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心得 >

三牛精神心得体会

时间: 小龙 心得

三牛精神心得体会篇1

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勉励全党全国人民大力发扬“三牛”精神。“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农历辛丑牛年,“十四五”正开局,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正衔接。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当以“牛精神”立根、“牛风格”塑魂、“牛干劲”提神,做好为民服务的“孺子牛”、创新发展的“拓荒牛”、艰苦奋斗的“老黄牛”,在莽莽苍苍的浩荡天地间扬鞭远行,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里蹄疾步稳,在河汉纵横的荒原新土里深耕细作,在基层开垦焕然一新的万里“沃野”,开拓出时代里惠及后世的丰硕“良田”。

甘俯下身去,做心田植深情、眼中装人民的“孺子牛”。“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自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孺子牛”是鲁迅笔下永葆赤子之心、时常牵挂人民的那类人。援藏工作中奔赴边疆、情系雪域的孔繁森,脱贫攻坚战中知民冷暖、先人后己的扶贫干部黄文秀,抗击疫情时星夜驰援、焚膏继晷的白衣战士仲月霞……这些灿若繁星的平凡英雄,无不在心田里厚植着对党的深情,眼中闪熠着对人民的真意,书写了不平凡的壮丽诗篇,在共产党人的精神图谱中熔铸了不朽的丰碑。“人民”二字是俯下身去才更清晰可见的炙热火光,而“为民之心”是如同涤荡杂质才能显出可贵的“和氏璧玉”,“为民服务”绝不是口号喊得震天响,落地却无声的敷衍了事,而是党员干部拳拳服膺的行为准则。接续好脱贫攻坚的春风之劲,而乡村振兴穗香扑鼻的金色麦浪也在以一浪更比一浪高的势头向前翻滚着,要让人民在累累硕果中绽开笑颜,就要始终紧跟民生民情精准把脉定向,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遗余力办好人民的大小事、急难事、愁盼事,真正成为与人民心手相连、血脉相通的党员干部。

敢奔到前头,做跳出舒适圈、劈山开新路的“拓荒牛”。“敢教荒原成沃野,誓将沙碛变新洲”,“拓荒牛”是不怕“山色空濛雨亦奇”的前路未知,敢入“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贫瘠荒野,义无反顾、奋勇当先的闯关者。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从敢于“大包干”到敢砸“大锅饭”,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杀出一条血路”,从失败尝试到中国特色,中国开辟了一条前无古人的发展之路。可见,上至国家下至个人,无不需要创新精神深入根基脊髓、融于血脉筋络,才能保持活力不被时代淘汰。我们党员干部更要做时代里敢闯敢试、高掌远跖的“拓荒牛”,破除思想藩篱,不被束缚手脚,勇敢跳出“舒适圈”,涉入“无人区”,垦别人没有垦过的荒,蹚别人没走过的路,逢高山关隘能开出新路,遇深水峡谷能造起新桥,做从“0”到“1”的尝试,收获从无到有、苦尽甘来的喜悦。“十四五”已启程,我们要“牛”不停蹄,奔在前头,绝不能让征途未尽而“牛蹄尽”,而要让“牛蹄”所过之处皆播撒下创新的种子,孕育出生机蓬勃的时代春景。

能挑起担子,做荆棘中迈步、负重能前行的“老黄牛”。一世纪风雨兼程,九万里风鹏正举,我们的民族复兴行至关键一程,是“搏击长空”的关键时刻,是“扶摇直上”的蓄力阶段。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我国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已取得历史性成就,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冲锋号角已经吹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已在高歌猛进的路上,我们要秉承前辈们吃苦耐劳、默默耕耘奉献的精神,争做一个即使在荆棘中也能迈开步、负重能前行的“老黄牛”。眺望前方不可能是坦途,我们在干事时会有存在不足不够力的问题,必然需要我们齐心合力“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每个人的脚步就会汇成国与家的步伐,所以愈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荆棘丛生阻视野、险滩暗礁在眼前,党员干部愈要初心如磐石,韧劲如蒲苇,使命在肩头,知重而负重,绝不能骛于虚声,也不能驰于空想,而以实干为要,以奋斗为履,下足“九牛爬坡,各个出力”的苦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朝乾夕惕一往无前,心有目标奔赴山海,我们自会发现山海皆可蹈、未来必可期!

