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川东:高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薛川东:高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一
【基础知识】——该记的一定要记牢
薛川东:目前大家可以看到有15份试题,就是近两年有些省市自治区有独立命题权,但是整体结构上除上海以外,没有太大的变化。现在分三块说:第一块对必要的语文知识的考察,这块题目对学生来讲是一个难点,你没有时间的投入,没有一个稳定的牢固的记忆,你做是不行的。比如字音字形,说这里有没有靠理解,有一点,主要是你把它记下来。
参加过高考的同学多少届,从我最早辅导的同学到现在依然和我们一起进行研究的新同学,我算了有三代人了。他们统一的感觉就是落实就是生命,该记的你要记牢的,死记硬背好像这个词很难听,但是需要强记的东西,记得死,记得调牢,到时候调得出来这才行,像字音、字形,像成语的积累,近义词的辨析,文言实词的记忆,文言功能的理解这些都有背在里面,尽管表面上我默书的题就几分,但是实际来讲在语文备考过程中,该记的,该背的如果不落实,会直接影响考试成绩,这是谁的责任?我觉得到了高三来讲,就完全是同学自己的责任,老师只附带提醒。不是说老师讲的遍数越多,你就记忆的越扎实。
任何学有所成的人第一记忆已经就是强大的记忆力。说遗忘率很高的人想当科学家,想当文学家,想当实业家都不可能。这种记忆力的训练表面看起来是为了解决语文知识这几道题,比如字音、字形,近义词的辨析等等,实际上你记忆这些东西是做新的推理判断的一种依据。比如现代文阅读,千把百字,在具体解题的时候,文章在你脑子里,随时题目和文章内容有碰撞,你的方向就比较明确。因此我想第一块表面应对语文基础知识的题需要训练我们记忆功能,实际这是争取语文考试成绩优良的一个基础,非做不可。
【阅读】——找到文本中相关的有效的信息
薛川东:第二,语文试卷中阅读是个核心的东西,这里说的阅读是精读,阅读如果是笼统地来看,感知对于高三学生不难,一文章浏览一遍大概就能感知,但是有的问题细化到一个词怎么解,这已经过了十多年的例子,有一次高考题目,大家现在看复习资料还有是奥地利著名记者散文家茨威格写的一篇散文,他是1928年拜托尔斯泰的陵墓,回来写了一篇文,叫《世界上最美丽的坟墓》,里面有一句话,他说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如何如何,于是命题人问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说这个特殊的日子特殊是什么意思?那天我记得我还参加阅卷,一看考生还是像小学生解词一样,特殊就是不一样,特殊就是值得纪念,特殊就是难忘,其实这道题出的非常漂亮,因为这篇文章有个附标题,标题是是世界最美的坟墓,附标题是1928年在俄国的一次旅行,加了一个注解,注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日,诞生于1828年,考察同学在阅读中精读的能力,能不能把两个数字信息做一个碰撞,做一个整合,茨威格是1928年去,列夫托尔斯泰诞生是1828年,他说我去的这一天是特殊的日子。显然是特殊就在纪念托翁诞辰百周年的时候我去拜谒,特殊是这一年。正确者极少,通过这次考试,对语文学习是一个促进。
高考有功劳,有人说高考整学生,实际高考推动大家的学习。现在阅读中根据命题找到文本中相关的有效的信息,而且这个信息最好能扩到有效的区间里,看多了没用,看少了重要信息遗漏,答案不全面,阅读考的是精读。在题目的设问上,很灵活,有时候填空就行,有时做个简答。有的时候可能对一个问题做一点辨析。但是不管怎么样,在阅读中回答的时候,形成答案是三种事,一个是把原文中的话找出来就是答案,大家回去可以看历年的考题,特别是05年这15套题,几乎各省在考试中都有直接提取信息形成答案,这也不容易,多说了就不行,说少了又不全,这是一个。有的同学说要这样的题不过关就太冤了,就跟日本鬼子似的,八路军就在眼前,就看不出来,这就是能力。阅读中一定要根据设问找到直接可以回答设问中文本中的信息。
