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篝火阅读答案
《心灵的篝火》阅读材料
当太阳重新照耀时,冰盖上又多了几座新的冰雕,他们的面容都十分安详,好像还在酣睡,却再也醒不过来了……也许在多少年之后,地球进一步演化,它变暖了,冰川坍塌,雪山融化,十七个勇士还会获得新生。他们会站起来,抖掉身上的积雪,掏出揣在胸前的旗帜,迎风抖开,一簇火红猎猎地飘舞着,发出哗啦啦的脆响。他们看见远处美丽的城市,一座高大建筑物的计时牌上清晰地显示着:3000年某月某日……
我想这丝毫无损他们千年之前攀登高峰的意义。物质是坚实的,如同大地,而精神则如同天空或宇宙,有限与无限都在其中,无穷尽地开拓成为人类永生永世的寄托。西西弗斯整日推着一块大石头上山的希腊神话,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哲学寓言,隐含着时间与空间的规则——周而复始,永无止境。
我写这部长篇也是一种攀登,如同真正的登山者,一次次向高峰冲击,又一次次撤退,回到大本营,回到平淡无奇的生活中。这种攀登让我的体力和精力消耗很大,在经历了四十年的病痛之后,身体瘫痪部位的肌肉萎缩了,我越来越难以支撑自己,总有一种明天就会因疲惫而死去的感觉。其实,我对长篇小说的创作已经力不从心了,激情常被肉体的麻木疼痛和精神的抑郁绝望掩埋……
我想这将是我最后的一部长篇小说了。
精神攀登的路途异常艰苦,我有时也畏惧,害怕路途遥不可知,但冥冥之中又仿佛看见我的主人公在远处等待,等待我给他们一个结局。我有时急于接近他们,有时又小心翼翼地避开,我怕我笔下的主人公会在途中遭遇不测,也怕有的人会因为我给他们的结局而失望。其实我是清楚的——生命永远不会完结,我们的攀登也是如此。
( 取材于张海迪长篇小说《绝顶》的前言,有删改 )
注:张海迪,当代作家。1955年生于济南,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失去知觉。
《心灵的篝火》阅读题目
16.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
A. 作者坚信当下个千年到来,珠穆朗玛峰的山顶上已建立起“长城”研究站点的时候,人类将无高峰可攀。
B. 第四段以黯淡的天光、无边的黑夜烘托“心灵的篝火”;“覆盖在冰雪中”则暗指十七勇士生命的终结。
C. 时至3000年,地球变暖,冰雪融化,勇士重生:作者在一个想象的情境中,寄寓了 自己美好的愿望。
D. 最后一段作者流露出对笔下人物有时想接近,有时欲避开的复杂心态,在“怕”的背后是对人物的挚爱。
E. 本文可以看做是关于《绝顶》的创作谈,交代了小说主人公的生平背景,同时也折射出作者的心路历程。
17. 梅里雪山在作者的小说创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文意,谈谈这些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6分 )
18. 作者为自己的小说取名“绝顶”。结合这篇前言,说说作者所理解的“绝顶”包含了哪几层内涵。( 5分 )
19. 中国古代神话中有“夸父追日”的故事:“夸父与日逐走……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 树林 )。”有人认为,文中殉难的登山者有如追日不得的夸父,是当代社会中的悲剧英雄。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不少于200字 )( 10分 )
《心灵的篝火》阅读答案
16. ( 4分 ) A E
17. ( 6分 ) 【答案要点】
触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帮助作者超越困惑,获得心灵的解放。
启发了作者为小说主人公赋予梅里雪山登山者的身份。
提供了小说主人公活动的严酷环境,烘托了登山者的探索精神。
凸显了小说的探索永无止境的主题。
有助于理解小说名字的由来。
( 答对其中三点即可得6分。意思对即可 )
18. ( 5分 ) 【答案要点】
登山者所攀登的雪山峰顶
人类所追求的精神巅峰
作者所冲击的文学创作的高峰
( 意思对即可 )
19. ( 10分 ) 答案示例: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总是有一些先驱和勇士,为探索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秘密而舍生忘死,他们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那些殉难的登山者也是他们其中的一员。他们的精神不仅感召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同时也为后人的前进和攀登提供了阶梯,他们是英雄,是真正的无视名利的英雄,但不是悲剧英雄。夸父逐日而死不仅不是悲剧,而且是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英雄精神。
看了“心灵的篝火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