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通用学习方法 > 学习计划 >

小学语文选题计划3篇

时间: 如英2 学习计划

  好的语文选题计划可以形成比较科学的、系统的、行之有效的语文学困生工作经验与理论。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带来的关于小学语文选题计划的内容,欢迎阅读!

  小学语文选题计划一

  一、课题的提出

  1、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语文教育一度走进科学化自然学科教学的模式,工具性过强,刻意追求客观性、确定性、抽象性的教与学的目标,学生的学习缺少情感的个体表白,缺少价值观的自主评价,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流于形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缺少兴趣、缺乏信心和创新精神,语文教育成了少有灵魂的教育。

  为什么学生越学越没有了灵气和活力?为什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体验到快乐?

  第一,远离情感世界,偏重科学世界。中小学课堂教学极端地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理论性。在教学目标上,知识目标至高无上。在教学方法上,科学思维方法、辩证法被庸俗化、绝对化。在教学内容上,教材被顶礼膜拜,师生视教材为“圣经”,不敢也不能越雷池一步。而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关系的丰富内含仅仅剩下单一的认知关系。种种迹象表明,中小学课堂教学关注的是科学世界,儿童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成为被遗忘的角落。科学世界的独尊,课堂教学缺乏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第二,脱离生活体验,偏重认知活动。缺乏对儿童生活体验的合理构建,脱离儿童生活和社会现实,是当前小学课堂教学的通病。乏味单调的理性生活成为主旋律,不能满足学生完满的精神生活的需要。从当前我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动形式来看,注重的是学生的认知活动,脱离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缺乏对完满的可能生活的构建。通过认知活动,传递和习得的多是书本知识,忽视学生内在的体验和感悟。从而学生在课堂这一生活空间中的道德生活、审美生活乃至整个精神生活的需要不能得到体验和满足。其直接结果是导致课堂教学不能成为学生的生成部分,日渐失去生活的原动力,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第三,课堂生活的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狭小。教学内容的传递基本上是从书本或教材到课堂,缺乏对教材静态情景的动态拓展。从教学组织形式方面看,班级规模过大,学生被固定在课堂的某一位置上,缺乏足够宽松的生活空间和交往空间。在教学方法上,事无巨细的直观教学和注重结果忽视过程的知识教学,不能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思维、想象和创造的空间。

  在我国所处的这个注重弘扬人的主体性的伟大时代,关注儿童的课堂生活,赋予课堂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成为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将语文课程引向学生的生活体验。

  二、理论基础

  (1)语文学科特点决定了语文课程应走向体验,面对生活。

  语文的发生发展告诉我们:语文从生命开始就与情感和体验同行。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语文和语文学习,语文教学是人类生活的自然产物,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体验是语文学习的依托。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体验过程。体验了多少,体验了什么,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尊重学生真实的生活感受和体验,达成教师、学生与文本的真诚对话,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就目前而言,体验式学习比接受性学习更有收获。

  语文作为学校教学的一门学科,“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语文教学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承担着教给学生使用语言文字这一基本生存技能的任务;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讲,对人类文明素质的提高和人类全面发展担当使命。这样的教学目的、要求的确定,体现了语文对一个人的内在生活的巨大作用,既要丰富人的内在生活,又要提升人的精神。所以,我们不能静态孤立地看待语文,而要给语文一个广阔而深远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生活背景,使语文教学不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直接的社会性实践,不仅能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而且对学生意会大量的语文模糊性知识,对学生积累审美经验,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健全的人格,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2)语文教育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应关注体验,联系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作了这样的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的交际作用决定了语文与生活的血肉联系。而生活又需要丰富的情感作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育的特点作了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心理学家认为:“体验是一种多水平(感觉水平、认知水平、意志水平)要素的整合。”“内心体验具有加工、扩展和升华的功能”。教育专家认为:“体验是以亲身经历、实践活动为基础,又是对经历、实践和感受、认知和经验升华,这种升华是对感受的再感受,对” 认知的再认知,对经验的再经验。

