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实施计划3篇
小学语文教学实施计划一
一、实验课题
以“乐中求知”为主体,优化课堂教学的课题研究。
二、实验研究机构
领导小组:组长:黎彩霞(校长)
组员:梁振成 许海红 王东 赵王萍 麦晓曦
课题小组:组长:许海红 王东
组员:赵王萍 麦晓曦 陈延卓 林淑霞
实验老师:王胜云
实验班级:屯昌小学 四(1)班
三、课题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十七”大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从学校实际出发,坚持教育创新,以教学常规管理为主线,以有效的课堂教学为中心,深化管理体系。努力培养良好的教学习惯、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四、实验假设
在保持实验对象基本稳定的情况下,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课堂结构的优化。经过三年的实验,实验对象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得到综合的提高,促进实验对象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发展。
五、实验变量
本实验课题是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和课堂结构的优化,探索有效教学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优化研究的实验。因此,我们把既定的“乐中求知”的课堂结构作为可控的自变量,实验对象的自学能力、探讨问题的能力以及教学效果是否发生变化作为因变量。干扰变量的控制:
1、 实验对象一优、中、差各三分之一的方式组合与比较半学习成绩及各方便基本不存在差别。
2、 在实验中,实验教师要按既定的实验方案和课堂机构实施。
3、 实验阶段,不随意增减实验对象,不更改实验者。
六、实验目标
1、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星期及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形象,体现亲和力,力争为学生创设师生互动的平台。
3、注重研究课型的结构特征,进行多元化的课堂教学,努力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局面。
4、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让他们在乐中求知。
5、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整体提高课堂效率。
七、实验步骤(实验周期:三年 2008年——2010年)
(一)制定实施方案(2008年1月——3月)
1、成立课题实验小组。
2、认真研究省教育厅琼教研《关于开展有效教学深化课程改革的意见》,制定《海南省新课程有效教学实验工作方案》;
3、构建课题实验思路;
4、构建实验课题内容;
5、选定实验班、比较班和教师;
6、收集整理有关资料,结合课例点评分析汇编成册,为教师提供实验参考;
7、摸清课题实验对象的基本情况,制定具体的实验方案。
(二)分段开展实施(2008年3月——2010年8月)
1、2008年3月——2009年1月,有效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建立与认真执行;有效教学情境设计、课堂教学问题设计;课时与单元作业的设计与批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2、2009年2月——2010年1月,实验的改进与反思,经验、案例的积累;三维目标科学指定;学生知识基础的诊断与矫正;过程也方法目标的有效实施;针对性测试题的编制与有效讲评。
3、2010年2月——2010年10月,有效教学基本原理的研究;有效教学基本原理的研究;典型经验的总结与提升;探索建立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初步构建有效教学策略体系。
(三)总结推广阶段(2010年11月——2010年12月)
1、学校和教师总结经验,撰写工作总结,结合我县实际,提炼出有效教学基本策略体系;
2、征集论文、课例、教学幼稚课影像材料;
3、组织编写有效教学论文,全面目标检测,整理实验材料,分析研究实验,总结成果,形成有效教学新的模式,促进学校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八、评估与检测
1、按有关实验评估的标准,注意随时记录,随时积累,认真收集好有关实验的情况和数据。
2、从各阶段的考评中,有意识与比较班进行比较分析。
3、课题研究小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对实验对象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检测和考核。
4、在实验总结时,对课题组提供的实验报告,实验优质课与实验课题有关的教学论文,学生的活动的材料记录进行分析、评估和验收。
九、实验计划和总结
实验教师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每学期要指定好实验计划,实验措施,每学期对实验进行一次小结,每学年进行一次总结,最后实验完毕时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评估。
十、课题实验成果的形成
提供课题实验报告,课题优质课,也课题实验有关的论文和学生材料记录,给有关专家组既定的实验目标、方案,进行鉴定验收后加以推广。
小学语文教学实施计划二
交互式电子白板将传统的黑板和现代多媒体技术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新媒体。它应用于课堂可以使课堂教学结构发生变化,教学过程更流畅。此课题的研究,遵循生命课堂教学理论,寻求高效的教学方法。白板技术的使用,正是基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而提出的。通过本组成员开展学习等一系列活动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通过集体备课,上实践研究课,探讨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注重课堂观察,记录下学生在学习兴趣、互动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并不断调节与反思及时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2、案例研究法:记录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反思,撰写教学随笔。通过案例积累经验。
3、经验总结法:整理课题过程资料,实验教师将自己的课例、论文、反思、阶段总结进行分类整理,从中归纳出自己的成功做法,总结提炼策略方法,把实践经验提升为理论。
研究的途径:
课题主要通过两个阶段途径推进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应用。第一阶段:教师从根本上熟练掌握电子白板的使用。第二阶段:教师在熟练掌握电子白板的使用方法后要将电子白板具体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实施步骤:第一阶段:学习准备阶段(2013年9月---2014年6月)
1、制定实施方案。
2、开展学习。搜集相关资料,对课题组成员开展课题培训,让教师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意义及进程。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阶段(2014年7月---2015年6月)