第二是文本中有些信息需要你进行连缀、组合,可能这个信息点是出在三处,把有关的词语或者句子找出来,做一点舍取,再加上必要的词语连缀,形成一个答案,我们借助整合这个词说,对文章中有效的信息进行必要的整合,形成答案。这是我从答案的情况来说。第三种就是答案,你文本看一年也没有,比如我刚才说的特殊的日子,人家上面没有写,小说创作的目的一般作者都不会写出来,因为小说创作就是作者言其事,读者会于心,如果这类题就是你的理解,你的看法,你的评价,用你自己的话来说形成答案,答案就这三种情况,这你心里明确了,做答的时候就有方向了。
另外语文考阅读,特别是现代文阅读,不管考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或者考一篇很纪实的文章,社科类,自然科学的文章,考你的无非是三项,一项对重要信息确认的能力,这重要信息究竟含义是什么,进行确认。第二,考察你分析综合的能力,有些材料出现了,对这些材料要分析一下它想传达作者什么样的观念或者什么样的感情,可能文章中好几处都有牵扯到作者思想感情或者对社会看法的这样的语句文段,要综合起来,最后加以概括,有的同学总结得很好,他说命题人员如果抓住文章中一段特别形象、具体的文字要来设题,最后答案一定特少,形象、具体的东西最后设题,准保是你要回答抽象的,概括的做答案。同学回忆一下在语文课学习是不是这样,你学《祝福》特别形象描写了祥林嫂和鲁镇人的关系,最后一定概括作者写这段是什么目的,形象具体的材料你看着很多,最后形成的答案是抽象概括的。反过来也有,有一句话特别精炼,特别抽象,命题人说这里有什么深刻含义,让你分析一下,那这里答案就多了。有一个同学可能化学学的不错,这跟可逆反应差不多,对了,形象具体的材料要设题,答案往往是抽象概括的结论,抽象概括的语句设题,最后分析出来的答案应该是比较形象,比较具体。
还有一类是文章中特含蓄的话,要清晰化,刚才讲了两种,第三种就是含蓄的语句要会清晰,它的含义很丰富,表面看起来说的似乎不清楚,我这里提一个问题。这是高中的同学回顾他初中学习,他说我到高三,初中学的一篇文章还有疑问,我说当时为什么没有问,说当时中考没有设计就没有问,就是鲁迅的孔乙己,用小伙计的口吻说一句话,说孔乙己的下场是怎么样,说大约的确死亡,说这是矛盾的,要修改病句有这个,说我大约的确知道什么事,这肯定是病句,但是放在文学作品中这是一句好句子,这怎么回答,就含蓄了。看完全篇就知道,孔乙己这样的人这个社会一定要吞噬的,他的死是必然的,因为最后孔乙己在酒店露面的时候已经打折了双腿,以手代足走的,谁也没有人管他。但是孔乙己这个小人物他什么时候死谁记得,我一说这个,二位同学说想起来,他想他说高中学一篇文章,上面不仅写马克思去世是哪年哪天几点几分都写了,那是伟大的人物,人民永远铭记。实际上那大约的确死亡是把孔乙己的特定身份和他的命运说的很准确。这一类含蓄的东西要会分析,你的语文不能说学到家,在高中中登了一个高峰,这个高考还怕什么。
高考中语文阅读的材料一般来讲比我们课文中高难度的材料要容易一点,它还做了一些整合,做了一些删减,篇幅没有那么长,不要怕。刚才我以阅读为例子来讲,知道阅读命题的特点,答案形成的几种样式和对文本的处理手段,我想同学按照这个思路,现在老师天天讲新课都行。有一个学生高考完了说得好,说我觉得语文没有什么复习,语文每天都是新的,换篇文就是新的,我说什么有复习?他说好像数学有,数学解一元二次方程,给一个公式,能使好几百年,最笨的办法往公式一带就行,语文不行,材料一变就是一篇新的。他这个看法非常好,实际上你把复习当成一个新的汲取营养。
语文学习无非是完成三个任务,一个就是优化我们的思想,提升我们的思想,让我们的思维更全面,让我们认识善恶美丑更准确,包括道德信仰,价值观。第二个任务学语文天天有文化积累,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中国民族文化,世界文化,邓小平同志讲三个面向,三个面向一看那就有文化,所以语文学习每天都有文化积累,有的同学说说我数学课都没有学过华罗庚的东西,华罗庚是数学家,他的东西放在中学数学不行,但是在语文课我学了一篇统筹方法就知道华罗庚,知道华罗庚建设的运筹学、统筹学,那不是文化吗?第三就是学语文是每天优化自己的口语表达,书面表达能力。
