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你还在死记硬背吗?
首先,我们要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漫长的枯燥和乏味的。
这个培养过程:走进语文,不抵触,不反感,不因对以前的老师、教材和考试的印象而迁怒语文。
第二:积极主动
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师的“教”不会直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而只能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求理解,才能逐渐达到“自会读书,自能作文”的境界。自主学习会让你的学习事半功倍。
企图靠老师讲得好、深、透,学生只管默默聆听、记忆就学好语文,这种想法已被无数事实证明:此路不通!此路不通!此路不通!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因此,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作好自主学习规划,加大自主练习的力度,自奋其志,自求其通,也是一条极重要的语文学习规律。
第三:多看多写
在你学习语文中,要下定决心广泛而深入的阅读。阅读时,要涵盖古今,包举文理,融会中外,首重哲学,这就叫“融汇九流”。尤请注意:不要只读文学作品,只读中国作家,你应该阅读更多范围的作品,才能让你在学习语文中,越来越博学。
同学们学语文所为何事?我以为可以用十二字概括:丰富心灵、明白事理、完美生活。这就是要锻炼自己的感性和理智,我简化为“思欲丽”:情感思想要富赡犀利!现实中,我们许多同学只会作题,从来不注意自己感性和理智的锻炼,其情思通常表现出两个缺陷:一是“浅”:情感幼稚化,思维平面化,既无深情,也无遐思;一是“窄”:生活面窄,导致了关注的主题窄,既少阅历,又缺大气。要纠正这两个缺陷,使自己的情思“深”、“广”,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同时,必得加上一个字:“写”!
“写”可以酝酿和升华情感,“写”可以廓清和锻造思想。“思欲丽”,必多写!
第四:多读经典
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就是模仿,这是老师教导我们写作时的必经之路,模仿的榜样(模板)应该是什么呢?当然是前贤今人的成功之作。茅盾背《红楼梦》、苏步青熟读《古文观止》的例证,当是大家熟知的。通过长期的艰苦的积累,在头脑中建立起丰富的“语言范式”,形成“兴奋灶”,这就是我们要追求的“腹有诗书”。
运用这些“范式”,模仿着“说”,模仿着“写”,先求其“形似”,后求其“神似”,最后求其超越。这样,就很容易有学习个充实感、成就感、条理感,就不会再感到语文学习空泛、无力、不可捉摸。这种状态可以称为“胸有成竹”。
第五:自我领悟
首先,要广见博闻(多读)、反复尝试、积累范式,不要单方面的学进去就可以了。因为灵感总是出现在辛苦劳动之后的彩虹;其次,要养成联想和想象的良好习惯,力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决不压抑、束缚自己灵感的飞翔;再次,要努力营造平和清明而又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让自己充满好奇心、求知欲。沉浸其中,体验品味,不急于求成;最后,要敢于相信自己的直觉,相信自己通过积累、模仿而形成的灵感思维的有效性。
经过多次成功的灵感闪现,总结自己感悟的角度、方式、条件,把它变成自己进一步学好语文的利器。
第六:积极思考
在语文学习中,欲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先要多思:不论哪个学习环节、何种学习任务中,决不盲目接受任何未经自己思考的东西,这样方可保持自主性。提高学习的兴趣,使多读有味,多写有效,积累有益;次求深思:决不浅尝辄止,而要多方追问,务求水落石出,直至原形毕露;后求善思:不钻牛角尖,而是随时以元认知策略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反思,克服情感干扰,理性分析和接受老师的点拨、同学的帮助,方可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建立起融通、灵慧、深刻、严密的思维个性。
相信通过以上的方法,适合我们自己的学习方法,不知不觉已经形成并且在我们的习惯上根深蒂固。学习语文,不只是死记硬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