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态度有关的范文3篇
态度是个体对社会客体持有或支持或反对的心理倾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到的与态度有关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与态度有关的范文一:
一个默默无闻的职场“菜鸟”能冲到怎样的高度?来看一位乡下的灰姑娘的职场励志故事。
初入职场时,她被一家广告公司安排负责接电话等琐碎的工作。薪水很低,但一心想让父母过上好日子的她,格外珍惜这份工作。接听电话,她总是爽朗亲切地向对方打招呼,默默地熟记经常来电者的声音,用心到只要接过一次电话,第二次她就能听出对方是谁。就这样,不到三个月,她便认识了公司的所有客户。客户交代的事情,她也是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公司负责相关业务的人员。
她相信,第一份工作不会是永远的工作,但唯有努力地把第一份工作做好,才可能有下一个工作机会。凭着这种工作信念,她要求自己全力以赴,把事情做到极致。一年后,公司财务部出现一个助理空缺,主管马上想到她。尽管只是一个临时雇员的角色,她还是欣然接受,并做到完美。后来她陆续进入不同部门工作,不懂的地方就请教别人或自修,从基层一路做到公司主管。
她的第一个广告客户是在业界以挑剔出名的南侨。许多资深同事都劝她以平常心看待,因为根据以往经验,这个客户得提案三四次才会过关。
为了这次提案,她每天提早一个小时进公司,晚上最后一个离开。她虚心向同事请教,但得到的建议却让她无所适从:有的认为南侨最在意价格,有的认为南侨对广告时段最挑剔,有的认为南侨最重视曝光度与媒体选择。
综合同事所有意见,她准备了4种方案给客户挑选。首次出马,她因准备充分,让提案一次就过关,引起全公司轰动!秉持这种永远比客户多想一些、想早一点的准备,她渐渐地在广告客户中建立起口碑。
33岁那年,她担任和信媒体传播事业总经理,成为当时广告界最年轻的女总经理之一。再后来,她一手打造出傲视台湾广告产业的王国。她就是被誉为台湾“广告教母”的余湘,现担任着当地规模最大的广告公司群邑集团的董事长,掌握着三分之一的广告业务。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
在英文中,Altitude意即“高度”,Attitude意即“态度”,两个词仅一个字母的差别。而两者之间的关系却是:一个人所能到达的高度,往往取决于其有着怎样的态度。余湘成功的因素固然很多,但从她面对工作的态度,我们可以知道,她能冲到这样的高度,其实一点也不意外。
与态度有关的范文二:
举个简单实例。一个人欲往外地参加会议,选择从南站乘坐火车出行,从住所到南站有五条道路可以前往,路况时顺时堵,且离开车时间不足一个小时,倘若选择不好,就可能误了车而无法成行。经过一番策划,他顺利赶上火车。从这个实例中反映成功几个基本要素。
一是,目标。这位欲往外地的人,选择了火车出行的方式。火车南站是他的目标。应当说,欲往外地的方式不是唯一的,比如可以乘坐飞机,但是,目标的选择必须量力而行,除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的人喜欢飞机,有的喜欢火车;其次还要依据个人财力;再次还要依据规定,对公务人员来说,出行有哪些具体的规定。目标的确定,是综合权衡的结果。
二是,时间。从出发地到火车站只有一个小时时间,必须在一个小时内到达目的地,否则,就误了时间。
三是,路径。目标确定之后,选择实现目标的途径就显得特别的重要。实现目标的路径不是唯一的,比如,从住所到火车南站,首先需要弄清有几条道路可以通达、哪条路比较通畅。倘若路径不明,无法到达目标。许多人不能成功,不是缺乏目标,而是缺乏实现成功的路径。
四是,工具。途径确定之后,需要选择的是,用什么工具去实现确定的目标。从住所到火车站,可以选择的工具可以很多,诸如自驾车、出租车、公交车、自行车等等。用什么工具,也关系目标的实现。比如,自驾车,要考虑车的保障;公交车,要考虑车的速度;自行车,也需考虑车的速度的问题。每一个工具都各有利弊,没有哪一个工具占据绝对优势,选择哪个工具,需要认真研判谨慎作出选择。工具的选择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组合的,工具的选择,没有定式,是为实现目标服务的。