【作文】——综合考察思想水平、文化储备、表达技能,
高考命题也是考虑到这几个特点,话说第三块作文。作文是综合考察你的思想水平,考察你的文化储备,考察你的表达技能,作文不能砍就在这里,同样一个题目出来了,有人一说,就看出他的思维有深度。那天看一篇文,这是好几年前考的,是北京的命题叫《规则》,有一段话说足球比赛讲规则,各个方面都有规则,以规则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我看有一个学生写的很好,他上面就说一提起规则,不少人就想到规则是限制,是制约,犯了规要受处罚,规则两个字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因素太多了,其实再仔细看看,规则透着活力,规则的改变,规则的更新,规则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这一开头一写,老师一看,他不再按着一个定向的考虑一个问题,他从20世纪60年代,到在乒乓球这项竞技体育运动规则的不断修改,他说了三个问题。对规则技术上的修改,推进了技术的发展,对规则技术的修改,普及了这项运动,第一个我忽略不说,第二我可以简单传达一下,这个同学大概是乒乓球爱好的考生,某年多少届我忘了,地点在印度加尔各答世兵赛,七个奖杯都被中国人抱回去了,他说我第一次知道囊括这个词,天大的好事。没过一个月传来一个消息,国际乒联修改规则,而且都是针对我们优秀运动员的长项进行规则的,心里不平静,但是仔细一想规则修改限制了我们,我们就得冲破自己,再有提高。如果永远对我们有利,永远囊括,囊括两次,世界各国不跟你玩了,世乒赛就没有了,就变成你中国的游戏,效果很好,欧洲人感到高兴,日本人也感到高兴,韩国人也感到高兴。第三就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了,很多人通过电视来看,电视看你的规则在修改,人家要看清楚,乒乓球的颜色,台面的颜色这都是表面的,乒乓球以后发展太快,前三板解决问题,眼花缭乱,人看着不过眼,物理学家提建议,加大球的直径,让它重一点,旋转多一点,这项规则一改,对竞技运动带来的体育经济产业产生影响。你说他这个文写的好是不是他思想水平比较高,乒乓球不是文化,是我们国球能从上个世纪60年代说到现在,文化储备,三个观点,语言表达非常准确,这是优秀文,这个文还用准备吗?刚才主持人给我提的问题,引起我的感想,我说的太杂乱,但是核心的问题平静地对待,你有应对语文的基础。
薛川东:高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二
考场上提高成绩的小技巧
主持人:能不能再透露一下在考场上有没有一些提高分数的小技巧?
薛川东:技巧有,技巧来源于技能,比如说在文言文阅读过程中,文言文的阅读现在题目设置在第一卷安排五个选择题,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你的阅读,是别人的阅读成果你来评定一下,比如这个字当什么讲,有四种讲法,你看哪个对。你要说技巧首先是心态,有一个学生说的好,说我就爱做选择题,做选择题的时候我不是学生,我是老师。出题的人都是我的学生,他来汇报,当然这是玩笑话。其实像这类题目,他在答案中,如果说不正确的一项是什么,有三项是正确的。对那不正确的,如果正好是你有含糊,那三项正确你有把握,那当时也认定他了。这种机率不是很高,不过也有。在文言文的第五道题它往往是下列的叙述或评议与原文不相符合的是哪想,就说有三项相符合,有同学说我做文言文的题,先看最后一道题,都用现代汉语写的,等于是给了文章做了注解,看了看,我再回头读就读的更清楚了。
你刚才说技巧,比如说看文本,看题目结合起来,以不同的选择性的答案来触动你的理解,纠正你的误解,这也可以算一点小窍门了,但这个东西不是很牢靠。至于答案是不是会形成规律,说怎么这五道题一个C都没出现,肯定我错了,也许命题没有这个,不要这么想。至于技巧,我觉得更多的是扬长避短,比如说语文试卷绝不存在第一题容易,第二题稍微加点难度,到最后越来越难,不是这样的。如果遇到第一题感觉看起来很扎眼,放一放,首战必胜,我先做一道前面那几个知识小题,选择题,先做一道最拿手的,也未尝不可。
