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通用学习方法 > 学习方法 >

幼儿散文教学

时间: 如英2 学习方法

  散文教学是很有魅力的一种教学体裁,而教育教学方法又别出心裁,今天学习啦小编就与大家分享:幼儿散文教学,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

  幼儿散文教学一

  摘要

  目前,幼儿散文在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中普遍存在着幼儿难学、教师难教的状况;散文教学中也出现了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实质的现象。如何改进这种现象呢?本文从孩子的角度出发,通过观察幼儿学习散文的兴趣点,分析幼儿学习散文的特点,形象生动的总结了幼儿散文学习五步曲:(1)从直观的经验中进入散文;(2)在动态的情境中感知散文;(3)在宽松的交流中理解散文;(4)在趣味的游戏中跟诵散文;(5)在简单的迁移中创编散文。在这个五步曲中,强调了散文教学活动要重视幼儿的生活经验,重视文学作品的本身魅力,重视幼儿的感知学习,重视幼儿的体验行为,重视幼儿的审美情趣等。

  关键词 幼儿散文 学习方法 教学

  幼儿散文是用凝炼、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供幼儿学习叙事、记人、状物或写景的文学作品。幼儿散文可以通过某些片断的生活事件来表达一定的所思所感,一人、一事、一草、一木均可成为散文的题材。当前,幼儿散文在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中普遍存在着幼儿难学、教师难教的状况。散文教学也走入了种种误区:如:片面强调幼儿会读会背,然而散文抽象概括的语言要背就必然会抹杀幼儿的兴趣;又如片面强调散文中词汇的丰富,然而散文中的词汇更多的是朦胧的、可意会而不可解释的,往往会让你越教越糊涂……

  如何改进这种现象?新《纲要》理念指导我们要从研究教师的教转向幼儿如何来学,我们从观察幼儿学习散文的兴趣点、分析幼儿学习散文的特点出发,进行了系列的实践与探索,形象生动的总结了幼儿散文学习五步曲。

  一、从直观的经验中进入散文

  散文活动会把幼儿一开始就带入到一个抽象的概括的语言环境中,而与幼儿的经验是不相符合的。幼儿的经验来自生活,而直观的生活经验更能让幼儿与散文产生共鸣,更容易让幼儿有话可讲,有兴趣来讲。因此,我们必须丰富幼儿的有关经验,让幼儿在直观的经验中进入散文,这是幼儿学习散文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那么怎么来帮助幼儿从直观的经验进入散文呢,这就需要老师来观察、来了解幼儿已经具备哪些经验,还不具备哪些经验,并且能根据散文内容的需要来做细致的分析,作出对应的铺垫。主要有以下3种情况:

  1、散文内容描写的对象幼儿是否有经验。在散文学习前,教师要观察了解幼儿对散文内容描写的人物或事物是否有经验,如果没有经验,那么我们就应该作好铺垫。

  例如:在中班散文活动《芽》中,活动前,我们先试探一下幼儿对芽这个事物是否熟悉,结果发现大部分人不清楚,有的幼儿甚至认为芽是指的牙齿。我们就在课前做了经验的铺垫,带孩子来到花园里找嫩芽儿。结果孩子一下就来了兴趣,很快的就进入了散文的学习。

  2、散文中新词汇的量是否适合幼儿接受。有的散文中,新词汇量很多,如果一下子要让孩子接触那么多新词汇,又要帮助幼儿理解,幼儿会产生畏难情绪,如果老师一个一个做解释,那会破坏散文的整体感受,影响幼儿的学习。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就要做词汇的前期丰富,对于幼儿来说,一个活动中,能接触三~四个新词汇就已经足够,那么教师就要选择那些不一定要在集体活动中学习的新词汇在课前提前丰富。

  例如:在中班散文活动《芽》中,出现了5个新词汇,其中有一个词语“雨露”,我们就放到了早晨来园后教师有意的带孩子观察树叶上的露水,解释阳光雨露是促进植物生长的关键。幼儿很容易就掌握了,如果在课堂中又讲不清楚。这样不仅化解了散文学习的难度,也便于让幼儿理解散文。