  由上述可见:体验既有情感的刻骨铭心,又有知识的深刻烙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和“三维目标”是吻合的。

  三、研究目的

  体验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落实“三维目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预期目标:建立民主的、开放的、以学生主体活动为特征的课堂教学结构,结合教材中的有效因素,探索出具有生活情趣、可操作的符合各种课型特点的教学模式和体验学习的教学方法。同时探索出校内语文实践活动新形式,使之制度化、经常化,如:开辟阅览室,开设语文实践活动课,组织和语文有关的活动等。引导并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了解社会、体味人生,在大的社会环境中求发展、求创新。

  三.研究内容

  1.加强语文识字课、口语交际课、阅读课、习作课等各课型体验式教学法研究。

  2.深入理解和挖掘小语课本生活化可体验的因素,把握其内涵和外延,沟通“知识世界”、“生活世界”和“情感世界”的联系。

  3.加强对学校、社会、书本的教育功能研究,构建小(教室)、中(学校)、大(社会)三个课堂教育体系。拟定改革小课堂、拓展中课堂、开辟大课堂基本策略。

  四.研究方法、对象和人员

  研究方法:以实验法、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文献法、经验总结法、教育测量法等。

  研究对象:上饶市月鹅小学、沙溪小学、上饶县一小、二小学生

  研究人员:以上 所小学的部分语文教师(见亚子课题)和相关县教研员。

  (一)小学语文体验式总体研究框架:

  1、建立既有垂直又是网状的研究体系。

  在教研室 级课题的统领下,设子课题组:子课题组成员有相关市、县小语教研员和实验学校人员。课题组起着调控作用,成员分工负责,以理论研究为主,并参与实践研究,有着指导实验学校进行课题研究的任务。实验学校作为课题研究的基本单位,具有相对独立的研究空间,确定亚子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在总课题组的指导下开展研究。这样建立起宏观上既有垂直的管理体系,又形成网络的研究格局。

  2、母课题带动子课题的研究框架。

  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法研究作为教研室的子课题,应在母课题的引领和带动下,在教研室的统一领导和指挥的前提下,课题组成员应定期完成其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目标,并指导实验学校完成亚子课题研究目标,拿出成果,亚子课题定位要低,选题要小,研究更具体,操作性要强,完成时间可长可短。这样,实验学校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一些亚子课题,以丰富和弥补子课题研究中的不足,使子课题与亚子课题的研究相得益彰,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互补。

  3、注入生活体验的研究内容。

  依托三个课堂,注入生活体验的研究内容:小课堂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引进生活内容为主;中课堂则以开展校园阅读、口语交际、习作活动为主;大课堂则以开展校外阅读、习作及社会交际活动为主,大中小课堂既独立又联系,强调树立把生活引进课堂的理念,使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体验式。

  (二)小学语文体验式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构建

  1、课题研究措施:

  本课题拟从下面几大块进行研究,由各实验学校根据本校情况有重点的选择进行课题研究。

  (1)识字体验式教学法研究

  (2)阅读体验式教学法研究

  (3)口语交际体验式教学法研究

  (4)习作体验式教学法研究

  2、课题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本课题研究各成员要从全局出发,全面改革,既要突出重点,做好亚子课题研究,又要联合攻关,及时交流。研究中始终贯彻如下几点:

  (1)、营造体验环境,培养学习兴趣。

  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精神生活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本身对学生课堂精神生活具有发展意义。只有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平等愉悦的学习气氛,开放自主的学习内容,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想敢说敢问敢做,在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充分展示自我,体验探究的快乐。使得“语文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因此,语文教学要树立“生为本”的思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位于自我为主体的支点上“动口”、“动脑”,张扬学生的学习个性,建立师生民主学习的教学氛围。

