:公式法,图解法(平行四边形/多边形/△)

  (2)三角形定则:将两个分力首尾相接,连接始末端的有向线段即表示它们的合力。3.设F为F1、F2的合力,θ为F1、F2的夹角,则:

  17.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

  1)一个物体如果保持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不变,其加速度为零,这是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运动学特征。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18.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亦即 F合=0

  (1)二力平衡:这两个共点力必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三力平衡:这三个共点力必然在同一平面内,且其中任何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即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平衡。

  (3)若物体在三个以上的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通常可采用正交分解,必有:

  F合x= F1x+ F2x + ………+ Fnx =0

  F合y= F1y+ F2y + ………+ Fny =0 (按接触面分解或按运动方向分解)

  19.力学单位制

  (1)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基本单位就是根据物理量运算中的实际需要而选定的少数几个物理量单位;根据物理公式和基本单位确立的其它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

  (2)在物理力学中,选定长度、质量和时间的单位作为基本单位,与其它的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力学单位制。选用不同的基本单位,可以组成不同的力学单位制,其中最常用的基本单位是长度为米(m),质量为千克(kg),时间为秒(s),由此还可得到其它的导出单位,它们一起组成了力学的国际单位制。

  20、牛顿运动三定律

  补充:直线运动的图象

  (1)从S—t图象中可求:

  1)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位移。

  2)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直线或切线的斜率大小)。

  图线向上倾斜表示物体沿正向作直线运动,图线向下倾斜表示物体沿反向作直线运动。

  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

  比较两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关系(看两物体S—t图象中直线或切线的斜率大小)。

  (2)从V—t图象中可求:

  1)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速度

  2)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0表示加速,a<0表示减速)

  图线纵坐标的截距表示t=0时刻的速度(即初速度);

  图线与横坐标所围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在t轴上方的位移为正,在t轴下方的位移为负。某段时间内的总位移等于各段时间位移的代数和。

3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