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暑假学习体会3篇
在那些平凡而伟大的人民群众面前,大学生养成的“娇、骄”二气会得到克服;在实践的困难和危险面前,要求大学生们具有一定的牺牲精神和坚强的品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到的大学生的暑假学习体会,希望能帮到大家!
大学生的暑假学习体会一:
今年暑假,我没有选择在家吹空调上网,而是去了我们小区附近的咖啡店打工,近一个月的暑期社会实践打工生活,让我很充实,也学习到很多。
在咖啡店里打工,和客人的交流很重要,也能学到很多东西,来我们店里的主要是咖啡行业工作者和爱好者,能学到最多的当然就是关于咖啡的故事。以前我觉得我对咖啡算是比较了解,和别人交流之后才发现我的浅薄,咖啡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现在中国人对咖啡的认识也许还不够,但咖啡的文化正在兴起。相比于大陆,香港和台湾的咖啡文化要繁荣许多,我在店里看了一本书叫《精品咖啡学》,是台湾一名叫韩怀宗的咖啡人写的,看了之后会非常敬佩他们对咖啡的那种热情,也很羡慕他们的咖啡文化。不过大陆是个很有潜力的市场,特别是像成都这个具有文化氛围的城市,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的提高,他们不会满足于只喝劣质的速溶咖啡,而会逐渐去追寻新鲜烘焙的精品咖啡。王森的《因为有你,所以参差》则强调了有特色的小咖啡店对于一个城市文化活力提升的重要性。曾经看到过一个关于书店的说法,大概是以后能够生存下去的书店只有两种,一种是大型连锁书店,一种是有特色的独立小书店,我想这个理论放在咖啡店上也是合适的。像星巴克、costa这种大型连锁咖啡是有存在必要的,但独立小咖啡店才是咖啡文化的精髓。
观察店里的客人也是很有趣味的一件事,其实开咖啡店的人也不都是文艺青年,之前有一对穿着特别朴素的父子来店里买咖啡器具,他们是在德阳开咖啡店的。在二三线城市开咖啡店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相对来说对咖啡文化了解的爱喝咖啡的人更少了,不过它们是很好的未来市场,在那里的咖啡人也和大城市的同行一样在孜孜不倦的追求更好喝的咖啡。来店里的咖啡爱好者更是千奇百怪,有事业有成的中年大叔,军人,法语老师,当然学生也很多,而且千万不能把他们当外行。我就遇到了两个跟我同一所大学的女生,给我上了好几课呢。还有个奇怪的现象,来咖啡店的人大部分都是女性,至于原因,只有以后立个课题调查一下了。
大学生的暑假学习体会二:
实践主题:为了响应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为了使校园里的莘莘学子能深入农村,了解农村,体验农村,思考农村,真正的服务于农村,本次实践活动以“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并结合当下热门话题“奥运”展开
从上大学到现在的研究生以来,从家乡小城镇的乡土生活到外面的大城市里生活,一年又一年,看到家乡在自己在外漂流求学的日子里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心中不由的为之一振!变化太大了,这不仅要归功于领导,还有这些年来从外上学会回到家乡的我的大学同辈们。
我的家乡东村是武乡县城附近,依靠县城,交通相对要方便点,这几年来在县、村领导的领导下,交通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宽阔的马路,晚上街头的也有了明亮的路灯,自己上学时的黑乎乎的还要爸妈出来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村里人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夏日的晚上,在公路前面的小公园里村民们学起了跳舞,家长对孩子们学习受教育的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暑假期间,有条件的送孩子上培训班之类的,培养孩子的兴趣、业余爱好。
在其后几天给孩子们上课的过程中,这个烙印日渐加深。学校并不算大,还算明亮的教室和尚未残缺的课桌,与偏远山区相比,以令孩子们满足。但与那些从小生活在城市中的学生已有着天壤之别。但孩子们那对学习特有的热情和认真把我深深的感动了。
2010年就要举办奥运会了,当然大家也积极做起了准备。就连家里的5岁的小侄女都要我这个当姑姑的给她回家时带福娃礼物!看村里的人都很积极,我也就在村里进行了自己的社会实践,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教村里的小孩大人们学期了奥运英语以及外国的一些文化礼仪习俗。
奥运的普及与宣传离不开语言的沟通,英语必将在北京奥运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action olympic, action english!)。我教孩子们一些日常简单的口语对话,同时涉及一些简单的奥运名词(包括口号one world, one dream)然后,我会给他们一些简单的句型,让他们写上一两句自我介绍,并在末尾附上口号及祝福奥运圆满成功的标语。
除此之外,在讲一些简单的英语的同时,也讲与奥运紧密相联的还有其文化内涵以及西方的一些礼仪。
百年奥运,风云变化,不变的是始终如一的人文精神。在奥林匹克精神中,人文内涵是不朽的底蕴。它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动力凝聚着全人类向往前进的心声。在“higher,faster, stonger”的口号下,奥林匹克运动所真正倡导的是“团结,友谊,进步”。
