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角的度量教学设计与反思
《角的认识和度量》是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二部分《角》的第一课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有关角的度量教学设计与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冀教版角的度量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
《角的认识和度量》是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二部分《角》的第一课时,教材通过呈现生活中常见事物中不同的角,引导学生学习角的表示法和读写方法,并通过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引出认识量角器和角的度量单位,并学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生活中的角已经具有初步的感知,对这部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是对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还很陌生,需要重点讲解和练习。
三、教学目标
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根据“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拟订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学会角的表示方法,能正确读、记角。
(2)使学生认知角的计量单位------“度”,学会用量角器正确测量角的度数。
2、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能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合作、探究意识。
四、重点难点
认识和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
五、教、学法分析
新课标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了有效的达到教学目标,科学合理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计划利用教具的直观演示,学具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从而实现知识的“再创造”。
六、教学具准备:本课课件、三角板等
七、课时安排:一课时
八、基于上述设想,设计如下的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板书课题
通过观察折扇、圆规、剪刀张开时的形状引出课题---角的认识和度量。(投影)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1、认识角
(1)观察投影,师生交流,得出结论:角是由一点画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
(2)介绍角的读法和写法
首先,观察投影,小组交流;
接下来,师生互动,指导学生正确的读、记角。并板书:记作∠1,读作角1;记作∠ABC或∠B读作角ABC或角B
最后,出示几个不同的角,指导学生说一说他们的读记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2、比较角的大小
指导学生用纸折出不同大小的角,比较他们的大小,得出结论,角的大小取决于角开口的大小,而与边的长短无关,进而引出认识量角器和如何测量角的大小。(投影)
3、认识量角器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手中的量角器,交流自己的发现成果。
接下来,结合投影,介绍量角器由中心点、零刻度线、外刻度线和内刻度线构成,并认识角的单位---度。
4、指导学习量角器的用法
首先,学生分组探索交流量角器的用法。
接下来,各组选派代表汇报交流成果。
最后,结合投影,总结量角器的用法。即
(1)角的顶点和量角器的中心点重合
(2)角的一条边和零刻度线重合
(3)另一条边在量角器上所对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注意:选择哪一圈的零刻度线,最后就应该读哪一圈的刻度。
角的顶点在左边读内圈,角的顶点在右边读外圈。
*板书 两点对齐,两线重合,注意读法
(三)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1、结合课后试一试 投影
(1)小组合作。试着测量各角的度数,并写下来,讨论:你是怎样测量的?
(2)引导学生观察各角的位置:说一说怎样放置量角器最便于测量角的度数?
2、课堂比武 交流成果
在黑板上出示几个角,每组选派代表来台上演示怎样测量角的度数。比一比,那组完成的又快又好。
(四)联系实际,巩固深化
动手量一量我们手中的三角板、课本等,看一看他们的各角分别是多少度?
(五)总结评价、点拨重点
1、引导学生回顾,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2、结合板书,再次强调测量角的方法。布置课下作业,完成练一练。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批评指教。谢谢大家!
(六)板书
角 记作∠1 读作角1
的 认识 记作∠ABC或∠B
认 读作角ABC或角B
识
和 两点对齐 两线重合
测 测量
量 注意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