本阶段的研究目标:教师学习白板在小学语文“拼音”、“生字”、“词语解释”、“阅读课”“作文课”教学中的应用课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白板辅助教学的设计。通过在教学中积累经验,通过研究课展示阶段成果,通过教师对交互式白板的使用,积累课件及其它教学资源,建设资源库。注重课堂观察,记录下学生在学习兴趣、互动方式等方面的变化。鼓励教师创新使用白板,整合到自己的教学内容中,形成教学手段新颖、教学形式互动、教学效果优质的课例。将白板的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向创新、推向高效。
小学语文教学实施计划三
一、课题的提出:
提出《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研究》这一课题,基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要求,并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就必须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2、我们发现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学习语文习惯性差,对学习语文缺乏兴趣,整体语文水平偏低,语文综合能力不高等。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语文教育只盯在几本教材上,远离了生活的源泉,使教学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凝固了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内容。
3、从语文自身的特点来看,语文首先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语文和生活之间本不应该有厚厚的障碍,语文教学应和学生心灵相通,语文课堂应和社会生活相融,使语文从应试语文、课堂语文走向生活语文。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讲,语文还是文化,包含着无限的人文底蕴,是充满了智慧、魅力、灵性、人性之美的,一旦撞击人的心灵,就会产生巨大的人文价值,影响到人的情感、素养、思想乃至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决不能局限于教材、课堂,必须和生活紧密相连,追求“语文教学生活化”和“学生生活语文化”的理想境界。
目前,省内外有很多学校已经开展了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验。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学校提出要从三个方面研究生活化语文教学。1、研究如何建立短时、高效的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2、学生生活体验积累的研究。3、学生生活体验实践的研究。这三个方面的研究正在开展之中。吴江市莘塔中心小学开展了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他们针对目前作文教学的一些弊端,提出了从作文教学内容生活化、作文训练方式生活化、作文教学过程生活化等方面展开研究,也正在开展之中。我校在此之前也进行了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研究。应该说,语文教学生活化研究,是在当前语文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开展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比较新的课题,具有深入研究的意义。分析已有研究,重点探讨的是如何利用生活化教学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将在课题实验中,引进多元智能理论并在其支撑下,重点探讨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概念的界定:
“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研究”是指在多元智能理论、生活教育理论及其他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将语文课堂教学植根于丰富的生活,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这一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探索优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克服语文教学中只重视语言智能的弊端,保证其它各元智能的发展机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生活化”是指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与现实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三、理论基础:
1、加德勒多元智能理论指出:其实每个人身上都具有八大智能,尽管每个人在这些智能的表现上会有所差异,但都能用不同的方式加以运用和结合,以完成不同的工作和问题。简单地说,八种智能也代表了一个人八种不同的能力,分别是:语文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肢体动作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分析以上概述,我们发现,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理念是:每个孩子都是潜在的天才儿童。生活化教学能够尽可能多的涉及多个智力领域,能够使个体自身的特殊才能有充分的展示机会。“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像方面的自由。”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中指出的教育应发挥的基本作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探索,正是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支撑下,指向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探索。
2、顾黄初先生在《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一文中指出:“要谋求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老是把思想封闭在四壁合围的的教室里,把眼光死盯在篇幅有限的课本上,恐怕很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语文是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频繁运用的重要工具,要教学生掌握好语文工具,我们的思想要向广阔的生活审视。”并强调“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这是‘根’”。
在指明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后,顾先生又进一步指出了“贴近生活”的内涵:
“第一,根据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工具的规律来探求语文教学的规律;第二,根据实际生活中的众多场合来开拓语文教学的空间领域;第三,根据现代生活的发展前景来规划语文教学的未来。”这三点,告诉了我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的具体做法。