要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水平的志愿服务尤其是志愿服务者发自内心的微笑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村委举办的此次活动以“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为重点,传承奥运理念,积淀奥运文化,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关注奥运、参与奥运的热情,使奥林匹克精神得到更大程度的普及,从而进一步发挥大家志愿服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们都很想成为大学生成为科学家,对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憧憬。他们的想法和观点和过去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一样想“考大学,去大城市”,但不在像原来一样,立志以后在外面发展,不想回家乡,而是认为在哪都是发展,只要有利于自己将来的发展,如果条件可以,还是很乐意回家乡发展的,一是回到家乡,人员交际广,各方面都比较熟悉,利于开展;二也能照顾到家,不用在为家人担心,家乡的经济发展了,同样也很好的改善了生活。
"人才、教育"再一次在我的脑海中回荡着。家乡现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与很多上了大学回到家乡为家乡的发展而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是分不开的。家乡以后的发展还要靠大家尤其是现在和以后在外上学的“人才们”。但是还有一大部分人的观点还是没有得到改变。在他们的眼里,家乡和外面的世界相比,永远差一截。
一位朋友曾对我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某省重点中学有一位来自穷山村的学生,学习非常用功。他的床头贴着一句激励自己学习的话,只有九个字:别忘了!你是农村户口!!!
听到这件事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沉重的。我国城乡的巨大差异造成了教育观念上一个极其偏激的错误。农村的孩子迫于自己农村户口及生活环境的压力,几乎用尽自己所有的精力去学习考大学,以此来摆脱落后的环境,实现自己美好生活的梦想。但当这些村里的骄傲考出去成为大学生以后呢?他们中有几个回到自己那还不富裕的家乡,投身其中的建设呢?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这本无可厚非,但村里留下的是什么?几个大学生的名字,一个虚幻的荣誉而已。人才依旧缺乏,生活依旧贫困。
这种人才流向并非只存在于农村和城市之间,也同样存在于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间,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以至于我国的西部和东部之间及国内和国外之间。
大学生的暑假学习体会三:
近年来,全国各大高校都纷纷开展大学三下乡活动,今年我有幸再次参加了我院“科技反哺农村,服务‘两个率先’”社会实践团的暑期社会实践。几天来的艰苦跋涉、斗艳阳战酷暑——累,并收获着,只想说,实践,真的很好。
在实践过程中,大家普遍意识到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匮乏,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很好、很多,一旦联系到实际,尤其是在开展广场服务活动时,才发现自己理解的多么浅显,许多东西不是背下来就意味着掌握了的,许多应用技能并没有掌握。
学问,其实要脑和“脚”并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走街串户,走到田间地头,走上大街小巷,我们才能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农’问题、农村青年就业问题、中小学信息化问题等等。它们不是哲学思辨,必须走出书斋,扎扎实实地调查研究,才能谈得上开出方子。做学问就得深入到基层,走进农村的每个角落,探求并尊重最基层的经验。
更重要的是,同学们通过亲身实践,通过自己的调查了解、耳闻目染,特别是与广大农民的接触中,亲眼目睹了当代中国农村的现状,真正了解了农民的生活状况。不但明晰了头脑中原有的概念,而且学到了书本里没有的知识。同学们更切身感受到广大农民对科技文化知识的迫切需要,深深地感受到肩负的责任之重大。作为大学生,特别是作为计算机学院的学生,我们有义务站在信息社会的前沿去为农村服务,把科技知识反哺跟农村,实现农村的和谐,进而实现社会的和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践是我们走向社会的过渡,是真正掌握知识技术的桥梁。我们应该也应当深入到农村去,多到农村走走看看,去体察了解农村的问题,去协调、帮助农村的发展,求真务实,塌实肯干,同时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来锻炼和改造自己,增强自我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于实践中磨砺,成长。充实脑袋,就要用“脚”做学问,路在脚下,正所谓脚下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