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习方法的论文范文3篇
从中学到大学,是人生的重大转折,大学生活的重要特点表现在:生活上要自理,管理上要自治,思想上要自我教育,学习上要求高度自觉。尤其是学习的内容、方法和要求上,比起中学的学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天学习啦小编就与大家分享:大学学习方法的论文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
大学学习方法的论文范文一
摘 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创新型科学人才是所有高等院校的重要目标.从精度和浏览、专与博以及细节和原理三个层次对大学生的学习模式展开讨论,分别给出了各个层次上的学习方法和一些建议.
关 键 词:学习模式;专与博;原理
作者简介:王蓁蓁(1975-),女,江苏南京人,金陵科技学院信息技术学院,讲师.(江苏南京21116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金陵科技学院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jit-b-20120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214-02
在中学和小学教育阶段,教师传授基础知识,学生则通过反复训练来掌握它.但是到了大学教育阶段,教育工作者则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训练.[5]为了更好地指导大学生的学习,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本文从精度和浏览、专与博、细节和原理三个层次对大学的学习方法模式展开了讨论,给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一、精读和浏览
决定攻读一门学科时,首先应该选定一本基本教材进行精读.所谓基本是指其应是这门学科的一本全面、深刻、经典的著作,也就是说精读了它,就会基本上掌握了该学科的全貌.所谓精读是指要反复地阅读它,不仅要通晓它,还要做到对其其本内容“倒背如流”,这样学生就可以掌握这门学科的骨架.然而仅仅如此还远远不够,因为对于该学科,其知识可能还不够“丰满”,因此学生必须浏览大批有关文献和其他书籍.所谓浏览是指对于有些材料,学生不必全部通读,可以选择有关部分阅读;同样对于有些材料,学生也不必逐字逐句阅读,可以“一目十行”扫过.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浏览并不要求学生完全掌握所看的内容,但是学生必须对其所看材料的基本知识要有较透彻的了解,对深奥的部分至少要做到有一模糊印象.只有通过上述“实效”性浏览,学生对该学科的知识才会丰富起来.
如果是在校学生,学科基本教材多由授课教师选定,学生基本不用操心.如果不是在校学生,或者是在校学生,但教师选定的教材不够精深,此时人们选定较深教材和钻研它就有一定的难度.在现今提倡“终生学习”的年代,应建议人们在不违背循序渐进的原则下,选择经典著作作为基本教本.一般来说,不管多么深奥的书,反复阅读十几遍,总是能够看得懂的.同样,对于浏览的材料,自学者也应该类似处理.
精读使人能够站立,浏览使人能够丰满,两者结合起来,人们就可以在该专业上进行创造性工作了.
二、专与博
梁启超说:“无专则不能成,无博则不能通.”短短两句话,深刻地说明了专与博的关系.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业务上,钻研自己的专业,这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然而要想有所成就,仅仅只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时至今日,人类的科学知识早已超出了经验范畴,为了表达其深邃思想必须使用数学.爱因斯坦在创立广义相对论时,就曾经向数学家询问数学的最新进展,最终其使用黎曼几何表述了他的理论.自然科学也从人文学科中获得了营养,如符号学、哲学都为一些学科奠定了研究基调.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实证论是一些西方自然科学赖以生存的哲理基石.[1]类似地,在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中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数学化倾向,甚至是艺术也在追求理性表达力.可以说人类各类知识在基本原理上都是相通的.美国哈佛大学规定每个专业学生都至少要“精修”本专业以外六、七门功课,这是扩大学生眼界,让知识贯通起来,从而达到上乘境界的绝妙手段.
现今的科学和技术越来越专门化,任何一种专业耗尽人的一生精力也未必能够全部精通,因此“专”是我们所处的专家时代的一个特征.同样,现今的科学和技术也出现了交融、沟通的现象,因此“博”也是学者在现今时代获得成功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只有“专”深、“博”学的人,才有可能取得最伟大的成就.
