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说明文的考点知识点阅读
中考说明文阅读有着鲜明的文体特点。和记叙文、议论文阅读比较而言、难度较小。对文章提供的隐形信息的筛选较少。选文选段体现的知识性科学性较强。以下是说明文的阅读考点分析,欢迎大家参阅!
说明文的考点知识点阅读
常见的考点有:1、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理解。2、对说明方法的辨识与理解。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品析。7、对段的表达作用的理解和分析。8、对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特点的体会。9、进行与文段内容有联系的个性化表达。下面就以几个考点为例作以分析。
(一)整体感知说明内容,准确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所谓特征,就是指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说明文,被说明对象的特征总是说明的核心。阅读事物说明文,要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抓住了事物的特征,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阅读事理说明文,要抓住被说明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发展的根本属性的东西,去理解事理的本质特征,要注意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概内容,从中理解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也可以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和关键性词语,准确地把握住事物的特征,要想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还应注意文章在说明事物或事理过程中,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注意各个部分与被说明对象之间的联系,有些事物或事理可能不只具有一方面的特征,还要注意各个部分与事物特征之间的联系,再经过自己认真的思考分析,归纳总结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二)理解文章的层次关系,明确说明顺序
阅读说明文,理清文章的层次关系,明确说明的线索是进一步掌握说明顺序地关键一环。说明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三种,而逻辑顺序又可分为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特点到用途等。空间顺序多用于说明建筑的构造。说明实体事物的形状、时间顺序多用于说明实体事物的建造过程、产品的生产过程、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逻辑顺序多用于介绍事物的性质、种类原理功用和解释事理的本质的说明文。一篇说明文说明顺序有时不只一种,几种说明顺序如何结合运用,是由说明事物的特征或本质决定的、掌握了这些说明顺序的运用规律,对于我们阅读说明文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正确判断说明方法,准确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
为了更加准确地说明事物,突出其特征或本质,说明文中常常使用以下几种说明方法: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画图表、摹状貌、作诠释等。在这里仅就几种易混淆的方法作以阐释:
下定义是用科学性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周全严密的规定性说明。例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语句好像是使用了下定义的方法,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这些语句只是对事物进行解释说明,并未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因而不能确定是下定义的说明方法,而是用的作诠释的说明方法。例:“铀是银白色的金属。”是作诠释,不是下定义。
分类别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事物或事理进行分类说明。分类别的作用在于使读者对被说明事物有更清楚更条理化的认识。
举例子是通过列举实例来印证被说明事物的某些特点,使读者有更具体的印象。
作比较是指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与某些抽象的或别人比较陌生的事物进行比较,在比较中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打比方就是用比喻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无论采用哪种说明方法,目的都是为了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准确把握说明方法,就能使深奥的道理通俗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抽象的内容变成具体的,形象的。
(四)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正确理解其表达作用。
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是说明文最基本特征。主要指在说明事物、理解事物时能确切地反映被说明对象的真实情况,便于人们认可和接受,它的语言必须确切、简洁、通俗、准确性往往表现在句中的修饰语、关键性的中心语、修饰限制性的词语上、也要认真体会能够揭示事物本质特征的语句。适当地运用数字也可以增强语言的准确性。