  3、散文中游戏是否是幼儿熟悉。我们常会设计不同的游戏让幼儿来反复感知、体验、跟诵散文。这些游戏如果都是幼儿不熟悉的,那么不但不能给幼儿的学习带来乐趣,相反会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们尽可能选择幼儿熟悉的游戏。这样可以把重点关注到散文上,而不是游戏规则上。

  在幼儿学习散文前,根据不同的需要做好经验的铺垫,帮助幼儿从直观的经验进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动态的情境中感知散文

  散文有一种特殊的美,能让读者从其有限的篇幅里体味出言尽意远、耐人寻味的美丽情愫。幼儿必须通过反复感知才能与作者的情感、情绪、心灵感受、生命体验产生共鸣,产生对话,由此接受和喜爱。众所周知,幼儿的思维是形象性思维,因此直观具体的情境刺激更能吸引幼儿,把幼儿带入散文所要表达的情境之中,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因此,在动态的情境中感知散文,是幼儿进入散文后的第一感觉,也是一种直觉,是幼儿学习散文的第二步。我们知道,散文所承载的很多信息,不是靠教师直接的“告诉”幼儿或理性的讲解,而更为主要的是以情激情,以情感人,让幼儿在倾听的过程中感悟、体会。此时,教师如能创设一个有音乐、有朗诵、有画面的动感情境,把孩子带入散文的意境中,让孩子从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来感知散文,让幼儿的原有经验和文学作品碰撞,获得自己的理解,产生自己的想法。如果教师急于走过程,而不能让幼儿反复的、充分的感知的话,往往孩子的主动学习的兴致就会被破坏,起不到相应的效果。

  例如:大班散文诗《夏天》:树叶打着卷儿……风来了,雨来了,打闪了,雷公公跑来了!……柳叶、小花滴着水珠,像刚洗完澡。……诗人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抒发在炎热的夏天里微生物对风、雨的渴望。

  我们把优美的散文绘制成色彩鲜艳的投影片、多媒体课件、录制成配乐散文录音,这种目有所见,耳有所闻的方法,一下子就让幼儿带着愉悦、好奇之心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美妙意境之中,为幼儿感知散文提供了多方位的刺激。

  三、在宽松的交流中理解散文

  通过反复感知,幼儿对散文有了自己的初步感受,然而要对作品进一步理解,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因此,幼儿学习散文的第三步就是在宽松的交流中理解散文。这里的交流可以说是教师引导下的交流,在这一步中,教师可以设计几个关键问题,或者关键词抛出来让幼儿展开讨论,帮助幼儿正确的理解散文所要表达的意义。

  例如:在中班散文活动《芽》中,我们首先设计了这样2个关键词:“胆怯” “勇敢”,让幼儿来交流、模仿自己对这2个词的理解,最后老师抛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芽会从胆怯的小姑娘变成勇敢的小女孩呢?”每个孩子生活经验不同,你一句我一句,通过相互交流很快就理解了散文所表达的情感,就是阳光、春风、雨露帮助芽勇敢长大。

  这里还强调了宽松的交流氛围,因为散文中有些词语很难用语言来直接描述,我们一定要放宽要求,可以让孩子用自己的话,用动作,用比喻来说出自己的理解,只要意思接近,不可强求统一。例如:刚才提到交流“胆怯”一词,一个女孩就做出一个胆怯的表情,非常容易意会。因此,宽松的交流环境可以释放孩子的紧张心理,让孩子放松的表达,更加深了对散文的理解。

  四、在趣味的游戏中跟诵散文

  语言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在言语训练中让幼儿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从而发展幼儿的言语能力。因此,散文学习要引导幼儿通过语感实践反复朗读,反复体会为什么用这样的语言文字,而不用那样的语言文字,从而懂得这样运用的“所以然”。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我们认为幼儿散文学习中在趣味的游戏中跟诵散文,是最适合幼儿语言训练的一个步骤。《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因此,在散文跟诵方面我们尝试游戏化教学。根据每个具体的作品内容设置相应的游戏情境和游戏情节,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跟诵作品,学习词汇,达到活动目标。