三、细节和原理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怀海特说:“大学的理想与其说是知识,不如说是能力.它的责任就在于使青年人的知识变成成年人的能力.”[2]而能力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思想深度和洞察力.所以他又说:“在中小学阶段,学生在精神上是埋头在书桌上的;在大学里,他就应当站起来环顾四周等大学的职能就在于使你能够为原理而摆脱细节.”[2]
细节指的是一门学科的“具体”知识和技能,按照学生所获得的训练经验,它能以一种类似“程序”的固定方式进行学习和操作;而原理却是根本性的,它是一门学科的“抽象”思想,它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润人的理智和创造力.人类的科技史告诉我们,所有民族无一例外地都重视知识和技能,但是在重视原理的程度上却存在很大差异.凡是很重视原理的民族,他们的科学知识往往是系统性的,且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普适性.我们知道,具有很强理性的系统知识是很容易深化的,并且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和深化,它又以很大的概率保证人类的思想观念迟早会发生革命性转变,即导致人类在思想认识上不断地突破和更新。思想观念的巨大转变,因此重视原理的民族往往在科学技术上居于领先地位.康德在谈到几何学时,说到:有的人死盯着图形研究,而有的人却站起来,从原理上立法,于是我们就有了几何学公理体系.我们知道第一个纯粹从原理出发的学科是欧几里德几何体系.关于它,爱因斯坦这样评价道:“世界第一次目睹了一个逻辑体系的奇迹,这个逻辑体系如此精密地一步一步推进,以致它每一个命题都是绝对不容置疑的——我这里说的是欧几里德几何.推理的这种可赞叹的胜利,使人类的理智获得了为取得以后成就所必需的信心”.[3]哥白尼的太阳中心学说是对地心学说的突破,它导致牛顿力学和近代科学的诞生,随后又出现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革命性理论.类似的,麦克斯韦尔的电磁理论促使电磁波的应用.图灵关于计算本质的论述和图灵机模型的构造,直接导致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出现.
可惜的是,很多人至今仍不重视或者很少重视原理和思想,他们认为原理和思想虚无飘渺,没有实际意义.这种现象可能影响重大创造性的工作.我们知道,出现划时代的理论和技术,一方面它是历史上罕见现象,另一方面它又在短短的几千年人类文明史中不时地出现.它们之所以罕见,是因为发现它们需要非凡的洞察力.而它们之所以能不时地出现,是因为创造它们时并不需要很多“东西”,有时仅仅需要几条原理就够了,甚至凭借人类的灵感也能构造出它的雏形.[3,4]只有当丰富它们或者论证它们时,才需要人们花费巨大精力.牛顿创立他的理论,只用了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也只用了(如重力和加速度等效等)几个等效原理.虽然牛顿和爱因斯坦为他们的理论付出了很多心血,但是那些劳动却是“细节”性的(尽管许多细节也需要高度技巧和创造性智慧),也就是说每个受过严格训练且不怕艰苦的人或许也可以完成,但是他们的真知灼见并不为一般人所拥有.由此可见,重视原理和思想的学习是多么的重要.今后在重视细节的同时,也应让学生们听从怀德海的教导,站起来环顾四周,勤于思辨,寻找原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突破旧有观念,做出创造性工作.
四、结论
在大学学习的学生都处在一个新的起点,大学教育可能也是他们接受学校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因此应研究大学生的思维特征、学习方法,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和引导,鼓励学生“向前进,你就会产生信念”(达朗贝尔语),胜利就在那里,从而让他们攀登科学的顶峰,努力书写他们的人生.
参考文献:
[1]霍金.时间简史[M].许明贤,吴忠超,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2]菲利普·弗兰克.科学的哲学——科学和哲学之间的纽带[M].许良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6.
[3]王健吾.数学思维方法引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4]斯科特.数学史[M].侯德润,张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5]陈跃,范锐,宋书中,等.大学本科生学习与发展状况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1):115-117.