  [分页标记]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信任学生,相信学生的知识底蕴与发展潜力,让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大胆探索。“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体验语文文字的内在美与表现力,“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作为教师,要运用赏识表扬的教学评价艺术,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予以肯定,加以赞赏。通过共同研究,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并有可能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另外,还要努力创设富有生活体验、情感化的课堂环境,使教室变得温馨、舒适,富有生活气息,让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感情

  (2)、挖掘体验因素,促进个性发展。

  语文课程是学习母语的课程,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充满人文气息的课程资源比比皆是,无与伦比的语言环境;再加上小语教材中丰富的文化资源、灿烂的人类文明,丰厚的民族文化以及符合儿童生活情趣的学习内容。语文课程又与现实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学生的日常生活,都可以拿来作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联系学校生活,学习语文。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

  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生活的广阔背景,是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一片天地。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大富豪啤酒,步步领鲜”、“使用蓝天六必治,让您牙口无炎”等等,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

  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首先是教师悉心安排的有利于学生自主的活动,其次是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如参观访问,与兄弟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等。

  构建三个课堂,促进和谐发展。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这里,儿童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服装的,则可以让他设计一下服装广告;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则可以让他写一写介绍有关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高昂,家长更是倍加赞许。

  (3)、拓展生活空间,培养实践能力

  在对教学过程的建议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语文是建立在生活基础之上的。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学以致用,知识才能成为能力。因此,课题组教师要善于从大千世界中寻觅、捕捉现实背景,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回忆生活”或“模拟生活”中自然地学习语文,放开学生的手脚,鼓励他们到生活的海洋中去。如:学习了写通知,各种各样的会议通知可以让学生拟写;师生在比赛中获奖,可以让学生写贺信;工厂出了新产品,可以让学生编广告词;元旦春节,还可以让学生编写春联互相赠送……这样,让学生投身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密切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也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引入了一泓不绝的活水,使他们切身体会到生活需要语文,学习语文就是为解决生活问题服务的。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体验式、生活化,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3、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现状调查、选题,拟定课题实施方案,作好资料准备,着手建立含资料和材料为一体的课题档案。搭建班子,确定实验学校。(2006年9月—2006年10月)

  第二阶段:形成各课型体验式教学法理论基础和操作要领,构建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课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形成大、中、小三个课堂教学体系。(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期间不断出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整理实验资料,统计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通过课题验收。(2008年10月—2008年12月)

  4、研究成果的形式和成员分工。

  研究成果的形式:

  理论篇:论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论文集)、课题研究成果报告等。

  实践篇: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案例等

  研究人员及分工:

  组 长:郑初春

  副组长:

  成 员:

  子课题学校和负责人以及课题名称:

  子课题学校 负责人 亚子课题名称

  子课题组成员职责:

  1、对所在县(区)子课题学校课题研究加强指导督促,重在过程。

  2、对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体验式教学法进行理论建构研究。

  3、统筹最后成果材料,精选编印成辑(理论篇和实践篇)。

  要求:1、亚子课题学校每学期开学第一周交工作计划,学期末最后一周交研究成果。

  2、子课题组每学期召开一次现场研讨会,交流课题研究中的经验、体会和解决

  存在的问题。

  说明:该课题方案与实验学校的亚子课题方案为一个整体。

  小学语文选题计划二

  一、“学困生”的界定和课题选题

  1、“学困生”的界定:

  “学困生”,过去又称“差生”、“后进生”。对于“学困生”的界定,专家学者们认为,“学困生”是指那些在知识、能力、品格、方法、体质等要素及其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的开发,不能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或“医疗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