五是,态度。从住所到火车站 ,一些不可预测的问题总会产生。这时候,如何处置,取决于你的心态。只要心态积极,处置的效果才能好,倘若消极应对,无助于困难的解决。
这个实例看似很简单,但却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五要素。目标是前提,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就谈不上成功,但目标的确定,必须量力而行。时间是机遇,必须树立时间观念,因为机遇稍纵即失,而且时不再来。路径和工具为实现目标服务的,应当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态度决定成败。面对突发性事件,办法总比困难多,但解决困难的决心不能改变,决心改变了,悲观情绪产生了,止步不前了,那么,你面对的不是成功,而是失败。
与态度有关的范文三:
1、处世态度,不卑不亢
人人皆知为人处世存在一个态度或姿态问题。这态度与姿态又总是与身份地位、角色和自身的个性息息相关,通常情况是身份较高、地位较高的人,容易表现出高傲的情绪,这种情绪是不易为人所接受的,一旦地位和角色发生了变化,他们便在一种人世的落差中尴尬起来了。也有另外一种人,他们出身卑微、地位低下或性格懦弱,常常表现出卑怜落魄的姿态,这种姿态令人轻蔑和瞧不起,致使很多人不屑于与之为伍。以上这两种处世态度,一者为亢,一者为卑,都不利于人际关系的正常交往,都有碍于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融洽。可以说,这两种态度是为人出世的大敌,不仅造成彼此相处的心理障碍、精神障碍,而且也给交际气氛笼罩了一片乌云,使彼此相处不愉快、不和谐、不融洽。一般而言,人们大多喜欢在彼此平等的正常状态下交往。由“卑”或“亢”所产生的距离和人际交往的鸿沟,使彼此无法构建友谊的桥梁。所以,为人处世应该保持的最良好的态度是不卑不亢。
不卑,可以不惹人怜;不亢,可以不招人妒。此种态度可适合于任何一种场合,任何一种环境。不卑不亢是一种境界,一种心平气和的境界,一种高深莫测的境界,一种做人的境界。
但真要进入这样一种境界并不容易。特别是自卑者,要想从“矮人一截”的不良感觉中走出来,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2、处世心情,不怠不躁
做个有耐心的人不容易,做到平心静气更是一种境界、一种气度和一种修养。
人生在世,谁都会有不顺心的时候,也有逆境的时候,这也是促使自己身心成熟,准备鸿图大展的机会。
这之中最关键的是要沉着地等待时机,不怠不躁,就像《菜根谭》中所讲的那样“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如此,可以免蹭蹬之忧,可以消躁急之念。”长久潜伏林中的鸟,一旦展翅高飞,必然一飞冲天;迫不及待绽开的花朵,必然早早凋谢了,了解了这个道理,就会知道凡事焦躁是无用的,对待逆境能忍别人所不能忍,只有抱着这种信念,你才会顺利地走完人生这段漫长的旅程。
人生就是这样玄妙,怠也不成,躁也不成,不怠不躁是一种立世和行事的尺寸,掌握了这个尺寸,在社会上行起事来,就不会因迟缓怠慢而贻误良机,也不会因急于求成而举措失度。只有把握了不怠不躁的尺寸,才能顺利抵达成功的彼岸。
3、处世锋芒,不隐不露
锋芒本意是刀剑的尖端,在此比喻显露出来的才干。有锋芒是好事,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在适当的场合显露一下既有必要,也理所应当,但锋芒可以刺伤别人,也会刺伤自己,运用起来应该小心翼翼,平时应插在剑鞘里。特别是在怀疑型的领导面前,过分外露自己的才干不仅会让领导不高兴,会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而且一有机会,他可能会挫挫你的锋芒,这就是锋芒毕露的可怕后果。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韬光养晦,不隐不露呢?