大学学习方法的论文范文二
摘 要:1912年,蔡元培作为教育总长主持制定《大学令》,确定了大学“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的宗旨,于百年后的今天,这条宗旨依然适用.既然要将高深的学术与实践相结合,并恰到好处地运用到社会需要的环节,在这其中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的掌握必不可少.尤其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今天,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法更应不断改进,以适应时代之需要.基于此,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以下简称《马哲史》)课程学习,从学习方法之重要性、《马哲史》课程的学习方法收获及应用、现阶段学习方法不足之处及改进方式这三个方面来小议本人对大学生新型学习方法的理解.
关 键 词:新型学习方法;知识迁移;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2-0293-02
一、学习方法之重要性
学习方法是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出的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之所以强调“快速”,是因为掌握正确学习方法的核心即为效率.效率是成功的半个代名词,同时也是这个信息化时代的代名词.可以说,做任何事情,包括学习,正确的思路和科学的方法是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保证.因此,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按照现代教育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就要“加快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这就需要教育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个性原则、创新原则和愉快原则等现代个性化教育的理念和内容贯穿于全部教学活动之中”[1],开展“因材施教”“教学民主”“考核灵活”的教学模式,将新型的教育模式、理念运用到教学中,从而激发学生们对于学习的热情,从而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其次,在信息资讯不断高速更新的今天,于学校书本上学习的知识已远远不够我们在社会上立足.因此,面对未来的生存和发展,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重视学习方法的学习与训练.
再次,由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所致.研究、推广学习方法固然重要,但不可简单地迎合大众,用单一的方法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应该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因材施教,这就更加突出了掌握正确、适当的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学习方法之收获
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有很多种,譬如说:联想法、理解法、提纲挈领法、分层法等.应用到《马哲史》课程的学习中,我们采用了三种提高效率的具体学习方法,即:表格归纳法、文献综述法和小组集体研究学习法.
第一,对于表格归纳,可以将头脑中杂乱的知识体系化、立体化.更加直观地接收我们所要获得的信息.利用横行纵列,将原本两个维度的概念相关联.当然这不仅可以运用到《马哲史》的学习,对于任何一门课程,只要它的内部各要素之间可以相互融会贯通,都可以运用表格的方式来体现,无论是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抑或是工程与技术科学类,均能加以运用.
第二,对于文献综述,若能熟练掌握该种论文的写作技巧,必能锻炼、培养我们多方面的能力.
文献综述,是指某一时间内,作者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形成的论文.其专题性强,涉及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间性,能反映这一时间段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通过以上对文献综述概念的界定,我们不难看出,这其中需要诸多能力方能将综述表达清楚、完整.而我们从中得到的宝贵经验,更是具有实践性和现实性.
通过文献综述的撰写,同学们受益匪浅:一是学会了应用中国知网、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网等优秀论文网站.这些海量的宝贵资源,不只应用于本门课程,还可以更广泛地运用到其他领域.二是学会了如何深入研究一个课题,面对一个笼统的概念,如何从不同方面、多种角度进行切入,剖析.三是增强了宏观归纳能力,面对各种材料,如何对其进行归类、划分;下载大量文献,将其分类、整合,并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叙述、分析,并对侧重点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
第三,小组集体研究学习的方法,充分锻炼了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在文献综述的过程中任课教师采取了分组的形式,由于组内每个人兴趣与擅长的侧重点不同,针对小组内不同人的不同特点,进行恰当的分工;学会真诚鼓励小组成员,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从“要我完成”到“我要完成”;小组讨论过程中多沟通,增进同学们间的友谊;汇集多人智慧,共同将任务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更加凸显相倚为强的学术氛围.
第四,马哲课堂所培养我们的迁移能力,更是其真正价值所在.本人认为迁移能力主要体现为两种:即“知识迁移能力”与“行为迁移能力”[2].
谈到知识迁移,笔者在辅修金融学专业的《货币金融学》课程时,接触到诸多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其中,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占了重要篇幅,主要观点为:“认为利率的高低取决于平均利润率.”[3]为了更好地理解与记忆,笔者遂将马克思提出该经济问题的时代背景与其哲学思想联系,寻求其内在的关系.这种知识迁移方法可使学生对概念理解得更加透彻,从更多角度去分析问题,加深对知识的感悟.
