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学习心得
西方哲学史学习心得精选篇1
康德哲学是西方哲学的一个蓄水池,以前的哲学从这里流进来,以后的哲学从这里流出去,这里流出去并不是一个支流,而是有许多支流,也就是说,从康德出发,可以走不同的哲学方向,这里讲的先从康德哲学在本国的这一支流的情况,这里主要有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为代表,我们先介绍一下费希特和谢林。但是这两个人物在正统的西方哲学史中,倒是没有出现,可能在中国是因为他涉及到马克思的哲学来源才把其列进来的。
我们说康德在总结过去哲学的基础上,给出一个比较完美的解决方案,调和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解决方案上建立了他的哲学体系,但是费希特发现,这一解决方案存在着如下问题:
因果律,康德将因果范畴限定在经验或者是现象界,这样就建立其自然哲学的基本,但是其中的前提是他将物自体和现象界分开,认为物自体是不可认识的。但是物自体和现象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显然是物自体是现象界的原因,而现象是物自体的结果。这样首先就是康德自己在应用因果范畴的时候就非法进行的,因此这是一个问题。还有就是在康德哲学中的那个先验自我,作为一切先天综合知识的逻辑根据,而世纪上这个先验自我就是道德意志的本体,这样两个非常界限明显的二元论,是无法构成一以贯之的哲学体系的。那么费希特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费希特认为一个严密的哲学体系必须是一个从最高的明确无误不证自明的第一原理,按照其内在的必然性合乎逻辑的推演出来的有机系统。
因此费希特将康德的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融为一体,然后取消物自体,通过绝对自我的创造性的行动形成一个新的哲学体系。那么我们怎样确定他的最高根据,或者是第一原理呢。就是反思。费希特的这个哲学体系称之为知识学。这样通过三条基本原理来构筑起来的。
第一原理:自我设定自己本身
第二原理:自我设定非我
第三原理:自我在自身中设定一个可分割的非我与可分割的自我相对立
自我设定自己本身,就是一个绝对的自我,自我就是自我,是无条件地绝对有效,人类一切精神活动都是以这个绝对的自我为根据的,意识及其事实就是本院行动本身及其结果。然后在自我之外设定一个非我,这样自然界就出来了。这样进行自我设定的非我,客观世界出来后,那么康德的物自体就是不必要的假设了。或者说,当你设定了非我就必然会设定一个自我,因此没有自我就没有非我,只有在自我设定一个自我,才能设定一个与之对立的非我。
这是第一原理和第二原理是矛盾的,就是自我设定自己,自己又设定非我,那么非我和自我相对立。要将这两个原理放在一起,那么只能是相互制约的。
第三原理设定出来的自我与非我的可分割性,已经将相互对立的自我与非我综合起来了,而且是先验的综合起来,这样知识中最高的综合,其他所有的综合都必然包含在这个最高中和之中,因而它指出了知识学以后发展演绎的道路。这样康德的先天综合知识是如何可能的,在这里就得到了解决。
这就是是正、反、合的最初辩证法的提出,就是自我正,设定非我,反、进行综合是合。
从第三原理开始,全部方法将是综合,我们最高综合中寻找各种对立,并且通过新的关联把他们联合起来,而这个新的关联又包含新的对立,于是又推演出新的关联,知道最后达到统一。这是来源于对绝对自我进行分割,自我分割多一份,非我就少一份,因此费希特的辩证法是量的辩证法。
但是费希特的知识学,有一个先天的缺陷,就是它的体系的开端是从绝对自我开始逻辑演绎的,那么这个绝对自我是怎样和经验结合起来,形成知识的呢。这是当时康德看出来的毛病。
我们再来看谢林的哲学。
谢林把费希特的哲学进行两点修正,一个在费希特的自我和非我的绝对自我上面设置一个绝对,这样谢林的哲学就是从这个绝对出发的,第二个是,他将费希特的设定的非我(客观自然)看成是一个与自我一样的实体。有了这两个修正,谢林就可以开始演绎自己的哲学了。谢林同意费希特的观点,哲学应该是从最高的自明的统一原则出发,按照逻辑必然性推演出来的科学体系,但是费希特消除了康德的主客二元,抛弃了物自体,用绝对自我作为知识论的基本,但是在谢林看来,这个绝对自我是不能作为哲学的最高原则的,因为这个最高的自我是受非我制约的,是有条件的,另外无意识的自我设定非我也是不成立的。所以按照谢林的观点哲学的最高原则即不是自我,也不是非我,既不是主体也不客体,而是超越自我非我,主体客体之上的“绝对“。
所谓的绝对是超越自我与非我的对立之外的无条件的共同根据,它是超乎一切有限的,有条件的对立状态之上的绝对无差别的绝对同一性。
因此谢林的哲学就是从这个绝对出发的。这是非人格的绝对理智。与这个绝对相对应的是精神和自然的差别状态,自然是存在的环节、精神是思维的环节,自然应该是可见的精神,精神应该是不可见的自然。或者说,绝对同一所对应的是差别,就是有差别的自然和精神,但是自然和精神又是一个东西,这不过这个同一个东西的不同阶段吧了。就是说,自然与精神不仅是实体的两个方面,从无差别的绝对到有差别的自然和精神是绝对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