常见考法
说明文阅读是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地中考常考的内容。所选用的材料涉及人与环境、科技新发现、文化遗产等不同的生活侧面。这些选文往往生动有趣、时代性强,因此,同学们在复习时,应特别关注与现实密切相关的一些科学话题(如2008年的地震、奥运场馆建设,2009年的卫星相撞、日全食等),还有文化方面的话题,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增加自己科学知识的储备。
例题分析
例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妙趣横生话钥匙
1.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小小的一把钥匙,与人类形影不离,是我们口袋中的必备之物,也是隐私的守护神,牵系着千门万户的温暖和幸福。可是你知道吗?钥匙的发展历史亦妙趣横生呢。
2.人类最早锁门的方式是用绳子打成错综复杂的结把大门绑紧。解铃还须系铃人,绳结只有打结的人才晓得如何解开。传说中的亚历山大大帝是利用我们现在所说的“横向思维”,才挥剑斩断了当时著名的弗里吉亚“戈尔迪亚诺难结”。据说解开此结者能统治整个亚细亚。
3.此后,人们发明了锁,当然,钥匙也就应运而生了。最原始的钥匙是怎样的呢?考古人员在位于现在伊拉克赫尔沙巴德地区的亚述帝国国王萨尔贡二世宫殿废墟中,发现了一把1.2米长的木制钥匙,这把钥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这种原始的木制钥匙是一种形状类似大牙刷、一头有很多木栓的杠杆。当把钥匙插入锁眼中后,这些木栓就会嵌入锁里同等数量的槽沟中,因此转动杠杆就能打开锁眼。
4.19世纪中期,这种最古老的锁的结构成为莱纳斯·耶鲁发明弹子锁的灵感源泉。后来发明的弹子锁,所用的是锯齿状的扁平钥匙,钥匙边缘是高低不平的锯齿和豁口,而锁芯和锁体内装有5-6个大小不一的金属弹子作为障碍物,需将钥匙作为楔子把弹子置于同一位置才能打开锁。20世纪的锁,大多以这种弹子锁作为模本。
5.近年来,为了提高锁的安全性,逐渐出现了很多非常先进的新型锁,比如多孔锁和直边锁等。现在已经出现了电子汽车钥匙、条形码钥匙卡和建立在指纹和眼角膜识别技术上的开锁系统,我们可以用眼睛来开锁,钥匙有望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6.钥匙在其发展的历程中还创下了几个“世界之最”呢。
7.迄今为止,世界上锁和钥匙的组合最多的,当属1787年英国发明家约瑟夫·布拉默发明并申请专利的一种新型套筒锁,它可以有4.7亿个组合。最重的一把钥匙达2吨,这把钥匙长10米,是在2008年由巴基斯坦人制造的。
8.钥匙在物理学史上曾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9.1752年6月,美国天才发明家富兰克林正在对雷电进行研究,他推测这是大自然的一种放电现象,于是就进行了一个风筝实验:用金属线将风筝放到电闪雷鸣的云层中,在其末端拴上一把钥匙。这样一来,一旦雨水淋湿了风筝和线,就能观察到手指靠近钥匙时引起的火花。由于有了金属丝和钥匙作为电容储存了部分电流,他并没有触电而死。富兰克林通过这个实验发明了避雷针。
10.一些极富创造性的人总会把很多常用物品开发出各种不同的用途。一把钥匙经过改良后,可以当作螺丝刀、瓶起子、指甲锉,甚至酒精检测计。如瑞典汽车制造企业萨博公司首创了一款酒精检测钥匙,这把钥匙的顶端安有一个小型检测口,驾驶员在发动汽车前对着这个检测口吹气,一旦该装置检测出的酒精浓度超标,发动机将无法启动。
11.人类的智慧总能创造出奇迹。未来的钥匙想必更加神奇吧!
1.这篇选文主要介绍了与钥匙相关的哪些内容?
2.选文第②-⑤段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
3.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试找出其中两种,并举例说明。
4.第⑦段划线词语中“迄今”应如何解释?“迄今为止”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答案:1.钥匙的发展历史,创下的“世界之最”,重要地位及用途。(“钥匙的发展历史”答成“钥匙的类型”也可以) 2.时间顺序 3.示例:列数字,如:第⑦段“最重的一把钥匙达2吨,这把钥匙长10米”;举例子,如:第⑨段讲述富兰克林利用钥匙发明避雷针的故事。4.到如今或到现在;不可以;这个词语从时间上加以限定,说明约瑟夫·布拉默发明的锁和钥匙的组合到现在是最多的,以后还可能出现更多的,使表达留有余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透视:选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所说明的事物贴近生活,内容条理,富有情趣,所设计的四道考题也体现了对说明文阅读的基本要求。1题考查说明对象的特征,这也是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考生要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对所考查内容进行归纳和整合。2题考查说明顺序,命题人把考查点设在局部,只要考生对说明顺序有准确的理解,解答的难度并不大。3题考查说明方法,让考生列出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并举出例子,具体的要求就是对说明方法的理解要准确,例子要与所举方法相吻合。4题第一问考查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后一问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解答时要结合语句内容,运用一定的答题技巧,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述。总体上看,四道小题各有侧重,同学们需要认真阅读文段,掌握解题方法,用准确、条理的语言表述方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