若谈到行为迁移,那一定属于实践的范畴.任课教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充分的教学条件和机会,鼓励同学们独立思考问题与创作.今后面对各种学科,都会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想办法独立解决,通过实践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提升知识行为迁移的效果.
三、学习方法之不足及改进
第一,关于表格归纳法.其所表达的内容虽清楚直观,但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小的问题:由于区域较小,所体现的信息量有限,故体现的内容多为主干、重点的内容,细枝末节被忽视了,这对我们对于知识的全面理解与掌握产生了一些阻碍作用.诚然,主要矛盾对于事物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次要矛盾也不容忽视.对于该种情况,最有效的办法便是一定要将表格与文章解释相结合.表格未表示清楚的环节,务必通过文章解释阐释清楚,不可以单单关注表格而忽视了一些必要的零散知识点.
第二,关于文献综述.现如今,文献综述这种论文形式早已广泛被应用于各个研究领域,但是关于其缺陷,仍然是需要被反思的:一是其准确性值得进一步考究.文献综述的内容多是根据各种文献整理、搜集而成.这些文献的作者于行文时很有可能夹杂了某些主观色彩,将自己过多的思想观点融汇到综述中,这种做法会使同学们在接受信息时产生歧义,不能客观地对研究内容进行理解;二是初期撰写文献综述时,由于写作经验不足,同学们很有可能只是单纯地进行资料的叠加、汇总,而缺少个人观点,得不到学术水平的提升.面对各种不足,本人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便是自己多思考、多研究.尽量阅读零次文献与一次文献,从而减少信息接收过于主观化的弊端;“熟能生巧”,经常进行文献综述的撰写;对于一个研究热点,不单要了解不同学者对它的理解,更要自己进行思考与分析,进一步说,文献综述的总结一定要表达自己的观点、个人真正的收获.
第三,小组集体研究学习方法.诚然,组内共同学习方法使同学们的效率大大得到提高,但其中依然存在细微的瑕疵:个别同学的积极性未被调动起来,不能及时完成教师、组长布置的任务.对于这点问题,应该由教师、组长、学生个人共同努力改变.教师可以加强对工作成果的检查力度;对于同学们的进步也可以及时提出表扬,加强学生的自信心与学习动力;组长应该尽全力去帮助同学,及时与组员交流心得,抓住每个人的兴趣点,根据不同的特点去分配学习任务;组员更应该端正学习态度.要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真正参与收集资料、构思主题、理顺脉络、撰写论文,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朱振林.大学个性化发展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0:188,189,190.
[2]史念珂,马跃美,白彦壮.应用柯氏模式提高大学生知识迁移能力[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7,(4).
[3]王玉琴.货币金融学[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
大学学习方法的论文范文三
摘 要:大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教学改革的重点,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是重要的一个环节,从三个部分就大学生课堂自主学习方法进行探索,力求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关 键 词: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手段;自主学习
韩愈在《师说》中开宗明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就是教师的神圣的职责.尤其是近几年西方价值观的导向,使得很多青年道德修养日渐滑坡,道德沦丧的威胁触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因此,教师应该把传授“道”放在首要位置的同时,首先做到“身正为范,学高为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授业”方式,需要教师将各种不同的“道”巧妙地渗透到不同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获取“道”.在价值多元化、文化多样化的今天,后者的作用正愈益明显.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达到“解惑”的作用.
课堂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才能在短短的一节课上完成“传道、授业、解惑”,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知识有能力有道德的人才呢?我认为大学生课堂自主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是一种学生把自己置于主人的地位上去学习,把学习当成自己,自觉自愿的事情.而学习积极性的根源在于学生内部学习动机,而这种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自主学习不仅能开发出学生潜在的能力,而且能够使他们的各种能力得到提升.