这样谢林从费希特出发,但是他不把非我(自然)看成是自我设定的,而是把自然看成与自我一样的无条件地具有实在性的东西。
这样就可以从绝对出发,(绝对是无差别无条件的),在其中,有一种提高的自觉的精神实体的原始冲动,出现了一种原始对立的二重性,于是开始这个对立的运动,从而创造开始发展,整个历史就是从绝对出发的自身发展过程。
这个过程是这样,首先从绝对同一性分化无意识状态,然后从无意识(客观)状态上升到自我意识理性,这是自然哲学,从自我意识状态返回到绝对同一性是先验哲学,这样自然哲学以客观的东西为第一性,从而引出主观,先验哲学以主观的东西为第一位的东西,使客观的东西从主观中产生出来,这样哲学这两个部分对立有相互补充。
这样谢林哲学是从绝对产生出自然哲学和先验哲学。
自然哲学:一切自然科学必须趋向是,从自然出发而达到理智的东西,就是把意自然规律完全精神化,所以自然哲学是一个主观性的不断增长的过程。从质料开始到无机物,然后到有机体,最终产生精神的发展过程。所谓的生命就是由内在本源维持自身存在,具有内在连续性的独立存在,人是自然进化的顶点,至此在无意识的自然中出现了意识,自然界就达到了自我意识。这就是自然进化的合目的性。康德非常小心的把合目的性看成是我们看待自然的原则,而这里谢林跨越了康德的障碍,认为自然虽然是无意识的,但是却是彻底的合目的的。就是自然的自身的规律是合目的性的。
所以自然哲学从客观出发,描绘的是从自然到精神的历程,先验哲学从主管出发,研究是精神生活的发展,即从主体到客体,从精神到自然的创造过程。
先验哲学:包括理论哲学、实践哲学和艺术哲学。
理论哲学讨论的是认识问题,实践哲学讨论的意志问题,他们信念不同,理论哲学对象在我们之外,我们受到对象的必然限制为前提,而实践哲学则认为我们不是受到必然制约,是自由的,能从思想世界过度到现实世界。并获得客观实在性。认识活动是从现象世界向表现世界转化,实践活动是理想世界向现实世界转化,理论哲学的对象是自然,那么实践哲学的对象就是历史。这样自然是必然的领域,历史是自由的领域。
我们在这里找到了历史观的基础,也是从新的角度来认识历史了。
这就是历史也是有规律的,它服从是以自由为目的的自然规律,包含着无限进行的意思,历史的特点在与它力图实现自由与必然的统一。
谢林的历史哲学概括如下:(这对我们重新认识历史的发展有好处)自由意志与必然规律之间的辩证关系:人虽然在行动本身是自由的,但在其行动的最终结局方面却取决于一种必然性,这种必然性凌驾于人之上,甚至操纵着人的自由表演,因此,历史的规律性作为一只未知的手,在编织出来的东西,通过人的任性的自由表现,贯穿在全部历史过程中,人在历史舞台上作出的自由表演,但背后由绝对决定着印象一个预想不到的目标上去。那也许是他们并不打算去的地方。这个观点相当于,市场经济中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在支配着历史的发展,无论是人多么自由,还是不能逃出历史那只看不见的手的掌心的。
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还是延续康德的东西,相当于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这是一个必然于自由的矛盾,在理论哲学看,对象在我们之外,我们的认识必须以对象为真理,但是按实践哲学的观点看,对象必须服从主体意志,实现世界必须以我们心中的思想为真理,结果呢,我们要理论的确定性,就失去实践的确定性,要有实践的确定性,就得失去理论的确定性,显然这是一个测不准原理,也是一个确定终结的时代。
那么在这个困局中,我们是无法解决的,只有一种即及理论也非实践,同时即是理论也是实践的中间环节里,我们才能解决问题,这个中间环节就是目的论,从理论、实践到目的论。这样完成了一个统合。这还是康德的东西。但是谢林将康德分割的东西赋予了生命性质,就是这是历史发展的过程。
自然界是主观与客观的原始和谐,不过对人的产物如何使,自由有必然,主观与客观的同一,那么就只能在艺术品才能找到,先验哲学要将主观将主观转化为客观,就只能在艺术中找了。
这就是艺术哲学。
艺术哲学就是由主观性走向客观性,获得客观真理或认识绝对本身,这就要求有意识的活动与无意识活动必须是同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就是艺术品。因为艺术家是在有限中表现无限,而展现这种 无限的东西任何认识活动都无能为力,只有在艺术品,有限东西与无限的东西才能统一起来,它终于把无限之物表现出来了。因此这只有天才的艺术家才能做到的事情。
现在谢林的先验哲学由自我原始同一出发,回到了原始同一性,它在艺术的帮助下,在理智直观中与绝对同一性融为一体,消除了有限性,差别性回到了绝对的怀抱,回到了自己的家。
自然哲学完成了客观的东西的绝对综合,在先验哲学中完成了主观的东西的绝对综合,,完在先验哲学的终点艺术哲学中指出了从主观向客观过度方向,至只是方向,而且还仅仅是先验哲学主观性内部完成的,那么自然哲学是客观的东西,先验哲学是主观的东西,但是如何同一到那个绝对出发点之中,尽管艺术哲学指出了方向,但是如何实现的。这是谢林的哲学难题。
这个难题也是,从无差别的绝对出发,通过自然哲学和先验哲学到艺术哲学这样有差别的世界最后回到无差别的绝对之中。这个过程是如何将有差别世界回到无差别的绝对之中的。这就引入了黑格尔哲学。