  例如:在大班散文诗《雪花》活动中,我们设计了“高山、房顶、大地”的场景,让幼儿扮演高山、房顶、大地的角色,随着音乐的伴奏下,用动作、体态自由表现,自然的跟诵。又如:在散文诗《芽》中,我们设计让幼儿分别表演太阳、春风、雨露、芽等角色,分别跟诵对话语言,幼儿完全置身于角色游戏当中,丝毫不觉得跟诵是件枯燥的事情。

  跟诵散文一定要以游戏贯穿始终,既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又促进了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充分发展。千万不可教师读一遍,幼儿跟读一遍,这样只会让孩子学的无味,教师教的很累。

  五、在简单的迁移中创编散文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散文学习有创编要求,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要求,如:小班学习创编词,中班学习创编句子,大班可以学习创编段等。在幼儿欣赏、理解、熟悉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参照散文作品的框架结构,在保留个另段落的基础上,利用迁移性的原则,调动幼儿个人的经验进行扩展想象,依照散文的结构进行简单的迁移,创编出自己的散文词、句、段等,拓展原作品意境。可以说,在简单的迁移中创编散文是幼儿散文学习的第五步,是拓展、提升的环节。在这一步中,我们觉得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散文结构是否适合幼儿创编。哪一个地方可以创编,可以创编到什么程度,等,教师都要做好一定的了解,对幼儿创编能达到的效果要有一个心理预期,不是说拿到什么散文都要求有这个环节,应该有选择性、有针对性的引导幼儿创编。

  例如:中班的散文《芽》,整个散文优美,词句精练,并且有角色的互动,适合让幼儿感受欣赏,就不适合幼儿创编,教师不能强求课堂教学的完整性增加这个环节,否则只会起到画蛇添足的效果。

  其次,创编内容是否简单。是否是幼儿通过简单的迁移就能够做到的,孩子的经验是有限的,直观的,因此教师选用的创编点应该是简单的,由简单入手,适当累加,便于引导孩子进行经验的迁移,帮助幼儿获得成功感。

  例如:散文诗《绿色的眼镜》,《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等,内容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幼儿通过自己简单的迁移就可以达成,容易获得满足。

  最后,已有框架结构是否熟练。幼儿创编散文必须建立在对已有结构熟悉的基础上进行,如果对创编结构已经达到熟练程度,那么就可以引导孩子迁移经验,进行创编。但如果原有的节奏没有掌握,那么就谈不上还能举一反三,进行迁移。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在一个散文活动还没有让幼儿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就让幼儿仿编,导致无效,只能起到形式主义的反作用。我们说,一节课不求完整,但求有效,教师一定要让幼儿在熟悉样本的基础上,帮助拓展,展开创编环节。

  例如:在大班散文《蒲公英》教学中,教师如果整堂课只给幼儿欣赏了2遍,没有跟诵环节,也没有一个示范,就要求按照图谱提示来又画又编,最终导致幼儿只有一个答案,就是:“我不会”。

  幼儿散文学习五步曲,它只是我们进行散文教学实践的一些经验和思考,它并不是一种模式,我们觉得教师更需要灵活的取舍,灵活的运用。在幼儿学习散文的五步曲中,我们更强调的是重视幼儿的生活经验,重视文学作品的本身魅力,重视幼儿的感知学习,重视幼儿的体验行为,重视幼儿的审美情趣等。如果你把握好了这些,我想,也就解决了散文教学中的“幼儿难学、教师难教”的难题。

  参考文献

  1.黄云生.儿童文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王莉娅.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幼儿园指导纲要

  幼儿散文教学二

  通过集体研讨和调研,我们在本学期初将小组研修专题确定为《幼儿散文欣赏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经过近半年的研讨和实践,现报告如下:

  一、 问题的提出

  欣赏文学作品是感知理解文学作品,并尝试艺术地构建语言方式的行为。培养幼儿较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初步感知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特点和构成,就成为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之一。幼儿散文是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供幼儿学习的叙事、记人、状物或写景的文学作品,在组织幼儿学习文学作品时,教师往往喜欢选择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的散文作品来组织教学,让幼儿欣赏。然而,在组织散文欣赏教学时,我们大多采用套用故事、童话的教学模式。随着《纲要》与《指南》的深入实施,解读语言领域的教育目标,结合日常的教学实践,我们深深思考这样的问题:散文教学到底有哪些独特的规律?如何从幼儿对理解散文的认识水平出发,在逐渐提高要求的前提下,帮助幼儿欣赏这种文学作品?如何从幼儿园语言文学教育的基本观点出发,鼓励幼儿将欣赏活动中所学到的各种知识结合起来,发挥他们的艺术想象力,去创造性地运用语言?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开展了《幼儿散文欣赏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专题教学研究。

  二、 专题研究的意义

  幼儿散文是以幼儿为主体接受对象的适合幼儿欣赏要求的提升幼儿文学素养的特殊散文。幼儿散文对幼儿语言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

  1. 通过散文欣赏教学活动过程的研究,探索发现散文教学的独特规律。

  2. 通过散文欣赏教学活动过程的研究,使教师走出在组织幼儿欣赏时套用故事、通话的教学模式的困境。

  3. 通过散文欣赏教学活动过程的研究,鼓励幼儿将教学活动中所学到的各种知识结合起来,发挥他们的艺术想象力,去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三、 专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儿童文学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创造艺术美,通过美的艺术形象可以达到以美启智,以美育德,以美寄情,以美健体。优秀的儿童文学是由作品的情感打动儿童的心灵、引起他们强烈的情感体验、情感转移,从而体验作品的内在意蕴,作为儿童文学之一的幼儿散文以语言简练,意境优美等特殊的艺术魅力,给幼儿以强烈的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启迪。它有一种特殊的美,它介于叙事体故事和抒情体诗歌之间,让作者从其有限的篇幅里体味出言尽意远,耐人寻味的美丽情愫,幼儿的思维是形象性思维,因此直观具体的情境刺激更能吸引幼儿,而幼儿散文以优美、形象化的语言,精美的语句、动态的描述,丰富幼儿的直觉表象,并通过联想、想象把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完整再现,使幼儿在感受散文再现情境同时唤起自身的经验从而融入自己的情感,展现出一幅幅富有色彩、音响和流动感的画面,散文教学对于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起到重要作品。

  四、 专题研究的目标

  1.从幼儿理解散文的认识水平出发,在逐步提高要求的前提下,引导幼儿积极有效地学习散文,促进幼儿语言能力方面的发展。

  2.探索发现散文欣赏教学的独特规律,提高教师设计、组织散文欣赏活动的能力。

  3.通过开展散文欣赏活动,培养美感,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

  4.编写各年龄版散文欣赏活动素材库。

  五、 专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幼儿散文是用凝炼、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供幼儿学习的叙事、记人、状物或写景的文学作品,在组织幼儿学习文学作品时,教师往往喜欢选择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的散文作品来组织教学,让幼儿欣赏。打破原有组织散文欣赏教学套用故事、通话的教学模式,把握散文教学独特的规律。结合语言领域的教育目标,从幼儿的认识水平出发,在逐渐提高要求的前提下,帮助幼儿欣赏这种文学作品,将欣赏活动中所学到的各种知识结合起来,发挥他们的艺术想象力,去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提高教师在设计、组织散文欣赏活动的能力,还需再进一步探索散文欣赏教学的独特规律。开展《幼儿散文欣赏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的专题研究。

  六、 专题研究的方法

  观察法、分析法、经验总结法

  七、 专题研究的步骤

  (一)研究、实践时间:2013年9月至2013年1月

  (二)研究、实践对象:幼儿园大、中、小三个班

  (三)研究、实践的过程

  准备阶段:明确研究总目标。课题组分析制定各年龄版的教学目标。

  教学实践阶段:

  1.根据目标搜集散文欣赏教学活动的作品。

  2.通过查阅文献、分析讨论的方法,构思散文教学活动。

  3.运用新的教学途径,开展每班每周一到两次的散文欣赏教学活动,进一步发现散文欣赏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把握散文教学的脉络,探索散文欣赏教学的新思路。

