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2)
(十)按要求写句子:(7分)
1.我们曾留着像丝一样的痕迹呢?
改为陈述句: 。
2.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沿着声音,也沿有影子。
改成反问句: 。
改成感叹句: 。
3.桃花山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
缩句: 。
4.除夕真热闹。
扩句: 。
5.我们有缺点。我们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合并为一句语: 。
6.广场上到处飘着五颜六色的红旗。
修改病句: 。
二、积累展示:(9分)
1.李明仗着自己聪明,动不动就骄傲自满,这时你会用这样的话来劝告他:
。(写一句本学期学过的格言警句)
2.我国有许多传统的佳节,请写一首描写传统佳节的古诗: 。
3.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 ,
, 。
4.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 ;我也茫茫然跟着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 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 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 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 时,他又从 的 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 地从我身上 ,从我脚边 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三、阅读乐园。
(一)课内阅读。(8分)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 就比泰山还重 替法西斯卖力 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给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1分)
2.这段话的中心句是 。(1分)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重于”“轻于”的意思分别是 、 。(1分)
4.把画“ ”的句子改成因果关系的句子。(1分)
5.读了这段话,我懂得了 。(2分)
6.毛泽东引用的“ ”这句话,是出自 朝著名的 、 之手,他所著的《 》是优秀的史学和文学作品。(2分)】
(二)课内阅读。(12分)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笔的问题。他( )多忙,对我的问题( )很感兴趣,( )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从这组关联词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2分)
2.读文段,“局势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在:(3分)
(1) 。
(2) 。
(3) 。
3.读画“ ”的句子,填空。(4分)
“轻易”在课文中是 的意思。父亲不肯轻易离开北京的原因是 。这段话运用了 描写,表现了李大钊 的精神。
4.用“虽然……但是……”的句式来概括选段段意。
(三)课内阅读。(6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1.这个片断节选自 的《 》。(2分)
2.文中画横线部分是一组 句式。(1分)
3.“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
4.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1分)
①表示解释说明 ②表示句意的转折
③表示声音的延长 ④表示句意的递进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 走马灯宫灯 各形各色的纸灯 还有纱灯 里面有小铃 到时候就叮叮地响 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请用“ ”画出写灯数量多的句子,用“ ”画出写灯种类多的句子。
2.从短文第一段的第二句话,你感受到了 。
3.在元宵节,老北京人们的主要活动有 。
4.这两个自然段围绕 在写。
5.这两段话主要写了 。
6.给第二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四、习作
六年的小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你一定经历多许多事情,有些事情可能使你明白一个道理,可能使你明白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可能让你明白什么是幸福,可能让你明白了……请你以“我终于明白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通过一件事情,把你的感受表达清楚,不少于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