“越不可越之山,则登其巅;渡不可渡之河,则达彼岸。”我们已经走过了千山万水,仍然需要跋山涉水,我们的脚下是挚爱的热土,头顶是浩浩的长空,目光是坚毅与从容。我们要做新时代蹄疾深耕的“三牛”,心系人民、开山拓土、披荆斩棘,共同开拓出基层更加春意盎然的广袤沃野!

三牛精神心得体会篇2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开局起步,基层干部们请备好文房四宝,以“三牛”精神迎接建党一百周年,以昂扬姿态书写无悔芳华,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握紧“笔杆”、锤炼“笔力”,夯实提笔能写“基本功”。

“笔势染来虹气现,砚痕干处月轮开。”提笔能写不仅是基层干部的内功,更是实现目标追求的基本功。要想成为笔杆子,必须勤于学习,把功夫下在平时,一方面坚持与时俱进地学,学习最新的国家政策、领导讲话,做知识积累的“有心人”,让写作资源库时刻“保鲜”;另一方面要坚持务实笃行地学,将提笔能写作为目标追求,增强自身的思辨能力。历代书法之大家,书写时讲求力透纸背,这样写出的书法潇洒自如、爽利挺拔、精神外耀,给人以遒劲的力感。面对新时代与新要求,基层干部有义务更有责任去主动尝试,在凝神静思中握紧“笔杆”,在精益求精中锤炼“笔力”,以力透纸背的精湛笔法着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精制“墨锭”、提升“墨质”,练就刻苦钻研“绣花功”。

“有佳墨者,犹如名将之有良马也。”一锭佳墨不仅融汇绘画、书法、雕刻等诸多艺术功能,浓缩特有的文人风貌与时代情怀,更成为了一种文化与历史的见证。“初心在方寸,咫尺在匠心。”在墨的图案绘刻和漆匣的装潢制作过程中,有这样的一群人,坚守惟精惟一的工匠风骨,以经验和时间磨砺自己的作品;秉持臻于至善的匠心精神,用潜心修行的价值观代替浮躁功利的工作观,以心血和汗水培育美的产物。如今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我们更应守住这份匠心,择基层之业,择利国之业,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执着扎根在基层,研磨品行、增长才干,传递服务的温情和干事的力量,让自己也能为他人一同分享“墨香”。

铺好“纸笺”、描绘“图纸”,荣立冲锋在前“特等功”。

“白纸堆叠,装帧为书,化为利刃。”纸作为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不仅为传播华夏文明立下了卓著功勋,更是协同人类开辟丰富多彩的文化领地。人生亦是一张白纸,经过基层实践的阅历后,生命便有了不同的色彩。时代楷模廖俊波牢记党的嘱托,带领福建省政和县脱贫致富奔小康,实现了贫困县脱胎换骨的蜕变;贵州遵义老村支部书记黄大发践行“修渠、致富”的誓言,三十年如一日率领群众绝壁凿天渠,终于引来一泓清泉,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期愚公移山的不朽精神。其实生命远不止仅有某种单一的色调,丰富多彩才是它最本真的意义,在面对看似平凡又普通的基层工作时,只要我们用心在实践的淬炼中画好每一笔、写好每一撇,这纸上便有了锦绣文章、精彩画面。

刻琢“砚璞”、涵养“砚品”,下足不弃微末“水磨功”。

“笔有神,砚亦有神。”绝妙的笔砚,造就绝妙的文章与书法。精品如砚璞,功夫在水磨。习近平总书记正因为在梁家河的基层工作历练,才锤炼出高瞻远瞩、克勤克俭、平易近人的处事风格,也正因为将一颗赤诚之心全部奉献给了人民,才积淀出一个复兴大国的领袖魅力。有一以砚喻人的格言联曰:“以纯为体,以静为用;如玉之坚,如砥之平。”一块好砚,在于它材质的坚美以及润磨出的墨香,基层干部也需像砚璞一样沉稳,在基层实践中潜心修行,坚定热爱,戒骄戒躁,永远保持如砚一般质朴本真之心,在一刀一刻中,感知纹理、雕琢走向,在一修一填中,勤恳耕耘、唤醒生命,最终在平凡的基层岁月中创新出丰满的“血肉”。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愿广大基层干部以志为方向,以勤为动力,以笔的爽利挺拔、墨的臻于至善、纸的奋楫争先、砚的本真质朴扎根基层,找到人生舞台,收获出彩机会,身体力行书写新时代的奋斗华章。