  4.效果分析。

  整理教育教学笔记、编写出各年龄班散文欣赏活动素材库,教学资料。

  八、 专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一)根据目标搜集散文欣赏教学活动的作品。

  我们根据语言领域的目标所选择和实施的教材大多数是各种幼儿园教材以及各种幼儿教育刊物中发表的合适内容,如《春天来了》、《春雨的色彩》、《春雨沙沙》、《花花绿绿的贝壳》、《芽》、《秋天的雨》、《落叶》、《蒲公英》、《我多想》、《冬天》等。在选定教材以后,教师对每一篇文章都进行了深入的欣赏,全面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风格、语言和意境。在分析每篇散文时,美味老师先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分析语言,然后大家交流讨论进行小结,是意见达成一致。

  (二)运用新的教学途径,开展每班每周一到两次的散文欣赏教学活动,进一步发现散文欣赏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把握散文教学的脉络,探索散文欣赏教学的新思路。

  1.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让幼儿在创设的环境中自然、快乐地学习。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规定: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健康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这里所指的环境当然也包括丰富健康的教学环境。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我们都会为孩子们创设丰富的,有益于幼儿更快乐地学习的教学环境。比如,在组织中班幼儿欣赏散文诗《春天的朋友》时。首先,我们及时置换了教室的小专题墙饰,让幼儿能够置身其中。

  2.结合散文内容的特点,开展游戏化教学。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醋精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以《纲要》为指导,我们在散文教学方面也尝试了游戏化教学。根据每个具体的作品内容设置相应的游戏情境和游戏情节,加入一些音乐律动,角色扮演,动作模仿等游戏环节,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走入作品,理解做平,体验作品,学习词汇,达到活动目标。如散文《风儿也想有个家》,在欣赏中加入音乐律动,在欣赏后又用画一画,说一说的游戏,让孩子们快乐体验作品,表达自己的理解。在欣赏散文诗的过程中,首先让幼儿整首欣赏,我们在幼儿欣赏时边放录音边出示图画,图画生动形象,意境优美,很好的表现了散文诗的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表达了自己的理解,有效地帮助幼儿初步理解了散文诗的内容。让幼儿分段欣赏散文诗,我们意在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语言及意境。整个活动以游戏贯穿始终,既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又促进了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根据作品的具体内容,运用多媒体辅助幼儿散文欣赏教学。

  《纲要》明确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帮助幼儿理解作品是幼儿园欣赏散文教学活动的重要活动,也是深层学习的前提。但由于一些作品文体结构与内容的局限,使其具有抽象与跳跃的特点,幼儿难以理解,为此买我们尝试运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像、声音、视频,能同步设置的优势来处理作品,使文本具有可视又可动,新颖又独特的特点,以此来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帮助他们进入作品中较难想的情境,凸显作品中的重要细节和时空跨越上的大开大合,为幼儿多角度的感受理解作品提供条件。例如,散文《秋天的雨》,课件的运用使幼儿非常容易的理解了作品,感受到了作品中多彩的画面和生动的语言,体验到散文中的喜悦,优美的意境,在散文《秋天的树叶》中运用了图表的方式,把散文的结构分割的非常清晰,为幼儿在理解与创编的过程做了良好的铺垫。

  4.在组织幼儿欣赏散文时要注重提问的技巧

  传统的散文欣赏往往是老三遍:第一遍欣赏,提问散文的名称和主要角色内容;第二遍欣赏,提问一些具体情节;第三遍欣赏,提问“听后感”。但从实际情况看,中班幼儿的记忆力发展还不完善,欣赏三遍还不能让幼儿真正理解作品的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教师的提问也多遇到障碍。因此,在欣赏和提问的安排,首先我们先让幼儿多听,整体欣赏和部分欣赏交替,让幼儿在反复听的过程中体味散文无处不在的美。在组织欣赏时,我们注意把握每一篇散文的特色、特点,每一遍欣赏后,不一定都提问,多欣赏几遍以后提问,这样就满足了幼儿听的需要,幼儿回答时也有信心,积极性高。