大学生课堂自主学习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教师授课及引导
首先,教师要明确大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成为适应社会的德才兼备的人才,也就是教师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
1.学生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要有一定的写作能力,正确的思维逻辑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清晰地表达能力
3.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就是会做人
其次,针对社会所需要大学生具备的素质进行有目的地培养,制定有效地授课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引导学生学会如何看书
在老师讲课之前,学生一定要认真阅读每个章节的内容,扎实了解所学的内容,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学会思考问题.课外再为同学推荐一些课外学习资料,使学生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增加知识量的获得.
2.课堂讲解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弟子规》所阐述的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也深刻地影响着我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的,首先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深厚的爱国情操,有清晰地明辨是非的能力.如:讲授《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程意在培养学生掌握、分析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对内对外政策的能力.讲到美国发动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事件的内容达到“授业”目的的同时,帮助学生深入分析美国为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它所采取的经济杀手,用金钱收买打压和它意见不同的国家,甚至以人权高于主权来出兵干涉别国内政,导致许多国家深受其害,使学生认识到这样一个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国家所宣扬的价值观的虚伪性.讲到对待二战德、日两国的不同态度,正好反映《弟子规》所阐述的:“过能改,归于无”,如:德国前施罗德以谦虚恭敬之心在被纳粹屠杀的波兰人墓碑前下跪,为德意志民族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重.而日本,多次否认二战中犯下的种种罪恶,这正如《弟子规》中所说的“倘掩饰,增一辜”.进而从国家引申到学生也要形成知错就改的做人态度.通过老师结合当前发生的时事的讲解,让学生站在理性的高度正确地看待我们国家和党制定的一系列对内、对外政策,增强爱国情感、责任感、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
3.设计案例分析,学生参与讨论
在学生读书和教师讲解基础上,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后,老师选择一些针对每章内容的案例让学生分析,但这些案例是通过“老师读”“学生听”的方式展开,这样在于培养学生集中精力获取所听知识的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来分析教师所给的案例,在准确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提高问题分析的理论性和概括性.
二、学生参与课堂讲课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讲课这一环节的目的就是在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通过学生的讲课,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清晰条理地表达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并针对学生个体在讲课中存在的优、缺点进行个别指导,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1.学生讲课准备阶段
给学生题目后,学生进行一周时间的准备,这个过程可提高学生查阅资料、整理资料、整合资料的能力,并且培养学生找到问题的切入点,理清思路的能力.
2.讲课实践阶段
让学生上台讲课,与同学分享他的知识成果,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次挑战,要求大部分学生要勇于突破自我,挑战自我,发现自己的潜能,树立自信心.通过讲课环节,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检验,而且也检验了学生是否掌控课堂现场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能力.通过讲课准备内容的不同,所取得课堂效果的不同,培养学生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
3.教师点评阶段
教师在学生完成课堂讲课任务后,对讲课学生进行针对性地点评,对学生起到醍醐灌顶的效果.这个点评不仅包括内容、形式,而且注重教会学生讲课技巧.还让学生学会得体的教态,使得学生对自身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起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效果.教师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通过学生讲课中所体现出来的素质,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方向为考研的同学、考公务员、当教师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自我发展方案和建议,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有些学生因受网络错误导向的影响,会对一些国际事件认识不清楚,老师应及时摆事实、讲道理,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三、利用视频影像等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一定的结合
大学生在课堂学到的更多的是理论知识,而社会更加需要有实践能力的人才.在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和机会都是非常有限的.如何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职场对人才的需求,使学生在校期间为将来就业打好扎实的基础,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用一定的影像资料来为学生从认知能力到实践能力的提高搭建一个很好的平台.
1.通过用一定课时播放《职来职往》,使学生对现代大型企业对人才的招聘标准有了明确的认识.使学生明确了在校期间,应该珍惜宝贵的学习时间,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通过职场达人提问和应聘者的回答环节,以及在老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讨论分析下,通过应聘成功者和失败者个性品质的分析,明白“做事先做人”的道理.一个成功的应聘者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人品道德,谦虚、认真踏实的做人态度,能够从最低做起的工作态度,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3.学生根据职场成功应聘者所具备的素质要求,对自己做一个准确的定位后,定出一个具体的努力目标.注重在校期间发掘自己的潜能,明确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