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答案大全 > 阅读题及答案 > 阅读答案 >

古诗词阅读答案10篇

时间: 炎婷2 阅读答案

  1、赤 壁

  清·袁枚

  一面东风百万军,当年此处定三分。

  汉家火德终烧贼,池上蛟龙竟得云。

  江水自流秋渺渺,渔灯犹照获纷纷。

  我不共吹箫客,乌鹊寒声静夜闻。

  1. 从题材看,这是一首 诗。(1分)

  2.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诗歌的第一句说一阵东风比百万大军还要强大。

  B. 第二句是说赤壁一战,决定了三分天下的大势。

  C. 颈联写秋日高照,渔民在江上捕鱼的欢快场面。

  D. 这首诗歌让我们自然联想起苏轼的《前赤壁赋》。

  3. 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对这首诗的最后一句进行赏析。(4分)

  【答案】:1、 咏史 怀古 记游

  2、C

  3、诗歌的最后一句,“乌鹊”二字用典,通过赤壁之战的主角之一曹操的《短歌行》里的诗句,使读者联想起当年的古战场(1分)。同时,他还通过乌鹊凄寒的叫声反衬夜的寂静,营造了一个凄凉伤感的意境(1分),作者把历史和现实连接起,抒发了苍凉幽远的怀古之情(1分)。语言表达(1分)

  2、谒金门

  【宋】陈克

  愁脉脉,目断江南江北。烟树重重芳信隔,小楼山几尺。细草孤云斜日,一向⑦弄晴天色。帘外落花飞不得,东风无气力。

  [注]①陈克(1081年一?),l临海(今属浙江)人。绍兴七年(1137年),吕祉节制淮西抗金军马,荐为幕府参谋,他欣然响应。

  ②一向:此处作“霎时”讲,“向”通“晌”。

  (1)请简要分析“小楼山几尺”一句的妙处。(3分)

  答:

  (2)清人王昶云:“南宋词多黍离麦秀之悲,北宋词多北风雨雪之感;”其中“黍离麦秀”乃哀伤亡国之辞,“北风雨雪”多用于写行人不归。陈克此词表达的是哪一种感情?请结合词句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

  【答案】:(1)①夸张手法,以山之小突出重重烟树隔断了芳信;(2分)

  ②以景写情,渲染凄迷无助的情绪。(1分)

  (2)表面看写的是闺中思妇的伤感;实际上寄托着深深的家国之恨。(2分)

  理解:“目断江南江北”寄寓着山河破碎,“东风 无气力”寓有无力恢复失地之痛。(若认为只是闺情亦可。)(2分)

  3.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1.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5分)

  2.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6分)

  【答案】:1.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赵诗: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袭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

  2.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在秋夜 的孤独之感。韦诗以风动竹、鸟惊栖、人独宿表现内心孤独;赵诗以惊鸟无宿暗寓诗旨,含蓄地道出诗人心境的孤独。

  不同点:韦诗孤独中又有淡静。皎月悦目,风竹悦耳,恬静怡人。赵诗孤独中更显凄冷。冷月残烛,秋雨寒枝,凄冷袭人。(4分)

  4.鹧鸪词

  李 益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

  鹧鸪词

  李 涉

  湘江烟水深,沙岸隔枫林。何处鹧鸪飞,日斜斑竹阴。

  二女①虚垂泪,三闾枉自沉。惟有鹧鸪鸟,独伤行客心。

  【注】①二女:舜帝二妃娥皇、女英。

  1.两首诗中诗人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2.两首诗中都写到了“湘江”、“斑竹”和“鹧鸪”,请问李益诗的前两句和李涉诗的前四句都用了《诗经》中的何种表现手法?试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1.(4分)李益诗主要表达一位女子对远方情郎的思念之苦以及盼望情郎归来的急切之情;(2分)李涉诗主要表达怀古及游子行客的羁旅愁情。(2分)

  2.(4分)起兴。(2分)李益诗由“斑竹”的典故及鹧鸪写起,勾起了女主人公怀念情郎的愁怀。(1分)李涉诗由湘江水深引出对屈原沉江的感叹,由“斑竹”典故想到“二女”垂泪的故事,由鹧鸪的啼叫引起了自己的羁旅之愁。(1分)

  5.沧浪亭怀贯之

  苏舜钦

  沧浪独步亦无悰,聊上危台四望中。

  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

  酒徒飘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

  君又暂来还径往,醉吟谁复伴衰翁。

  (1)本诗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4分)

  (2)诗中第四句“日光穿竹翠玲珑”,有人认为这句景色描写实在妙极,但也有人认为改作“日光穿竹翠朦胧”更好,你觉得哪种更好?请说明理由。(4分)

  【答案】:(1)颈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酒友离散,如同秋风中的燕子;诗社亦已凋零,正像霜后梧桐。(1分)颈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眼前景象的萧条之意,(1分)更加重了对昔日朋友的怀念之情。(1分)

  (2)“日光穿竹翠玲珑”好。(1分)日光穿过竹林,翠绿的竹子越发玲珑可爱,在这么惬意的红林翠竹间,本来正宜会集朋友把酒吟诗,但酒友不在,诗社亦凋,(1分)以乐景写哀情,(1分)自然地引起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1分)

  6.山房春事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梁园:园圃名,汉梁孝王建,为游赏与延宾之所。本诗写于安史之乱以后。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句借暮鸦乱飞的描写,衬托今日梁园的颓败。

  B.第二句中“三两家”是虚写,目的是形象地表现梁园的萧条。

  C.第三句用拟人手法,写园中树木与主人的亲密关系。

  D.尾句诗人直抒胸臆,表现恢复梁园昔日繁盛的愿望。

  E.这首吊古诗作,主旨是抒发诗人对世事盛衰无常的慨叹。

  答:[ ] [ ]

  (C D C.第三句应是写园中树木不管人事。D.尾句应是写树木春来依旧开花,含蓄表达诗人对昔盛今衰的感慨。)

  (2)说说这首诗在抒情方面的表达技巧。

  答:__________。

  (诗人将吊古之情巧妙地融于景物描写之中。前两句“暮”“乱”和“萧条”等词语透露着诗人的伤感;后两句诗人运用反衬手法,借无知花树偏在一片萧条之中依然开出当年的繁花之景象,极为含蓄地表达了沉痛之情。)

  7.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此诗的意境特征

  (诗歌通过“幽草”“黄鹂”“涧边”“深树”“春潮”“野渡”“春雨”“小舟”等自然形成了一幅意趣盎然的暮春图画,流露出诗人身在其中独有的一种喜悦之情。)

  8.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曾写道:“‘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你同意王国维的观点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意,红杏的枝头,开满了绚烂的花朵,作者用一“闹”字描写花满枝头吐花喷焰的景象,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在视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春意盎然的景象跃然纸上。)

  9.出塞二首(其一)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有人推奖此诗是唐人七绝压卷之作,乃是平凡之中见妙处,而妙就妙在“秦时明月汉时关”,试分析这句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月”和“关”平凡普通,但增加了“秦”、“汉”两个时间性的限制词,自然形成了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意境,使读者抚今思昔,与下文联系起来,表达出古往今来人们向往和平的共同愿望。)

  10.南 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1)这首诗的首联描绘了一幅____________的景象,而全诗抒发了_____________的情感,这是运用了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

  (开阔、盎然、美丽、迷人 羁旅中愁苦悲哀、无以自遣 反衬)

  (2)三、四两联是杜甫晚年生活与思想的自我写照,试解说。

  (杜甫是有政治抱负的,可是仕途坎坷,壮志未酬,有绝代才华,一生苦吟,又能有几人理解?)

39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