3、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指出: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四、研究的目标:
1、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改革传统的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教学方法,探索优化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2、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将语文学习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的有效策略,使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
3、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践,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发现和开发学生们具有的那些在传统教育中不被承认或未被发现的智能强项,因材施教,面向全体,指向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
㈠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活化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生活化教学正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新编的国标本苏教版语文教材,选择的课文,时代感强,贴近于学生生活。在课题实践中,我们将深入挖掘教材,探索现有教学内容如何再现生活、促使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最终回归生活,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
在这一研究过程中,重点研究生活化教学对学生社会化发展以及个性化发展的影响,最终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㈡语文教学方式的生活化研究。
1、语文教学中如何改变学生体验渠道,从单一体验走向复合体验;
2、语文教学如何从时代发展的角度,变单一的语言智能展示向多元智能展示;
3、语文教学如何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使目前单调的语文学习活动变得生动。
六、研究的对象及主要研究方法与原则:
㈠研究对象:
在学校三到六各年级中选取四个实验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初步的课题研究框架,待取得成果后,再延伸到其它班级、年级。
㈡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收集研究国内外有关国文教学生活化的文献资料,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争取在现有的研究水平基础上有所突破和提高。
2、行动研究法。
组织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研究的教学评比活动,邀请专家指导,提高研究的水平。
3、调查问卷法。
在课题实施阶段,采用问卷、测试等方法适时向学生了解课题实施效果,并根据结果及时调整研究的方法。
4、经验总结法。
课题实施过程中,根据研究的重点,总结研究的得失。
5、效果对比法。
将实验班级和非实验班级的实验前后情况作比较,以了解实验的成效。
㈢研究的原则:
1、创新性原则。课题研究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得出适合时代生活的优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2、活动性原则。生活是活生生的,生活离不开活动,生活化离开活动,也就失去了基础。
3、主体性原则。生活是学生的生活,小语阅读教学生活化研究主张尊重生活,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4、整体性原则。在开展小语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时,要坚持整体性原则,使语文素养和人的整体素质和谐发展。
七、实施步骤:
本课题采用整体设计,分段实施的办法 ,在每一年段结束前,运用评价手段检测实验的效度。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下一年度实施研究的侧重点。预期分三个阶段加以实施:
㈠准备筹划阶段(2006年9月—2006年12月)
1、筹建课题组,制定课题,明确分工。
2、课题负责人制定本课题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并设计最终的成果展示形式。
3、方案制定后,请有关专家提出修改方案,并对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可能产生的结果作出进一步分析,最终完善方案。
4、对实验班级和非实验班级的学生人数、性格、成绩,以及家庭情况等做调查,并建立档案,为以后实验做参考,也便于调控和排除实验中的无关因素。
㈡具体实施阶段(2007年2月—2009年6月)
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挖掘教材内容,研究以往不适应时代要求的教学方法,从中吸取教训,积极探索小语课堂教学内容如何再现生活、并促使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最终回归生活的有效途径,以着力于学生社会化、个性化的研究和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式上,探索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并在多元智能理论地指导下,研究语文生活化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的多元智能的发展。迁移儿童优势智能,培养儿童自信,在强项与弱项之间建立桥梁,以长带短。
㈢中期汇报(2008年6月)
对前一阶段的工作做好总结,邀请教科室专家论证,检验前期成果,提出修改和调整的方案,为后一阶段实验做准备。
㈣课题总结阶段(2009年9月—2009年11月)
1、分析总结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情况,撰写课题研究报告,为结题做准备。
2、实验教师撰写研究论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
3、制定课题的延伸推广计划。
4、邀请溧阳市教科室专家进行评估验收。
八、课题实验成果表达形式:
本课题于2010年1月一轮实验结束时,预期产生以下一些成果:
1、《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2、生活化小学语文教学实录与相关教学论文的汇编。
3、小学语文教学训练方式的有效转变。
4、有关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音像资料。
5、用实绩展览、现场活动等形式,邀请溧阳市教科室专家进行鉴定、验收。
九、成员组成及分工:
课题的主要负责人:丁志峰、蔡定松
本课题在蔡定松老师的指导下展开具体实验。
课题的主要成员及分工:张世清、毕荣花、蒋功华、刘家文、毕庆海。
张世清负责课题相关报告的撰写,毕荣花、蒋功华、刘家文、毕庆海负责实验班级的教学实验。蒋功华负责相关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