  5.引导幼儿拓展思维,想象孩子的想象

  一首优秀的散文作品就好像一幅美好的画卷,适当的空白可流出作品自身的韵味和灵气,留给孩子一片自由想象的天空,在面对散文作品中的空白,组织教学时,我们注重鼓励幼儿积极主动的对原作品进行构建,展开想象,扩展思维,如散文《我多想》的教学活动,当孩子们欣赏完之后,意犹未尽,教师及时引导幼儿展开想象,使幼儿投入到空白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对原作品的理解和体验,又使原作品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奠定了幼儿个体对散文作品的一种积极态度。

  6.深入探索尝试进行诗歌的创办,表达孩子的表达

  当幼儿对散文作品的学习、理解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创设机会,让幼儿拓展自己的想象,创造性的运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想法,对作品进行仿编,如散文《回家》,作品用一种通俗流畅的语言,固定重复的结构,天马行空的想象吸引着幼儿,用一种帮助别人的幸福感激励着幼儿。于是,在活动的最后,我们立足于原作品和幼儿经验,请幼儿开展想象创编:风雨就要来临,猜猜还有谁没有回家,为什么没有回家呢,孩子们生动有趣的表达,创编跳出了原作品,但幼儿却在仿编中通过对原作品结构的模仿,语言的运用,意蕴的揣摩,使其更贴近原作品的神韵,是一种创造性的深层次的学习。

  九、 专题研究效果

  通过研究与实践,普遍提高了幼儿对语言多样性的认识能力。散文作为艺术的结构语言的产物,为孩子学习语言提供了成熟的语言样本,它首先表现在丰富多彩的句法结构方面。而幼儿语言发展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是理解复杂的语言句法结构和熟练地适用这些句法结构。其次,幼儿对倾听形象化的语言的兴趣和能力显著提高。通过散文欣赏教学,幼儿善于倾听,有意识的倾听能力增强了,每个年龄班的幼儿在任何活动中都能安静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话,并听清语意。散文欣赏实验教学,还扩展了幼儿的词汇量,并培养了他们自觉获取语言材料的能力。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说什么样的话,孩子们基本上都能大胆与人交往,并且在不同环境中运用不同的语言,还提高了对语言游戏的兴趣。最后,教师对散文欣赏教学有了独特的理解,不再套用故事、通话教学的旧模式,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集操作、游戏、环境于一体的、体现幼儿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在本专题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小组有两位骨干教师参加“滨海新区第二届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荣获一等奖,两个获奖活动均为语言领域活动,这是在此专题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取得的成果。同时,我们每一位研究小组的成员均撰写了相关论文。

  幼儿散文教学三

  一、转变观念,散文教材内容要感动自己。

  1.重视散文的教育价值。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更愿意教故事、儿童诗、古诗等文学体裁的教学内容,当然包括我也没能例外。因为故事、儿童诗、古诗等文学体裁能够被幼儿很好的理解的同时,幼儿也能够很快的将内容学会,并掌握。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故事、儿童诗、古诗等文学体裁内容很清晰、情节简单、易于幼儿理解,教师教起来也显得很好把握。还有另一原因就是家长也比较喜欢孩子回家背背儿歌、讲讲故事等、古诗这样体裁的文学,这样觉得孩子收获了、学会了。可是散文教学也是一个更重要教育体裁,在教育教学中我发现散文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的文学样式,尤其在对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方面是一个重要的载体,他为幼儿语汇的积累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所以幼儿教师首先自己要提高认识,不要轻看散文的教育价值。认真挖掘散文所固有的教育语汇和情感,从中找出教育的最佳契机。

  2.着重挖掘感动语汇,欲感动幼儿先感动教师。

  在散文教学中教师要相信孩子,不要担心孩子会学不会散文,造成教师没有信心教,孩子就更没有信心学的后果,这样的一节散文教学活动就是自告奋勇的失败了。所以教师在对散文的教学过程中自己要有信心,认真挖掘教材内容,做到深入浅出,按照幼儿的心理特点,将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可感的内容,将繁荣的句子变成简短的语汇等这样幼儿就会一点点的将难的东西学会了,然而这其中的转化过程的重点注意抓住散文的散光点也就是感动语汇,一切难题就都得以解决了。如:在中班《我多想》这篇散文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就注重“我多想”这个教学题目来问幼儿,现在你们都想做些什么事情呢?激发幼儿的对成人生活的渴望,从孩子的需要出发,来理解这篇散文。如:有的孩子说:“我多想帮妈妈买量车,这样妈妈就可以不用那么辛苦的走路了,”等等,孩子们把自己的心声都说出来,还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这里的我多想实际上就是感动语汇,当然这个题目也感动了老师自己。通过实践证明,通过上述的方法不管有多么枯燥的内容都会被幼儿所体会、所接受、所吸收。教师就不用担心、畏惧散文孩子会觉得枯燥、学不会等问题。可见“以情促教”教学魅力。

