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温馨》阅读答案
《温馨》梁晓声 原文阅读
温馨储存在寻常人们所过的寻常的日子里,偶一闪现,转瞬即逝,融解在寻常日子的交替中。
温馨是纯粹的汉语词。
近年常读到它,常听到它;自己也常写到它,常说到它。于是静默独处之时就想:温馨,它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从小学二三年级起,母亲便为全家的生活去离家很远的工地上班。每天早上天未亮便悄悄地起床走了,往往在将近晚上八点时才回到家里。若冬季,那时天已完全黑了。我便冒着寒冷到小胡同口去迎母亲。一眼望过去很远很远,不见车辆,不见行人。终于有一个人影出现,矮小,然而“肥胖”,那是很厚的棉坎肩所致,像个穿了笨重铠甲的古代兵卒。断定那便是母亲。在路灯幽蓝清冽的光下,母亲那么快地走着。她知道小儿女们还饿着,等着她回家胡乱做口吃的呢!
如今回想起来,那远远望见的母亲的古怪身影,当时对我即是温馨。回想之际,觉得更是了。
小学四年级暑假中的一天,跟同学们到近郊去玩,采回了一大捆狗尾草。母亲正巧闲着,于是用那一大捆狗尾草为弟弟妹妹们编小动物。转眼编成一只狗,转眼编成一只虎,转眼编成一头牛……她的儿女们属什么,她就编什么。母亲每编成一种,我们便赞叹一阵。于是母亲一向忧愁的脸上,难得浮现出了微笑……
如今回想起来,母亲当时的微笑,对我即是温馨。对年龄更小的弟弟妹妹们也是。
上了中学的我,于一个穷困的家庭而言,几乎已是全才了。抹墙,修火炕,砌炉子,样样活都拿得起,干得很是在行。几乎每一年春节前,都要将个破家里里外外粉刷一遍。母亲和弟弟妹妹们撑不住,东倒西歪全睡了。只有我一个人还在细细地擦、擦、擦……连地板都擦出清晰的木纹了。第二天一早,弟弟和妹妹们醒来,看看这儿,瞅瞅那儿,一切干干净净、有条不紊,看得他们目瞪口呆……
如今想来,温馨在母亲和弟弟妹妹眼里,在我心里,他们眼里有种感动,我心里有种快乐。仿佛,感动是火苗,快乐是劈柴,于是家里温馨重重。
下乡了,每次探家,总是在深夜敲门。灯下,母亲的白发是一年比一年多了。从怀里掏出积攒了三十几个月的钱无言地塞在母亲瘦小而粗糙的手里,或二百,或三百。那年月,二三百元,多大一笔钱啊!母亲将头一扭,眼泪就下来了……
如今想来,当时对于我,温馨在母亲的泪花里。
后来父亲患了癌症,而我又不得不为厂里修改一部剧本。我将一张小小的桌子从阳台搬到了父亲床边,目光稍一转移,就能看到父亲仰躺着的苍白的脸。而父亲微微一睁眼,就能看到我,和他对面养了十几条美丽金鱼的大鱼缸。这是父亲不能起床后我为他买的。十月的阳光照耀着我,照耀着父亲。他已知自己不久于世,然而只要我在身旁,他脸上必呈现着淡对生死的镇定和对儿子的信赖。一天下午一点多我突觉心慌极了,放下笔说:“爸,我得陪您躺一会儿。”尽管旁边备有我躺的钢丝床,我却紧挨着父亲躺了下去。并且,本能地握住了父亲的一只手。五六分钟后,我几乎睡着了,而父亲悄然而逝……
如今想来,当年那五六分钟,乃是我一生体会到的最大的温馨。我一再地回忆,不记得此前也曾和父亲那么亲密地躺在一起过;更不记得此前曾在五六分钟内轻轻握着父亲的手不放过。真的感谢上苍啊,它使我们父子的诀别成了我内心里刻骨铭心的温馨……
(选自2009年5月刊《家人》)
《温馨》阅读习题
1.“寻常”一词在文章首段出现三次,有何深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回忆了哪几件温馨的往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是如何描写母亲的古怪身影的?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概括文中“我”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当年那五六分钟,乃是我一生体会到的最大的温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阅读答案
1.前两个“寻常”强调温馨无处不在,后一个“寻常”说明温馨又容易被人忽视。
2.寒冷冬夜,母亲下班回来时的身影;母亲用狗尾草为儿女们编小动物,受到赞叹后浮现出的微笑;上了中学的“我”干活很在行;“我”工作后把积攒的钱塞给母亲;父亲临终前,“我”紧挨着父亲躺下,并本能地握着他的手。
3.“终于有一个人影出现,矮小,然而‘肥胖’,那是很厚的棉坎肩所致,像个穿了笨重铠甲的古代兵卒。”从侧面映衬出天气的极端寒冷,母亲的极端辛劳。
4.勤劳,能干,懂事,孝顺。
5.因为父亲临终前,“我”一直依偎在他的身旁,尤其是那短暂而亲密的握手,充满家庭的温馨,是对弥留之际的父亲的最大慰藉,也是“我”回报养育之恩的最好体现。
看了“梁晓声《温馨》阅读答案”的还看了:
1.温暖的书2016年中考阅读题答案
2.世上最温暖的花阅读答案
3.最温暖的一片阳光阅读题答案
4.温暖有多暖阅读题答案
5.温暖人生阅读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