三牛精神心得体会篇3

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大会还对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表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以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为榜样,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争做“三种牛”,以“三牛”精神,行“三路”,继续奋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更大贡献。

争做为民服务“孺子牛”,践行为民服务宗旨,不忘“来时路”。35年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献身教育扶贫、点燃大山女孩希望的张桂梅,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誓言的黄大发,回乡奉献、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扎根脱贫一线、鞠躬尽瘁的黄诗燕,他们用生命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铮铮誓言。作为基层干部,身处党和人民群众沟通的“最后一公里”,需要学习先进的奉献精神,争做为民服务“孺子牛”。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坎,不忘“来时路”,时刻询问自己为何而来,为何为官。工作中强化思想教育,坚持党的领导,忠于党,忠于人民,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摒弃下乡走访“全靠四个车轮转,隔着车窗玻璃看”,下乡调研“往年数据换一换,几张表格填一填”的错误做法,秉承“常回家看看”、与老百姓“同坐一张凳,同饮一壶水”,切实将“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付诸于具体行动中。

争做创新发展“拓荒牛”,培养自身创新思维,走好“脚下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作为基层干部,我们需要养成并携带创新思维,走好“脚下路”,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基层工作中敢为人先,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实施乡村振兴建设行动中,与创新同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注重新建改造“农村公厕”,户厕无害化普及,做到既要“面子”,更要“里子”。

争做艰苦奋斗“老黄牛”,彰显人民公仆本色,坚定“未来路”。在刚刚过去的,“最美公务员”在基层涌现,他们扎根基层、不胜不休,有“厚着脸皮”走村入户,谋划产业脱贫的刘叶阳,“背着父亲去扶贫”的山西大同市财政局吴苏俊,被乡亲们亲切称为“老闺女”的沈淼……他们用实际行动书写人民公仆本色,令人敬佩。基层干部当向榜样看齐,发扬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这一重大战略定位,答好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新考卷”,工作中多吃苦,少抱怨,用“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勇气”攻坚克难,从而不断强化工作中的自我效能感,为克服对未来的恐惧,坚定“未来路”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基层干部要争做“三种牛”,以“三牛”精神,行“三路”,以初心为舵,以使命为帆,以拼搏为桨,让中国号这艘巨轮乘势而上、破浪前行。

三牛精神心得体会篇4

春日胜黄金,奋斗开新局。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作为新时代的基层工作者,要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三牛精神,不待扬鞭自奋蹄,以新气象迎接新开始,念好为民服务“一字诀”,谱写基层发展新篇章。

涵养一颗虚心,让学习“永无止境”。“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新的一年要谋好新篇,决不能自我感觉良好、安于现状,决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要全面审视各自的工作,既要“知不足”,又要“不知足”,“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翻篇归零再探索,重整行装再出发,虚心向他人学习,实事求是地找差距、补短板,努力把各项工作不断往深处、细处抓。基层工作最需要接地气,基层干部要多向“土专家”学习,“要做群众的先生,就要肯做群众的学生”。多同群众交朋友,多向群众请教,多喝一杯“群众茶”。把“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落到实处,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重任。

践行一份担当,让政策“落地生根”。实干明宗旨,担当践初心,担当精神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基层工作者只有发扬担当精神,稳扎稳打,不图一时之名、不贪一时之功,把全部心思用在“真干事”上,把全部本领用在“多干事”上,以“朝受命、夕饮冰”的事业心,以“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感,担负起“跑好自己这一棒”的历史使命,才能“赢得生前身后名”。今年正值“十四五”开局之年,基层工作者更要有担当精神,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敢于啃最硬的骨头,敢于挑最重的担子,即使“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也要将所有的“线”有条不紊、针针落在描图处,以担当勾勒出基层壮阔蓝图,如此,基层干部才能够在工作中获得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基层工作才能向好发展。