至于有些技巧还是管用的,比如作文,最后时间不够了,在这个时候你要考虑到一个比较含蓄或者是别有意味的结尾使这个文章感觉到可能言又未尽,你的文章又没有结尾,就算没有完成作品,分很低。比如有的老师让同学写作文,多分几段,每个独立意思分一段,这也是一个技巧,因为对阅卷老师来讲,你就一段看着一大片,三行变一段,下面又缩进两个字,对视觉有一个提高,老师会关注。老师说最重要的话放在第一段说出来,这是一般的议论文,给人家观点上的烙印,这是一个技巧。但是要因人而宜,在技巧方面我们不必考虑太多,因为有时候不管用。有的同学说文言文考试下列语句的意思正确不正确的是哪一项,反正念的不顺嘴的往往没毛病,是直译的结果,这个也不太牢靠。
薛川东:高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三
高三能否快速提高语文
主持人:您刚才也强调语文是对自己综合能力的考察,如果到了高三以后,考生想快速地提高语文,您觉得有这种可能吗?
薛川东:快速这个词看怎么理解,别人有的可以短期看成果,比如说像标点符号的使用,病句的辨析,如果训练一定的量在短期就这么几种情况,量够,另外训练以后都接受了讲评,又段段清,有落实,我看很快这类题目就能过关。多年都做过这个试验。
快速还有一个含义就是提高自己的思维力度,敏锐性,比如作文的审题这是写作的第一关,审题当然需要知识,现代高考作文的审题不是太难,给你材料也好,给你出一个命题也好,文字本身的障碍不大,而且我们经过近20年,中等教育的不断的优化,我们现在教学成果比20年以前要大幅度提高,20年以前我们教过水平当时比较低的学生,我记得有一次我出作文题叫《行百里者半九十》,这个题目是文眼,现在看不好,高考这么多年没有拿文眼当题目,现在同学一看马上有知道,他是还是干一件事情越到最后恐怕越应该谨慎,难度越大。我记得当时一个学生审题没有过关,看题目这里有九十,与此相关的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那还写什么。
你刚才讲的快速,审题的速度能不能提高,我觉得能。你看一定量,虽然有些题目表面材料不一样,但是有规律,有些材料有些是含有寓意的,最能形成作文中心或主题词那句话没有说出来,你得把它说出来,有些材料本身有作文的使用价值,这材料本身既能到作文里进行分析,这个作文就好写了。有些材料它可以促使你连接与它相关的材料,在你构思中就能很快地把文章,你要写的素材从你的大脑储存库中调出来,如果集中搞一点训练,抓住规律,比如像这个快速我觉得还是可以的。
但是有一点快速不了,比如语言表达的质量,简明连贯得体,说训练一个月就飞速提高,这恐怕很难。因为如果你语言拖沓,你语言不得体,你说话不连贯,这不是一天形成的,长期在语言训练中有缺失,形成一个弱点,毛病,改毛病需要一个过程。另外优化语言,这是需要下苦工夫的,毛主席他是有大无畏的精神,很多困难不在话下,他诗词里有,但他著作里有一件事很难,原话这么说,语言这个东西不是很容易学的,非下苦工夫不可。这个就得实事求是了,如果谁打一个广告说优化语言训练班,一个月就可以使你的语言达到作家的水平或者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的水平切勿相信,那办不到,因为语文考的时间跨度太长。
说一句笑话,一个学生有一个发现,他说高考只有一份试卷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就可以参与能得到分的,我说你甭说了,语文,我试过。物理别小于4年级,初三的学生到那里也一分得不到。语文小学四年级高考的卷子能得分,语文的基础分比较高,现在不复习得个七八十分明天考都可以,关键的是到了100分左右能不能往前再跨跨,所以有的学生提的口号高考应该成功应该过百争十,我能过100,150分的满分,再争取十分,我的成绩可以往前提高了。所以对快速我们应该持一分析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