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名片梅寒阅读答案
《父亲的名片》梅寒 原文阅读
那个夏天,他肾里那些石头越积越多,几次差点要了他的命。每一次疼起来,人都仿佛在鬼门关上走一遭。他却不舍得用抽屉里的五千块钱去做碎石手术。他说,那是给英子准备的学费,谁都不能动。
入学前一天,离学校要交的还差一千多。把家里角角落落能卖的,能找的碎币全算上,也还是差。我躲在一个角落里垂泪,父亲却忙着把那些零零碎碎的钱往他贴身的内衣上缝。“没事,爸爸送你去,我去跟你们领导说,让他们宽限些日子,等地里的花生收成了,爸就把钱给你寄去。”
就那样,父亲陪着我,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离家前,父亲除带上母亲给他准备的干粮还把家里那只老军用水壶带上了。 。父亲的那些话,让我无端地心酸。
火车上,他执意去给我买盒饭,说是穷家富路。我拒绝了。让我吃着热气腾腾的盒饭,而眼看着我的父亲啃干冷的饼,我咽不下去。可我也不愿意当着另外两位同学的面,从包里掏出母亲烙的大饼往嘴里送。十九岁,正是青春敏感又不太懂事的年纪。我宁愿饿着肚子,大口大口地喝水。后来我才知道,那个举动深深地伤害了我的父亲。他默默地把东西收拾起来,陪着我一道看窗外的风景。火车在北方的原野上疾驰,父亲没有再多说一句话,甚至连他的那只老水壶都没再拿出来……
我永远无法忘记的另一个镜头,是在大学新生报到处。灰衣蓝裤的父亲,背着那个军绿色的行李袋,夹在一群衣着光鲜的家长中间,竟是那样醒目。他黑红色的脸膛,他身上那件一直扣到脖子下最后一颗纽扣儿的中山服上衣,还有他一开口就透出来的浓浓的乡音,引得人频频扭头。那种眼神,让我想找个地缝儿钻下去。父亲却浑然不觉,他高高地昂着头,满眼期待地盯着前面慢慢移动的人群。他又不时地扭一下头,憨憨地笑着问身边的家长,娃娃考的哪个系哪个班。他们恰到好处地送父亲一个微笑,却没有谁回答他的问题。在那个热闹又庄严的地方,父亲像一个小丑,兀自唱着自己的独角戏。他太渴望把自己的那份喜悦同人分享,可是没有人喜欢与他分享。
那个中年男子就是那时走近我们的。那时,我们谁也不知道他就是我们的系主任。他向忙碌着的家长致意,而那些家长更是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一番番寒喧过后,一张张制作精美的名片就从那些父亲的包里被掏出来,呈到系主任的手上。那时正是名片刚刚风行的时候,而那些印有“某某公司总经理”的名片恰似一个成功男人的另一张脸。系主任脸上的笑也随着手上名片的越积越多,而堆积得越来越深。
走到我们面前,他看了父亲一眼,脸上仍然是格式化的笑,手却没有伸出来。父亲却慌了,一只手拿着我的入学通知书,另一只手伸进口袋里忙乱地找。他以为人家递上去的是身份证,非呈出来不可。眼看着系主任笑着要从我们面前经过,而自己还没有找到证明他身份的东西,父亲的脸都急红了,额上的汗,涔涔地流下来:那个……哪去了……
看到父亲那个样子,我的心蓦的痛了……不知道自己哪来的勇气,我急一步跨上前,轻轻地挽起父亲的胳膊,彬彬有礼对系主任笑了:“我叫艾晓雨,94文秘班的新生,这是我爸爸,来送我报到!”
“我是艾晓雨同学的爸爸。”
那一刻,我看到父亲的脸上,绽开了孩子般的笑。他的声音也瞬间平静了许多。
“你好哇,欢迎你们!”系主任热情地伸出双手,和父亲那双粗糙的大手握在一起……
多年后,多少红尘往事,都被我丢在了角落里。我却无法忘记父亲当年与系主任握手时那一张满是喜气与骄傲的脸。一位父亲,不管他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不管他口袋里有多少钱,他生命中最妥帖最受用的名片,只有一张,那就是“父亲”!
没有谁能嘲笑一位被儿女尊重呵护的父亲,无论他贫穷还是富有。
(选自《江海晚报》)
《父亲的名片》阅读习题
1. 父亲为什么要陪“我”一起去学校?其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 文中,作者说:“父亲的那些话,让我无端地心酸。”结合上下文,请想象一下父亲说了什么话?请写在横线上。
3. 文中,作者写“永远无法忘记的镜头”时使用了什么写法?其有何作用?
4. 文中划线部分采用了什么描写方式?其表达作用是什么?
5. 文中,作者先写“那种眼神,让我想找个地缝儿钻下去”,后来又写“我急一步跨上前,轻轻地挽起父亲的胳膊”,试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
6. 结合上文,谈一谈你对“父亲的名片”的理解。
《父亲的名片》阅读参考答案:
1.开学之前,家里没有凑足学费,父亲怕“我”受委屈,决定将“我”送到学校,表达了父亲对“我”的关怀与浓浓的爱。
2. “装一壶水,路上喝,省下买水的钱就够孩子在外吃一顿饭的了。”
3.对比。通过对比,既写出父亲的土气,又折射出父亲那质朴的爱,使父亲的形象更加高大。
4.外貌描写。通过对父亲外貌的勾勒,呈现了他质朴、土气的特点,与“我”的心理活动相辉映,为下文情感的转变做铺垫。
5.之前,虚荣一直在心里作怪;而当看到父亲找名片的细节,“我”的心被深深地触动了,还有什么比父爱更值得尊重和珍惜呢?接受父亲,并感到无限的荣幸!
6.父亲没有显赫的职位,却用“父亲”二字做成生命中最妥帖最受用的名片,使“我”受用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