谢林说,历史是按照上帝精神编写的一部史诗,它有两个部分组成,一个部分是人类从自己中心出发,到离开这个中心的最远的地方去,另一部则从这个最远的地方回归到人类的中心。
西方哲学史学习心得精选篇2
《西方哲学史》是英国哲学家罗素享誉世界的一部学术巨着。它以其精湛的思想,深邃、广博的学识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罗素有一句名言:“一种哲学要有价值,应该建立在一个宽大坚实的知识基础上,这个知识基础不单是关乎哲学的。”罗素本人就是这句名言的实践者。他的哲学着作涉及学科之多,令人叹为观止。评论家认为:“罗素的学识比他同时代的任何人都渊博……”怀特海形容罗素“是柏拉图的一个对话的化身”。我想,学识渊博,视野开阔是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在《西方哲学史》中,作者从人类的第一个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着笔,向读者描述了自公元前6世纪以来,直到近代哲学的发展轮廓;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几乎任何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我们都可以在这部着作中找到清晰的评述。在书中,作者对这些哲学观点的评述清晰而明智,表现了一个学术大家深邃,精湛的思想,令人深深叹服。如评述柏拉图关于闲暇产生智慧的表示质疑,对此,作者作了详细而深刻的分析。首先拿柏拉图的这种思想与近代思想作比较,推出柏拉图该种思想存在的明显问题;然后作了一系列的假设,假设柏拉图的思想或者说假想成立,经分析和推理,作者最后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找出一群“有智慧”的人来,把政府交托给他们,这仍然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拥护民主制度的根本原因。认真阅读此书,我发现我收获的不仅是对西方哲学史的了解,还有对罗素慎密的逻辑和极强的推理能力的学习。我觉得读一本好书,我们的目的不要只局限于了解书中所介绍的内容和情节,而是要吸收作者所表达出来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以及要学习作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要懂得学习,精于学习,在阅读中至少能在思想上提高自己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它教人理性,激励人们无所无忌的去学习哲学,研究哲学。
西方哲学史学习心得精选篇3
哲学的理解,我就只停留在平时教科书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中所介绍的哲学,看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之后,我对哲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风趣,简直可以当一本稍微深奥一点的笑话书来看。这是促使像我这样没有耐心的人看这本书的主要原因。平时学习马克思所说的哲学,或许是因为是编制成教科书供我们学习的原因,那里面所说的内容总是特别深奥而又枯燥无味,致使我看到甚至听到“哲学”这两个字我就觉得没意思,但是罗素笔下的哲学,让我忘却了这种恐惧,他论述清晰,把其他哲学家原本很深奥难缠的东西讲得更明白、更加深入浅出。
这本书从希腊文明开始,一直到19 世纪的西方哲学家都有描述,书中每一个章节都有所阐述的哲学家的基本观点、主要着作以及主要成就和失败的地方,因此读来让人对浩如烟海的西方哲学史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得不承认作者对于西方哲学、西方哲学史的深刻的了解和把握。
正如在绪论中作者说的:从历史的角度而言,社会环境塑造着哲学,而哲学又反过来影响环境。因而要理解一个时代或民族,就有必要先理解它的哲学。非常深刻的话。我们现在很多人对于现在中国的种种现象不理解,或者愤世嫉俗,或者崇洋媚外,其实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的哲学思想有所了解后对于我们现实生活中所经历的种种情形、怪状都会有所了解和欣然接纳,这就是哲学受到环境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环境的一个最切合实际的例子。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它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也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罗素说过,哲学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哲学家的学说不是个人孤立思考的结果。社会环境和已往各种哲学学说对一种哲学学说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罗素在本书中,总是把每一个哲学家看作是时代的产物, 又考察他们对时代的影响。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让我明白了,哲学可以是一门浅显易懂、实在的学问,而不是只是学者口中的遥不可及的知识。这本书让我对哲学懂得了很多。