  二、注重钻研,散文教学要挖掘感动因素。

  成功的一节教学活动都要经过教师的精心钻研和精心打造,这才是教师的一节美妙杰作,而对幼儿来说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和陶冶,所以一节成功的散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的首要任务就要先去挖掘散文中最动情的地方,也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内容,教师抓住幼儿最容易动情的契机之后,教育教学活动也就很好开展了。如在中班《春天的色彩》一文中,我注意从散文中的春雨的意境入手,先从散文的整体发现散文的意境美,然后具体找出小雨滴,小白鸽、小黄莺、小燕子、柳树等幼儿感兴趣的形象来让幼儿感知其中散文人物与整个散文意境的关系,理解春雨本身是无色的,但会使草地、柳树变绿,杏花、桃花变红,油菜花,蒲公英花开放、变黄,春雨能使大地变得万紫千红,然后把这些具体的形象在回归到散文当中来,这样幼儿对这个散文所表达的情怀就更加深刻了,原来春雨是这样的美丽,能力带给大地这么多关怀,这样孩子就理解这首抒情、达意的散文了。而孩子也能够把自己的变成了一只自己喜欢的小麻雀、或者小黄莺、或者柳树,充分参与到散文的学习中,他们把自己变成了散文里的人物,他们仿佛在听着、看着、体会着自己的事情,充分满足幼儿泛灵的心理。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散文中另幼儿感动的形象、意境等感动因素来促进幼儿对散文的学习。

  三、形式多样,激发幼儿移情的意识。

  散文教学活动的方法是多样的,在散文教学活动中,其实我们老师可以将故事教学的有效经验可以嫁接在散文教学中,从而进行有效合理的运用,幼儿处于这个年龄阶段有一种角色体验的需要,更有一种泛灵性的心理特征,我们可以抓住幼儿的这一心理需要来进行散文教学不同的散文风格就要求教师有不同的视角来看散文的文体风格,所以要求教师在散文教学活动中形式多样,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将散文的任何形象都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生活化,让孩子明确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被写成了很好的散文,孩子觉得是在写我们自己,本身对孩子来说就有一种可接受性的因素,孩子的情感因素就被调动起来了,而对散文的学习过程中就更愿意去了解、去思索、去关注散文的结果,体会三散文所要传达的境界和思想。如在《四月真美》这个活动中让幼儿感受是谁让四月变得如此美丽,知道是春雨、水珠、花、小草等让四月变得美丽,小朋友也能够进行移情并感知四月的种种变化和美丽,并且有的幼儿还想着把自己也变成一朵朵美丽的小花,把四月打扮的更加美丽。在这个环节中有的幼儿还发挥想象我要变成小水珠让四月变得更加美丽,还有的幼儿说我要变成玉兰花让四月更漂亮,还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想象力。

  四、玄机重重,情系散文的各个脉络。

  其实,在我们的散文教学活动中,我们也能够像故事那样将内容进行合理的划分,那么该怎样进行划分呢?散文俗称形散而神不散,那么我们就从散文的神入手来进行梳理和分段,将散文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和感情进行分段,将开头的情找出来,然后给幼儿一个脉络,让幼儿在这样一个脉络的和源头的牵引下主动去划破玄机,揭发真相,这样幼儿就关注了散文的内容,轻松进入散文课堂,岂不更好。

  总之,散文教学是很有魅力的一种教学体裁,而教育教学方法又别出心裁,相信在老师的智慧的发现下还会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让大家共同学习和借鉴,本文阐述的教学方法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一点经验,希望为幼儿的散文学习提供更多行之有效的办法。

28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