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的来信阅读答案
《弟弟的来信》阅读材料
“这是个兔子不屙屎的地方,没有电,没有水,如果拍鬼子进村的电影,这里最合适。”爹听完哼一声,说:放狗屁!
后来弟弟又来信了,说:经常能吃到乡亲们送来的肉块,红红的,白白的,因为他们的孩子认字了。那种肉很好吃,吃得很多,后来才知道是耗子肉、蛇肉.又全部呕了。我笑着读完信。爹却一脸慎重:“那肉我吃过.味道很好。”我问哪一年吃的.爹说是三年灾荒时期。
再后来,收到一个包裹.打开一看,是一件毛皮坎肩。爹摸摸,惊呼:“黄鼠狼皮的,真不容易。”弟弟附信中送来了几句话:“乡亲给的。想爹年事已高,送给爹吧!..爹把坎肩摸了又摸,说:“寄回去。”我取出了纸笔说:“捎带着写封信吧。”爹蹲在大门口抽烟,闷闷一口,闷闷一口,闷了半宿.闷出一句:“勿挂念。”
那件黄鼠狼皮坎肩后来弟弟卖了,换采一点钱,买了些粉笔、教具之类,信中说:没有粉笔的日子,就用抹布蘸了水写,水一干,字就消失了,这倒反而提高了识字的速度,全乡比赛,夺了头名!弟弟寄回一张奖状。爹看了又看,说:”贴上,哪儿显眼贴哪儿!”
没有粉笔使用的事儿吓了我一大跳,小心翼翼地寄信去问。弟弟回信说:“张艺谋拍的《一个都不能少》,看过吧?人家小魏老师有一个学生跑去打工,她去找,不仅找回了学生,还找回了一车学习用具。我呢?我的学生让他少都少不了!因为,乡亲们就算累死饿死,也不会让儿女们休学!”
再后来来信:弟弟谈自己的事情就少了.提他的学生渐渐多了.全是些猫三狗四的名字.
谁谁谁的名次提前了,谁准谁考了满分,谁谁谁到乡里、市里比赛啦,等等。我高声读信.爹在一旁就直点头。我把信读完了,爹还在点头:“不孬,咱于老三的儿子,不孬……”
我把爹的夸奖给弟弟寄了去。弟弟来信说他哭了。
过春节的时候.弟弟没有回来。爹提了红灯笼在村头站了半宿,弟弟还是没有回来。
年还没有过完.爹终是耐不住了,闯关东似的周身挂满物品找小儿子去了。
爹是哭着回来的。爹泪汪汪地望着我:“你知道吗?你弟不回来,是舍不得那几十块钱车票。你知道吗?”爹说他瞎子似的在山里转,好容易逮着个人.上前说:兄弟,问个路。那人一回头:“啊呀一是爹!”
这以后.爹一直闷着气转悠。问问,爹说:那不是人呆的地方!
爹让我去信把弟弟叫回来:不用教书了,跟爹在大棚里种反季节菜,挣钱!.
弟很快回信了.说:决定了,不回去!弟弟还在信中说,春天到了,许多花儿都开了,学生们上山采花,不是掐断,而是连泥挖回,种在教室外,有许多蜂儿来采,很美丽……
《弟弟的来信》阅读题目
小题1:下面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有大量的细节描写,如用水在黑板上写字.吃蛇肉老鼠肉等,这些都大大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B.小说的内容都是通过弟弟的来信传达出来的。这种正面描写的手法是这篇小说成功的原因之一。
C.小说结尾的景物描写既是写实,又是弟弟内心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D.小说写弟弟哭了,又写爹哭着回来。这两处哭都表达了父子亲情和相互理解。
E.小说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使故事情节波澜起伏而又前后呼应。
小题2:弟弟的若干次来信从内容上有哪些变化,请简要概括?弟弟的来信有何作用?(6分)
小题3:小说开头弟弟说清泉乡“那不是人呆的地方”,被爹一顿骂.又被爹用棒子撵回去;后来爹去了一趟清泉小学.却哭着回来,“那不是人呆的地方”,并要弟弟回家种反季节菜。这前后矛盾的言行说明爹爹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小题4:弟弟最后“决定了,不回去”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探究。(8分)
《弟弟的来信》阅读答案
小题1:BD(小说正面写弟弟的文字很少,弟弟思想感情的变化,都是从他的来信中侧面反映出来的,故B项错;弟弟的哭,是得知爹的夸奖后很感动,爹哭着回来,是因为清泉乡条件确实太差,小儿子日子过得很艰难。这两次的哭。主要不是表现父子的相互理解,所以D项的赏析不正确。)
小题1:(1)①对清泉乡恶劣环境的不满和厌恶;②对乡亲热情友好态度的感动;③对学生的成绩和进步的欣喜;④对事业的理解和对未来的信心。(4分)(2)弟弟的来信展现了弟弟思想感情的变化,是小说的行文线索。(2分)
小题1:(1)要求儿子极严,有十分疼爱儿子;(2分)(2)作用:①使爹的形象更为丰满,真实可信;②衬托清泉乡条件恶劣,进而表现弟弟热爱乡村教育的高尚品质。(4分
小题1:(1)爹的严格要求(2)乡亲们的关爱(3)农村对知识的渴求(4)学生的成长与进步的鼓舞(5)对事业的理解与对未来的信心。(至少阐释两点,并能恰当结合原文,给满分)
看了“弟弟的来信阅读答案”