  2、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所有家长对孩子期望值都很高,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由于家庭环境的差异,智力因素的影响以及学前基础教育的差距,家长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又多为养家糊口而奔波,忙碌一天下来,没有多少时间与自己的孩子接触,更无时间想一想怎样有效地管理孩子。即使有时间,又有多少家长有能力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和辅导呢?或者是家长对孩子关注不够,对孩子很少管教,不能有效帮助孩子学习。家庭教育的差距,导致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知识水平的基础不同。这种状况,若老师不对症下药,不分层次教育,不注意研究学困生的成因及其转化方法,势必引起一部分落后的同学越来越跟不上,那么整个班级的学习困难学生一定会越来越多。学困生的大量存在,成为制约班级教学质量提高的疑难杂症,所以研究学困生的转化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希望在教学实践中,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从教师的教学素养、家庭教育、教学内容、认知心理学等多领域入手,进行分析,采取不同的对策,帮助学困生找出学习困难的原因,完成新课标提出的义务教育阶段,每个学生在学习方面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二、课题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1、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从学校管理到班级管理,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从教师教学到学生学习,从课内学习到课外生活,从教育评价到学生评价等构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创造条件,让学生的个性在自由自主的空间内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从而使具有不同个性品质和潜能的学生都能成长为不同规格、不同层次的社会有用人才。

  本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

  (1)旨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实践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中的共性要求和个性创造相结合,纠正教育实践中的不良育人观,探索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符合教育规律的转化“学困生”的有效途径;

  (2)针对不同学科和不同“学困生”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通过有效的分层导学或教师个别辅导等方式,有效的转变教师的育人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3)通过家庭教育、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的研究,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课堂教学适应“学困生”的发展,从而促进全区的素质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2、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对象:四年级与七年级的“学困生”。

  (2)课堂教学的研究。主要是结合四年级与七年级的“学困生”实际,如何开展因材施教、分层导学和个别辅导,通过哪些有效教学措施转变“学困生”。

  (3)教育管理及教育评价的研究。主要通过德育教育、班级管理等方面研究如何关爱“学困生”,如何客观公平有效的评价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学困生”心理辅导及家庭教育的研究。主要通过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分析和辅导,纠正学生心理偏差或心理障碍。

  (5)学校、社会和家长如何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

  三、课题研究方法和措施

  1、研究方法:

  促进 “学困生”有效发展的研究是一个需要教师参与、学习、实践、反思的研究过程。本课题主要采用资料和文献法、调查研究法、个案分析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观察法、测试法和比较法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资料和文献法:学习有关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关注国内外学困生研究的发展动态,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应用在转化学困生转化工作中。组织教师学习优秀的教育经验,应用于教学活动之中。

  调查研究法:追踪调查“学困生”的心理、行为、能力表现、成绩等发展状况,为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个案分析法:把转化模式中的对子“教师+学困生”、“优生+学困生”形成个案,逐一分析,找出前后差距,总结经验。

  行动研究法;全体参研教师、参验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研究水平,总结经验,提高学业成绩,逐步转化。

  实验法:通过研究课堂教学,探讨适合我校学困生学习方法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能保持学困生学习注意力的课堂教学结构,追求高质量的教观察法:观察“学困生”上课参与教学活动情况,了解其发展状态。

  测试法:通过小测验了解“学困生”发展情况,检验转化成果。

  比较法:通过“学困生”转化后与转化前的进步进行比较,说明课题研究价值。

  经验总结法:即依照教育实际提供的事实,研究教育现象和经验,使从中得到的认识、体会,上升为教育理论和理性的教育观念。每一阶段都写出实验计划和实验报告,记录每一阶段的实验成果。

  2、研究措施:

  管理措施:

  (1)学校把“学困生”的转化及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学困生”转化研究领导小组,从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积极支持,保证“学困生”转化工作顺利进行。

  (2)“学困生”转化实行“学困生”工作承包责任制,班主任负责“学困生”的管理,主要有政治思想工作、良好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任课教师主要包学科教学效果,学校领导和教导主任主要包“学困生”的宏观管理、计划的制定、检查与落实。“学困生”转化工作要与学校考核奖惩挂钩,考核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时加大对班级巩固率和辍学率的考核。