其一,才不可不露,不露亦无利,你纵有万千才能,露不出来,别人也只认为你平庸鄙俗;其二,才不可尽露,就是你再有能耐也不要全露,最好是“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如果全露出来了,终致惹人羡,招人妒,由妒而恨;其三,才露应适时,有才能表现出来并没什么,只是要看火候,注意把握露的时机、分寸,这种表现才能的机会,不患没有,只患把握不牢、不准,只患做的成绩不能使人特别注意而已。适时露一手,会让别人觉得,呀,你还会这一手,徒生几分惊奇与敬意。再露两手,别人就会认为你这家伙还真有两下子。否则别人会说你这个人也就那么两把刷子,没多大能耐。
4、处世方式,不偏不倚
不偏不倚是很难把握的分寸,人们在社会上大都想摆脱孤立无援的困境,力争使自己的所言所行有所依托,有所呼应。于是,在社会生活中便很容易产生偏倚于某人或偏倚于某事的心理。
要知道,每个单位的人事关系都很复杂。有些同事是专爱拉帮结派,挑拨是非的。不管你是否愿意,都有可能会被别人拉拢过去,成为一个他想发展的对象。当他毫无缘由地对你热心,并向你“谈心”之时,你就要学会不偏不倚了,千万不要卷入无聊的人际角斗之中。
5、处世角度,不尊不卑
人性的细节,一旦发挥过分,就会讨人嫌恶。不要过分地亲近或疏远任何人。
既不要过于亲近比你高的尊贵的人,也不要过于疏远那些地位比较低的人。尽管人们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不同,但都需要受到尊重,维护面子的精神需求是一致的。如果你忘记这一事实,与他们交际时,对“重要人物”谦卑有加,而对其他人却毫不在意,则会刺伤后者的自尊,失去一大批人。
6、处世哲学,不智不愚
人活于世,显得太傻气不行,显得太聪明也不行。所谓“不智不愚”,其实就是假借糊涂之象乃行聪明之道的大哲学。
纵观世上那些有大智大慧的人,往往不在众人面前,尤其不在同行、同事或同伴面前显露才华,外表上好像很愚笨,其实,这即是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又是人生之大谋略。就智慧而言,就像风一样自由,无牵无挂,无拘无束,俗世的一切都在身外。就愚笨而言,是在人前收敛自己的智慧,一副混混沌沌的样子。在小事上常常不如一般人精明,应变能力好像差一些,殊不知在正是城府很深的表现。韬光养晦,让人以为自己无能,让人忽视自己的存在,而在必要时,能够不动声色,以自己的智慧,先发制人,让别人失败了还不知是怎么回事。
7、与人相交,不温不火
不温不火是一种善于忍耐的处世之道。古人说:“忍人之所不能忍,才能为人之所不能为。”成熟老练的人素来将忍耐视为一种做人的分寸。
将忍耐作为一种谋略:“小不忍则乱大谋”是指忍的原则,“一忍可以抵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是指忍的效果。老子关于祸福关系的论述,为后人广为传颂,那就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因此,身处逆境,置身祸中,要学会忍,“百忍成钢”,在逆境中要学忍,才能成就大事,忍得一时苦,方为人上人。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遭受一番苦难,忍一忍,熬过去,就可以接受天将降之大任了。在困境中要甘于承受一切,这种忍耐是一种达到某一种志向的手段,是为达到某种“大谋”的退却,绝不是为忍而忍。当人们将忍耐看作惟一的目的时,当忍耐变成逆来顺受、失去抗争时,这种忍耐就毫无积极意义了。
8、与人相争,不软不硬
在社会上,人们为了生活或为了生活得更好,总要与人争些什么,不管是争物质利益,还是争精神利益,或动脑力或动体力,或文或武,都应该讲一些“不软不硬”的分寸。太硬了,激人过分,狗急跳墙,弄不好两败俱伤;太软了,“马善被人骑”,甚至让别人得寸进尺,无得有失,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软不硬,或硬中有软,软中有硬,这是为人处世最好的分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