履行一份承诺,让承诺“掷地有声”。承诺是患绝症也要坚守抗疫一线的“人民英雄”张定宇,是向绝壁要天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当代“愚公”毛相林,是不畏艰险丈量祖国山河、六十七年初心不改的国测一大队……每一声郑重的承诺,每一次为民无私奉献的初心,都是一种信仰、一种力量、一种精神。每个基层干部都应把人民放在心中,时刻不忘入党时的铮铮誓言。提高为民服务意识,把认真践诺作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举措,按照承诺内容,脚踏实地,带头实干苦干,以只争朝夕的闯劲、拼搏进取的干劲、百折不挠的韧劲,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书写基层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三牛精神心得体会篇5

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大会对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表彰。

千年梦想,百年奋斗,圆梦今朝。历经8年,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在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背后,是300多万名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和数百万名基层工作者以青春、热血在没有硝烟战场上的不懈奋战,是1800多名扶贫干部以生命的绝唱践行使命荣光,从蹒跚前行到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他们让薄土生出金、石缝开出花,让这一奇迹被历史铭记。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也许岁月会模糊记忆,但他们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以初心赴使命的丰碑上,永远活在百姓的心里。让我们一起致敬脱贫攻坚战场上以青春、热血甚至生命战斗的先进典型,让我们一起感悟他们的“心”力量,汲取奋斗不息“三牛”精神,继续书写新的伟大传奇。

感悟“无私奉献”的“初心”力量,汲取为民服务“孺子牛”精神。脱贫攻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广大扶贫干部无私奉献、辛勤付出的成果,消除贫困是他们坚持不懈、奋斗不止的“初心”目标。我们看到,从北京毕业选择到广西百坭村的“扶贫之花”黄文秀,放弃北京工作回到深度贫困家乡的“藏乡好女儿”张小娟,退休后选择千里迢迢到薛家村义务扶贫的“名誉村长”王新法……纵然高山阻断、大河阻隔,但为了群众的脱贫致富路,他们离开城市到农村,走出办公室到田野,离开自己的妻儿老小,以生命赴使命,以初心换民心,以忘我的奋斗追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梦想,用宝贵生命在神州大地、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矗立起一座座伟大的精神丰碑!致敬脱贫攻坚楷模,他们身体力行的“无私奉献”,是为民服务“孺子牛”精神的生动诠释,让我们感受到了具体可触的“初心”力量,如一盏盏闪亮的明灯,照亮着使命的方向,点燃了新时代继续奋发向前的激情。

感悟“敢闯敢试”的“决心”力量,汲取创新发展“拓荒牛”精神。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也正是一项项立足实际、因地制宜、融入科技的创新举措,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供了强大动力。我们看到,“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把课堂搬到山间地头,建立了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绿色核桃栽培等技术体系,走出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创新新路;“农民书记”姜仕坤26年如一日,细算经济账、共谋脱贫策,发动群众种草养羊,发展山地特色经济,做出了让老百姓称赞的出色业绩……他们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乘风破浪、开垦希望,用坚毅的“决心”描绘出道路、方向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描绘出与时俱进的崭新足迹。致敬脱贫攻坚楷模,他们身体力行的“敢闯敢试”,是创新发展“拓荒牛”精神的生动诠释,让我们见证着“伟大奇迹”逐步实现的“决心”力量,让决战决胜照进现实。

感悟“俯仰无愧”的“信心”力量,汲取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中国脱贫攻坚任务之艰、规模之大、成效之巨、影响之深前所未有,是人类减贫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实践。中国脱贫攻坚之所以能取得伟大成就,正是有着广大扶贫干部始终奋战一线,甘为马前卒、争当急先锋,艰苦奋斗的不懈努力。我们看到,几十年如一日身挑四担坚守山村的刘桂珍,虽然退休但数十年如一日帮扶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武汉鼎,先后3次连续四年驻村帮扶的蓝标河……正是因为有着他们,前赴后继、战斗到底,用热血和实干做到“俯仰无愧”,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才能如期完成,实现了“愿景”到“实景”的美妙变化。致敬脱贫攻坚楷模,他们身体力行的“俯仰无愧”,是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生动诠释,让我们真切触摸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必胜“信心”,书写出消除绝对贫困的“中国答卷”,引领我们继续砥砺奋斗更加长远的壮美征程。

让我们致敬脱贫攻坚楷模,感悟他们以生命赴使命的“初心”“决心”“信心”力量,汲取继续奋进新时代的“三牛”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再创奇迹!

10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