西方哲学史学习心得精选篇4
肤浅的说,这本书的阅读难度要大于以往见到的、读过的所有的书,这也正是读此书的目的所在吧。先难后易、先苦后甜,这是除书内容以外最大的收获了,正如老师所言,如果这本书都可以读的下去,其他书自然也就不在话下了。
且不说书中内容的精彩,仅读书方法的练习与毅力的磨练已是受益匪浅。刚开始读,觉得很有新鲜感,虽然读不懂,但也津津乐道,但是慢慢的对于书失去了新鲜感,取而代之的是一遍遍看不懂的反感,读书开始由享受变成了磨练。在前两年,也就是大二左右的一段时间里,十分想看哲学类的东西,但当时忙于其他事,也不知道该看什么,后来也就这么过去了。
自己也喜欢思考,包括人生、科学、自然规律等等。所以我把这本书比喻成了一包难吃的化肥,晦涩难懂但值得让人深思,并最终有所收获。虽然看的不够透彻,但有些地方确实引发了我的思考与感触,就一些精彩之处,谈一下我的拙劣见解。
我对这本书的认识:
哲学是什么?哲学,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说它和神学很像,是由于人类对于某些确切的知识,但又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而与科学的关系,它与科学一样诉之与理性,而不是像神学一样诉之与权威,这种介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领域就是哲学。哲学史就是哲学本身,哲学史的修订并不是把外在的材料罗列的“哲学史”,而是要是哲学史成为哲学本身,把哲学糅合进哲学史当中,这才是真正的哲学史。
从宏观角度而言,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参考当时的时代背景,特定的时代和特定的社会环境,特定哲学思潮、哲学流派和哲学运动,探索哲学史发展的社会历史发展原因。同时也用微观分析法,描述当时的哲学家实际生活过程,从个人的出生地、出生环境、家庭环境、所受教育、个人生活方式和个人心理特点做出详细的说明,探究个人体的原因对哲学发展史的作用。
他的《西方哲学史》主要分三卷,古代哲学、天主教哲学和近代哲学。在纵向的时间轴上,分别在每卷中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特殊介绍了对哲学的发展有重要贡献的人物,对于重要的人进行大量文字描述,不吝笔墨。同时对于他认为不重要的人物只字不提。任何一个时代和社会都有自己特定的思想历史环境,这是人类发展的思想结晶,这些思想既包含了历史继承的思想,也包括同时代其他文化背景的社会的影响,思想文化系统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
从微观角度而言,相同的社会发展水平和相同的生产力会产生相同的社会体制、思想、经济、政治。但会形成不同的哲学思想体系,同一派别的哲学家也会有不同的思想内容,并且同一个哲学家不同时期也会产生与自己相矛盾的哲学观点,这就需要微观分析了。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里,对哲学家个人及其思想研究,重视对哲学家的个人生活方式,个人的生活环境背景纳入到哲学史研究中,在叙述康德那一章中,叙述康德的个人趣事,康德有一个十分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他的邻居习惯了根据他出来散步的时间来对表,但是有一天他因为读卢梭的《爱弥儿》而打乱了他的时间表。对康德的出生地、受教育程度以及谁对他影响最大来确立他的哲学思想。这其中也夹杂着罗素的个人见解,比如:《英国百科全书》上说:“因为他从来没结婚,他把热心向学的青年时代的习气保持到了老年。”罗素说:“我倒真想知道这个条目的笔者是单身呢,还是已婚的人。”
哲学史其实就是哲学家的历史,是从古到今各个时代的哲学大家的思想结晶的历史,有的哲学家在时间上是重叠的,所以他们相互会相互影响、相互攻击、相互抵制、最后独立出自己派别。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同样以学派或是人物为主要章节,中间穿插着时代背景,如《西方哲学史》(下卷)一书中在第四章叙述完埃拉斯摩和莫尔之后,他插入了第五章关于宗教改革运动和反宗教改革运动以及第六章科学的兴盛,科学的兴盛带来的新概念对近代哲学发生了深刻的影响。读后感.第七章弗兰西斯·培根,他提出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基本原则,认为感觉是认识的开端,它是可靠的,是一切知识的泉源。他重视科学实验在认识中的作用,认为必须借助于实验,才能弥补感官的不足,深入揭露自然的奥迷。