  (3)学校对“学困生”要加强跟踪检测,做到“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期期清”,将“学困生”的转化和提高纳入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考核,并加大考核权重。

  (4)加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班集体德育工作的考核,强化对“学困生”的关爱,加强“家校联系”,共同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教学措施:

  (1)学科教学中注重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注重学法指导,让他们喜欢学科,热爱学习,并学习有法。

  (2)学科课堂教学注重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效性,最终目的要让“学困生”完成教学的基本目标。

  (3)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既有个别辅导,也包括集体辅导,给“学困生”要补旧帐,不让“学困生”该新帐。

  3、研究进程与时间安排

  本课题研究的时间为2010年3月至2012年7月,其进程如下:

  (一)、准备阶段:(2010年3月至2010年5月)收集有关资料、进行系统学习;制定研究计划,形成实施方案;通过调查问卷,对“学困生”的内涵及特征作出界定,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制定出促进其有效发展的具体措施。

  (二)、实施阶段:(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实施研究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调整方案,每学期召开两次教师及学困生座谈会,对促进其有效发展的具体措施进行科学、客观的验证。

  ⑴、 学生问卷调查

  (2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 3)、撰写可行性报告或论文。

  ⑷、及时浏览博客,了解最新动态,在“学困生”博客上每月发表两篇文章。

  ⑸、 完成阶段性总结;

  ⑹、 研究整理出一套适应农村学校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模式和方法,并推广运用。

  (三)、结题阶段:(2012年6月至2012年7月)检测研究成效,作出定性、定量分析,撰写课题结题申请、报告,邀请教研室实地结题,整理课题研究资料。

  五、课题研究机构及分工

  课题小组:

  组长:纪相芳

  副组长:齐红霞(课题负责人)

  成员: 刘红光 乌兰图雅 金彩云 翟淑兰

  以上领导成员、课题组成员按照学校分工,扎实开展课题研究,撰写阶段性总结和研究成果材料。

  六、课题研究保障措施

  学校拿出专项资金,为课题研究提供设施、资料经费投入,设立课题研究专项奖励并纳入教师年度考核

  小学语文选题计划三

  一、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

  (一)学困生现状

  据有关研究,学困生在很多班级普遍存在。学困生孤单失群,他们抗争失败再抗争,以致恶性循环,陷入心理危机中。学困生因种种原因,为班级同学所排斥。他们在班级里没有知心朋友,终日生活在别人的冷眼里,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他们有时做了好事,也极有可能被人曲解,往往成为班级同学的众矢之的,或成为被忽视的一族。儿童天性有向上、向善的需求,希望归属群体生活,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赏。他们积极向上,热情高涨,但持久性不够。他们虽经努力,但常半途而废,最终因不能具备归属群体的某些条件(如成绩好,品行好),而不能完全归属班级,从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情结,陷入不安全的恐惧中,感到同学们对他们有敌意。自我意识强的儿童奋起反抗,与同学和老师对立,甚至与一切集体活动对立。自我意识弱的同学期望挤入群体内,他们或趋向同学,讨好依从;或避开同学,孤独退缩。但常有的挫折感最终使他们自暴自弃,沦为班级的边缘人,他们仅希望不被打扰,在班级生活中度过漫长单调的重复时光。

  (二)发展趋势分析

  1.创造平等合作的班级气氛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者要摒弃盲目竞争主义的观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创造平等合作的班级气氛,使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以合作者和朋友的关系相处,彻底消除班级不正常的等级之分。

  首先,教育者应尊重儿童。合作的前提是平等,平等要求相互尊重,只有在真正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尊重才能真正合作。教师应率先垂范,从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开始,让学困生感受到自身的存在,感受到他是与其他同学一样是被老师关注着的。在新课程倡导的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的引导下,我们觉得有以下几点可以试行:

  (1)在课堂上真正做到在合作学习中关注学困生的学习动态,在合作性的小组学习中学困生往往是过于活跃或捣乱而造成小组成员对他有厌烦感或对他的见解不屑一顾,严重影响了小组学习的质量。或是因学困生是沉默自暴自弃型的,在小组学习中常常是做听众,长此以往他就越来越没自信,越来越离群,合作学习反而加速了扭曲性格的恶性发展。作为教育者的教师我们就要在课堂学习中充分关注学困生的学习,经常走到他们的身边细心发现他们学习中细微的闪光点,既而在小组成员中加以放大,让他们体验到他们也会学习。这样也更他们感受到老师并没有疏忽他们。老师是我的引导者,我们都是平等的合作关系。

  (2)在言语上不做绝对的权威让学生有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特别是对被学困生的发言要更加予以重视,揣摩其心理,给以最善意的评价,最智慧的引导。让他们体会到老师是善意的,很多时候就是你们的朋友。消除对老师的畏惧与不信任。

  (3)在活动中多与学困生接触,比如春游活动,参观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有意把学困生安排在自己的小组里,让他们产生自豪感。

  (4)充分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长处。往往因为学困生处于非常低下的地位,他们在学生的心目中就是一无是处,仅有的一点长处也被埋没了。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并利用他们的长处,如爱劳动的,可以让他做劳动委员,字写得漂亮的评他为“小小书法家”等等。

  其次,有了师生间的平等是不够的,班级的核心群体是全班学生,因此营造平等合作的生生关系也是转化学困生的重点。对此我们也有以下几点的考虑:

  (1)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要时常在班级中宣扬新课程所倡导的正确的评价体系(每个人都是有受教育的权利的,同学之间是平等、合作、探究的学习关系),使班级有积极健康的班级舆论和班风。

  (2)在班干部中树立帮困的榜样,班主任要予以高度的肯定,让学生认识到帮助学困生是光荣的。从而在班级中形成一帮一的良好学习环境和平等友好的学习氛围。

  (3)经常开展班级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容易发现别人的长处,特别是发现学困生的长处,借此让学生改变对学困生的不正确的看法。

  (4)制定有利于转化学困生的班干部竞选制度,也就是教育者要在合理的基础上多给学困生发挥其特长担任班级的班干部,帮助学困生树立自己健康的形象。

  (5)定期对班级转化学困生的情况作出全班性的反馈,保持学生的热情。儿童的特性往往是热情很高,而持久性不强,所以这一点也很重要。

  三、研究项目的主要内容

  1.语文学困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促进语文学困生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学习习惯的培养分这几步:

  一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思路:

  二是良好学习习惯于培养途径:

  2.语文学困生学习补救策略研究。

  3.语文学困生口语交际训练策略。

  a、课堂鼓励儿童用平常的口语说话。

  b、逐步培养儿童连贯地说整段整篇话的能力。

  c、经常向学生提示出“先仔细想一想,然后再说”。

  d、利用儿童欢笑时,让学生说话。创设情境,把口语交际训练寓于游戏之中,锻炼说话能力,发展思维。

  四、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专题组成员统一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中有关学习理论,为从事课题研究提供正确可靠的理论依据;搜集有关资料,了解国内外有关语文学困生研究的已有成果、现状和发展趋势,做为课题研究的经验借鉴。

  2.个案研究。在教育调查的基础上,确定研究对象,对具有典型特征的学生建立个案登记表,首先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其后对其施加影响并跟踪观察,从观察记录中作出深入的理性分析研究,得出比较科学的事实结论。

  3.调查、比较法。切实调查学生在实验的初始状态及实验各阶段的情况和变化趋势,认真比较,进行统计分析,看学生的变化是朝着实验所希望的方向发展还是事与愿违,并及时调控。

  4.经验总结。根据专题研究计划,对各阶段或全过程研究进行分析概括,揭示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高度,促进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最终形成比较科学的、系统的、行之有效的语文学困生工作经验与理论。

29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