要了解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必须要了解它的哲学,个体的生活环境决定了他的哲学,反过来他的哲学又决定着个体的生活环境。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入门级哲学教科书,书中介绍各个时期的哲学大家,不仅对这些大家的主要思想做了介绍,还引申出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不仅介绍历史上不同时期哲学家家庭出身、所受教育程度等做了细致叙述,同时针对各个哲学家的思想加入了自己的评判。他的这部哲学史有助于初学者的学习,更好的理解哲学家的观点和当时时代的精华。
通过学习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能够比较全面而系统的了解西方的哲学家的思想体系,对于构建哲学整体框架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收益颇丰。哲学应当用哲学思维去学习,试着用哲学家的思维方式去学习,用辩证法的思想看待这个世界,分析世界。正如罗素所说:“哲学探索的意义不在于这个不确定的世界给出最终确定的答案,而且在于使我们生活在不确定中确定生活。
哲学问题永远不会解决,也永远不会消失
西方哲学史学习心得精选篇5
罗素这本书很久以前就有老师推荐过,由于听到很多评论说他对其他哲学家的解释并不很忠实于原意,而且我记得还有人说过罗素根本就不懂形而上学,所以一直没敢看,怕被他的先入为主影响太深。后来由于专业课要讲这本书,老师做了要求,我就看了这本被称为经典的着作。
看完之后,我觉得我的这个选择是对的,这本书比我事先想象的更令我满意。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风趣,很幽默,说的夸张点,简直可以当一本稍微深奥一点的笑话书来看。这也是促使像我这样没有耐心的人看这本书的主要原因了。
首先,论述清晰,这一点可能和罗素搞逻辑的事实有关。这也许是很多人认为罗素不懂形而上学的原因,因为他总是力图把其他哲学家(尤其是欧陆哲学家)的原本很深奥难缠的东西讲的更明白一点,在这个过程中,毫无疑问会丢掉很多细腻精微的意思。但是如果这是一种错误,我喜欢这种错误。这一点也保证了这本哲学史是一本很安全健康的书,也许我浅薄了一点,但是它不会把我引向对我来说很危险的冥想之中:一切是那么的清晰明了,即使不清晰明了的东西也会清晰明了的承认这一点。
论题的广博,崇尚理性,具有常识感,在政治上和伦理上的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这些都是令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毫无疑问,这本书让我接受罗素自己而不是他所论述的哲学家的哲学,但我认为,这也是任何一本由个人撰写的哲学史不可避免的问题。而罗素的哲学是很能帮助人的,并能使之成为一个有着正常智慧的现代人。
另外,罗素从时代生活与哲学的关系出发,对论述的哲学家的选择也与一般的哲学史有所区别。他不是完全以哲学方面的成就作为选择标准,而是更看重哲学家的学说对时代社会生活影响的大小。有些政治家和诗人,由于对哲学发展有比较大的影响,在本书中也都占有一席地位。
论述西方哲学史的名着有许多,各有其优点。相比之下,我认为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的优势在于,它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而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罗素说过,哲学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哲学家的学说不是个人孤立思考的结果。社会环境和已往各种哲学学说对一种哲学学说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罗素在本书中,总是把每一个哲学家看作是时代的产物,又考察他们对时代的影响。
当然了这本书应该说还是有偏颇的,比如,尼采这一章(尼采是我唯一看过原着的人),他没有提到《悲剧的诞生》中的酒神精神之类美学见解。而这一点是尼采的思想中也很有影响的部分。最明显的是,由于哲学立场不同,罗素对思辨哲学抱有偏见和轻视态度,他也就不可能比较客观地理解和评价德国的思辨哲学,尤其在对黑格尔的哲学上更是如此。我推想他对其他哲学家的论述也是可能有偏颇的。
但是罗素毕竟是人,所以也不用苛求他写出一本绝对完美绝对忠实的书。就我而言,我在这本书中学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感觉就像来到了一个新大陆:原来话可以说的这么清楚!很幸运在启蒙时能看到这本书。
总体说来,罗素的这本书使得我相信哲学是很实在的一门学问,而不是我以前出于无知所认为的纯粹是书呆子的梦呓。也许这是我最大的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